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清 劉源《凌煙閣功臣圖》

 nqj0108 2015-04-03

NQJ0108-歡迎朋友光臨!

 

清 劉源《凌煙閣功臣圖》

 

清

清

清

清

清

       清朱圭刻。清康熙七年(1668)吳門柱笏堂刻本。外高30.6厘米,寬18.5厘米。四周無框。線裝。
       劉源,字伴阮,號猿仙,河南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寄居于江蘇蘇州??滴蹰g供奉內(nèi)廷,官至刑部主事。工書畫、精鑒賞制作等都精彩絕倫。時人有比之于王維者。劉氏《凌煙閣功臣圖》》與同時的金古良《無雙譜》齊名,代表康熙時期人物版畫的風格。朱圭,吳郡人,出身書香門第,以木刻畫爲業(yè)??滴跷迨荒辏?712)成了皇家的木刻畫作者。朱氏有杰作存世,如焦秉貞繪的《御制耕織圖》、王原祁、宋駿業(yè)、冷枚等繪的《萬壽盛典圖》、《石濂和尚離六堂集》附圖,爲康熙間吳中名匠,鐫圖以纖麗工致著名。 
       關(guān)于《凌煙閣功臣圖》》作者究屬何人,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劉源所繪,而吳偉業(yè)還稱其氣象仿佛,衣裝瑰異,雖立本復生,無以過。一說據(jù)《國朝畫征錄》所載云爲朱賓所畫,劉源見之遂攘其名以付雕。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凌煙閣唐代長安城皇宮內(nèi)三清殿旁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樓,名爲凌煙閣。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爲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煙閣來陳列由閻立本所畫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即爲《二十四功臣圖》》,比例爲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并時常前往懷舊。閣中分爲三層:最內(nèi)一層所畫爲功勛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爲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爲其他功臣。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處理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恩威并施,雙管齊下,把一個個能人異士治理得服服貼貼,卻又使名將功臣多半得以善終。凌煙閣二十四元勛像就是例子。當時李世民年邁體衰,開始懷念往事,追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戰(zhàn)斗歲月。將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繪入凌煙閣,其中的真情多少有一些,而附帶的用意卻也很明顯,此后凌煙閣功臣成爲唐代豪杰從軍報祖國功成名就的標志。李賀詩云“男兒何不帶吳鉤,奪取關(guān)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長孫無忌 ( 趙國公)    李孝恭 ( 河間郡王)  杜如晦 ( 萊國公)       魏征 ( 鄭國公)  
        房玄齡 ( 梁國公)        高士廉 ( 申國公)       尉遲恭 ( 鄂國公)      李靖 ( 衛(wèi)國公)  
        蕭瑀 ( 宋國公)            段志玄 ( 褒國公)       劉弘基 ( 夔國公)      屈突通 ( 蔣國公)  
        殷開山 ( 勛國公)        柴紹 ( 譙國公)           長孫順德 ( 邳國公)  張亮 ( 鄖國公)  
        侯君集 ( 陳國公)        張公瑾 ( 郯國公)       程知節(jié) ( 盧國公)      虞世南 ( 永興縣子)  
        劉政會 ( 邢國公)        唐儉 ( 莒國公)           李勣 ( 英國公)          秦瓊 ( 胡國公)

清

第一名貴戚豪族英冠人杰——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約597年-659年),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先世乃鮮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爲長孫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內(nèi)兄,文德順圣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非常好學,“該博文史”。隋朝義甯元年(617年),李淵起兵太原。無忌進見,淵愛其才略,授任渭北行軍典簽。自此輔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權(quán),是唐朝的開國功臣,以功第一,封齊國公,后徙趙國公。

清

第二名宗室名王,獨稱軍功——河間王李孝恭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初大將,高祖從侄,祖父是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個兒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李淵自太原起兵,負責經(jīng)略巴蜀。武德四年(621年)任夔州總管,大造戰(zhàn)艦,練習水軍,得李靖之助,滅蕭銑,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任行軍元帥,率李靖等諸將,鎮(zhèn)壓輔公祏,破廣陵、丹陽,平定江南。拜揚州大都督。籍沒妻、子。其后長江以南均受其統(tǒng)領(lǐng)。貞觀初任禮部尚書,改封河間郡王。玄武門之變保持中立。遂不得李世民寵信,逐漸退出權(quán)力核心,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娛。貞觀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

清

 第三名賢輔謀深遭逢明主——萊公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中國陜西長安縣)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奪取政權(quán)、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中的主要謀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

清

 第四名智者盡言青史美臣——鄭公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晉州市,又說,魏征河北館 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以直諫敢言著稱。少時貧困,隋朝末投奔瓦崗軍,兵敗,歸唐。后爲竇建德俘獲,念才而收之。建德兵敗,復歸唐。官至太子洗馬,乃李建成近臣。玄武門之變后建成死,唐太宗以其耿直,升諫議大夫,后遷秘書監(jiān)、侍中等職。犯顔直諫太宗二百余次。卒時,太宗悲慟之極,謂侍臣:“人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沒,朕亡一鏡矣!”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魏征死后,唐太宗親自賦詩一首,追憶故人。

清

 第五名命世之才善建嘉謀——梁公房玄齡
        房玄齡(579年—648年),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濟南) 人。唐朝初年名相。房玄齡18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房玄齡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爲秦王參謀劃策,典管書記,是秦王得力的謀士之一。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清

第六名才高望重社稷之臣——申公高士廉
        高士廉(575年-647年),山西太原仗義村人。唐代開國功臣。長孫皇后的舅父,曾多次照顧年幼時的長孫氏兄妹,官至尚書右仆射。唐太宗稱他“涉獵古今,心術(shù)明達,臨難不改節(jié),當官無朋黨;所乏者骨鯁規(guī)諫”,貞觀十二年(638年)與黃門侍郎韋挺、禮部侍郎令狐德葇、中書侍郎岑文本撰編《士族志》一百三十卷。有一子高真行。

清

第七名奪槊陷陣智勇雙全——鄂公尉遲敬德
        尉遲恭(585—658)字敬德,鮮卑族,朔州鄯陽(今山西朔城區(qū))人。中國唐朝名將,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贈司徒兼并州都督,謚忠武,賜陪葬昭陵。尉遲恭純樸忠厚,勇武善戰(zhàn),一身戎馬倥傯,征戰(zhàn)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zhàn)功。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后尉遲恭被尊爲民間驅(qū)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華門神。傳說其面如黑炭,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尉遲敬德與秦叔寶(秦瓊)是“門神”的原型。 

清

 第八名南平吳會北定沙漠——衛(wèi)公李靖
        李靖(571—649),字藥師,京兆府三原(今屬陜西)人,唐朝偉大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統(tǒng)帥。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詮仕隋,官至趙郡太守。李靖長得儀表魁偉,由于受家庭的熏陶,從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頗有進取之心,他善于用兵,長于謀略,著有數(shù)種兵書,惟多亡佚。李靖是諸多將領(lǐng)中唯一可以和李世民媲美軍功的人,其人善于明哲保身,故而終生無大患。但是由于玄武門之變保持中立,所以多數(shù)時間賦閑在家。

清

 第九名骨鯁大儒直言不隱——宋公 蕭瑀
        蕭瑀(575年—648年),字時文,自幼以孝行聞名天下,且善學能書,骨鯁正直,并深精佛理。李淵起兵后,歸附唐朝,善行政,終生爲李淵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與房玄齡、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沈浮,但從不“改過自新”。后來李世民評價其爲“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太宗認爲蕭瑀性多猜貳,剛忌太過,最后謚曰“貞褊公”,冊贈司空,陪葬昭陵。由此,可見一個人再忠厚梗直,畢竟逆觸龍鱗,使人耿耿于懷。

清

第十名臨危不懼真正將軍——褒公段志玄
        段志玄(?~642)唐初齊州人(現(xiàn)山東臨淄),唐代開國功臣。其父段偃師,隋末爲太原書佐,從李淵起兵,官至郢州刺史。志玄隨父在太原時,甚爲李淵次子李世民所重。貞觀十一年(637年),被改封爲褒國公,貞觀十二年(638年),拜右衛(wèi)大將軍,貞觀十四年(640年),加鎮(zhèn)軍大將軍。貞觀十六年(642年)病卒,贈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謚號“莊肅”。

清

 第十一名開國猛將入京首功——夔公劉弘基
        劉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陽人。弘基少年時落拓不羈,與一些輕浮子弟和任俠交往,不謀家産,自太原起事便追隨李淵父子,與李世民友善,進攻長安時任先鋒,擒隋主將屈突通。玄武門之變擁立有功。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彈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是將他貶官。太宗征伐高麗,劉弘基又爲前軍大總管,力戰(zhàn)有功。高宗永微元年(650年)病死,年六十九,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襄,陪葬昭陵。劉弘基臨死前,遺命只留給諸子每人奴婢各十五人,良田五頃。認爲子孫“若賢,固不藉多財;不賢,守此可以免饑凍。”

清

 第十二名隋室貴臣唐朝義夫——蔣公屈突通
        屈突通(557年—627年),復姓屈突,先世爲庫莫奚種人,依附鮮卑慕容氏,屈突通“性剛毅,志尚忠愨,檢身清正,好武略,善騎射?!币虼嗣耖g順口流傳:“甯食三斗艾,不見屈突蓋,甯服三斗蔥,不逢屈突通?!保ā杜f唐書?屈突通列傳》其弟屈突蓋)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畏心理。李淵起兵后進攻長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戰(zhàn),力盡后自殺未遂,最終投降李淵,被封爲兵部尚書。后參與唐朝歷次重大軍事行動,尤其滅王世充被評爲戰(zhàn)功第一,升右仆射。后被委派鎮(zhèn)守洛陽,于貞觀元年病故。

清

 第十三名參預謀略秦府能臣——勛公殷開山
        殷開山(—622年),名嶠,以字行,京兆鄂(今陜西鄂縣)人。殷開山年青時以學行知名,尤善盡牘寫作。李唐起兵后,秦王李世民召之爲長史,常常四處招慰關(guān)中流民、群盜,并與劉弘基一起首入京城,賜爵陳郡公。后來又跟隨太宗評討薛仁果和王世充,以軍功進爵勛國公。在征伐劉黑闥的路上,殷開山病死,李世民臨喪痛哭,贈陜東道大行臺右仆射,謚曰節(jié)。是凌煙閣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個。貞觀四年,詔以佐命之功配饗唐高祖廟庭。

清

 第十四名駙馬英雄臨危不懼——譙公柴紹
        柴紹(578年—638年)字嗣昌,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人,唐朝大將,柴紹出身于將門,自幼便“趫捷有勇力”( 《舊唐書?柴紹列傳》 ),唐國公李淵將三女兒(即后來的平陽公主)嫁給了柴紹。參與攻克長安、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重要戰(zhàn)役。貞觀年間作爲主將消滅最后一位反王梁師都。貞觀十二年病故。

清

 第十五名太原從龍晚節(jié)不終——邳公長孫順德
        長孫順德,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隋煬帝出兵高麗時,爲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與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時,與劉弘基一同負責招募勇士,有大功。進攻長安時任先鋒,擒隋主將屈突通,拜爲左驍衛(wèi)大將軍,封薛國公。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彈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貶官而已,病故。贈荊州都督,謚曰襄。貞觀十三年追封爲邳國公。永征五年重贈開府儀同三司。

清

 第十六名出身寒賤外恭內(nèi)詭——勛公張亮
       張亮-646年),鄭州滎陽人。出身寒賤,務(wù)農(nóng)爲業(yè)。史載,張亮“倜儻有大節(jié),外敦厚而內(nèi)懷詭詐?!崩钍绖?、房玄齡薦張亮給李世民,爲秦王府車騎將軍,逐漸大受寵任。太宗踐位,封長平郡公,授懷州總管。貞觀十七年四月,洛州都督張亮因爲以前檢舉過侯君集,此次受獎擢升爲刑部尚書且參知政事。646年,常德告發(fā)張亮養(yǎng)五百義子,意圖不軌。太宗命馬周調(diào)查此事確鑿。太宗與百官議論,定張亮爲死罪。4月17日,張亮在長安西市處斬。

清

 第十七名摧兇克敵恃寵矜功——陳公侯君集
        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陜西旬邑)人,唐朝名將,唐初大將。君集少年時以武勇稱,隋末戰(zhàn)亂中,被秦王李世民引入幕府,從征討有功,累遷左虞候﹑車騎將軍。太宗即位,君集任左衛(wèi)將軍,封潞國公,遷右衛(wèi)大將軍。貞觀四年(630),任兵部尚書,檢校吏部尚書,參議朝政(即宰相)。九年,爲積石道行軍總管,隨李靖平吐谷渾,策劃軍事,分兵深入,君集有大功。十一年,改封陳國公。十二年,遷吏部尚書,仍參朝政。君集出自行伍,素無學術(shù),及被任用,方始讀書。他出爲將領(lǐng),入?yún)⒊@得當時稱譽。李世民諸子爭當太子的斗爭中,依附太子李承干,圖謀殺李世民擁立承干,事瀉被殺。因李世民念舊,故而留一子以繼侯君集香火,并且時常到凌煙閣觀侯君集畫像而哭。

清

 第十八名助定奇策英年早逝——郯公張公瑾
        張公瑾(594年—632年),字弘慎,魏州繁水人。開始在王世充手下爲官。高祖李淵建唐,張公瑾歸國,后爲尉遲敬德等人將張公瑾薦于李世民,引入幕府。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讓占卜的人燒龜甲卜吉兇,張公瑾恰巧從外而入,拿起龜甲扔在地上,進言道:“凡行卜簽,是以決嫌疑,定猶豫,現(xiàn)在舉事不疑,用得著卜卦嗎?如果卜不吉,勢已不可停阻,希望大王仔細想想?!崩钍烂裆钊黄溲浴F淠炅滤娜?,張公瑾與長孫無忌等九人埋伏于玄武門之外,成爲李世民日后登基的關(guān)鍵人物之一。貞觀元年,拜代州都督。后助李靖伐突厥,擒頡利,屢有戰(zhàn)功,封鄒國公。貞觀六年四月辛卯(初八)日,在襄州都督任上,張公瑾病死,時年僅三十九。太宗不避辰日而哭之(古禮及當時風俗,辰日不能哭泣),謚曰襄。貞觀十三年,改封郯國公。

清

 第十九名驍勇虎臣義氣將軍——盧公程知節(jié)
        程知節(jié)(589-665),濟州東阿(今山東東阿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程知節(jié),字義貞,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將開國功臣肖像,圖畫于皇宮凌煙閣,程知節(jié)即其中之一。程知節(jié)乃世家大族之后,原爲瓦崗軍勇將,李密失敗后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爲人,與秦叔寶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zhàn)役,玄武門之變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時出征賀魯,屠殺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清

第二十名德行淳備良諫純臣——永興公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漢族,余姚人,唐初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自幼以文學著稱。宇文化及江都兵變后被裹脅北返,宇文被滅后歸竇建德,竇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盡心輔佐李世民,被評價爲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虞世南雖然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當政得失,直言敢諫。他多次諷勸唐太宗要勤于政事,并以古帝王爲政得失,論證利弊。官至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子,故世稱“虞永興”,享年八十一歲,賜禮部尚書。貞觀十二年病故。

清

第二十一名高祖舊臣舉義殊功——邢公劉政會
        劉政會(-635年),滑州胙城人也,祖環(huán)雋,北齊中書侍郎,李淵任太原留守時的老部下,隨李淵起兵,首義功臣。此后負責留守太原,劉武周進攻時被俘。忠心不屈,還找機會打探劉武周軍情秘報李淵。劉武周滅亡后獲救。曾擔任刑部尚書,光祿卿等職,封邢國公。貞觀九年病故。謚曰襄。

清

第二十二名忠純不貳心存唐朝——莒公唐儉
        唐儉(579年—656年),字茂約,漢族,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北齊大臣,其父唐鑒與唐高祖李淵爲世交。參與李淵太原起兵。武德元年,升爲中書侍郎。李世民擊破劉武周后,唐儉拜禮部尚書,授天策府長史,封莒國公,被特賜免死罪一次。貞觀初年一面派唐儉爲使說降匈奴,一面派李靖進軍。李靖奇襲突厥,生擒頡利可汗,唐儉竟于亂軍之中逃生,授民部尚書。因怠于政事貶官。高宗顯慶元年病故,謚曰襄,陪葬昭陵。

清

第二十三名國家長城義名天下——英公李績
        李績(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爲李勣。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東明縣東南)人。隨李世民滅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又擔任主將滅徐圓朗,隨李孝恭滅輔公祏。拒絕李世民的拉攏,未參加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與李靖一起滅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負責唐朝北邊防御,多次擊敗薛延陀勢力,又隨李世民進攻高麗。李世民死后輔佐唐高宗,被委以軍事,擔任主將再次出征高麗,終于將高麗滅亡。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爲長城。唐高宗重畫其形象于凌煙閣。滅高麗后次年病逝。高宗親爲舉哀,輟朝七日,贈太尉,謚曰貞武,陪葬昭陵。

清

第二十四名馬槊英雄勇武絕倫——胡公秦叔寶
        秦瓊(?—638年),字叔寶,中國唐朝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唐朝開國將領(lǐng),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與尉遲恭爲傳統(tǒng)門神。濟南五龍?zhí)队衅涔示?。歷史上的秦瓊以勇猛彪悍著稱。于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同程知節(jié)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帳下。參加了李世民的歷次征戰(zhàn),每戰(zhàn)必先,常于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626年(武德九年),未參與玄武門之變,但事后被封爲左武衛(wèi)大將軍。秦瓊晚年因歷次作戰(zhàn)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常對人說:“吾少長戎馬,所經(jīng)二百余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后出血亦數(shù)斛矣,安得不病乎?”貞觀十二年(638年),在任徐州都督時去世,陪葬昭陵。貞觀十三年(639年),秦瓊被追封爲胡國公。貞觀十七年(643年),秦瓊與長孫無忌等人被圖形凌煙閣,封爲唐開國二十四功臣之一。

其他一些人物繪畫:

清

清

清

清

清

清

NQJ0108-歡迎朋友光臨!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