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是一個極具感性色彩的行為。對于絕大多數(shù)顧客而言,決定是否購買以及購買哪一家的商品,更多的是取決于其是否能在整個購物過程中找到一個購買的理由。而這個理由,會因個體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多元化色彩,它可能是商品獨特的包裝設計,也可能是商品低廉的價格,更可能是品牌或店員的專業(yè)帶給顧客的一種信任…… 很多營業(yè)員都覺得顧客應該買他的產(chǎn)品,因為他的產(chǎn)品和服務都很好。但要懂得,也許你產(chǎn)品和服務的特色有十一項,但可能只有一項對他來講是最重要的,那個最重要的關鍵假如沒有掌握住,其他的都沒什么用。 研究顧客為什么不買,的確很有學問。 形形色色的顧客,心理類型的不同帶來購買行為的區(qū)別,準確判斷消費者的類型歸屬有助于提升銷售成功率。但困難的是,在不同的理論體系里,對顧客的分型也是林林種種,不一而足,套用起來不是那么方便。何況,很多有銷售經(jīng)驗的人都會有一種感覺是,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往往不會呈現(xiàn)單一類型,而是多種類型混雜,給銷售前判斷帶來很大困難。 但是,我們可以在相關專業(yè)機構(gòu)建立在普遍調(diào)查基礎上獲得基本結(jié)論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消費者購買行為中的共性,由此更好地把握銷售機會。
觀點一:專業(yè)功底有力量 日本零售研究所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柳偉雄認為,上述是典型的依靠良好專業(yè)知識和熱情服務態(tài)度達成交易的案例。顧客進店通常會關注以下幾個因素:1.價格;2.品類&品種;3.品牌;4.品規(guī);5.信息(功能、用途)。 這些因素對顧客的購買起到?jīng)Q定性作用:一、當發(fā)現(xiàn)該店內(nèi)有適合自己心目中的商品(品種、品牌、品規(guī)),價格符合心理承受力,顧客便會迅速做出購買決定;二、當門店進行季節(jié)性商品特價促銷活動,顧客作出購買決定也會快捷很多;三、當原本并不打算購買,或店員推薦商品的品牌及價格非顧客原本所需,如推薦得當,多數(shù)顧客會在一陣猶豫之后決定購買。 觀點二:要研究顧客關注什么 中國老教授協(xié)會醫(yī)藥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周子安表示,藥品本身只是商品的外在形式——購買藥品是為了購買“健康”,包括對健康的期望;伴隨藥品購買發(fā)生的藥學服務,早已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默契。只要店員介紹的內(nèi)容比他知曉的更加專業(yè)、可信,他們就會聽從你的“建議”,因而在同類藥品遴選的過程中,店員應根據(jù)病史分析和癥狀、體征的物理診斷,著重對遴選藥品的藥學特性(藥效比較、不良反應)進行介紹,提升藥學服務水準而淡化價格差異是非常重要的。 藥品對人體作用具有兩重性,有防治疾病的有利作用亦有引發(fā)不同類型藥物不良反應的有害作用。在購藥遴選的過程中,他們關心的是:1.藥效與安全;2.可靠與可信;3.實惠與方便。(如下圖所示) 除非自己是醫(yī)藥專業(yè)人員,普通消費者都希望能夠得到店員的幫助來判斷自己患了何種疾??;他們還希望藥店能夠更多提供藥品信息和用藥指導,包括:1.藥效、療效信息;2.藥品的副作用、安全信息;3.價格比較信息;4.藥物品種信息;5.藥品服用方法。(如下圖所示) 由此可見,“上帝”在不同藥店購藥的經(jīng)歷中得到藥學服務的感受,將是他們在遴選和比較時的重要因素。
觀點:拒絕購買與門店有關 柳偉雄分析認為,上述“不購買”案例,如果不問消費者,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真實原因,類似的交易失敗案例在門店亦是屢見不鮮,但必須承認,除極個別案例外,顧客拒絕購買的原因均與門店有關: 1.價格:高于顧客心理價位或高于同行。 2.門店經(jīng)營專業(yè)品類不夠齊全、品種不夠豐富,導致顧客買不到或無法選擇。 3.季節(jié)性商品未能重點突出,令顧客看不到當季所需商品。 4.大眾化商品斷、缺貨嚴重,人人皆知人人皆需的品牌商品屢屢空架。 5.商品陳列展示不鮮明,無法適應顧客選購。 6.商品功能、用途等未能標示,顧客無法了解。 7.店員宣傳、推介商品不當(或缺乏專業(yè)知識或夸大功能),無法解答顧客關心問題或無法滿足顧客需求。 8.商品接近效期,等等。 “我的推薦并沒有錯誤呀,不僅藥是對癥的,而且也不貴,我的態(tài)度也很好呀,他為什么一言不發(fā)就走了呢?”看著顧客離店而去的背影,店員小馬感到不解和委屈。實際上,這是許多店員在銷售失敗后的一個共同體會。店員們普遍認為,許多“走空”都難以找到背后的答案,最后難免成為一筆“糊涂賬”。可事實果真如此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個真實案例。
這些看似“無頭冤案”的銷售失敗案例,其實都隱藏著真實原因: 解析案例一 這位當事人顧客告訴筆者,正是店員那些對另一品種詆毀的語言,讓她產(chǎn)生了反感,更重要的是由此對店員的專業(yè)產(chǎn)生了懷疑,因為她用感冒藥A的效果一直非常不錯的,而店員的說法與她的服藥經(jīng)驗相悖。她因而拿不定主意,索性什么也不買了。
解析案例二 顧客一直不語而且說話顯得羞澀,想買的藥肯定是涉及他的隱私或某些難以啟齒的私秘事件。由此推斷,顧客口稱要購買保健品,其實是要壯陽藥。試想,如果真的是要普通保健品的話,還用饒那么久嗎?結(jié)果是,顧客難以明言,店員亦不通透,尷尬之下顧客只好走了。 解析案例三 店員判斷那位阿姨的病是胃潰瘍,這其實是個錯誤診斷。俗話說“久病成醫(yī)”,阿姨很清楚自己患的是十二指腸潰瘍,因為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的區(qū)別就是空腹痛和餐后痛。當?shù)陠T的判斷與真實病情不一樣時,顧客就開始懷疑店員的專業(yè)性了,一旦顧客對店員產(chǎn)生懷疑,就很難再去接受其產(chǎn)品推薦,因為顧客不確定店員是否在給他亂拿藥。 解析案例四 那位顧客明顯是工地上的務工人員,掙得都是血汗錢,消費水平較低,對價格特別敏感,店員沒能想到這些便以常理論之,藥價遠遠高于顧客的消費水平和心理承受范圍。 因此,店員在日常銷售中要盡量滿足顧客的個性需求,多觀察多交流,每一次銷售都要對顧客進行評估和試探性銷售,準確抓住顧客的真正意圖。此外,平時要多學習多積累,練就一身強硬的專業(yè)知識,滿足顧客不同的健康需求。抱著為顧客負責的心,多一分熱情,多一分專業(yè),就會得到更多的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