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14個(gè)文言虛詞歸納 一、之 1、代詞。相當(dāng)于“他(她、它)們”、“它”、“這” 問所從來,具答之?!?,指桃花源中的人,相當(dāng)于“他們”?!短一ㄔ从洝?/P> 操蛇之神聞之。——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譯作“這件事”?!队薰粕健?/P> 婦拍而嗚之。——代人,他?!犊诩肌?/P> 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 代詞,指學(xué)過的知識)(《論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代人。他,指曹劌。)(《曹劌論戰(zhàn)》) 肉食者謀之。(代這件事。)(《曹劌論戰(zhàn)》) 默而識之。(代學(xué)習(xí)所得。)(《論語.》) 漁人甚異之。(指代漁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桃花源記》) 聞之,欣然規(guī)往。(指代漁人進(jìn)桃花源這件事。)(《桃花源記》) 以其境過清,不宜久留,乃記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記》) 執(zhí)策而臨之(代千里馬)(《馬說》)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樂趣)(《醉翁亭記》) 屬予作文以記之。(代重修岳陽樓這件事)(《岳陽樓記》)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代齊軍)(《曹劌輪戰(zhàn)》)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代齊威王納諫這件事)(《鄒忌諷齊王納諫》) 2、助詞 (1)相當(dāng)于“的” 。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对狸枠怯洝?/P>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恫軇フ搼?zhàn)》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可不譯。 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抖Y記·大道之行也》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堵毅憽?/P>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蹲砦掏び洝?/P> 當(dāng)余之從師也?!端蜄|陽馬生序》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多u忌諷齊王納諫》 (3)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沒有實(shí)在意義。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 宋何罪之有?《公輸》 (4)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可譯為“的”。 馬之千里者。《馬說》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对狸枠怯洝?/P> (5)補(bǔ)足音節(jié),沒有實(shí)在意義,可不譯。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独恰?/P> 公將鼓之《曹劌論戰(zhàn)》 便扶向路,處處志之。《桃花源記》 悵恨久之?!蛾惿媸兰摇?/P> 3、動(dòng)詞 輟耕之壟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二、其 1、副詞。“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問、猜度、反詰、愿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詞配合,可譯為“大概”、“或許”、“恐怕”、“可要”、“怎么”、“難道”等,或省去。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恶R說》——第一個(gè)“其”,表反問語氣,可譯作“難道”; 第二個(gè)“其”,表推測語氣,可譯作“恐怕”。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強(qiáng)反問語氣 安陵君其許寡人——表愿望 2、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的”、“他們的”、“它(們)的”。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丁凑撜Z〉十則》——他們的。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他的,代“屠戶” 既出,得其船?!短一ㄔ从洝贰?,代“漁人”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恫軇フ搼?zhàn)》——他們的,代齊軍。 (2)第三人稱代詞,他們 懼其不已也——他們 (3)有時(shí)也譯作第一人稱代詞“我”。 蹲其身,使與臺齊?!锻ぁ贰髡咦约?,第一人稱 (4)指示代詞,可譯為“那”、“那個(gè)”、“那些”、“那里”。 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其人視端容寂——那個(gè) (5)也可譯作“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或者數(shù)代詞。 其一犬坐于前。 《狼》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三、而 表示前后兩個(gè)詞或詞組之間的并列、承接、轉(zhuǎn)折、修飾等關(guān)系。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醉翁亭記》 此臣所以報(bào)先帝而忠陛之職分也。《出師表》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十則》 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悅乎?《<論語>十則》 以其境過清,不宜久留,乃記之而去?!缎∈队洝?/P> 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蹲砦掏び洝?BR>3、 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 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稅凵徴f》 學(xué)而不思則罔。卻,但是,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論語》 人不知而不慍?!墩撜Z》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恶R說》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队薰粕健?/P>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遏~我所欲也》 4、修飾關(guān)系,可譯為“地”“著”,或不譯。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數(shù)月之后,時(shí)時(shí)而間進(jìn)?!多u忌諷齊王納諫》 便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四、以 1、介詞 (1)介紹動(dòng)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yàn)?/STRONG>”“由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前一個(gè)“以”表原因,后一個(gè)“以”表目的。)《出師表》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留,乃記之而去?!缎∈队洝?/P> 夫不能以游墮事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2)介紹動(dòng)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發(fā)生的根據(jù)、憑借的條件,可譯為“憑借”、“按照”、“依靠”、“根據(jù)”等。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憑借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恫軇フ搼?zhàn)》——根據(jù)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屠懼,投以骨《狼》——把 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隆中對》——把 必以分人?!恫軇フ搼?zhàn)》——把 醒能述以文者 2、作連詞, (1)表示目的,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里的“來”、“用來” 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冻鰩煴怼?/P> 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卷石底以出?!缎∈队洝?/P> 3、用作動(dòng)詞,可譯作“認(rèn)為”。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蛾惿媸兰摇?/P> 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通“已”,已經(jīng)。 固以怪之矣 《陳涉世家》 五、于 引出動(dòng)作的時(shí)間、處所、范圍、對象、原因。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于"、"給"等。 1、表示動(dòng)作發(fā)生的處所、時(shí)間,譯作“在””、“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在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出師表》——在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丁疵献印刀隆贰獜?/P>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多u忌諷齊王納諫》——在 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对狸枠怯洝贰?/P> 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犊诩肌贰?/P> 2、表示動(dòng)作的對象,譯作“向”“對”“同”“給”“到”等。 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欲報(bào)之于陛下也 “受制于人”的“于”。 如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 苛政猛于虎也 皆以美于徐公。 《鄒忌諷齊王納諫》 六、乃 1、表示動(dòng)作在時(shí)間上的承接,譯作“才”、“就”“于是”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狼》 “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姟!恫軇フ搼?zhàn)》 乃重修岳陽樓。 2、副詞,表示出人意料,譯作“竟”“竟然”。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桃花源記》 見漁人,乃大驚?!短一ㄔ从洝?/P> 3、用于判斷句中,相當(dāng)于“是”“就是”。 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 《陳涉世家》 4、作代詞,譯為“你、你的”。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 七、雖 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犊诩肌?/P> 雖有名馬 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雖有千里之能 八、為 1、動(dòng)詞 (1)“做”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做 行拂亂其所為 (2)作為、當(dāng)做、成為 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3)是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4)其他活用 為宮室、器皿。(《核舟記》)——做,這里指雕刻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魚我所欲也》——接受 2、特殊用法:名詞,心理活動(dòng) 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3、介詞 (1)表示動(dòng)作行為的對象,可譯作“向”“對”“替”等。 不足為外人道也 《 桃花源記》 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锻ぁ?/P>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山巒為晴雪所洗 (3)表示動(dòng)作、行為的目的,可譯作“因?yàn)?/STRONG>”、“為了”。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魚我所欲也》 九、者 1、譯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況”“……的原因”等,相當(dāng)于名詞性短語。 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京中有善口技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后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隆中對》 3、代詞,主語后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十、且 1、連詞,可譯為“而且”、“況且”“尚且”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說》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2、副詞,“將近”的意思。 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3、暫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十一、則 1.卻,可是。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魚我所欲也》 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2.那么,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堵毅憽?/P>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对狸枠怯?》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魚我所欲也》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指分項(xiàng)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 《論語》六則 4.就是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对狸枠怯?》 5.表假設(shè)關(guān)系??勺g為“如果”。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渡趹n患死于安樂》 十二、乎 1、表示疑問語氣,相當(dāng)于“嗎”、“呢”。 天下事有難易乎?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蹲砦掏び洝?/P>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蹲砦掏び洝?BR>4、表示感嘆語氣,相當(dāng)于“啊”、“呀” 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今亡亦死,舉大計(jì)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1、代詞,譯作“這樣”“如此”。 父利其然也 謂為信然。 《隆中對》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然志猶未已。 《隆中對》 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出師表》 吳廣以為然?!蛾惿媸兰摇?/P> 4、形容詞詞尾,譯作“……地”“……的樣子”。 雜然相許 滿目蕭然 頹然乎其間者 5、與“如”“若”連用,構(gòu)成“如…… 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核舟記》 6、然后:這樣才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7、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然則北通巫峽 十四、與 1、作虛詞用。 (1)解釋為:和、跟、同。 吾與汝畢力平險(xiǎn),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遂與外人間隔 似與游者相樂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2)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后寫作"歟"。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2、作實(shí)詞用,可解釋為"給予、給"。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魚我所欲也》 我寄愁心與明月 3、相與,一起 相與步于中庭 《記承天寺夜游》 4、動(dòng)詞 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5、通“舉”,被選拔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