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昵稱25947694 2015-06-08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天下萬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天人合一】《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BR style="FONT-FAMILY: ">
【白馬非馬】格物致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保ā洞髮W》)這段話后來被朱熹簡約為“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特別是后四條人們更是耳熟能詳。這段話述說了認識的過程和認識的功效,而整個認識過程的基礎是“格物”。朱熹對“物格而后知至”有這樣的解釋: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格物,此謂知之至也。(朱熹《大學章句》)

一、人性的理解的比較
孟子和荀子對于什么是人性,各有不同的理解.孟子以為的人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是人區(qū)別于其它動物所具有的根本標志.他認為人的本質特征在于人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這四心同時是孟子主張性善論的敘述起點.并認為這“四心”又可為人的四個“善端”,發(fā)展起來可以培養(yǎng)“仁、義、禮、智”這四德.而荀子以為的人性,是指人還未進入社會生活之前、生來俱有的自然本性,正所謂:“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惡》)可見,在荀子這里,人性主要是指自然生成的人的本能.它不具備孟子所說的“四心”或德性的“善端”,而且不僅不具有善端還肯定這些自然本性具有惡性,如:“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賤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荀子.性惡》).并進一步指出,人的自然本能包括:“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等生理本能和“好榮惡辱”、“好利惡害”等心理本能這兩個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與荀子相比,孟子也肯定人具一定的自然本能,但他認為這是人與動物均具有的成份,這些成份無所謂善惡或道德性,這也并非孟子所指的人與動物區(qū)別之根本.因為在他看來,這些自然本能的滿足,人與動物均需依賴一定的客觀條件來滿足,而人性中的“善”的成份是人所特有的.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對于人性內涵的截然相反的主張.即孟子所指的人性是人的根本特性,其中含有“善”的因素,即人區(qū)別于其它動物所具有的道德性;而荀子所指的人性僅指天賦予人的自然屬性,其中只含有“惡”的因素,而人的道德性在于后天的人為培養(yǎng).
二、性善論和性惡論的內涵的比較
孟子性善論理論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人人均有向善之心,即良知.“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無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可見,人性善就如流水就下一樣自然,是人們求善的前提.又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公孫丑》)肯定了人性善實指人人生而皆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這“四心”.再此基礎上,又論述,這“四心”就是人的四個善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四端,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丑》).并宣稱“仁義禮智”這四端,不是外在因素強加于人本身,而是人本來就有的成份.由此敘述線索可知,這向善的“四心”和“四端”是人先天具有的,這是孟子性善論內涵的前提.
第二、人人均有為善之能,即良能.孟子在論述人人皆有“為善之心”后,又論證了人們同時還具有“為善之能”,為“善心”向“善行”的轉化提供了可能.他以為“仁、義、禮、智”這四德構成了人的道德能力即“才”.人們因為這種“才”就可能將四端擴而充之,發(fā)展到完善的程度成為圣人.又說,“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如果人未能完善自我,成為“圣賢”,并不是他沒有這種能力,而是能力沒有得到發(fā)揮.
第三、以其心盡其能.孟子在論證人天生具有“良知”和“良能”之后,提倡應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利用“良知”與“良能”加強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善”.如“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說明四心極易放失,要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加強道德自律,堅定求善的信念,以免喪失“善心”.在這里體現(xiàn)人性要從善,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荀子的性惡論則主張:
第一:“惡”是出于人性之自然,而“善”是出于對人性的改造.如:“今人之性從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義之道,然后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荀子.性惡》).人性生來是好利多欲的,性中并無禮義等道德因素,一切善的行為都是后天勉勵而成.又說:“凡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荀子.性惡》).出人們之所以求善,就在于他們本性中沒有善,否則也不用求之.即荀子是以人的自然本性是“惡”作為其敘述起點.
第二:化性起偽.既然人性是惡的,那么人的德性培養(yǎng)則在于改造人性,即“化性起偽”.它包含三層含義,首先,荀子以“人性惡”論證“化性起偽”的必要性.“荀子以枸木必須矯楺而后直,鈍金必須磨厲而后鋒利的例子來說明這一必要性”①.也就是說,一方面,正因為人性中有惡的因素,所以更加要改變惡性而培養(yǎng)善;另一方面人要培養(yǎng)道德就如枸木變直、鈍金變利一樣需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即一定社會規(guī)范制度來加以約.這樣,將人性本惡到必須加強為善的行為培養(yǎng)就成為一個必然的過程.其次,荀子認為人們具備“化性起偽”的能力.如:“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荀子.性惡》).這里指出,人人都具有認識仁義禮法的才質,并能運用之進行選擇,而做出符合道義的行為,充分肯定了人能運用自身的本質力量加強內在的道德修養(yǎng).最后,由前面二層含義可知“化性起偽”的過程,這個過程有賴于人自身能動性的發(fā)揮和社會禮法制度的約束,從而使得人人知惡、知善、行善成為可能.
三、性善論與性惡論理論根據(jù)的比較
孟、荀對于自各理論的最終根據(jù),在我看來,也有相似和相別之處.他們對于人性為什么是善?以及人既然生來就惡的,道德又起源于何處?各有自己不同的回答.
性善論的理論根據(jù)在于——同類意識.具體而言包含二層含義:第一,人與禽獸相別.強調人與獸區(qū)別的本質,在于人的社會屬性——道德性.“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這里的“幾?!焙汀爸奔粗溉祟愃哂械牡赖滦裕ㄋ男暮筒牛?這是人類區(qū)別于與動物的根本原因.孟子將人的“性”分為兩種: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聲,鼻之于臭”的性是自然屬性,這是人與動物都具有的屬性;“仁、義、禮、智”等社會屬性,是人所特有的.第二,人與人相同.因為同類意識,人與人相同.孟子在其述敘中多次舉例論證人與人相同,他所指的人與人相同不僅指人的自然屬性相同,并在此基礎上類推“人心”的相同.如“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聲也,有同聽焉;同之于色也,有同類焉.心之所同然者何也?所以理也義也” (《孟子.告子》).可見由“自然需求”的相同到“心同”成為一種必然.這樣,“受同類意識支配的人,就能以自己的好惡趨舍本能地推想他人的好惡趨舍:自己喜好的事物,也希望別人同有;自己厭惡的東西,也不希望加之于人”②.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人與人相同”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推己及人”的實施提供了保證.由此進一步論證,基于同類意識,使人充分認識到彼此之間的共通之處,并由此推已及人,再加以一定道德自律的約束機制來保證人的“善心”及其向“善行”發(fā)展.
而荀子主張人性本來就是惡的,那道德又是怎樣產生的呢?在這里,荀子的論述與孟子的論述有所一致,又有所區(qū)別.根據(jù)馮友蘭先生的理述,荀子認為道德之所以成為需要,有兩個方面的論證:“即人們不可能沒有某種社會組織而生活和人要有道德是因為人們人應當具備它而區(qū)別于動物,并不是人們無法回避它”③.先說第一方面,首先,荀子認為人們的道德是在社會中勞動的產物,惡是出于人性的自然,善是出于對人性的改造.人們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有限,必然要結成一定社會組織,而這些組織中,人們需要制定行為的規(guī)則,這就是“禮”.其次,由于人性均是好利多欲的,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滿足各自不同的需要時必定會遇到各種紛爭,因而限制這種紛爭成為必要,這時也是靠“禮”來限制.有了這種禮,才有道德,遵守禮即守道德.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對于道德起源的不同說法.孟子以為人所為人的特質是人性善,有道德是天賦的,而荀子認為人性生來就惡,道德是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由實踐的需要而產生,而且人們必須要具有道德,道德是人為,是“化性起偽”.另一方面,荀子與孟子均主張,人區(qū)別于禽獸在于其有道德.荀子說:“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天生也,以其有辨也.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禮”(《荀子.非相》).認為人必須在后天社會環(huán)境中有道德和一定社會關系才能區(qū)別于動物,而孟子認為人與動物區(qū)別也在于有道德,并且這是人作為人已經具有了的,后天的培養(yǎng)只需在今天教養(yǎng)中發(fā)揮其能動性找回失去的“德性”.可見二者雖都強調道德性是人與動物區(qū)別的標志,但各自的理論基點不同.
由此可見,孟軻的性善論是以同類意識為其理論起點,進而推倒出人類都有四心,并具有擴充四心的能力——才,再加以一定道德自律機制和推己及人的方法運用,人人均可以培養(yǎng)道德品質,人們具有的道德觀念是先天賦予的;而荀況的性惡論則是以人的自然本性惡的,是不具有道德觀念的,認為人的道德是因為性惡而在后天環(huán)境和社會教養(yǎng)中產生的.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性善論和性惡論最根本的區(qū)別.
四、對于道德實踐的比較
孟、荀基于各自不同理論主張,都強調人在社會中進行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性善論主張,修善的核心是“擴而充之”(之指人性中的“四心”),找回失去的善端.而性惡論主張,修善的核心是改造人性中的惡端(“化性起偽”),人為的培養(yǎng)善心.從二者對于道德修養(yǎng)的過程來看,是完全逆向而行的.孟子認為修養(yǎng)的目的是主要要求人們將善心找回,而荀子認為修養(yǎng)的目的是要求人們將惡性不斷改造,重新建立善性.可見,孟子主張道德修養(yǎng)要順著人的“性”擴充,而荀子則主張道德修養(yǎng)要逆著人的“性”改造.
從培養(yǎng)德性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孟子強調道德自律并推己及人,鼓舞人們發(fā)揮主體能動性,自覺接受教化與環(huán)境的熏陶,提高人們的道德境界,他認為道德修養(yǎng)要先內求而后外求.內求即指內在修煉,包括:寡欲、反求諸己、集義、養(yǎng)心等,基于內求之上再達到推行道德于外,主要體現(xiàn)了道德實踐個體在道德修養(yǎng)上的重要性.而荀子則強調道德修養(yǎng)一方面要自己不斷學習和積累,以及學習時擇地、擇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重視外在的禮儀規(guī)范對人的約束.他認為接近良師益友,在禮法等強制性因素制約下才可以日臻于正道,既體現(xiàn)了道德實踐個體在道德修養(yǎng)中的能動性,又強調社會環(huán)境對個體的外在約束性.內因與外因并重的培養(yǎng)途徑體現(xiàn)了荀子豐富的辯證法精神.
五、性善論與性惡論的現(xiàn)代意義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知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均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性,我們不能說二者誰更偉大,只能利用其合理性的一面使我們今天的道德建設大受裨益.
首先,我們從孟軻性善論之根據(jù)——同類意識來看,它從人與獸之別道出人區(qū)別動物而具有道德性,體現(xiàn)了人類的尊貴和對道德的追求;同時又以人與人基本的生理需求相同推導出人們的精神需要的共通,這樣每人都會以自己的需要或不需要而考慮到他人的需要成不需要.而將由同類意識產生的善心向他人推而廣之的手段即是道德自律.雖然每個人能夠意識到他人的需要或不需要,但要使得每人滿足他人的需要或不滿足他人的不需要則要建立在對他人的強烈道德責任感之上.而孟子提出的道德自律的建設則為這種可能提供了保證.因為“這種精神自律并不是依靠對某種道德原則的恪守,而是源于自身的需要和感覺出發(fā)而產生的將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由于其出發(fā)是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因而更真實,更可靠.”④并且這種基于同類基礎的道德自律更易內化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基于對空洞的道德說教的無視或強制遵守式的道德實踐,依這種道德自律而進行的道德實踐,似乎更有生命力.
再次,荀況的性惡論在肯定人性的不完善和自私基礎上,提出要人為的培養(yǎng)德性,不能坐等人性的自行完善,必須用后天的人為節(jié)制來理順先天不足的人性,這一必然結果.在此過程中,荀子首先肯定人們皆具備“智能”,同時強調從外部以禮義制度方式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和社會秩序.這一思想對今天我們的社會道德建設似乎更具有現(xiàn)實實踐意義.荀子在德性培養(yǎng)過程中肯定了人自身,因而人均可以通過學習和熏陶加強道德自律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又強調禮義等制度規(guī)范對于改造人性的重要性,以一種外在機制形成道德他律約束人們的行為,二者相結合,使得德性的培養(yǎng)建立在道德主體的自律意義上的他律約束,這對于任何一個社會的道德建設來說均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對于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社會,如何對待義利關系、如何解決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等問題尤為重要.面對這些現(xiàn)象,雖然我們需要依靠由自律完善的理想人格作為道德楷模而引導社會的道德建設,但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將自律和他律同時實施方式才能更切實際.
總之,無論是孟軻的性善論,還是荀況的性惡論均認為人的德性培養(yǎng)在于人本身,而且人本身具有這種力量.性善論以同類意識為邏輯起點,道德自律的方式,將善行溶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而完成道德實踐過程;性惡論則以人性為惡,善是人為培養(yǎng)為論述過程,以道德他律為主、結合自律的方式,鼓勵人們改造人性,完成道德實踐過程.這在人類發(fā)展史上具有偉大意義
84、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85、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荀子·勸學》86、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FONT>

荀子與《荀子》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后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zhàn)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新絳)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名況,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時人尊為荀卿. 荀況是孔、孟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師,也是戰(zhàn)國后期儒家學派最大的代表人物。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洵諱,寫作孫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兩度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現(xiàn)在山東臨淄西門)游學,任過列大夫的祭酒(學宮領袖),還到過秦國,拜見秦昭王,后來到楚國,任蘭陵(現(xiàn)在山東棗莊東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蘭陵。韓非子李斯都是他的學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荀子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但人類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以趨吉避兇。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認識論方面,他認為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首先要通過感覺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觸,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他的許多提法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反映當時人民的要求,有樸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針對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張應該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去施政,要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tǒng)治。他的許多思想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后天環(huán)境可以改善人的惡的本性,所以他主張“明禮義而化之”。他很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教育功能的重要。
荀子的思想主張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批判總結了先秦諸子的學術思想,對古代唯物主義有所發(fā)展。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說,主張性惡論,認為人、物皆可改變。能“知明而行無過矣”。
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
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天下既法制有兼用“禮”治。
荀子散文的特色《荀子》一書,絕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荀況學問博通,對過去學者多有批評,長于論辯,故其文多長篇大論,必發(fā)揮盡致,暢所欲言而后已。荀子的散文說理透徹,結構謹嚴,氣勢渾厚,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綿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如《勸學篇》比喻層出不窮,前半篇幾乎全用譬喻重疊構成,辭采繽紛,對后世影響很深遠。他一生“序列著數(shù)萬言”。《荀子》,內容涉及哲學思想、政治問題、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論辯等方面。

3原文編輯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后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故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后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后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后正,得禮義然后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孳,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孟子曰:“今之學者,其性善?!?/FONT>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目明而耳聰,不可學明矣?!?/FONT>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性故也。”
曰:“若是則過矣。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樸,離其資,必失而喪之。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所謂性善者,不離其樸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使夫資樸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故曰目明而耳聰也。今人之性,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見長而不敢先食者,將有所讓也;勞而不敢求息者,將有所代也。夫子之讓乎父,弟之讓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禮義之文理也。故順情性則不辭讓矣,辭讓則悖于情性矣。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FONT>
問者曰:“人之性惡,則禮義惡生?”
應之曰:“凡禮義者,是生于圣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為器,然則器生于陶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則器生于工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聽,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謂之生于偽。是性偽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
故圣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眾,其不異于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有弟兄資財而分者,且順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則兄弟相拂奪矣;且化禮義之文理,若是,則讓乎國人矣。故順情性則弟兄爭矣,化禮義則讓乎國人矣。
凡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夫薄愿厚,惡愿美,狹愿廣,貧愿富,賤愿貴,茍無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財,貴而不愿埶,茍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觀之,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今人之性,固無禮義,故強學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禮義,故思慮而求知之也。然則性而已,則人無禮義,不知禮義。人無禮義則亂,不知禮義則悖。然則性而已,則悖亂在己。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FONT>
孟子曰:“人之性善。”
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是善惡之分也矣。今誠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則有惡用圣王,惡用禮義哉?雖有圣王禮義,將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惡。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故為之立君上之埶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禮義之化也。今當試去君上之埶,無禮義之化,去法正之治,無刑罰之禁,倚而觀天下民人之相與也。若是,則夫強者害弱而奪之,眾者暴寡而嘩之,天下悖亂而相亡,不待頃矣。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故善言古者,必有節(jié)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論者貴其有辨合,有符驗。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FONT>
今孟子曰:“人之性善?!?/FONT>
辨合符驗,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設,張而不可施行,豈不過甚矣哉!故性善則去圣王,息禮義矣。性惡則與圣王,貴禮義矣。故檃栝之生,為枸木也;繩墨之起,為不直也;立君上,明禮義,為性惡也。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直木不待檃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后直者,以其性不直也。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圣王之治,禮義之化,然后始出于治,合于善也。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問者曰:“禮義積偽者,是人之性,故圣人能生之也。”
應之曰:“是不然。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則瓦埴豈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斲木而生器,然則器木豈工人之性也哉?夫圣人之于禮義也,辟則陶埏而生之也。然則禮義積偽者,豈人之本性也哉!凡人之性者,堯舜之與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今將以禮義積偽為人之性邪?然則有曷貴堯禹,曷貴君子矣哉!凡貴堯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然則圣人之于禮義積偽也,亦猶陶埏而為之也。用此觀之,然則禮義積偽者,豈人之性也哉!所賤于桀跖小人者,從其性,順其情,安恣孳,以出乎貪利爭奪。故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天非私曾騫孝己而外眾人也,然而曾騫孝己獨厚于孝之實,而全于孝之名者,何也?以綦于禮義故也。天非私齊魯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義,夫婦之別,不如齊魯之孝具敬文者,何也?以秦人從情性,安恣孳,慢于禮義故也,豈其性異矣哉!”
“涂之人可以為禹?!标轮^也?
曰:“凡禹之所以為禹者,以其為仁義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今以仁義法正為固無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將使涂之人固無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而固無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邪?然則涂之人也,且內不可以知父子之義,外不可以知君臣之正。今不然。涂之人者,皆內可以知父子之義,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則其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其在涂之人明矣。今使涂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本夫仁義法正之可知可能之理,可能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今使涂之人伏術為學,專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于神明,參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積而致矣?!?/FONT>
曰:“圣可積而致,然而皆不可積,何也?”
曰:“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為君子,而不肯為君子可以為小人,而不肯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嘗不可以相為也,然而不相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涂之人可以為禹,則然;涂之人能為禹,則未必然也。雖不能為禹,無害可以為禹。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嘗有遍行天下者也。夫工匠農賈,未嘗不可以相為事也,然而未嘗能相為事也。用此觀之,然則可以為,未必能也;雖不能,無害可以為。然則能不能之與可不可,其不同遠矣,其不可以相為明矣?!?/FONT>
堯問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對曰:“人情甚不美,又何問焉!妻子具而孝衰于親,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祿盈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問焉!唯賢者為不然?!?/FONT>
有圣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多言則文而類,終日議其所以,言之千舉萬變,其統(tǒng)類一也:是圣人之知也。少言則徑而省,論而法,若佚之以繩: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諂,其行也悖,其舉事多悔:是小人之知也。齊給便敏而無類,雜能旁魄而無用,析速粹孰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論曲直,以期勝人為意,是役夫之知也。
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亂世之君,下不俗于亂世之民;仁之所在無貧窮,仁之所亡無富貴;天下知之,則欲與天下同苦樂之;天下不知之,則傀然獨立天地之間而不畏:是上勇也。禮恭而意儉,大齊信焉,而輕貨財;賢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廢之:是中勇也。輕身而重貨,恬禍而廣解茍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勝人為意:是下勇也。
繁弱、巨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檠則不能自正?;腹[,太公之闕,文王之錄,莊君之曶,闔閭之干將、莫邪、巨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劍也;然而不加砥厲則不能利,不得人力則不能斷。驊騮、騹驥、纖離、綠耳,此皆古之良馬也;然而必前有銜轡之制,后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駛,然后一日而致千里也。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身日進于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今與不善人處,則所聞者欺誣詐偽也,所見者污漫淫邪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傳曰:“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泵叶岩樱∶叶岩?!

譯文

人的本性是邪惡的,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是人為的。
人的本性,一生下來就有喜歡財利之心,依順這種人性,所以爭搶掠奪就產生而推辭謙讓就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順這種人性,所以殘殺陷害就產生而忠誠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耳朵、眼睛的貪欲,有喜歡音樂、美色的本能,依順這種人性,所以淫蕩混亂就產生而禮義法度就消失了。這樣看來,放縱人的本性,依順人的情欲,就一定會出現(xiàn)爭搶掠奪,一定會和違犯等級名分、擾亂禮義法度的行為合流,而最終趨向于暴亂。所以一定要有了師長和法度的教化、禮義的引導,然后人們才會從推辭謙讓出發(fā),遵守禮法,而最終趨向于安定太平。由此看來,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所以彎曲的木料一定要依靠整形器進行薰蒸、矯正,然后才能挺直;不鋒利的金屬器具一定要依靠磨礪,然后才能鋒利。人的本性邪惡,一定要依靠師長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禮義的引導才能治理好。人們沒有師長和法度,就會偏邪險惡而不端正;沒有禮義,就會叛逆作亂而不守秩序。古代圣明的君王認為人的本性是邪惡的,認為人們是偏邪險惡而不端正、叛逆作亂而不守秩序的,因此給他們建立了禮義、制定了法度,用來強制整治人們的性情而端正他們,用來馴服感化人們的性情而引導他們。使他們都能從遵守秩序出發(fā)、合乎正確的道德原則?,F(xiàn)在的人,能夠被師長和法度所感化,積累文獻經典方面的知識、遵行禮義的,就是君子;縱情任性、習慣于恣肆放蕩而違反禮義的,就是小人。由此看來,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孟子說:“人們要學習的,是那本性的善良?!?/FONT>
我說:“這是不對的。這是還沒有能夠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不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為之間的區(qū)別的一種說法。大凡本性,是天然造就的,是不可能學到的,是不可能人為造作的。禮義,才是圣人創(chuàng)建的,是人們學了才會、努力從事才能做到的。人身上不可能學到、不可能人為造作的東西,叫做本性;人身上可以學會、可以通過努力從事而做到的,叫做人為;這就是先天本性和后天人為的區(qū)別。那人的本性,眼睛可以用來看,耳朵可以用來聽。那可以用來看東西的視力離不開眼睛,可以用來聽聲音的聽力離不開耳朵。眼睛的視力和耳朵的聽力不可能學到是很清楚的了。”
孟子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們的作惡一定都是喪失了他們的本性的緣故啊。”
我說:“像這樣來解釋就錯了。孟子所謂本性善良,是指不離開他的素質而覺得他很美,不離開他的資質而覺得他很好。那天生的資質和美的關系、心意和善良的關系就像那可以看東西的視力離不開眼睛、可以聽聲音的聽力離不開耳朵一樣罷了。所以說資質的美和心意的善良就像眼睛的視力和耳朵的聽力一樣。如果人的本性生來就脫離他的素質、脫離他的資質,一定會喪失它的美和善良,由此看來,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
善于談論古代的人,一定對現(xiàn)代有驗證;善于談論天的人,一定對人事有應驗。凡是議論,可貴的在于像契券般可核對、像信符般可檢驗。所以坐著談論它,站起來就可以部署安排,推廣出去就可以實行?,F(xiàn)在孟子說:人的本性善良,沒有與它相契合的證據(jù)及可以驗證的憑據(jù),坐著談論它,站 起來不能部署安排,推廣出去不能實行,這難道不是錯得很厲害了嗎?認為人的本性善良,那就會摒除圣明的帝王、取消禮義了;認為人的本性邪惡,那就會擁護圣明的帝王、推崇禮義了。整形器的產生,是因為有彎曲的木料;墨線墨斗的出現(xiàn),是因為有不直的東西;置立君主,彰明禮義,是因為人的本性邪惡。由此看來,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筆直的木材不依靠整形器就筆直,因為它的本性就是筆直的。彎曲的木材一定要依靠整形器進行薰蒸矯正然后才能挺直,因為它的本性不直。人的本性邪惡,一定要依靠圣明帝王的治理、禮義的教化,然后才能都從遵守秩序出發(fā)、合乎善良的標準。由此看來,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FONT>
有人問:“積累人為因素而制定成禮義,這也是人的本性,所以圣人才能創(chuàng)造出禮義來啊。”
回答他說:“這不對。制作陶器的人攪拌揉打粘土而生產出瓦器,那么把粘土制成瓦器難道就是陶器工人的本性么?木工砍削木材而造出器具,那么把木材制成器具難道就是木工的本性么?圣人對于禮義,打個比方來說,也就像陶器工人攪拌揉打粘土而生產出瓦器一樣,那么積累人為因素而制定成禮義,難道就是人的本性了么?凡是人的本性,圣明的堯、舜和殘暴的桀、跖,他們的本性是一樣的;有道德的君子和無行的小人,他們的本性是一樣的。如果要把積累人為因素而制定成禮義當作是人的本性吧,那么又為什么要推崇堯、禹,為什么要推崇君子呢?一般說來,人們所以要推崇堯、禹、君子,是因為他們能改變自己的本性,能作出人為的努力,人為的努力作出后就產生了禮義;既然這樣,圣人對于積累人為因素而制定成禮義,也就像陶器工人攪拌揉打粘土而生產出瓦器一樣。由此看來,那么積累人為因素而制定成禮義,哪里是人的本性呢?人們所以要鄙視桀、跖、小人,是因為他們放縱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的情欲,習慣于恣肆放蕩,以致做出貪圖財利爭搶掠奪的暴行來。所以人的本性邪惡是很明顯的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上天并不是偏袒曾參、閔子騫、孝己而拋棄眾人,但是唯獨曾參、閔子騫、孝己豐富了孝道的實際內容而成全了孝子的名聲,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竭力奉行禮義的緣故啊。上天并不是偏袒齊國、魯國的人民而拋棄秦國人,但是在父子之間的禮義、夫妻之間的分別上,秦國人不及齊國、魯國的孝順恭敬、嚴肅有禮,為什么呢?因為秦國人縱情任性、習慣于恣肆放蕩而怠慢禮義的緣故啊,哪里是他們的本性不同呢?”
“路上的普通人可以成為禹。這話怎么解釋呢?”
回答說:一般說來,禹之所以成為禹,是因為他能實行仁義法度。既然這樣,仁義法度就具有可以了解、可以做到的性質,而路上的普通人,也都具有可以了解仁義法度的資質,都具有可以做到仁義法度的才具;既然這樣,他們可以成為禹也就很明顯了。如果認為仁義法度本來就沒有可以了解、可以做到的性質,那么,即使是禹也不能了解仁義法度、不能實行仁義法度了。假如路上的人本來就沒有可以了解仁義法度的資質,本來就沒有可以做到仁義法度的才具吧,那么,路上的人將內不可能懂得父子之間的禮義,外不可能懂得君臣之間的準則了。實際上不是這樣。現(xiàn)在路上的人都是內能懂得父子之間的禮義,外能懂得君臣之間的準則,那么,那些可以了解仁義法度的資質、可以做到仁義法度的才具,存在于路上的人身上也就很明顯的了。現(xiàn)在如果使路上的人用他們可以了解仁義的資質、可以做到仁義的才具,去掌握那具有可以了解、可以做到的性質的仁義,那么,他們可以成為禹也就很明顯的了。現(xiàn)在如果使路上的人信服道術進行學習,專心致志,思考探索仔細審察,日復一日持之以恒,積累善行而永不停息,那就能通于神明,與天地相并列了。所以圣人,是一般的人積累善行而達到的。
有人說:“圣人可以通過積累善行而達到,但是一般人都不能積累善行,為什么呢?”
回答說:“可以做到,卻不可強使他們做到。小人可以成為君子而不肯做君子,君子可以成為小人而不肯做小人。小人和君子,未嘗不可以互相對調著做,但是他們沒有互相對調著做,是因為可以做到卻不可強使他們做到啊。所以,路上的普通人可以成為禹,那是對的;路上的人都能成為禹,就不一定對了。雖然沒有能成為禹,但并不妨害可以成為禹。腳可以走遍天下,但是還沒有能走遍天下的人。工匠、農夫、商人,未嘗不可以互相調換著做事,但是沒有能互相調換著做事。由此看來,可以做到,不一定就能做到;即使不能做到,也不妨害可以做到。那么,能夠不能夠與可以不可以,它們的差別是很大的了,他們不可以互相對調也是很清楚的了?!?/FONT>
堯問舜說:“人之常情怎么樣?”
舜回答說:“人之常情很不好,又何必問呢?有了妻子兒女,對父母的孝敬就減弱了;嗜好欲望滿足了,對朋友的守信就減弱了;爵位俸祿滿意了,對君主的忠誠就減弱了。人之常情啊!人之常情??!很不好,又何必問呢?只有賢德的人不是這樣?!?/FONT>
圣人的智慧,有士君子的智慧,有小人的智慧,有奴仆的智慧。話說得多,但合乎禮義法度,整天談論他的理由,說起話來旁征博引、千變萬化,它的綱紀法度則始終一致,這是圣人的智慧。話說得少,但直截了當而簡潔精練,頭頭是道而有法度,就像用墨線扶持著一樣,這是士君子的智慧。他的話奉承討好,行為卻與說的相反,他做事經常后悔,這是小人的智慧。說話快速敏捷但沒有法度,技能駁雜,廣博而無用,分析問題迅速、遣詞造句熟練但無關緊要,不顧是非,不講曲直,把希望勝過別人作為心愿,這是奴仆的智慧。
有上等的勇敢,有中等的勇敢,有下等的勇敢。天下有了中正之道,敢于挺身捍衛(wèi);古代的圣王有正道傳下來,敢于貫徹執(zhí)行他們的原則精神;上不依順動亂時代的君主,下不混同于動亂時代的人民;在仁德存在的地方不顧貧苦窮厄,在仁德喪失的地方不愿富裕高貴;天下人都知道他,就要與天下人同甘共苦;天下人不知道他,就巋然屹立于天地之間而無所畏懼:這是上等的勇敢。禮貌恭敬而心意謙讓,重視中正誠信而看輕錢財,對于賢能的人敢于推薦而使他處于高位,對于不賢的人敢于把他拉下來罷免掉:這是中等的勇敢。看輕自己的生命而看重錢財,不在乎闖禍而又多方解脫茍且逃避罪責;不顧是非、正誤的實際情況,把希望勝過別人作為自己的心愿:這是下等的勇敢。
繁弱、鉅黍,是古代的良弓;但是得不到矯正器的矯正,就不會自行平正。齊桓公的蔥,齊太公的闕,周文王的錄,楚莊王的曶,吳王闔閭的干將、莫邪、鉅闕、辟閭,這些都是古代的好劍;但是不加以磨礪就不會鋒利,不憑借人力就不能斬斷東西。驊騮、騏驥纖驪、騄 ,這些都是古代的良馬;但是必須前有馬嚼子、馬韁繩的控制,后有鞭子的威脅,再給它們加上造父的駕馭,然后才能一天跑得到上千里。人即使有了資質的美好,而且腦子善于辨別理解,也一定要尋找賢能的老師去事奉他,選擇德才優(yōu)良的朋友和他們交往。得到了賢能的老師去事奉他,那么所聽到的就是堯、舜、禹、湯的正道;得到了德才優(yōu)良的朋友而和他們交往,那么所看到的就是忠誠守信恭敬謙讓的行為;自己一天天地進入到仁義的境界之中而自己也沒有察覺到,這是外界接觸使他這樣的啊。如果和德行不好的人相處,那么所聽到的就是欺騙造謠、詭詐說謊,所看到的就是污穢卑鄙、淫亂邪惡、貪圖財利的行為,自己將受到刑罰殺戮還沒有自我意識到,這也是外界接觸使他這樣的啊,古書上說:“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就看看他的朋友怎么樣,不了解自己的君主就看看他身邊的人怎么樣?!辈贿^是外界的接觸罷了。不過是外界的接觸罷了。

注釋

今:猶“夫”,發(fā)語詞。參見《古書虛字集釋》。下文多此種用法,不再注。
疾:通“嫉”,嫉妒。
從:通“縱”。
道:同“導”。
孟子:即孟軻。這里的引語,不見于今本《孟子》?!睹献印じ孀由稀氛f:“人無有不善?!薄皩W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旨意與此相似。
及:達到,夠。
事:從事,做,人為。
將:猶“必”。一說“故”下當有“惡”字。一說上句“性善”當作“性惡”。
資:資質,指所謂天生的才能、性情。
使:猶“夫”,提示之詞,參見《古書虛字集釋》。
故:通“固”,本來,原先。
故:猶“夫”。埏(shan 山):以水和土并揉捏捶擊。
埴:細密的黃粘土。
膚理:皮膚的紋理。人勞苦則皮膚粗糙干裂,所以“好愉佚”。佚:同“逸”,安閑。
然:形成(參見《廣雅·釋詁》)。待:通“恃”。事:從事。
性偽之所生:“性”之所生,即“目好色”等等;“偽”之所生,即禮義、法度、器物等等。其不同之征:生于“性”之征是“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生于“偽”之征是“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
且:猶“若”,參見《古書虛字集釋》。
拂:違戾,不順。
性:《集解》作“生”據(jù)世德堂本改。下文“然則性而已”句同。
有:通“又”。惡(wu 烏):哪里。
當試:與“嘗試”、“當使”相通,等于說“倘使”、“倘若”。
嘩:當作“跨”,猶據(jù),言眾者據(jù)寡者之上而使之出己之下(劉師培說)。
節(jié):驗。
辨:通“別”,即“別券”,或稱“傅別”,是古代的一種憑證,將一券剖分為兩半而成,故稱“別券”,雙方各執(zhí)一半(一“別”)為據(jù),驗證時將兩“別”相合,即可定其真?zhèn)巍Kc如今憑騎縫章核對的票據(jù)原理相似。
禮義積偽:使積偽為禮義?!岸Y義”用作使動詞
瓦埴:使埴為瓦。“瓦”用作使動伺。
器木:使木為器?!捌鳌庇米魇箘釉~。
辟:通“譬”。亦:《集解》作“則”,據(jù)宋浙本改。
有:通“又”。
睢:《集解》作“雎”,據(jù)宋浙本改。
曾、騫:指曾參(shen 身)、閔子騫,都是孔子的學生,以孝著名。孝己:殷高宗的長子,也以孝著名。“己”字《集解》作“已”,據(jù)宋浙本改,下同。
綦(qi 其):極。
具:當為“共”字之誤?!肮病蓖ā肮А??!靶⒐А背小案缸又x”而言。父:當為“文”字之誤?!拔摹敝赣卸Y節(jié)?!?/FONT>敬文”承“夫婦之別”而言。
睢:《集解》作“雎”,據(jù)宋浙本改。
涂:通“途”。涂之人:路上的人,指普通老百姓。禹:指圣賢之人。
唯:通“雖”。
本:掌握。夫:那??芍怼⒖赡苤撸寒斪鳌翱芍?、可能之理”。
伏:通“服”。
加日:累日??h:同“懸”,維系。
論:通“倫”,條理。
佚:當為“扶”字之誤(孫詒讓說)。
諂:《集解》作“謟”,據(jù)宋浙本改。
悖:違背。其言也諂,其行也悖:指陽奉陰違。
齊給便敏:等于說“齊給便利”。
旁魄(bo博):通“旁薄”、“磅礴”,廣大無邊。
粹:通“萃”,聚集,指連綴文辭。孰:同“熟”。
中:中正之道,指禮義。
俗:用作動詞,指與世沉浮,以世人之習俗為習俗。一說“俗”為“沿”字之誤,與“循”同義。
這兩句是說:這種人在仁政統(tǒng)治下就會因為與仁德之君志同道合而得志,因而也不會貧窮;如果君主不行仁政,他就不愿同流合污而富貴。
傀(gui 歸)然:同“塊然”、“巋然”。
尚:通“上”。
注:“所謂性善者……故曰目明而耳聰也”一段據(jù)文義當在“若是則過矣”之后,今譯文移正。

4結構編輯

荀子在《性惡篇》的開始,便立刻給了一個肯定:「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FONT>
這個肯定實在是一個大膽的斷論,也是對「善」的一個判斷。倘若說,荀子開宗明言是以「破題」的方法來作肯定,卻沒有「前題」加以引發(fā);故,不如說,荀子將《性惡篇》之結語的肯定提前放在文章的開始,作為標題,然后按部就班地找出論證,一一作解釋和說明。
荀子每次作結論時,都要找出具體的理由,以配合自己的主論和給予理想化的肯定;否則,他不可能說:人的性惡「明」矣!

5內容要旨編輯

本篇主要采用問答之方式論述人性惡,首先荀子強調性偽之分,駁斥孟子性善之說;接下來連續(xù)三問三答,連續(xù)問答之中,荀子共用了九次「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沟恼Z句,來說明人性之惡,進而形成荀子整體的性惡觀。
性偽之分
孟子說:「人們的學習,可以成就他善良的天性?!管髯觿t認為孟子的說法是不對的,因為孟子不能了解人的本性,并且不能明察人們的天性和人為教化的不同。荀子接下說明所有的人性都是自然形成的,不可經由學習而獲得,不可經由努力而具備。 不可以經由學習而獲得,不可以經由努力而具備的,叫做本性;可經由學習而獲得,可以經由努力而完成的,就叫做人為的教化,這就是人性和人為教化的區(qū)別。
人的本性是邪惡時禮義的產生原因
荀子認為禮義與規(guī)范,都是產生于圣人后天的人事作為,例如陶工與木工制作器物,這些器物是由于陶工與木工后天的人事作為,并不是因為人的天賦本性就會制作那些器物。而圣人因為累積思考謀慮,熟習后天的人事與天賦的本性,用來制定禮義規(guī)范而建立法令制度,而所制定的禮義法度,就是產生于圣人后天的人事作為,并不是由于天賦的本性就具有那些禮義法度。
禮法義理,是屬于人的本性
荀子認為凡是人的本性無論是唐堯虞舜與夏桀、盜跖,都是邪惡的;君子和小人的本也都是邪惡的?,F(xiàn)在如果要把累積后天所的人事作為所形成的禮法義理當作人的本性,那就不用珍重堯、禹以及君子了。我們之所以尊重堯、禹以及君子的原因,在于他們能夠改變先天的惡性(化性),建立后天良好的人事作為(起偽);良好的人事作為建立起來了,便會產生禮法義理。
此處荀子藉由珍重堯禹等君子,來說明后天良好的人事作為與禮法義理,都不是屬于人的本性,而是后天的人為教化所致。
荀子九論性惡
1、人的本性,因貪圖利益就不推辭謙讓;因忌妒憎恨就不忠誠信實;因喜好聲色就不講就禮義文理。
2、人沒有了老師所傳授的方法,就會偏邪險惡而不端正;沒有了禮義,就會違法亂紀而不安分講理。所以放縱本性、情感,習慣于任意妄為,而違背禮義的人,就是小人。
3、人的本性,由于一生下來便脫離了它原有的質樸,脫離了它原有的資質,所以就一定會喪失那善良的本性。
4、人的本性是,餓了就要吃飽,冷了就要取暖,累了就要休息。
5、凡是人們想要去行善,就是由于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原本是淺薄的則希望變成深厚的;丑惡的則希望變成美好的;狹窄的則希望變成廣闊的;貧窮的則希望變成富有的;卑賤的則希望變成高貴的。
6、凡古今天下人所說的善良,指的是端正、治理、和好、太平;所說的邪惡,指的是偏斜、危險、違逆、混亂。如果君主停止禮義的教化,除去法令制度的管理,那么強橫的人就會去危害并掠奪弱小的人,人多勢眾的會欺凌、傷害、侵擾人單勢薄的,不用多久天下就會因為混亂不安而相繼滅亡。
7、承第6點,孟子說人性善,如果人性本善,就要去除圣明的君王,停止禮法義理的施行;如果人性是邪惡的,就要贊許圣明的君王,崇尚禮法義理的施行。設置君王,顯明禮義,是因為人的本性是邪惡的。
8、承第7點,因為人的本性是邪惡的,所以一定要等待圣明君王的治理,禮法義理的教化,才能都過著安定太平的生活,使一切言行都能符合善良的標準。
9、我們之所以會輕視夏桀、盜跖和小人,就在于他們是在放縱邪惡的本性,在依循不當?shù)那楦?,習慣于縱情任性,胡作非為,而顯露出貪圖私利,你爭我奪的樣子。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