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眼球震顫(中醫(yī))?
又稱轆轤轉關。為非自主性、節(jié)律性眼球顫動,呈雙眼同向性和一致性??梢燥@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旋轉方向、斜方向,極少見前后方向者。有時兩種能在同一眼并存。西醫(yī)以眼球性、迷路性、中樞性、先天特發(fā)性進行分類??捎醚壅痣娏髅栌浄栌浹矍蛘痤澋男再|、方向、頻率、幅度,對臨床診斷有所幫助。中醫(yī)辨證,可分為... 眼球震顫(中醫(yī))怎么引起?眼球震顫(中醫(yī))發(fā)病原因?
眼球震顫(中醫(yī))診斷標準&眼球震顫(中醫(yī))做哪些檢查?
眼球震顫(中醫(yī))的治療用藥【證治方藥】 (一)先天不足 1,臨床表現:眼球震顫,與生俱來,面色蒼白,精神不振,神疲乏力,腰膝酸軟,或伴其他眼部先天病變。舌淡,脈虛細帶弦。 2,病因病機:先天不足,腎元虧乏,精髓不充,目無所養(yǎng)。多見于眼先天發(fā)育不良等。 3,治法:補腎益精,固本培元。 4,方劑:大補元煎(《景岳全書》)加減。 藥物:黨參10~15g,山藥15g,熟地l0~15g。山萸肉10~15g,枸杞子10g,杜仲10~15g,當歸10~15g,生黃芪15g,甘草6~10g。 方義:山藥、山萸肉、熟地補腎益精,黃芪、黨參、甘草益氣固本,熟地、當歸養(yǎng)血,枸杞子、杜仲補肝腎而養(yǎng)目。 加減:可加天麻、鉤藤、石決明息風平肝、定顫。 5,變通法:可用左歸丸(《景岳全書》)加減,補腎益精作用更佳。 (二)膽郁痰擾 1,臨床表現:眼球震顫,耳鳴耳聾,頭暈目眩,如坐舟車,嘔吐惡心,口苦咽干。舌苔薄黃膩,脈弦滑帶數。 2,病因病機:痰濕內生,膽胃不和,循少陽膽經上擾清竅,耳鳴目顫。多見于迷路性眼球震顫。 3,治法:化痰和胃,利濕溫膽。 4,方劑:溫膽湯(《千金要方》)合小柴胡湯(《傷寒論》)加減。 藥物:法半夏l0~15g,陳皮6~10g,茯苓15g,枳實10g,竹茹10~12g,甘草6g,柴胡10g,黃芩10g。 方義: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和胃化痰,枳實理氣降逆,竹茹和胃止嘔。柴胡、半夏、黃芩和解少陽,疏肝清熱。胃氣和則膽氣舒,肝氣條達則膽氣以清。 加減:見嘔惡甚者加生姜和胃止嘔,氣虛則加黨參、白術健脾益氣。耳鳴、眩暈加磁石、菖蒲通竅定眩。 5,變通法:可用半夏白術天麻湯(《醫(yī)學心悟》)加減,為化痰定眩之劑。 (三)肝腎陰虧 1,臨床袁覡:眼球震顫,頭暈目眩,步履不穩(wěn),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2,病因病機:肝腎陰虧,精血不足,目失所養(yǎng),致成眼球震顫。多見于中樞性眼球震顫。 3,治法:滋腎養(yǎng)肝,定顫養(yǎng)目。 4,方劑:杞菊地黃丸(《醫(yī)級》)加減。 藥物:拘杞子10~15g,菊花10g,生熟地各10~15g,山萸肉10~15g,山藥10~15g,茯苓15g,石斛10~15g,麥冬10~15g,五味子6~10g,潼蒺藜10g,天麻10g。 方義:枸杞子、菊花、石斛養(yǎng)肝明日,熟地、山萸肉,山藥滋腎養(yǎng)陰。潼蒺藜、天麻平肝息風,五味子、茯苓安神,麥冬、生地增液。 加減:眼球震顫顯著者,加龜甲,羚羊角粉滋陰清熱、平肝潛陽。 5,變通法:可用地黃飲子(《宣明論方》)去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蓯蓉,滋陰息風。 (四)血虛生風 1,臨床表現:先天即有,有遺傳性,眼球震顫,視物模糊,肌肉跳動,手足震顫,耳鳴眩暈,面色無華。舌質淡,脈弦細。 2,病因病機:氣血不足,經脈虛弱,目無所養(yǎng)。多見于先天性特發(fā)性服球震顫。 3,治法:益氣養(yǎng)血。 4,方劑:艾人理血湯(《目經大成》)加減。 藥物:黨參10g,白術10g,生黃芪15g,當歸l0g,白芍10~15g,熟地10~15g,阿膠10g(烊沖),艾葉10g,天麻10~15g,鉤藤10g。甘草6g。 方義:黨參、白術、黃芪、甘草益氣健脾,當歸、白芍、熟地、阿膠養(yǎng)血和肝,艾葉溫經通脈,天麻,鉤藤息風定顫。 加減:眼球震顫顯著者加龜甲、羚羊角粉,滋陰平肝。 5,變通法:可用八珍湯(《正體類要》)益氣養(yǎng)血。 【針灸治療】 (一)毫針法 取穴:睛明、瞳子髂、球后、魚腰、陽白、攢竹、四白、承泣、合谷、外關、光明、足三里、三陰交、風池、翳風。眼周穴與遠端穴每次各取2~3穴,相互配合。 方法:毫針輕中度刺激,留針30分鐘。 療程,日1次,7~10次為l療程。 (二)耳針法 取穴:肝、腎、心、眼、脾、皮質下。 方法:王不留行子敷貼固定,自行按壓3次。 療程:隔日1次,7~10次為1療程。 【簡易方藥】 1,全蝎、僵蠶各6g,白附子,膽星各30g,研末拌勻。日3次,每次3~6g服,適于膽郁痰擾者。 2,天麻、首烏、鉤藤、石決明、珍珠母各15g,菊花、白蒺藜各l0g,每日1劑,水煎服。適于肝風內動者。 【評述】 眼球震顫病在肝、腎為多,宜養(yǎng)肝滋腎,益氣和血。且因肝風內動故目顫不已,治當用息風平肝定顫,以龜甲、羚羊粉、天麻、石決明、鉤藤等。 又,眼球性者多因眼先天發(fā)育不正?;蛏笤缙诨疾∈鳎螯S斑部中心視力障礙,使注視反射未能充分建立而致,眼球震顫為水平擺動性。迷路性者為迷路器、前庭神經前庭核及其核上聯(lián)系處兩側所接受的神經沖動不平衡引趁,眼球震顫為沖動性、水平性或旋轉性。中樞性可能由位于腦于、小腦、脊髓等處的炎癥、退行性變、外傷及腫瘤所引起,多為典型沖動性,極少為擺動性。先天性沖動性眼球震顫,眼部與神經系統(tǒng)無異常,有遺傳性,其視力不佳系因物象震顫所致。可參考以土情況進行證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