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冷兵器角度評電影《最后的武士》Ⅴ-落后于其他國家的遠程兵器 古代日本的遠程兵器似乎并不是很發(fā)達,雖然也出現過類似于羅馬那樣的拋石機,但功率很小,而在影視作品中,幾乎沒有此類武器出現,而日本影視作品中出現過的能遠距離投射的兵器,似乎不外乎如下兩樣: 日本弓在影片中,日本弓箭是傳統(tǒng)的武士們的威力極大的武器,一是其射程遠,而是箭無虛發(fā),甚至在和日本的現代士兵對峙時,也是絲毫不落下風,實際情況如何呢?相對于日本的武士刀,日本的弓箭一直十分落后,不但落后于西方,也大大落后于其海上鄰國——中國。日本的弓箭分作兩種,一種是丸木弓,這種弓箭就是將木條浸水,好一些的浸油,然后制成弓胎,捆上繩子就完成了。 日本傳統(tǒng)的騎射服裝 這種弓往往相當的大,有等身弓之稱(不過日本人當時的身高決定了這種弓高度仍然十分有限。丸木弓的射程大約在80到100米(注意,是射程,不是有效射程)日本的另一種弓是伏竹之弓,大約產生于日本的平安時代后期,大約在1045到1068年,伏竹之弓即在弓體外加貼竹片以增加彈性,進而變成復合弓,而在室町時代到應仁之亂的年代,則開始流行重藤弓或者四方竹弓,即四方竹片作為弓胎制成的復合弓。這種弓就是劇中日本武士使用的弓,其射程也就是100多米,所以并不適合類似英格蘭長弓那樣的拋物線箭雨模式。 日本的弓箭手,大約在1860年 日本的弓箭事業(yè)一直不發(fā)達原因很多,其一是不重視,即日本武士重視一對一的決斗,很不喜歡弓箭來解決問題,這和西方的騎士文化或者古希臘的戰(zhàn)爭文化差不多,其二,日本多山地,交戰(zhàn)距離近,沒必要發(fā)展射程十分遙遠的武器;其三,日本大部分地區(qū)的其后十分潮濕,不利于弓箭的防潮,尤其是弓弦的防潮,進而影響功能。還有一點也十分重要,那便是在戰(zhàn)國時期,由于火槍的傳入,使得弓箭很快便被火槍所取代,在長筱之戰(zhàn)中,發(fā)揮關鍵作用的,是織田的3000火槍手,而不是武士的弓箭。 日式箭囊,兩個都是 日本發(fā)展出了各種各樣的箭簇,可以說用途各樣,但搭上性能并不先進的日本弓,威力減少許多,因為日本的丸木弓,其有效射程也就是二三十米. 日本制式的鳴鏑以及箭囊 弩在影片中,刺殺勝元的忍者,第一波的攻擊,居然是采用弩,而且是十分小型的弩,顯得十分扎眼,事實上,雖然日本早在平安時期就從中國引進了弩,但由于日本特殊的戰(zhàn)爭文化以及弩的昂貴,技術復雜,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只是日本發(fā)展出了一種十分奇特的利用弩來拋射石頭,類似拋石機那樣的戰(zhàn)術,算是十足的日本特色。 1869年,即將消失的日本傳統(tǒng)武士,身著精致的絲綢衣服和盔甲 日本之所以沒有大力發(fā)展弩,也是有具體的歷史原因的,那便是由于受到島國的影響,日本的騎兵部隊始終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很差(日本的馬種得到改善,是在明治維新后,從國外引進阿拉伯馬種才改良的),所以始終沒有真正的騎兵集團作戰(zhàn)戰(zhàn)法,更多的時候,騎兵其實只是將馬作為運輸工具,到戰(zhàn)場后還要下馬作戰(zhàn)。另外,忍者的武器中,似乎沒有專門的弩,這大概是導演的創(chuàng)造吧。 鳴鏑在勝元和政府軍進行決戰(zhàn)時,納森上尉示意下,一支火箭射向早就準備好的灌滿油的一如明代的萬火飛沙神炮樣的草球,這支箭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既像日本也有的鳴鏑,又像是中國明代的傳統(tǒng)武器——梨花槍,既具有燃燒的功能,還具有刺殺的功能,居然,還能發(fā)出聲音。其實,日本古代的弓雖然性能一般,但其卻像學習的母國中國一樣,發(fā)展出了各式各樣的箭簇,其中許多破甲威力十足,當然了,這些特型的箭簇,由于氣動外形的原因,射程只能更近。 |
|
來自: 天空勇者 > 《電影游戲動漫里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