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美景,令無數的中外游人在這里流連忘返,曾經有無數的文人墨客在這里揮毫潑墨,吟詩作畫。的確,西湖是詩意的,西湖閱盡歷史的激蕩,有著無數的歷史故事。西湖的青山綠水,小橋古寺讓人迷愁,讓人哀怨。
每一個人來到西湖,都會帶著或是在這里聽到的西湖故事;許仙與白娘子的動人故事、蘇小小與書生在此終結了他們凄婉的愛情、梅妻鶴子的林和靖在這里過著逍遙的生活...
雷峰塔,更是見證了這里歲月的滄桑。雷峰塔是佇立在西湖南岸的一座叫雷鋒的小山上,與北岸的保俶塔遙相呼應,呈現出著“一湖映雙塔,南北相對峙”的美景。我們看過《白蛇傳》,相傳雷峰塔下面壓的就是白蛇娘娘,
在1924年9月25日,八十九年前的今天,杭州雷峰塔轟然倒坍,雷鋒在那個時候也被改稱為夕照山。在當時,魯迅先生特意寫了一篇雜文《論雷峰塔的倒掉》,魯迅借題發(fā)揮,將雷峰塔倒掉的社會新聞與《白蛇傳》的民間故事巧妙地結合起來,借雷峰塔的倒掉,贊揚了白娘娘為爭取自由和幸福而決戰(zhàn)到底的反抗精神,終于擺脫了束縛,作者更是結題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鎮(zhèn)壓人民的殘酷本質,鞭韃了那些封建禮教的衛(wèi)道者,從而表達了人民對“鎮(zhèn)壓之塔”倒掉的無比歡欣的心情。
雷峰塔原本是為吳越國王錢俶因黃妃得子建,初名“黃妃塔”因地建雷峰,后人稱雷峰塔。因傳說禁錮了白娘子而婦孺皆知。雷峰塔的倒塌對于文化和建筑的角度來說,卻是一個重大的損失。雷峰塔究竟為什么倒坍呢?
其實,原因是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民間盛傳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的特異功能,因而屢屢遭到盜挖。鄉(xiāng)下百姓們迷信那塔磚放在自己的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兇化吉,于是這個也挖,那個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p>
在七十年之后,雷峰塔的地宮終于重見天日,這些一直冷清的遺址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白蛇娘娘的蹤跡雖然沒有被發(fā)現,可是卻出土了一大批珍貴的文物,受到了世人的驚嘆。
如今,重新修建的雷峰塔又重新佇立了起來,成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雖然它已經和原來的古塔大不一樣,但卻作為西湖中重要的“雷峰夕照”一景,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座雷峰塔是仿照南宋畫家李嵩《西湖圖》中的樣子做建造的,在每層中都陳列著現代各式各樣的工藝品,在塔上更是可以飽覽西湖甚至杭州城的市貌。
其實,雷峰塔不僅是一處景點,一個西湖中重要的觀景平臺,更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跡,一座珍貴文物的陳列館。在塔身之下就是原來雷峰塔的地宮遺跡,雖然正宮看的并不清楚,但是四條通道依然清晰可見,雖然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只是一些殘磚泥土,但這些確實歷史的真實見證。
明日下的雷峰塔。
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標志性景點,舊時雷峰塔與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
在雷峰塔倒塌之后,不僅作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
學者余秋雨曾說過:雷峰塔只是一個歸結性的造型,成為一個民族精神的愴然象征。
雷峰塔因《白蛇傳》中禁錮白娘子的傳說而聞名遐邇。
雷峰塔興建之初,以十三級為標準,“擬高千尺”。不料因為財力不濟,當時只建了7級。
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宮開始發(fā)掘,雷峰塔地宮體積不大,長約 0.5米、寬約0.5米,深度據探測,約1米。
地宮發(fā)掘時發(fā)現了大量的供奉品,包括蓮花座青銅佛像和可能裝有佛螺髻發(fā)的鐵函在內的60件珍貴文物和數千枚“開元通寶”古錢幣。其中,鐵質舍利函高度有50厘米,重達100多公斤。 神秘鐵函內的鎏金塔是一座精美的四角金涂塔,鎏金銀質,塔高
35厘米,底座為方形,邊長為12.6 厘米,塔上有水銹,在塔的四面飾有佛祖故事題材的淺浮雕。通過塔四周的鏤空部分可以看到塔內藏有佛螺髻發(fā)的金質容器。塔的下方是一個鎏金的銀盒,盒蓋上飾有繁縟纖細的雙鳳纏牡丹紋樣,四周等距分布著
“千秋萬歲”四個楷字。銀盒旁繞著一根皮腰帶,上面還鑲嵌有12件十分精美的銀質飾品。
雷峰塔下的千年地宮的洞口就位于塔心部位, 距塔首層地面2.6米,洞口四周都是高達數米的塔 身殘體。
地宮口用一塊方型石板密封,石板上則壓 著一塊據稱重達750公斤的巨石
凈慈寺,傳說中法海和尚就居住在這里。
從雷峰塔,看到俯視整個西湖全貌。
三潭映月。
雷峰新塔,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設計,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新塔五面八層,依山臨湖,蔚然大觀。
神話傳說《白蛇傳》將被分成六大塊立體場景展陳其中。
如今的雷峰塔并不需要爬上去,在塔中心的部位,有兩座透明的電梯,可以直接到塔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