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反轉”多少次才能有真相?
獨家網(wǎng) 倍倍 2015-07-20 15:54
“僵尸肉”反轉了多次,真相如何至今未知?倒是上周兩條新聞的反轉值得人們注意。一條是關于“安徽小伙車禍后倒地無人理打120自救”的消息,但不久之后新聞的主角出來澄清當時已經(jīng)有人報警,自己只是打電話給家人;另一條是說開寶馬的媽媽不小心把兩三歲的兒子所在車里,不舍得砸玻璃,讓孩子被困在車里很久,但事實上是之前媽媽已經(jīng)嘗試過砸玻璃砸不開,反而嚇到了孩子,所以才有所猶豫。 新聞反轉已經(jīng)不是新鮮事,不過頻繁的爆出這樣的事情,媒體的公信力幾乎跌倒零點。在這樣一場似乎另受眾樂在其中的傳播“盛宴”中,媒體的公信力正在被逐步消解。與此同時,新聞反轉也消耗了受眾對社會公共議題的關注與熱情,當一件事情被報道出來,公眾無所適從,因為也許要不了多久就會是另一番描述。 在某些事件中,新聞媒體常常會對事實真相模糊化處理,讓公眾一開始就進入到了主觀臆測的情景,幾乎網(wǎng)絡上人人都成了“判官”,人人都是推理高手。而一旦新聞的真相逐漸清晰,往往會與之前的假設大相徑庭,這個時候公眾重新站隊,產(chǎn)生了完全的顛覆。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們舍棄的海量信息的閱讀,以往的細致、深度閱讀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快餐式、碎片化的閱讀。在報道新聞的時候,受眾者的第一訴求并不是“深入了解”,而是只要“表面知曉”。人們更加關注的是信息的速度、廣度,忽略了深度。在媒體行業(yè)日益競爭的壓力下,獨家新聞的重要性已經(jīng)成為潛意識里的新聞理念。 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即便沒有親身體驗和采訪,僅僅是通過網(wǎng)絡上某一兩個別有用心的人的只言片語,也要搶著發(fā)出快訊。受眾在這個過程中接收的是事實的諸多碎片,對事件的認知僅是淺嘗輒止,有時還會被片面的信息所誤導,眾多事實被打上“有待確認”的標簽,其新聞價值大打折扣。 民間輿論更多愿意去同情弱者,甚至不會去理會弱者本身是否有錯誤也是反轉新聞如此多的原因。新聞本應該是還原真相,報道的過程中也應該抱著中立的態(tài)度,但是更多的媒體和記者帶入了自己的主觀情緒,或者抓住了這個社會上某些弱勢群體的現(xiàn)狀,將弱者的傷害放大,甚至忽略掉弱者之下還有更弱的人群。如此一來,一旦真相是弱者的錯誤,那么新聞的逆轉就顯而易見了。 逆轉新聞中,每一事件都體現(xiàn)著在非個人情景中的道德判斷。在一些社會矛盾凸顯的新聞中,人們總是在事實還未清楚的情況下根據(jù)刻板印象和非個人情景的道德標桿去評價別人,無論評價是善是惡,此類評判都超越了事實的根基,感性遠遠大于理性,這是新聞在逆轉之前甚囂塵上的根源。 如此頻繁的輿論反轉,讓新聞幾乎成了一個泡沫,一戳就破,毫無信任感。長此以往,真正的新聞報道出來沒人相信,讓人相信的新聞又成了假的,對新聞當事人和整個事件起到了反作用。逆轉新聞不僅產(chǎn)生了虛假報道而且損害了當事人的名譽和隱私,其泛濫對媒體的公信力和社會風尚都有很大的危害。 首先,新聞媒體要時刻秉承新聞專業(yè)主義理念,在報道每篇新聞都要做到真實、客觀、全面。杜絕態(tài)度觀點先行、標簽化符號化報道和跟風炒作。對待新聞線索,要多方核實,實地采訪。身為一個媒體人,應始終把責任意識放在首位,努力提供給網(wǎng)友們完整準確的信息。 其次,一名理性的網(wǎng)友不僅對媒體的信息持開放的態(tài)度,而且要能夠進行質疑、反思和批判。在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時要保持客觀理性的態(tài)度。公眾的表達權如果運用得當是實行權利,運用不當就會成為攻擊他人的武器。越是矛盾凸顯的新聞,就越要冷靜客觀,不管最后真相如何,只要保持住底線就不會出現(xiàn)偏差。但是如果一味把媒介平臺作為泄憤工具,就會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的人肉工具和推手。 最后,有效地遏制新聞反轉劇愈演愈烈的態(tài)勢,最好的辦法還是回歸新聞人本位,恪守新聞真實底線。不管是媒體還是網(wǎng)友,對待新聞傳播都應該有所節(jié)制,媒體人對待新聞負責任的態(tài)度是無可推卸的,同時網(wǎng)友在轉發(fā)過程中也充當了新聞推手的角色,所以也必須有對新聞真相負責的態(tài)度。理性的受眾是推動媒介和社會進步的可貴力量。 本文系作者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 |
|
來自: naiga書館 > 《經(jīng)緯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