點擊上方藍(lán)色字中醫(yī)思維可快速關(guān)注 導(dǎo)讀“七劍下天山”,人們都知曉文宗謀略、劍術(shù)超群的傅青主,然而提到清代名醫(yī),中醫(yī)婦科泰斗之作《傅青主女科》,卻鮮有人知。古代秉“男女授受不親”之說,一直有“女病難醫(yī)”、“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女人”的說法,本文講述清代名醫(yī)傅青主治療婦女白帶病的奇效良方“完帶湯”,示教后學(xué),裨益大眾。 ___________________ “完帶湯”是一張治療白帶增多的著名方劑,由清代醫(yī)家傅山(字青主)所創(chuàng)制,載于其所著《傅青主女科》一書。
白帶是女性陰道排出的一種粘稠的液體。中醫(yī)認(rèn)為,正常的白帶是女子在腎氣旺盛,性機能成熟的條件下,陰液通過“任脈”下注于胞官而形成,能使陰道保持“津津常潤”的狀態(tài),屬于生理現(xiàn)象。如果帶下量明顯增多,或色、質(zhì)、氣味發(fā)生異常,則屬于病態(tài),稱之為帶下病。
帶下病的主要病因是濕邪為患。濕邪的來源可感染自外界環(huán)境,亦可因脾虛、肝郁而自內(nèi)生。濕盛則損傷“帶脈”,使其不能約束任脈及胞宮,濕邪循任脈下注,從而形成帶下病。所以傅青主說:“帶下俱是濕證,而以帶名者,因帶脈不能約束,而有此病。” 傅青主的完帶湯是針對白帶而設(shè)。
【組方】
白術(shù)30g,山藥30g,人參6g,白芍15g,車前子9g,蒼術(shù)9g,甘草3g,陳皮2g,黑芥穗2g,柴胡2g。
【功能】補脾疏肝,化濕止帶。
【主治】脾虛肝郁,濕濁帶下。
【癥見】帶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白光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脈緩或濡弱。
【方劑配伍】
◎君--白術(shù)、山藥
方中重用白術(shù)、山藥為君,意在補脾祛濕,使脾氣健運,濕濁得消;山藥并有固腎止帶之功。
◎臣--人參、蒼術(shù)、白芍、車前子
以人參補中益氣為臣藥,以助君藥補脾之力;蒼術(shù)燥濕運脾,以增祛濕化濁之力;白芍柔肝理脾,使肝木條達(dá)而脾土自強;車前子利濕清熱,令濕濁從小便分利。
◎佐--陳皮、柴胡、芥穗
佐以陳皮之理氣燥濕,既可使補藥補而不滯,又可行氣以化濕;柴胡、芥穗之辛散,得白術(shù)則升發(fā)脾胃清陽,配白芍則疏肝解郁。
◎使--甘草
使以甘草調(diào)藥和中。諸藥相配,使脾氣健旺,肝氣條達(dá),清陽得升,濕濁得化,則帶下自止。
【配伍特點】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寓補于散,寄消于升,培土抑木,肝脾同治。
若兼濕熱,帶下色黃者,加黃柏、龍膽草以清熱燥濕;
兼有寒濕,小腹疼痛者,加炮姜、鹽茴香以溫中散寒;
腰膝酸軟者,加杜仲、續(xù)斷以補益肝腎;
日久病滑脫者,加龍骨、牡蠣以固澀止帶。
【原文釋義】
傅山《傅青主女科》卷上:
“夫帶下俱是濕證,而以帶下名者,因帶脈不能約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蓋帶脈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帶脈始病……加以脾氣之虛,肝氣之郁,濕氣之侵,熱氣之逼,安得不成帶下之病哉?故婦人有終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則臭穢者,所謂白帶也。夫白帶乃濕盛而火衰,肝郁而氣弱,則脾氣受傷,濕土之氣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榮血以為經(jīng)水,反變?yōu)榘谆?,由陰門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補脾胃之氣,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風(fēng)木不閉塞于地中,則地氣自升騰于天上,脾氣健而濕氣消,自無白帶之患矣?!?/span>
【臨床加減】
據(jù)筆者臨床經(jīng)驗,其加減為:
★ 脾虛帶下
其病因為飲食不節(jié)或勞倦過度損傷脾氣,使水濕運化失常,濕流于下焦而成帶下。常見帶下色白或淡黃,兼見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溫,精神疲倦,食欲不振或大便溏,舌苔薄白,脈緩弱。可用原方治療。
★腎虛帶下
其病因為素體腎陽不足,下元虧損,或縱欲無節(jié),致使腎氣大傷,帶脈失約,任脈不固,津液滑脫而下。常見帶下色白清冷量多,兼見腰膝酸軟無力,少腹有冷感,小便長,舌淡苔白,脈沉遲??捎?strong>本方去柴胡、芥穗加川斷、杜仲、菟絲子、芡實、小茴香、巴戟天治療。
★濕毒帶下
其病因為經(jīng)前、產(chǎn)后、胞脈空虛或因洗浴用具不潔,或為房事所傷,濕毒之氣內(nèi)侵,損傷沖任之脈而為帶下。常見帶下如米泔水或黃綠如膿或赤白相雜,氣味腥臭,兼見陰部瘙癢,小便短赤??诳嘌矢桑嗵S膩,脈數(shù)。可用本方去人參,加白術(shù)、蒲公英、金銀花、苦參、蛇床子、青蒿等,并可用三煎液趁熱洗陰部。
【病例】
筆者用本方如上加減治療婦科帶下100余例,均收到良好的效果。曾治某女,自述患帶下病6年之久,多方治療病情反復(fù)不愈,曾服婦科千金片、金雞膠囊,效不顯,近半年來,少腹墜痛,大小便均有墜脹感,兼有陰部瘙癢難忍。白帶轉(zhuǎn)黃時如綠膿樣并有腥臭味,時有大便意,小便黃而頻數(shù),并兼有腰痛,舌體胖,尖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診為帶下病,脾虛濕毒型。治以健脾化濕,解毒止帶。
處方:
山藥30g,蒼術(shù)、白術(shù)各10g,陳皮10g,白芍10g,荊芥、柴胡各10g,生龍牡各30g,車前子15g,茵陳20g,知母10g,黃柏10g,金銀花20g,公英20g,苦參10g,土茯苓20g,甘草5g,5劑,水煎分二次服,并用三煎藥液熏洗陰部。
藥后癥狀明顯減輕,陰部已不瘙癢,黃帶轉(zhuǎn)白,量亦減少,少腹稍有下墜感,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同前,效不更方,繼服三劑,再診帶下基本痊愈。時有小便黃,少腹時有脹感,舌脈正常,用初診方去公英、苦參、蛇床子,加覆盆子15g,黨參15g,4劑,臨床治愈。 本文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