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為宋代汝窯燒制的青瓷統(tǒng)稱。汝窯創(chuàng)燒于北宋晚期,為宮廷御用瓷器。金滅北宋后,汝窯也隨之消亡。其開窯時間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亦不多,南宋時,汝瓷已經非常稀有。 2011年,汝瓷燒制技藝被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朱文立榮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汝瓷燒制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朱文立1975年從部隊回來,到汝瓷二廠工做,1976年到實驗組實驗汝瓷。朱文立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刻骨鉆研系統(tǒng)學習汝瓷燒制技藝,多次到山東、浙江等地學習深造,時間不長便嶄露頭角,先后試制成功了豆綠釉、天藍釉、月白釉,特別是他1979年研制的豆綠釉,在汝州大規(guī)模投產,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在這種情況下他當選了當時的縣六屆人大代表,并且提拔成汝瓷一廠的副廠長,可謂名噪一時。 本以為事業(yè)有成的朱文立卻在1982年參加上海首屆國際古陶瓷會議時被潑了一盆冷水。故宮的古陶瓷專家告訴朱文立,你們廠里現在生產的不叫汝瓷,叫臨汝瓷,真正的汝瓷是故宮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存的天青釉瓷器才叫汝官瓷,也叫汝瓷。朱文立如夢初醒,原來自己一直研制生產的只是臨汝瓷,根本不是汝瓷。 會議后不久,當時的輕工部下達了'汝瓷天青釉的研究'項目,成立實驗組,以省輕工研究所為龍頭展開科研攻關。當時朱文立在汝瓷一廠任技術副廠長,在實驗組里配合燒成。原本計劃是半年拿下,結果前后實驗了兩年都沒有成功,實驗組就此解散,朱文立也是倍感失望,想就此放棄,當時故宮的專家,當時的李國幀教授,都希望在他們有生之年能看到汝窯的恢復在這種情況下,朱文立又堅持了兩年。 又是兩年過去了,朱文立嘗試各種方法仍舊燒不出汝瓷,“一燒就是綠的不是天青的”,很是氣餒、泄氣,他再次想到了放棄,時任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馮先銘先生和李國楨教授等幾位古陶瓷專家依舊鼓勵他,告誡朱文立成功往往在于堅持,希望他一定要把汝瓷的事業(yè)繼續(xù)下去。 在絕望之時,清華大學楊根教授寄來的一本手抄本的《歷代名窯資料匯編》。書中談到柴窯燒成柴瓷時,記載了柴世宗的一道圣旨: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傳說當時兩任瓷器官都沒有燒成天青色的柴瓷都被斬了,第三任瓷器官燒了兩窯沒有燒成,如果再燒一窯燒不成也要被斬,他女兒說問“怎么能燒成天青色?”他說“用生人跳入即可,就是拿活人祭窯”那么到燒第三窯,他的女兒趁人不備跳入窯中,窯氣崩裂,光怪陸離,片瓦千金,所以柴世宗封他女兒為孝女。 雖然只是傳說,朱文立卻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朱文立就分析這個傳說有沒科學的一面,如果人跳到窯中燒了以后只有骨頭,只剩骨頭,其它都沒有了,那么,骨頭的成分是磷和鈣,是不是磷和鈣起到關鍵的作用。朱文立就拿各種骨頭燒,各種方法燒,然后骨頭燒完都是白色的,都不會有天青色。他又嘗試把骨頭燒完往釉里兌,一兩、二兩……無論兌多少都呈現不了天青色,仍以失敗告終。 接二連三的失敗讓朱文立備受折磨,又想到了放棄,但一想起多年來支持他的專家們他就心緒難平。這些專家很多都已步入老年,看到汝窯恢復是他們畢生的希望,不能讓他們失望,所以他必須咬牙堅持。朱文立從“燒骨頭”的過程中吸取教訓,又配了328個配方進行反復試驗,到最后一個配方的時候非常自信,裝好窯之后一共燒了兩天三夜。那時候用小土窯燒,溫度很高,高溫時添兩次火就得喝一杯水,打開籠門以后有1000多度,腿兩邊都燙出來燎泡。朱文立一直沒睡覺,守著窯爐堅持自己燒。本以為這次要大功告成了,可燒到瓷化以后,火罩挑開一看仍是綠的,他徹底泄氣了,回家倒頭睡了幾天??筛G燒了總得出窯啊,幾天后窯爐打開出窯的瓷器基本上都是豆青色,偏偏有四件天青色,很奇怪,上天似乎開了個大大的玩笑。雖然成品率不是很高,但這久違的天青色卻讓朱文立喜出望外。 不久,古陶瓷專家、中央美院教授葉喆民來到汝州,看到汝官瓷恢復成功非常高興,指示朱文立馬上到中國科學院當時輕工部研究院找李國楨教授和故宮馮先銘會長,向他們匯報。朱文立帶著瓷器來到北京,李國楨教授看了更是欣喜異常,感嘆道:“汝官瓷重回人間啦”,馮先銘先生看了后,揮筆提到:汝窯釉色最難仿,比定、耀、鈞等窯難度大的多,明清兩代景德鎮(zhèn)雖仿過,但沒有成功,你廠經過五年多的努力,終于使汝窯天青釉再度出現。 而后又不斷試燒,經過一年的檢測,到1988年通過國家鑒定,朱文立歷經五年成功研制汝官瓷天青釉,使斷代800年的汝瓷再現于世,填補我國“汝瓷”空白。 李國幀、馮先銘曾跟朱文立講過:汝窯最難,也是我們國家最輝煌的文化遺產,你只能傳承好,不能擴散,擴散了對我們國家的陶瓷文化不負責。如今20多年過去了,朱文立又配了290多個配方,用他的話說“又前進了一步,又把汝官窯(汝官瓷)配得和故宮傳世品一樣”。 問之天青釉成功的奧秘,朱文立坦言一是得益于李國楨、馮先銘等陶瓷專家的幫助,能讓他有幸逐一親手把摸故宮的汝瓷珍品,拿到自然光下認真研究;二是得益于陶瓷考古的進行,能夠有更多的實物得以研究、比照。汝瓷的恢復和發(fā)展離不開考古的支持,朱文立一方面致力于汝瓷釉色的恢復,另一方也把更多精力放在古窯口的發(fā)現和探究上?!卑l(fā)現不了窯址它沒有參照物,沒有實物怎么研制,發(fā)現很研究是有緊密的關系的,你只有發(fā)現實物才能對照,發(fā)現遺址才能尋找當時用的原料,這都對研究有非常大的好處?!敝煳牧⒄f。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馮先銘、葉喆民等古陶瓷專家主持對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進行了大規(guī)模發(fā)掘,發(fā)現了大量殘片。特別是經過1987年的發(fā)掘,大家普遍認為清涼寺是真的汝官窯遺址,千年謎案得以解決。 1989年朱文立把汝官瓷恢復以后,經常到故宮和馮先銘先生探討汝瓷情況,總覺得故宮的傳世品和清涼寺發(fā)片的瓷片釉色不一樣?!瘪T先銘也疑有沒有第二處汝官窯遺址,朱文立覺得如果有第二處,就可能在汝州城內,因為汝窯宮中禁燒,如果汝州城內找不到就沒有第二處,只有清涼寺一處,帶著疑問,朱文立開始下精力在汝州城內尋找。 從1989年開始,不管誰家蓋房子,無論刮風下雨,朱文立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現在蓋房地基挖得都比較深,宋代的地層離現在汝州城的地面只有三米多,所以不管誰家蓋房子朱文立都去尋找這個實物。 他這一找就是十年。1999年3月,一戶民居在文廟東南開始修建,當推土機推至距離地面3米多深的地方時,兩堆醒目的灰青色和灰白色堆積物出現在面前,后朱文立做燒成研究后確定其為配置汝官瓷的半成品釉料,揭開了汝州文廟汝官窯遺址發(fā)掘的序幕。 文廟窯址發(fā)現以后,朱文立都開始著手在釉色上要把汝瓷再進一步,到2010年他又配了200多個配方,終于把釉色達到了文廟時期的水平。 如今的朱文立已近古稀,對于汝瓷、對于陶瓷的研究與傳承卻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 “這幾年來,不管是研究,在各方面,一直沒有停,本來步入老年很想休息,但有的研究資料,發(fā)現資料,研制資料還要總結下去,把他傳承下去?!薄煳牧?/span> 而立之年,他投身汝瓷,歷經五年成功研制汝官瓷天青釉,使斷代800年的汝瓷再現于世,填補我國“汝瓷”空白;四十年來,他癡心不改,把我國古陶瓷考古史上的三大懸案逐一破解,古稀之年老驥伏櫪,誓將汝瓷傳向未來——他就是汝瓷大師朱文立。
來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