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問題在道家哲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家認為,原始的自然人是道自然產生的人,是保持道的本性的人.所以人本性自然但現(xiàn)實中的人已經(jīng)遠離自然了,認識人的自然本性只能通過兩條途徑:一是研究保持人的本性的圣人、真人;二是通過“嬰兒”去認識。按道家哲學,自然產生的人.在其生存的過程中.一再以人為去改變自己的自然本性,同時又以人為去改變其他事物的自然本性結果,不僅人離道越來越遠了,世界也離道越來越遠了,人和世界越來越失去自身的本性,這是人性墮落產生的惡果。指出人遠離本性.是為了實現(xiàn)人性的復歸。即實現(xiàn)“人與天一”。人成長的過程不免失道。但如果能真心修道習道,也能成為一個悟道得道的人,使在人身上失去的道重新回到人身上如果個人通過“復歸”的方法能回歸大道,那么人類社會和世界也是可能回歸大道的。 關鍵詞:道家:人性;失道;復歸 在道家哲學中.人的問題占有突出的地位道家哲學認為道、天、地、人是域中的四大,特別突出“人居其一焉?!钡兰艺軐W中所說的“人”,有時指自然的人.有時指違背自然的人.有時指通常意義的人,有時指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老莊很重視講“圣人之道”。對理想的人,除“圣人”外,還用了“真人”、“至人”、“神人”、“全人”、“天人”等諸多概念。可見其關于人的理論.重點是論述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一、人本性自然 道家哲學的本體論認為.作為本體的道自然而然地生天生地生萬物.人也是道所生。道生萬物和人,道也存在于萬物和人之中。事物中的道.就是事物的本性。事物的本性不改變,萬事萬物就能循道而存在和運行.從而形成世界的秩序。人是道自然產生的萬物之一.道賦于人的本性就是人性。因此.原始的自然人是道自然產生的人.是保持道的本性的人,所以人本性自然。然而,現(xiàn)實中的人已經(jīng)遠離自然了,那怎樣去認識人的自然本性呢?從老莊哲學看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研究保持人的本性的圣人、真人,二是通過“嬰兒”去認識。 《道德經(jīng)》十多次論到“圣人”?!笆ト恕钡钠沸运淼木褪侨说谋拘赃@些品性有:“圣人不積”:“圣人之道,為而不爭”;“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亦不傷人”;“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圣人后其身而身先”.等等。還有多處雖沒有直接用“圣人”一詞.但也是論圣人的品性的。只是這些圣人品性的論述.分散在各章.難給人以完整的印象第六十七章關于從道而來的“三寶”論,則是關于人的自然本性的集中說明。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儉.三日不敢為天下先”意為在我講的內容中.有三項是最珍貴的,必須牢牢地加以把握:第一項叫做仁慈寬容.第二項叫做勤儉節(jié)?。谌椊凶霾桓覟樘煜孪?。在“寶”中.老子特別強調“慈”“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以慈為宗旨,人心和順,團結一致,力量無窮,作戰(zhàn)時進攻能取勝,防守能穩(wěn)固在“三寶”中特別突出“慈”.是因為“慈”屬于人的內在的品德.和道的精神最為接近?!按取辈⒎菍θ伺c人的關系而言.而是包括對世間一切事物都要施于慈愛“慈”能演化出許多優(yōu)秀的品德.如仁慈、慈愛、慈祥、慈和、慈孝、慈悲、慈善等等,還可推導出仁愛、祥和、和善、柔和、隨和、和諧等。 第二項是“儉”。“儉”也就是勤儉節(jié)省,有愛惜、珍惜、保養(yǎng)、不浪費等含義。第五十九章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夫惟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边@里說的是:治理社會,包括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和人與自然的關系兩個方面無論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還是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都要將愛惜和節(jié)儉作為最基本的原則因為只有堅持了愛惜和節(jié)儉的基本原則.各種矛盾才能解決于萌芽狀態(tài)將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tài)而不使矛盾激化.本身就是重視按照德的要求治理國家的表現(xiàn)能這樣.其他一切問題容易解決各種矛盾都在萌芽狀態(tài)化解了.所產生的治國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國家也就能夠存在這一點,應該作為治理國家的根本.有了這個根本,國家也就可以長治久安在這里.老子并不是將勤儉節(jié)省僅僅作為個人的一種美德.而是將它看做是治理國家社會.使國家社會達到長治久安的根本措施之一。我們現(xiàn)在提出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正是繼承老子倡導的這種美德。 第三項是“不敢為天下先”。它有守柔、處下、謙讓、不爭等意思“不敢為天下先”與“慈”、“儉”是密切相聯(lián)的“慈”是對人對物都要有受心和同情心,有了這樣的愛心和同情心.也就不會去想和別人爭斗這本身就是不敢為天下先了“儉”是節(jié)儉.少私寡欲,不奢侈,也就不必去與人爭.即不必為天下先了。有人說.老子講不敢為天下先是一種消極的主張.就是要人們自甘落后。這顯然是誤解?!兜赖陆?jīng)》第七章說:“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意思是不敢為天下先才能達到為天下先的目的不敢為天下先是“示弱”。“示弱”的目的是“求強”不敢為天下先不單純是一種禮讓.包括不將個人的利益和欲望擺在眾人前面的意思。這樣能得到眾人的擁戴.反而能成就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慈”、“儉”和“不敢為天下先”三項內容.概括起來也就是“善”?!兜赖陆?jīng)》第八章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边@一章的內容,各句分別從字面上去理解并不太難.但要將整章的內容圍繞“水”這個中心來理解就相當困難。而不圍繞“水”這個中心來理解.顯然與老子的原意有所偏離。 這一章中連續(xù)用了七個“善”,而這七個“善”又要和以水喻道相關聯(lián)比如.“言善信”.直接譯可譯為要言而有信。但這和“水”就沒有什么聯(lián)系了將每一句都和水性聯(lián)系起來,可以理解為:具有最高的善的人,他們的德性可以用水來作比喻水滋潤萬物.對萬物的生長發(fā)育發(fā)揮了有益的作用.卻從來不和它們爭長論短討價還價具有最高的善的人也應該像水那樣.心甘情愿安居于眾人嫌棄的卑下地位。有了這樣的德性,和道的本性就非常接近了。 水甘愿安居卑下地位而與萬物無爭.修道育德的人像水那樣也就具有了謙讓的德性:水的中心地能自然地聚集成深淵.修道育德的人像水那樣也能得到天下人的歸順:水澤及萬物從不分親疏.修道育德的人也應像水那樣對百姓深懷仁愛之心:水在影照萬物時總是如實地再現(xiàn)其形象.修道育德的人也應像水那樣表里如一忠信誠實:水是公平的象征.修道育德的人處事也應像水那樣堅持公平正義:水能在萬物生長發(fā)育中發(fā)揮作用,修道育德的人也應像水那樣努力去成就各種事業(yè):水順應天時而來.修道育德的人也應像水那樣順勢而行動水性與世無爭.修道育德的人像水那樣與世無爭.就沒有什么可以憂慮的了。 在《莊子》一書中。“圣人”這個概念則有時是正面的。有時又是反面的對保持本性的人.莊子用得較多的是“真人”這個概念莊子對“真人”的論述.較為集中的是在《大宗師》中。莊子四說“古之真人”:一日:“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倍眨骸肮胖嫒?,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比眨骸肮胖嫒?,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彼娜眨骸肮胖嫒恕??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這里描述的人的本性,一是不拒絕少,不炫耀成就.不從事圖謀;二是睡覺不做夢.醒來沒煩惱.飲食不求甘美.呼吸特別深沉:三是既不喜愛生命.也不厭惡死亡.施展才華時不張揚,獨居自處時不隱藏:四是認為宇宙萬物.你喜歡它它是合一的.你不喜歡它它也是合一的體驗到合一時它是合一的.體驗到不合一時.它也是合一的這里所描述的.就是具有自然本性的人。 圣人、真人雖能描述人的本性.但畢竟遠離現(xiàn)實.難以為一般人所理解。老莊又用“嬰兒”比喻原始自然的人。 《道德經(jīng)》多次提到“嬰兒”、“赤子”、“孩”,老子是將人出生之初比喻為人類產生之初.認為二者有共同之處人在出生之初最接近自然.也就是最能保持自然的本性:同樣地。人類產生之初也最接近自然也最為純樸。個人要按自然之道成長才符合本性人類也要按自然之道成長才符合本性。 老子的《道德經(jīng)》有三處提到“嬰兒”:第十章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意為專心一意呼吸吐納,能像嬰兒一樣柔和嗎?第二十章說“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在沒有表現(xiàn)自己時.就像母腹中還沒有出生的小孩一樣第二十八章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就是要將永恒的德溶進靈魂深處.就要使自己的心境回復到像嬰兒那樣純潔無暇和“嬰兒”一詞。 同義的還有“赤子”。第五十五章說:“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鷙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腹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日明?!本褪钦f。通過修道育德形成深厚的底菹.它的意義可以用父母與嬰兒的關系作比喻嬰兒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毒蟲刺不到他.猛獸咬不到他.兇鳥抓不到他。他按自然賦予的本能生長發(fā)育.筋骨雖然柔弱稚嫩.握緊的拳頭卻很有力氣.不知道兩性之間的情欲之事.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本能地自然發(fā)作.說明他體內的精力十分旺盛他終日嚎哭而聲音不會嘶啞.那是因為他精力過于旺盛需要渲泄從而達到和諧。 懂得和諧才叫做認識了常道.認識了常道才叫做明白了世界的奧秘《莊子·庚桑楚》篇說:“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終日握而不捏,共其德也;終Et視而目不瞬,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是衛(wèi)生之經(jīng)已?!眿雰赫旌靠薅韲挡粏。鞘顷庩栔畾庹{和所致;整天握拳而不松開.那是天然性情所致:整天睜眼而目不斜視.那是因為對外物不感興趣。行動時隨心所欲.閑處時自由自在.順應萬物.隨波逐流。這就是養(yǎng)護生命的道理了。 “若是者,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無有,惡有人災也?!毕襁@樣,禍不會來,福也不會來,怎么還會有人為的災害呢? 老子和莊子對嬰兒舉止的描寫生動而逼真.說明他們對嬰兒的一舉一動都作過認真的觀察他們何以要細致體察和描寫嬰兒?那是因為在他們的理論中.道的境界是最重要的.但又是最難說清楚的.特別是讓平民百姓領悟道的境界更加困難.因此他們很注意在現(xiàn)實中找到能讓人看得見摸得著的形象來作比喻在現(xiàn)實中.最接近道的境界的只有兩種人,一是悟道得道之人.再就是嬰兒悟道得道之人寥若晨星,且他們的表現(xiàn)難以捉摸這種人,在《莊子》一書中也可找到。然而,以悟道得道之人來比喻道,畢竟仍遠離現(xiàn)實,嬰兒則是生活在人們身邊的。 因此.以嬰兒喻道.最能為平民百姓所理解以嬰兒喻道.還有一層更深刻的含義嬰兒所喻之道.是原始而未分化的道。但嬰兒是會長大的。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叭藶椤钡某煞衷絹碓蕉啵x原始未分化的道也就越來越遠.甚至可能變成背道而馳的人。嬰兒成長的過程是這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何嘗不是這樣?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越來越嚴重.現(xiàn)在的世界.與原始的自然相比.已經(jīng)面目全非了?,F(xiàn)在的社會.離原始質樸的社會也越來越遠了現(xiàn)在的人性.也越來越墮落了。 二、人性的墮落 按道家哲學.自然產生的人.在其生存的過程中,卻一再以人為去改變自己的自然本性.同時又以人為去改變其他事物的自然本性。 如莊子在《秋水》篇中提出“何謂天?何謂人?”的問題后所回答的:“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苯Y果,不僅人離道越來越遠了.世界也離道越來越遠了.人和世界越來越失去自身的本性.這是人性墮落產生的惡果。對此,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多次感嘆:“不道早已!” 人之所以失去本性.是因為用人為去破壞了自然。人為對自然本性的破壞.表現(xiàn)在人和人類社會的許許多多的活動中。其中,人類社會的德性敗壞.造成的惡果最為嚴重。 《道德經(jīng)》關于德的提法比較多,綜合起來看,德有三個層次:最高層次的是“玄德”,也叫“常德”、“孔德”.第二層次是“上德”,第j層次是“下德”。 關于第一層次的“玄德”,《道德經(jīng)》第十章說: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币鉃椋红`魂和肉體統(tǒng)一于生命中,能做到完美結合而不分離嗎?專心一意進行呼吸吐納修煉,能做到像嬰兒一樣柔和嗎?清除意識中從外界而來的所有雜念.能達到一干二凈不留痕跡嗎?愛國治民.能懂得無為而治的道理嗎?天生的生殖之門有開有合,能情愿成為雌性母體嗎?在明白了世間的各種道理后,能大徹大悟到自己其實是無知的嗎?領悟了道的這些真諦之后.在現(xiàn)實中就能做到生養(yǎng)了萬物但不占有它們.為世間做了許多有益的事情也從不居功自傲.成了一方的統(tǒng)領也不主宰百姓。 這就叫做符合道的要求的至高無上的德??梢姡靶隆本褪欠系赖牡?。人和事物保持玄德.就是保持本性。 對于第二和第三層次的上德和下德.在《道德經(jīng)》的第三十八章中是這樣論述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壕悠鋵嵅痪悠淙A。故去彼取此。”這一章說的是:高尚的品德不是按照人為制定的有關德的幾條說教去做就能達到的.只有按道的內在要求去做才是真正的有德。 下等的品德雖然能按照外在的德行要求去做.內在的道在他的行為中卻沒有發(fā)揮作用.這其實是無德從現(xiàn)象看,高尚的品格和德行以無形的道為指引.因為沒有按人為說教去做好像是無為.實際上所有行為都符合德的要求。 下等的品格和德行按照外在的說教要求去做.只能在某些行為上符合德的要求以道指引的德行內在地包含著仁愛,行仁愛發(fā)自內心.不是特意做給別人看的。以道指引的德行也包含著義氣但做義氣的事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的行為。 禮儀就不同了,禮儀是外在的。非常熟悉外在禮儀的人。他號召人們按禮行事也得不到人們的響應.手把手硬要拉著人們按照禮儀頂禮膜拜.人們也會甩開他的手而不理睬他以上說明,在社會上.失去了道。就只能用德的說教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失去了德。就只能用仁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失去了仁.就只能用義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失去了義,就只能用禮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 由此可見.在忠信觀念太淡薄,社會處于動亂之中時.才會將形式的禮儀抬高到最高的地位形式的禮儀.以前人們都認為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起作用.其實,把禮儀弄到華而不實的地步.是社會變得愚蠢的開始正因如此,真正有作為的人看重的是深層次的道而不是淺薄的禮.立身于實質性的道而不是去看重華而不實的禮。在道和禮這兩項中.不應選擇禮而只應選擇道。這里將德分為按道的內在要求表現(xiàn)出來的德和按人為制定的規(guī)范要求表現(xiàn)出來的德兩個層次。 按道的內在要求表現(xiàn)出來的德是“上德”.按人為制定的規(guī)范要求表現(xiàn)出來的德是“下德”。 理解這一章時,要注意幾個要點:一是要深入理解內在的德(上德)和外在的德(下德)。老子認為,培育人的德行.最重要的是使德行成為人的內在要求.而不是德的說教。二是要深入理解外在的德(下德)的不同層次,就是分為仁、義、禮。下德中的仁、義、禮的意義.也是由道決定的。離道最近的是仁,所以仁愛對社會的德行還是有意義的離道最遠的是禮三是對“禮”的看法。老子認為,在社會走到窮途末路時.才會不得不將禮抬出來治理社會所以他認為在道、仁、義都丟掉了之后,才會強調禮。對“禮”,老子毫不客氣地罵道:“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對形式主義是深惡痛絕的。 他主張“居其實不居其華”.即做實事,不去搞華而不實的花架子。莊子對人性的墮落作了更細致的剖析他看到.人的精神世界.離自然的本性已經(jīng)越來越遠了.從古到今,世風日下,現(xiàn)在是正道難行,偽道盛行,一代不如一代在《繕性》篇中,莊子將人從古到今逐步喪失自然本性的過程分了六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那個時代.人人都沒有自己的作為而隨順自然。第二個階段,人開始有自己的追求?!笆枪薯樁灰弧!碧煜码m然和順,但已不那么純粹了。 第三個階段.社會開始有了爭斗,以武力平息爭斗后.一方服從另一方.那是“安而不順”了。第四個階段用人為規(guī)范去治理天下.民心舍棄自然本性而由欲望驅使,與心識知,而不足以定天下?!比伺c人之間勾心斗角.天下不能安定了。第五個階段.“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滅質。博溺心。”用花言巧語來粉飾.用旁征博引企圖增益。結果是文飾泯滅了質樸。博識淹沒了心靈。最后一個階段.“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百姓開始迷亂,已經(jīng)無法回歸到純樸自然的本性了。對此.莊子深為憂慮:“由是觀之.世喪道矣,道喪世矣,世與道交相喪也。道之人何由興乎世.世亦何由興乎道哉!”由此看來,人世喪失了大道.大道喪失了人世。人世與大道互相喪失,得道之人用什么來復興人世.人世又怎樣能使大道通行呢?莊子對世事敗落只能發(fā)出深沉而又無奈的呼喚:人人潔身自好,保全自身吧! 在《庚桑楚》篇中,莊子寫道:“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yōu)楸I”。“大亂之本,必生于堯舜之間.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百姓逐利心切.為此兒子殺死父親.臣子殺害君主,光天白日搶劫.正午挖墻行竊。亂世的根源.必定發(fā)端于堯舜時代.其危害要延續(xù)到千年之后。千年之后.世上必定會發(fā)生人吃人的現(xiàn)象。莊子的這一預言.讀之使人有振聾發(fā)聵之感! 道家和儒家都很重視講道德.但深入考察卻可看到.道家講的道德和儒家講的道德是很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道家認為,自然是萬物的本性,因此,尊重自然.愛護本性就是道德儒家卻認為,治理國家社會.要人為制定一套仁義禮的規(guī)范.人的行為合乎這些規(guī)范才是道德。在《駢拇》中,莊子用了一個很淺顯的比喻來說明這個問題:“鳧脛雖短,續(xù)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野鴨腿雖短,加長一節(jié)它會憂慮;野鶴腿雖長,去掉一節(jié)它會悲傷。這里涉及一個問題.人的行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那么.人的思想或精神世界是符合自然的本性還是符合人為的規(guī)范才符合道德呢?道家哲學的觀點是很明確的,就是精神必須符合自然.也就是“神動天隨”才符合道德。 三、人性的復歸 道家屢屢強調人與天的對立.雖然流露出對此無可奈何的感嘆.但從其對“人性”的全面論述來看.指出人遠離本性.正是為了實現(xiàn)人性的復歸.即實現(xiàn)“人與天一?!比顺砷L的過程產生失道.但如果能真心修道習道,也能成為一個悟道得道的人.使在人身上失去的道重新回到人身上如果個人通過“復歸于嬰兒”的方法能回歸大道.那么人類社會和世界也是可能回歸大道的依據(jù)“道通為一”的觀點.道家認為“復歸”普遍存在于自然、社會和人之中。如果人的成長過程和人類社會及世界的發(fā)展過程具有相似性.那么建立按大道要求運行的人類社會和世界也是可能的在《天地》篇中.莊子認為.“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修煉性情再回歸于德.回歸于德等于回歸到了混沌的初始。這里說明,對人來說的復歸于嬰兒.對人類社會來說就是復歸于原始,對世界來說則是復歸于自然這里說的“復歸”.顯然不是指外在形式的復歸“復歸”是“道”的復歸。指自然、社會、人生在運行過程中偏離大道之后再回復到符合大道的要求上來。 為了實現(xiàn)人性的復歸.首先要求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確立道的主宰地位.在這個基礎上處理內在精神世界和外在物質世界的關系《莊子-天運》中說到,孔子5 l歲時還不懂什么是道.就去請教老子。老子說:“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人者,無主于中.圣人不隱?!币馑际钦f,如果你的精神世界中沒有一個主宰.外界的影響就不會在你心中產生共鳴:如果你想作用的對象沒有正直的品質.你想推行的主張在外界也行不通。圣人傳道要看對象.對象不接受就不傳外界的影響和心中領悟的道不相符合時.圣人也不會放在心上?!斑@里提出的問題是:人的精神世界中必須有一個‘主’.這個‘主’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核心價值準則。如果心中沒有一個基本的價值準則.也就沒有辨別對錯、善惡、是非、好壞的標準。那么,在我們的心中應確立什么樣的主宰或準則呢?毫無疑問.就是‘道法自然’的準則也就是一切要以是否符合自然本性為判斷的標準?!?/p> 在精神世界中把握“道法自然”的準則.本來是人的本性決定的.因為包括人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是道產生的.道也自然地存在于人和一切事物之中.道產生的人的精神其實也就是道自身包含的精神在人身上的體現(xiàn).因而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本來就存在道的準則?!霸煳镎咧畧笕艘?,不報其人而報其人之天.彼固使彼?!?《莊子-列御寇》)造物者所賦予人的,不是賦予人注定成為什么樣的人.而是賦予自然的本性。人有哪方面的本性.就會往哪方面發(fā)展“彼固使彼”指后天人為的事情,有自然的本性作為依據(jù)。莊子比喻說.齊國有一個人打井打到水.就以為是因為自己打井這里才有水.其實水來自天然.如果天然沒有水的地方,怎么打井也打不出水來。人打井要打到水.只能順應自然中有水的地方去打井.有水是自然,打井是人為,人為只有順應自然才能達到目的。 為了回復人的自然本性.現(xiàn)在的人必須認真進行修養(yǎng)。修什么?養(yǎng)什么?莊子都作了說明“修胸中之誠,以應天地之情?!?《徐無鬼》)修養(yǎng)內心的真誠,以順應天地的實際情況。“養(yǎng)志者忘形.養(yǎng)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讓王》)修養(yǎng)心志的人會忘記形體,修養(yǎng)形體的人會忘記利益.追求大道的人會忘記心機。修養(yǎng)達到這個境界,就有望回復到人的本性然而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要人們在精神世界中忘記形體、利益和心機,回復到順應天地的真情,幾乎是異想天開。 世俗人遵循的違反自然本性的價值準則已中毒太深.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莊子只能感嘆:“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謂大疑乎!”f《則陽》)人只知道尊重他們已經(jīng)知道的知識.而不知道要弄清已經(jīng)知道的知識中所包含的還不知道的知識.然后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這不是很大的迷惑嗎!“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天下人都知道要追求他所不知道的.卻不知道要探究他已經(jīng)知道的:都知道要非議他所認為不好的.卻不知道要非議他所認為好的.因此才會造成天下大亂莊子的意思是.現(xiàn)在世上占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念是是非顛倒的.但世人卻并不覺醒.在是非顛倒的道路上越陷越深.這樣下去.是非常危險的“求其所已知者”和“非其所已善者”.就是要對現(xiàn)實世界中占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念進行反思和批判.從其源頭上重新考察其是否正確.將顛倒的是非標準重新顛倒過來.這才是挽救世界的出路。 人性復歸的關鍵是弄清人為什么會失去原來的本性.消除了使人失去本性的因素.人的心靈從各種束縛中解脫出來.也就能實現(xiàn)本性的復歸了《庚桑楚》篇說:“夫外縛者不可繁而捉,將內閉;內縛者不可繆而捉.將外閉;內外閉者,道德不能持r、'’在被外物牽累時,不應因為繁雜而緊張.而要心神內守:在內心被心事糾纏時.不應因為糾纏不清而煩躁.而要排除外來的干擾如果內心和外界都受牽累而不能排除.就是有道和德的人也不能堅守自持了、這就是說.人之所以失去本性,根本原因在于受到外物和內心的束縛要復歸精神的本性.其途徑是“徹志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鏟除志向的羈絆.解開心思的束縛,拋卻德性的牽累,掃清大道的障礙①。為了解除精神的束縛,使精神世界回歸嬰兒般的本真,必須對志向、心思、德性和大道這四個方面作更深入的剖析。 志向、心思、德性和大道這四個方面,每個方面又有六種表現(xiàn)志向的六種表現(xiàn)是尊貴、富有、顯赫、威嚴、名聲和利祿。心思的六種表現(xiàn)是容貌、舉動、顏色、情理、神采和情意。德性的六種表現(xiàn)是憎惡、愛好、喜悅、憤怒、哀愁和歡樂。大道的六種表現(xiàn)是回避、屈從、索取、給予、智巧和技能。 莊子接著說:“此四六者不蕩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這四個方面及每方面的六種表現(xiàn).如果它們不在胸中激蕩而攪亂內心.內心就會端正.內心端正就能安靜.安靜就能空明.空明就能虛寂.虛寂就能無為而無不為了?!熬粗幌玻曛慌?。唯同乎天和者為然?!蹦軌蚴茏鹁炊恍老玻芪耆瓒粣琅?,唯有與自然的和諧相一致的人才能做到現(xiàn)實中的人的精神世界,能保持正、靜、明、虛、無為、不喜不怒、同乎天和的.大概只有嬰兒了每一個人都經(jīng)歷過嬰兒階段.也就是精神世界本來都和大道相合.后來“四六者”在胸中激蕩.才攪亂了純真的精神世界在精神修煉中實踐復歸嬰兒法.就是要我們回復精神世界的童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