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文言文中的各種句式及例句

 劉觴趣水 2015-11-24
文言文的句式
一、判斷句
現(xiàn)代漢語的判斷句用“是”作謂語,連接前后的名詞、代詞以及相應(yīng)的短語進行判斷,形式簡捷單一;可是古漢語中的判斷句的形式就比較多,有助詞判斷句、副詞判斷句、詞序判斷句以及動詞判斷句等.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一)助詞判斷句
這類判斷句就是所謂的“‘者’‘也’判斷句”,實際上它是用詞序來表判斷的,助詞“者”“也”只是用來表停頓和語氣的,我們也可以把“者”“也”看作是這類判斷句的標(biāo)志.
1、前“者”后“也”句.“……者,……也.”
主語后面用“者”表提頓,謂語后面用“也”表判斷語氣.這是古漢語判斷句的最基本格式,后面介紹的三種形式,都是這種句式的變形.翻譯時在主謂之間加“是”.如: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這個句子的主語謂語都是名詞.譯為:廉頗是趙國優(yōu)秀的將領(lǐng).
此五者,知勝之道也.(《謀攻》)
這個句子的主語是數(shù)詞.譯為:這五點是預(yù)測勝利的方法.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主謂短語加“者”作主語,判斷原因或解釋情況.譯為:強大的秦國不敢出兵侵略趙國的原因,只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啊.
2、有“者”無“也”句.“……者, ……”
主語后加“者”,謂語后無“也”.如: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記·魏其武侯列傳》)
主語是名詞充當(dāng)?shù)?譯為:天下是高祖的天下.
至如信者,國仕無雙.(《史記·淮陰侯列傳》)
主語是動賓短語充當(dāng)?shù)?譯為:至于像韓信,是國家獨一無二的人才.
3、無“者”有“也”句.“……,……也.”
主語后“者”省去,謂語后用“也”煞尾.主語一般是名詞、代詞、動詞,謂語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翻譯時主謂間加“是”.如:
夫戰(zhàn),勇氣也.(《曹劌論戰(zhàn)》)譯為:打仗,靠的是勇氣啊.
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戰(zhàn)》)譯為:我是子瑜的朋友.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譯為:和氏璧是天下所公認(rèn)的寶貝.
此謀攻之法也.(《謀攻》)譯為:這是用謀略攻取的方法.
4、“者”“也”在后句.“……,……者也.”
主語后的“者”,移到謂語后和“也”連用,加強了語氣.翻譯時主謂間加“是”.如:
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晏子春秋》)譯為:晏子是齊國善于辭令的人.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譯為:城北的徐公是齊國最漂亮的人.
(二)副詞判斷句
主要有副詞“乃”“即”“則”“誠”“本”“非”等等.實際上這類判斷句仍舊用詞序來表示判斷的,這些副詞只是起了強調(diào)作用或否定作用.我們也可以把這些副詞看作是這些判斷句的一個標(biāo)志.
1、“乃”字判斷句
用副詞“乃”放在主謂之間,強調(diào)肯定性判斷.翻譯時把“乃”換為“是”.如:
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史記·陳涉世家》)譯為:應(yīng)該被擁立為皇帝的是公子扶蘇.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譯為:如果事情不成功,這是天意啊.
2、“即”字判斷句
“即”是副詞,放在主謂之間,表示肯定判斷,譯為“就是”.如:
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jì)》)譯為:項羽的父親就是楚國的大將項燕.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記》)譯為:就是現(xiàn)在一個挨一個地在墓中的這五個人.
3、“則”字判斷句
用“則”這個副詞,放在主謂之間,加強肯定判斷.譯為“就是”.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譯為:這就是岳陽樓的宏大景觀啊.
此則余之罪也.譯為:這就是我的罪過呀.
4、“誠”字判斷句
用“誠”這個副詞,放在主謂之間,強調(diào)肯定判斷.譯為“確實是”.如: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譯為:這確實是危急存亡的關(guān)鍵時刻啊.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譯為:我確實知道不如徐公漂亮.
5、“本”字判斷句
用“本”放在主謂之間,表示追本求原的判斷.譯為“本來是”.如:
臣本布衣.(《出師表》) 譯為:我本來是一個平民百姓.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琵琶行》) 譯為:問她是什么地方的人,她回答說她本是長安的歌女.
6、“非”字判斷句
用“非”放在主謂之間,否定謂語,形成一個否定判斷句.譯為“不是”.如: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譯為: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此物固非西產(chǎn).(《促織》)譯為:蟋蟀這東西本來不是陜西的出產(chǎn).
此外,副詞“固”“皆”“亦”有時也用于判斷句中幫助判斷,我們可以從上下文的關(guān)系中來判斷.
(三)動詞判斷句
1、“為”字判斷句
“為”,動詞,一般用在不以“也”字煞尾的判斷句中,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是”.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譯為:如今人家正好是刀和案板,我們是魚和肉,還告辭什么呢?
此為何若人?(《公輸》)譯為:這是怎么樣的人?
2、“是”字判斷句
“是”,在古漢語中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動詞很少見,僅在接近當(dāng)時口語的文學(xué)作品中出現(xiàn),漢魏以后漸多.如:
此必是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
(吳)巨是凡人.(《赤壁之戰(zhàn)》)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辭》)
問今是何世……(《桃花源記》)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
翩翩兩騎來是誰?(《賣炭翁》)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二、被動句
被動句的最大特點是,它的主語是受事.即謂語動詞所發(fā)出的動作行為要涉及到主語,要落實到主語的頭上,主語是動作行為的承受者.(如:球被我打.“球”這個主語承受了謂語“打”的動作.)這個特點和現(xiàn)代漢語是完全相同的,只不過古漢語被動句的形式要多得多.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一)“見”“于”被動句.
1、見+動+于+施動者.
這是“見”“于”被動句的基本格式.“見”,助詞,用在動詞謂語前;“于”介詞,用在動詞謂語后引出施動者,和施動者組成介賓短語作補語,翻譯時一般要挪到動詞謂語前.如: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廉頗藺相如列傳》)譯為:我確實擔(dān)心被您欺騙而辜負(fù)了趙國.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譯為:我常常被內(nèi)行的人恥笑.
2、見+動.
“見”,助詞,用在動詞前表被動.這是“見”“于”被動句基本格式的一種變形.如:
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屈原列傳》)眾人都醉了惟獨我醒著,因此被流放.
3、動+于+施動者.
“于”介詞,用在動詞謂語后引出施動者,和施動者組成介賓短語作補語,翻譯時一般要挪到動詞謂語前作狀語.這是“見”“于”被動句基本的另一種變形.如: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譯為:勞心的人統(tǒng)治別人,勞力的人被別人統(tǒng)治.
外欺于張儀,內(nèi)惑于鄭袖.(《屈原》譯為:在外被張儀欺騙,在內(nèi)被鄭袖迷惑.
4、受+動+于+施動者
也是“見”“于”被動句基本格式的一種變形,只是用“受”替換了“見”,其它未變.如: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赤壁之戰(zhàn)》)譯為:我不能拿整個吳國的土地,上十萬的軍隊,被人控制.
(二)“為”“所”被動句
1、為+施動者+所+動
這是“為”“所”被動句基本格式,“為”是介詞,引出施動者,“所”是助詞,用在動詞謂語前,翻譯時“為”翻譯為“被”,“所”刪去不譯.如:
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譯為:如姬的父親被人殺害.
汝等怯懦,為蛇所食.(《搜身記·李寄》)譯為:你們這些人怯懦軟弱,被蛇吃掉.
2、為+所+動
這是“為”“所”被動句基本格式一種變形,“為”“所”連用,并不引出施動者.如:
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譯為:你們都將被俘虜.
官軍加討,屢為所敗.(《舊唐書·黃巢傳》)譯為:官軍討伐他們,但多次被打敗.
3、為+施動者+動
這是“為”“所”被動句基本格式另一種變形,“為”是介詞,引出施動者,用在動詞謂語前,翻譯時“為”翻譯為“被”.如:
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屈原列傳》)譯為:他自己客死在秦國,被天下人恥笑.
4、為+動
這是“為”“所”被動句基本格式又一種變形,“為”是介詞,直接用在動詞謂語前,翻譯時“為”翻譯為“被”.如:
厚者為戮,薄者見疑.(《韓非子·說難》)譯為:情節(jié)重大的被殺掉,情節(jié)輕微的被懷疑.
(三)被字被動句
被字被動句先秦時比較少見,漢代以后,逐漸發(fā)展,成為現(xiàn)代漢語被字句的主要形式.
1、被+動
“被”是介詞,直接用在動詞謂語前,不引出施動者,用法和現(xiàn)代漢語相同.如: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列傳》)譯為:誠信卻被懷疑,忠誠反被誹謗,能不怨憤嗎?
2、被+動+于+施動者
“被”是介詞,用在動詞謂語前;“于”也是介詞,用在動詞謂語后引出施動者,和施動者組成介賓短語作補語,翻譯時一般要挪到動詞謂語前.如:
燕以萬乘之勢被圍于趙.(《戰(zhàn)國策·齊策》)譯為:燕國憑著萬輛戰(zhàn)車的實力,卻被趙國圍困.
(四)意合被動句
這類被動句不借助任何表被動的介詞,完全以主動句的形式表達(dá)被動句的內(nèi)容,我們只能通過“主語是受事”這一被動句的特點來判斷它.翻譯時加“被”就行了.如: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史記·屈原列傳》)“屈原”這個主語承受了謂語“放逐”這個動作,主語是受事.所以這個句子是被動句.全句譯為:屈原被放逐,才寫出了《離騷》.
帝感其誠.(《愚公移山》)主語“帝”可以發(fā)出“感”這個動作,但我們往后分析一下,“其誠”這個賓語不是“感”支配的對象,而是“感”的施動者,由此可見,主語“帝”是受動者,即主語是受事.所以,這個句子是被動句.譯為:天帝被他的誠意所感動.
三、變式句
變式句就是倒裝句,現(xiàn)在講一些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倒裝句,常見的有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介賓后置等等.
(一)賓語前置句
賓語前置句就是把動詞的賓語提到動詞之前或把介詞的賓語提到介詞之前的一種句式.有以下四種情況.
1、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前置.如: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本句有否定否詞“不”,說明它是否定句,代詞“我”是賓語,兩個條件都符合,那么代詞賓語“我”就提到了動詞謂語“與”前.譯為:時間一天
天地流逝,再也不會有更多的光陰給我.
諸侯之禮,我未之學(xué)也.(《孟子·滕文公上》)譯為:諸侯的禮儀,我沒有學(xué)過它.
世溷濁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馳而不顧.(《涉江》)譯為:社會一片混濁,沒有人了解我啊,我將昂首闊步,不予理睬.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禮記·大學(xué)》)譯為:所說的讓一個人思想誠實,就是不欺騙自己.
2、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時前置.如:
這條規(guī)則是比較嚴(yán)格的,在古漢語中疑問代詞作動詞的賓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都要前置.如:
項王曰:“沛公安在?”(《鴻門宴》)這個句子是疑問句,疑問代詞“安”提到了動詞“在”之前,常式句應(yīng)是“在安”,這個句子卻變成了“安在”.譯為:項王問:“沛公在哪里?”
大王來何操?(《鴻門宴》)“何操”即“操何”.譯為:大王來帶了什么禮物?
吾誰敢怨?(《左傳·昭公二十年》)“誰敢怨”即“敢怨誰”.譯為:我敢怨恨誰呢?
子歸,何以報我?(《左傳·成公三年》)“何以”應(yīng)是“以何”.這個句子是介詞“以”的賓語“何”前置了.譯為:您回去后,用什么報答我?
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誰與”應(yīng)是“與誰”.這個句子也是介詞“與”的賓語“誰”前置了.譯為: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和誰是同道呢?
3、助詞“之”或“是”提賓.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何罪之有”即“有何罪”.“之”,助詞,放在動詞“有”前作提賓標(biāo)志,把賓語“何罪”提到動詞“有”之前.譯為:宋國有什么罪過?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句讀之不知”即“不知句讀”,“之”助詞,將賓語“句讀”提到動詞“知”之前.“惑之不解”同樣.譯為:不懂得文章的句讀,不能解決疑難問題.
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孟子·滕文公下》)“戎狄是膺”即“膺戎狄”,“荊舒是懲”即“懲荊舒”.譯為:攻擊戎狄,懲罰荊舒.
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將罰顓臾》)“爾是過”即“過爾”.“過”,責(zé)備.譯為:求呀!恐怕該責(zé)備你吧?
另外,用“之”“是”提賓后,又常常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副詞“唯”,以強調(diào)語氣,構(gòu)成“唯……是(之)……”的格式.翻譯時調(diào)順語序,“是(之)”不譯,“唯”譯為“只”,有時也可不譯.如:
唯陳言之務(wù)去.(韓愈《樊紹述墓志銘》)譯為:只務(wù)必去掉陳言.
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譯為:只看我的馬頭.
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賢令》)譯為:只推薦有才能的人,我得到他們并且重用他們.
有時,“之”提賓時,在“之”和動詞之間加上一個“為”字.如:
知者無不知也,當(dāng)務(wù)之為急.(《孟子·盡心上》)譯為:聰明的人沒有不應(yīng)該知道的,但要急于知道當(dāng)前最重要的事.
4、其它
有時,為了強調(diào)賓語或詩歌中音韻的需要,也把賓語前置.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譯為:《詩經(jīng)》有三百首,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叫做“思想上不邪惡”.
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dāng)十.(《史記·項羽本紀(jì)》)“一以當(dāng)十”即“以一當(dāng)十”.譯為:楚國的戰(zhàn)士沒有不用一個人抵擋十個敵人的.
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念奴嬌·赤壁懷古》)“多情應(yīng)笑我”即“應(yīng)笑我多情”.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英雄無覓”即“無覓英雄”.
(二)定語后置句
古漢語中的定語一般放在中心詞之前,但有時為了強調(diào)或行文的需要而把強調(diào)的定語或較長的定語移到中心詞之后,這種情況就叫定語后置.定語后置也有一定的格式.
1、“之”“者”后置句.“中心詞+之+定語+者”
這是定語后置句的主要格式.“之”是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者”放在定語的后面.翻譯時要調(diào)過來.如: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石之鏗然有聲者”即“鏗然有聲之石頭”.譯為:鏗然有聲的石頭,到處都這樣.
于是集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馮婉貞》)“少年之精技擊者”即“精技擊之少年”.譯為:于是召集謝莊的精通武術(shù)的年青人.
2、“之”字后置句.“中心詞+之+定語”
借助“之”,把定語移到中心詞之后,以起強調(diào)作用.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強”即“強筋骨”.譯為: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也沒有強壯的筋骨.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惠之百畝.(屈原《離騷》)“蘭之九畹”即“九畹蘭”,“惠之百畝”即“百畝惠”.譯為:我已經(jīng)培育了九畹蘭花啊,又栽種了百畝惠草.
3、“者”字后置句.“中心詞+定語+者”
定語帶上“者”,直接放在中心詞之后.如: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孟子·離妻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即“有一妻一妾而處室人”.譯為:齊國有一個與妻妾同住一室的人.
亦雁蕩具體而微者.(《夢溪筆談·雁蕩山》)“雁蕩具體而微”即“具體而微雁蕩”.譯為:也是形體完備而微小的雁蕩山.
4、“而”“者”后置句.“中心詞+而+定語+者”
“而”是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者”放在定語的后面.翻譯時要調(diào)過來.如:
有一言而可終身行之者乎?(《論語·衛(wèi)靈公》)“一言而可終身行之者”即“可終身行之之一言”.譯為:有可以終身實行的一句話嗎?
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孟子·梁惠王下》)“窮民而無告者”即“無告之窮民”.譯為:這四種人,是天下走投無路而又無依無靠的老百姓.
(三)介賓后置句
從嚴(yán)格意義上講,介賓后置并不是變式句,只不過是古人習(xí)慣用介賓短語作補語,而今人喜歡用它作狀語罷了.因此,翻譯時,我們把古人的介賓短語補語挪到狀語位置就行了.如:
李氏子蟠……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師說》)“拘于時”即“于時拘”,“學(xué)于余”即“于余學(xué)”,介賓短語補語調(diào)到狀語的位置.譯為:李家的孩子蟠……不[受時俗]約束,[向我]學(xué)習(xí).
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勸學(xué)》)“取之于藍(lán)”即“于藍(lán)取之”,“青于藍(lán)”即“于藍(lán)青”.譯為:靛青,[從藍(lán)草中]取得,卻[比蓼藍(lán)]更深.
五畝之宅,樹之〈以?!?(《孟子·寡人之于國也》)“樹之以桑”即“以桑樹之”.譯為:五畝住宅大的土地,[把桑樹]種在上面.
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也.(《孟子·寡人之于國也》)“申之以孝悌之義”即“以孝悌之義申之”,“負(fù)戴于道路”即“于道路負(fù)戴”.譯為:[把孝悌的道理]反復(fù)講給百姓聽,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了.
(四)主謂倒裝句
這類句子和現(xiàn)代漢語相同,一般在感嘆句、疑問句中出現(xiàn),翻譯時仍保留倒裝語序,不調(diào)整.如:
賢哉,回也!(《論語·雍也》)謂語是“賢”,主語是“回”,把謂語提到了主語前,強調(diào)
謂語.譯為:多么高尚啊,顏回!
誰歟,哭者?(《苛政猛于虎》)譯為:誰呢,哭的人?
四、省略句
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只要不發(fā)生歧義,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古漢語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現(xiàn)代漢語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對話省,但省略的成分卻要廣得多,如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兼語省略、介詞省略、分句省略等等.
(一)主語省略
古漢語第三人稱代詞“之”不能作主語,當(dāng)需要第三人稱作主語時,或重復(fù)前句名詞,或干脆省略,所以古漢語中主語省略就比較多.
1、承前省.如:
疾在腠里,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是承前主省主.譯為:病發(fā)生在皮膚,是湯熨所能治好的;(?。┌l(fā)生在肌肉;用針砭就能治好;(病)發(fā)生在腸胃,可以用火劑湯藥來治療.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捕蛇者說》)是承前賓省主.譯為:永州的野外出產(chǎn)怪蛇,(蛇)身黑色的底子上有著白色的花紋.
2、蒙后省.如: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蒙后主省主.譯為:(您)估計我到了咱們軍營中,您再進去.
3、對話省.如:
藺相如固止之,():“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廉頗藺相如列傳》)由于是對話環(huán)境,對話的主語都省略了,甚至連對話內(nèi)容里的主語也省略了.譯為:藺相如堅決制止住他們,(藺相如)說:“你們比一下廉將軍和秦王,誰厲害?”(舍人們)說:“(廉將軍)不如秦王.”
(二)謂語省略
一般情況下,謂語省略較少,但古漢語時有所見.譯時一般要補出.
1、承前省.如:
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承前謂省謂.譯為:陳勝封自己為將軍(封)吳廣為都尉.
2、蒙后省.如: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蒙后謂省謂.譯為:殺人(唯恐)不能殺盡,處罰人唯恐不能用盡酷刑.
3、對話省.如:
齊威王欲將孫臏,孫臏謝曰:“刑余之人不可().”(《孫臏》)對話環(huán)境中省略謂語“將”.譯為:齊威王想拜孫臏為主將,孫臏推辭說:“我是受過臏刑的人,不能(擔(dān)任主將).”
(三)賓語省略
1、動詞的賓語的省略
動詞賓語的省略,一般都是承前省,省略的往往都是多次“之”.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葉公好龍》)承前賓省賓.譯為:葉公看見它,連忙躲開(它)逃走.
如果動詞后已有介賓短語作補語,它的賓語(代詞)也往往省略.如:
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赤壁之戰(zhàn)》)譯為:孫權(quán)起身上廁所,魯肅追(他)到檐下.
否定句中,代詞作的賓語也常省略.
如:揚州城下,進退不由().(《〈指南錄〉后序》)譯為:在揚州城下,進退不由(自己).
2、介詞的賓語的省略
介詞“以”“與”“為”等之后的代詞賓語常常被省略.(“于”后的不省.)如:
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孫臏》)譯為:齊國的使者把(他)當(dāng)作奇才,秘密的用車子載著,同(他)一起到齊國.
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譯為: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很不高興,給(趙王)敲了一下缶.
(四)兼語省略
在兼語句中,使令動詞“使”“令”等后的代詞兼語常常省略.如:
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譯為:扶蘇因為多次勸諫的緣故,皇上就派(他)到邊境去帶兵打仗.
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譯為:就邀請(漁人)到家里,擺酒殺雞做飯來招待他.
(五)介詞省略
現(xiàn)代漢語的介詞一般不省略,但古漢語的“以”“于”在構(gòu)成介賓短語作補語時,常被省略,如果同時有賓語,更易于被省略.
1、介詞“于”的省略.如: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過秦論》)“于咸陽”作“聚”的補語,同時有賓語“之”,因此,介詞“于”省略.譯為:收沒天下的武器,把這些武器集中(到)咸陽.
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廉頗藺相如列傳》)譯為:現(xiàn)在我到了,大王(在)偏殿接見我.
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屈原列傳》)譯為:屈原來到江濱,披散著頭發(fā)(在)湖邊,一邊走著一邊吟詩.
2、介詞“以”的省略.如:
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戰(zhàn)國策·燕策》)譯為:死馬尚且(用)五百金買它,何況是活馬呢?
又試之()雞,果如成言.(《促織》)譯為:又(用)雞試驗斗蟋蟀,果真像成名說的.
(六)分句的省略
古漢語中,有時也出現(xiàn)分句省略的情況,要通過上下文來分辨,翻譯時要補出來.如:
嘩然而駭者,( ),雖雞狗不得寧焉.(《捕蛇者說》)譯為:嚇得亂叫亂嚷的,(不僅是人),即使是豬狗也不得安寧呀.
項伯殺人,( ),臣活之.(《鴻門宴》)譯為:項伯殺了一個人,(按律當(dāng)斬),我救活了他.
五、比較句
就兩種或兩種以上同類的人或事物辨別異同或高下叫比較,這樣的句子就叫比較句.
比較句由比較的前項——比較者、比較的后項——參照系、比較動詞——比、于、視、比較的標(biāo)準(zhǔn)這四部分組成.
————————
貼吧原帖中還有些練習(xí).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