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指垂釣水域的顏色及其渾濁程度。 水本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由於生活著大量浮游生物,由於投施各種飼料和肥料而產(chǎn)生的溶解物質(zhì)、懸游物質(zhì),或受到工廠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加上魚兒用食時的攪拌,使水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顏色。 水色與垂釣的關(guān)系甚大,富有經(jīng)驗的垂釣者。 可根據(jù)水色來判斷魚情及其食餌的類別,以便選用恰當(dāng)?shù)拇贯灧椒ā?/p> 垂釣水面常見的顏色有以下幾種: 1、淡黃水: 呈淺黃色的水,透明度在30—40厘米。 水中黃絲草、無隔藻、金胞藻和合尾藻較多,水質(zhì)較瘦。 一般情況下,這種水體里的魚食欲旺盛,喜食動物性釣餌。 2、黃綠水: 即呈黃綠色的水,透明度在20—30厘米左右。 水中綠藻、甲藻、裸藻、褐藻、黃藻豐富,水質(zhì)不肥不瘦,適宜魚類生長。 這種水體里的魚兒,動物性、植物性的釣餌皆喜食。 3、深綠水: 呈深綠色的水,透明度在10厘米左右。 水中綠藻、小球藻等繁殖旺盛,裸藻、金藻也較多。 水質(zhì)肥,但無風(fēng),氣溫低,陰雨天氣,魚易因缺氧而浮頭,不宜垂釣,如刮二三級風(fēng),溫度20C左右,陽光好,魚的食欲會隨之旺盛,可進行垂釣,而以中層釣或拖釣的效果較好。 4、淡褐水: 呈淡褐色的水,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 水中甲藻、褐藻、綠藻等較多,還含部分腐殖質(zhì),水質(zhì)較瘦。 一般情況下,這種水內(nèi)的魚食欲旺盛,多愛吃植物性釣餌。 5、深褐色: 呈深褐色的水,透明度不到10厘米。 水中褐藻、甲藻等過多過盛,有的還含有過多的礦物質(zhì)和腐殖質(zhì),水質(zhì)肥,遇陰雨天氣壓低等不正常天氣,魚會因缺氧而浮頭。 在風(fēng)和日麗的好天氣,魚吃食較旺盛,但多吃植物性餌料,不喜食動物性釣餌。 有些深褐色水是由污染造成,魚不吃食,有的甚至中毒死亡。 6、銅綠水: 這種水域,魚腥藻、念珠藻等幾種藍(lán)色藻大量繁殖,使水呈銅綠色,且混濁,夏季為多。 遇異常天氣,藻類大量死亡,分解時不僅會消耗水中氧氣,還會產(chǎn)生有毒物質(zhì),影響魚類生長,甚至中毒死亡,不宜垂釣。 但當(dāng)水色轉(zhuǎn)為微藍(lán)時,透明度高,魚活躍,表明水中藍(lán)藻較少,在光合作用下還放出氧氣,魚往往猛食,垂釣效果頗佳。 7、清水: 呈清水的水域,清澈見底,透明度在1米以上。 這種水域基本無藻類、浮游動物等生物,沒有或很少有魚兒,不宜垂釣。 故諺語:“水至清則無魚”。 8、肥水: 這種水呈深綠色、黃色、褐色或草藍(lán)色,透明度在20—30厘米,浮游生物多,氧氣充足。 這種水中的魚食欲旺盛,生長快,吃鉤率高。一般自然水域沒有這種肥水,多為魚池中施肥培殖所得。 但一遇雷暴雨、陰雨天、低氣壓等不正常天氣,藻類多易死亡而使肥水變質(zhì),水中缺氧,魚兒不食,不宜垂釣。 9、渾水: 這種水內(nèi)含有大量泥沙、腐殖質(zhì),水色黃褐,能見度在5厘米之內(nèi)。 大多是暴雨以后,泥沙沖入河流、池塘、水庫造成的。 渾水除受污染外,一般含氧多,食物多,但泥沙過多,易使魚呼吸困難,多逃入清水中,只有鯰魚等兇猛肉食性貿(mào)和沙鱧等小魚吃食活躍,并多在流水處覓食。 故渾水中難以釣福壽、鯽、鯉、青、草等魚。 10、污染水: 受工業(yè)廢水或生活廢水的污染水,一般呈黑色、醬油色、棕褐色,也有深藍(lán)色、紅色的,少數(shù)水色甚清,但異味刺鼻。 這些水或酸、鹼過多或含工業(yè)排放的水銀、氧化物等化學(xué)有害物質(zhì),嚴(yán)重者水中生物無存,輕者魚稀少;生長畸形,顏色奇特而有異味,不能垂釣。 此外,渾濁度與文情也有著密切關(guān)系。 凡是渾濁度適宜的水域,就是魚兒“心情舒暢”、歡快覓食的地方。 如果把水的渾濁度從0—10度,分成11個等級,清水為0度,飽和泥漿水為10度的話,那么最適合垂釣的水質(zhì)渾濁度應(yīng)在4-6度之間,即不太清也不太混。 這樣渾濁度的水,水面以下0.15—0.3米處的水草隱約可見。 不過要注意的是,即使在同一水域,各處水色往往也不盡相同,在這樣的水域垂釣,應(yīng)當(dāng)選擇水色和渾濁度較理想的釣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