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廣州新港中路,是一條雙向八車道日夜奔流的車河。車河中奔馳著各式各樣的汽車,大塊頭的是公共汽車。 50年前,全廣州只有20多路公共汽車,而如今僅僅在新港中路穿梭般來來往往的公共汽車就有20多條線路,這20多個號碼著實讓我為難,大都記不住從哪兒開到哪兒,唯有“14路”已然刻在了我的心頭。我在路邊閑逛時,每當看到14路車開過來,便像見到老朋友一樣親切,有種似夢非夢的感覺。 廣州的14路車,一看它的編號就知道是老字號的公共汽車。我不知道它是何年何月誕生在廣州馬路上的,但作為14路的老乘客,我的乘齡已滿半個世紀了。 當年14路車中母親懷抱的嬰兒,如今由兒女陪著來乘14路;當年年輕的我們,如今都使用“老年優(yōu)待證”,刷卡進入車廂。 夜幕下的14路。 50年前,赤崗地區(qū)屬于郊區(qū)新滘人民公社,遠離市區(qū),新港路在中山大學南門以東的路段,只是一條用沙子鋪就的窄窄的農(nóng)村公路,路上拖拉機和單車川流不息,汽車卻稀稀拉拉的沒多少,而且大多是解放牌大卡車。因為路窄,行人如若遇到會車,要趕忙避到路邊的農(nóng)田以求安全。 最初,14路車從廣衛(wèi)路只開到中山大學,上世紀60年代中期延伸到赤崗,后來又延伸至赤沙。當年,赤崗一帶的居民把去中山五路、永漢路(現(xiàn)北京路)叫做“上廣州”,而赤崗居民“上廣州”,全靠這個14路。 我最初坐過的14路車是被廣州人戲稱為“火柴盒”的老爺車。由于馬路不平,汽車開動時車身搖晃得厲害,馬達聲與車廂玻璃的振動聲齊鳴,乘客習以為常。后來經(jīng)過改進,可以在后面加掛一輛拖車,以便多載一些乘客。再往后,出現(xiàn)了一種用機械式鉸接盤連接的18米長的大通道車。 上世紀60年代的14路車開過海珠橋。 盡管不斷改進,14路公共汽車有限的車輛仍然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把高峰期滿載的車廂比作沙丁魚罐頭,若形容為“針插不進,水潑不入”,也不算太夸張。一位當年的調(diào)度員回憶道:“那時做車輛調(diào)度,要計算清楚一輛車能擠得上多少人。計算的結(jié)果是車廂內(nèi)一平方米最多要站12個人。”今天聽起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說起來恐怕無人相信。 2013年7月11日,下班高峰期,新港中路西往東方向的公交車專用道上,一輛擠滿乘客的14路公交車準備進入珠影公交車站。信息時報 何建輝 攝 那時我們乘14路“上廣州”,四分錢可坐三個站;從赤崗到廣衛(wèi)路,全程只要一角二分錢。售票員手持票夾,在顛簸和擁擠的車廂里擠來擠去地收錢、在車票上打印記、給車票和找錢,動作麻利,一氣呵成。這個職業(yè)挺辛苦,但他們負責任地不漏賣一張票。 有的急于買票的乘客便把鈔票舉過頭頂,請人幫幫手,經(jīng)過多人接力,傳遞給遠處的售票員,然后大家再把薄薄的小車票接力傳過來。售票員不僅負責賣票,乘客下車時,還要收回票尾。現(xiàn)在公共汽車無人售票,刷卡或投幣上車,那時可沒有這等方便。 別看新港中路那時屬郊區(qū)農(nóng)村地界,但有家拍電影的珠影廠。那時的演員“上廣州”,沒有私家車,他們也和我們一起擠14路。在擁擠的車廂里一抬頭,說不定你身邊就站著個大熟臉,昨天碰見了《南海潮》的女一號,今天又遇到《跟蹤追擊》的男一號……見多不怪,同路人而已,那時沒有人像現(xiàn)在的粉絲們,見到偶像會發(fā)瘋。 50年來,14路車和新港中路一起逐漸改觀。如今新港中路已成為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南段的繁華地帶,從當年的郊區(qū)變身為鬧市區(qū);14路車現(xiàn)以漂亮的車型和整潔寬敞的車廂載客,夏天開空調(diào)降溫,前門上后門下,秩序井然。 而今,14路公交車同樣從河北通過海珠橋進入江南大道北。信息時報 何建輝 攝 現(xiàn)在從赤崗“上廣州”,不僅有多路公共汽車,還有地鐵呢。對于這些變化,我和我的同齡人有著特別的感受。有時我會舍棄更方便的地鐵,特意坐上14路“上廣州”,因為車河中的14路是我的老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