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漢晚期造紙術(shù)發(fā)明之前,古人的普遍書寫材料是竹木簡牘。直到東晉以后,著造紙技術(shù)的提高和產(chǎn)量的增加,紙才逐漸取代了竹木嫌帛。西漢至東漢中期以前社會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仍然主要是竹簡和木牘,我們今天通過考古發(fā)掘所能看到的這一時期的主要書法遺跡也以簡牘為主。帛書則因為絲帛價格高昂,不可能普及,只能用于某些特殊場合,而且不容易保存,因此漢代帛書的數(shù)量雖然眾多,能保存至今且被考古發(fā)掘的很少。1973年12月,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了大批西漢帛書,為我們留下了漢代帛書的珍貴資料。這一批帛書都書寫于西漢早期,包括帛書《老子》、《周易》以及其他一些先秦古籍及地圖等,共約12萬字,為多人書寫。其中《老子》甲本秒寫于漢高祖時期,字體為古隸,接近篆書,字形較長,和秦代隸書差別不大,同音假借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它說明秦代的“書同文”工作貫徹得并不徹底?!独献印芬冶炯s抄寫于惠帝和呂后時期,字形以扁方為主,波碟等分書特征比較明顯,工整、端莊而富于變化。馬王堆帛書為我們留下了隸書從古秦隸向漢代隸書過渡的典型遺跡。除了馬王堆帛書之外,最著名的漢代帛書遺跡是1973年出土于甘肅金塔漢代肩水金關遺址的書寫于一幅紅色絲織物上的墨書《張掖都尉棨信》,六字用篆書寫成,為當時出人邊境關隘的官方通行證。篆書規(guī)范飄逸,說明當時在重要的正式場合仍然習慣于使用篆書。漢代簡牘有一定的制度。竹簡主要用竹片削制,然后編制成冊,以利書寫保存。木質(zhì)的簡牘多以松木、柳木為主。漢代的簡冊按不同的書寫內(nèi)容有一定的長度規(guī)定,一般的簡片長23厘米左右,寬1厘米,厚0.2至0.3厘米。漢代的1尺約合23.5厘米,一般簡札約長1尺,這類竹簡主要用于書寫普通書籍、書信和文牘,所以后世以“尺牘”作為書信的代稱。皇帝的詔書長1尺1寸,有時使用專門的書體書寫。儒家經(jīng)典的長度為2尺4寸,即55-56厘米。官府文書用簡長2尺,稱為“檄”。書寫法律條文的竹簡長3尺,為漢簡中最長的。根據(jù)形制的不同,漢代簡牘的其它稱呼還有檢、揭、箋、棨、符、褐、刺、觚等。西漢時期的竹木簡牘解放以后陸續(xù)發(fā)現(xiàn)許多,其書法風格隨著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而有較大變化。如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所出土的西漢初期竹簡,書寫于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雖非一人所書,但風格基本一致,無論是結(jié)體還是用筆,都保留了濃厚的篆書體勢,并且與湖北云夢睡虎地所出土的戰(zhàn)國秦簡隸書相一致。其書寫的明顯特征是起筆逆鋒頓按,運筆時逐漸上提,收筆不回鋒,頭粗尾細,婉轉(zhuǎn)彎曲,形成一種十分獨特的風格,這種運筆方法奠定了后世隸書筆法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不少字都出現(xiàn)了波碟變化,如“瓦”、“寸”、“衣”等字。這種波磔特征的出現(xiàn)使隸書的點畫顯得飄逸流動,增加了美感和變化。馬王堆一號漢墓竹簡的隸書在字形上很不統(tǒng)一,往往連偏旁部首也不相同,這是因為當時的隸書還在發(fā)展演變之中。與馬王堆漢墓同時的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簡牘和云夢西漢墓策中的情況與此類似,說明當時的隸書剛剛從六國文字演化而來,還遠未成熟。同時期的書法遺跡還有安徽阜陽雙古堆一號墓出土的竹木簡牘(書寫于漢文帝十五年之前)、馬王堆三號墓帛書、江陵鳳凰山十號漢墓木牘、山東臨沂銀雀山一號、二號漢墓的書寫于文帝、景帝時期的竹簡《孫子兵法》等。這些書法遺跡因書寫者不同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氣韻,有的端莊嚴謹,有的飄逸清秀,有的縱橫捭闔,各具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