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們,天醫(yī)堂是中醫(yī)人學習平臺,每一篇優(yōu)質(zhì)內(nèi)容,用心編輯,認真校對,精準配圖推薦往期相關(guān)針灸的精彩文章哦: 中國醫(yī)學臨床醫(yī)藥經(jīng)驗220則 經(jīng)方錦囊--太陽表證 經(jīng)方之路與中醫(yī)學習 【經(jīng)方】烏梅丸臨床運用舉隅之便血案 【原創(chuàng)】經(jīng)方治愈噎膈 讓古老經(jīng)方重現(xiàn)活力 經(jīng)方家治“鬼”趣話 經(jīng)方最好用原方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黃煌老師的經(jīng)方100首,建議大家背誦,掌握精華。 正文 1、甘草湯 [組成用法]生甘草6~10g。水煎服,每日分二次服。 [方證]口腔、咽喉等處黏膜潰爛、紅腫、疼痛者。 2、桔梗湯 [組成用法]桔梗3~6 g、生甘草6~12 g,水煎服,分二次服用。 [方證]咽痛,咳吐膿痰粘痰者。 3、芍藥甘草湯 [組成用法]白芍20~60g、炙甘草10~30g。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證] 1.四肢骨骼肌表現(xiàn)為“抽筋感”的拘急、痙攣。 2.內(nèi)臟平滑肌緊張導(dǎo)致的陣發(fā)性、痙攣性疼痛。 4、桂枝甘草湯 [組成用法]桂枝12~24g、炙甘草6~12g,水煎服,一次頓服。 [方證]汗多而心下悸。 5、甘草干姜湯 [組成用法]炙甘草12~24g、干姜6~12g,水煎服,分二次溫服。 [方證]虛寒狀態(tài)而見吐逆、腹瀉;或涎唾多而小便頻數(shù),或見血證者。 6、大黃甘草湯 [組成用法]大黃12~24g、甘草3~6g。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證] 1.食已即吐,或口干、或口苦、或口渴、或口臭、或便于。 2.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7、甘草麻黃湯 [組成用法]炙甘草6~12g、麻黃12~24g。上二味,水煎服,加被促汗出;不出汗,再服。 [方證]劇烈喘息或一身及面目浮腫,腰以上為甚者。 8、半夏散及湯 [組成用法]半夏、桂枝、炙甘草。 散法:上三味各等分,分別搗篩再合勻,白開水沖服,每次5g,日3,次。 湯劑:以水200ml,煮沸,再下制好之散劑10g,再煮沸,待小冷,少少含咽之。 [方證]咽中疼痛,或聲音嘶啞,舌質(zhì)淡嫩,苔薄濕潤。 9、甘麥大棗湯 [組成用法]甘草10~20g、小麥30 g~60g、大棗10枚。水煎服,分三次服,每服100ml。 [方證]精神神經(jīng)過度興奮緊張,伴強烈情感色彩者。 10、桂枝湯 [組成用法]桂枝6~12g、芍藥6~12g、炙甘草3~6g、生姜6~12g、大棗12枚。水煎服,分三次服,不出汗再服。 [方證] 1. 自汗、惡風、發(fā)熱或自覺熱感。 2.上沖感、動悸感、肌肉拘急疼痛。 3.舌淡苔白,脈浮緩無力。 [原文點睛] 1.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 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家,浙漸惡風,翕翕發(fā)熱,鼻嗚干嘔者,桂枝湯主之。(12) 2.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思風,桂枝湯主之。(13) 3.大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15) 4.太陽病,出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24) 5.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25) 6.病常自汗曲,此為榮氣和。 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wèi)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復(fù)發(fā)其汗,榮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52) 7.病人瓜無他病,時發(fā)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wèi)氣不和也。先其時發(fā)汗則愈,宜桂枝湯。(54) 8.傷寒發(fā)汗已解,半日許復(fù)煩,脈浮數(shù)者,可更發(fā)汗,宜桂枝湯。(57) 9.太陽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wèi)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95) 10.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fā)汗,宜桂枝湯。(234) 11.太陰病,脈浮者,可發(fā)汗,宜桂枝湯。(276) 12.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以桂枝湯小和之。(387) 13.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金匱要略》第十七篇第三十六條) 14.師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金匱要略》第二十篇第一條) 11、小建中湯 [組成用法]桂枝6~15g、芍藥15~30g、甘草5~10g、生姜10g、大棗12枚、飴糖適量。將五味藥水煎,濾出藥汁,加飴糖,再放火上使之消融,溫服。每日三次。 [方證] 1.慢性腹痛伴動悸、煩熱、虛弱;腹部扁平而肌緊張。 2.舌質(zhì)嫩苔少,脈弦細。 12、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組成用法]桂枝10~15g、芍藥15~20g、甘草5~10g、生姜10g、大棗12枚、龍骨]5~20g、牡蠣20~30g。水煎服,日三次。 [方證] 1.胸腹動悸、易驚、失眠多夢。 2.自汗、盜汗。 3.脈浮大而無力,舌質(zhì)嫩紅、苔少。 13、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 [組成用法]茯苓12~30g、桂枝10~15g、白術(shù)10~15g、炙甘草3~6g。水煎,溫服,每日三次。 [方證] 1.心下動悸、或氣上沖胸、或眩暈。 2.腹部軟弱而胸脅部脹滿、胃內(nèi)有振水聲。 3.小便不利、浮腫傾向。 4.舌體胖大、苔白滑。 14、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組成用法]茯苓20~30g、桂枝10~15g、炙甘草3~6g、大棗15枚。水煎溫服,每日三次。 [方證] 1.臍下悸動,或胸中窒悶不暢、心悸,或腹中痛。 2.眩暈、嘔吐,或小便不利、胃內(nèi)有振水聲。 3.少腹部拘急,舌淡胖,苔白滑。 15、茯苓桂桂五味甘草湯 [組成用法]茯苓12~30g、桂枝12~30g、甘草6~10g、五味子10~15g。以水1600ml,煎取600ml,每次服200ml。 [方證] 1.咳嗽、氣喘,氣從少腹上沖胸咽,頭眩心悸。 2.自汗出,面色潮紅,或手足厥冷。 3.舌質(zhì)淡,苔白滑。 16、五苓散 [組成用法]豬苓10~20g、澤瀉15~30g、白術(shù)10~20g、茯苓15~30g,桂枝6~12g。水煎服,分三次。 [方證] 1.小便不利,口渴多飲,發(fā)熱,有浮腫傾向。 2.水入即吐、泄瀉、頭暈、頭痛。 3.舌淡潤,苔薄白或滑,脈浮或弦。 17、防己黃芪湯 [組成用法]黃芪20~60g、防己12~30g、白術(shù)10~20g、甘草3~6g、生姜三片、大棗6枚。水煎服,每日二次。 [方證] 1.浮腫,以下肢為甚,惡風多汗,尿量減少。 2.關(guān)節(jié)痛,特別是膝關(guān)節(jié)腫痛、肌肉痛。 18、黃芪桂枝五物湯 [組成用法]黃芪10~158、桂枝10~1g、白芍10—15 S、生姜20—30 S\大棗12枚。水煎服,每日3次。 [方證] 1.肢體無力沉重,活動不靈,麻木不仁,酸痛,或肌肉萎縮。 2.浮腫,自汗,惡風;舌質(zhì)暗淡。 19、黃芪白芍桂枝苦酒湯 [組成用法]黃芪30~100g、桂枝10~20g、芍藥10~20g、米醋30~100ml。米醋與水相合,與其他三藥同煎,溫服。 [方證]汗出而色黃,浮腫、發(fā)熱、口渴、脈沉。 20、麻黃湯 [組成用法]麻黃10~25g、桂枝10~15g、甘蘋5~10g、杏仁10~15g。水煎服,分2~3次飯后溫服。蓋被取汗為度,不可大汗淋漓。 [方證] 1.發(fā)熱、喘而無汗、惡寒、體痛、脈浮緊。 2.肌膚灼手、起疹、鼻中干燥或咳喘而胸滿者。 3.頭身腫痛,喜熱,遇陰冷潮濕則加重,舌淡脈浮者。 21、小青龍湯 [組成用法]麻黃5~15g、桂枝5~15g、細辛5~15g、干姜10~25g、甘草5~15g、白芍10~20g、五味子5~15g、半夏10~15g。水煎溫服,分三次。服后以口中微干為度。 [方證] 咳喘、鼻鳴伴呼吸道分泌物(痰液、涕)多而清稀如水,苔白水滑浮膩者。 22、大青龍湯 [組成用法]麻黃10~508、桂枝10~20g、炙甘草5~15g、杏仁10~20g、生姜10~25g、大棗5~15枚、生石膏50~200g。水煎溫服,分三次。微微透汗即可,不可大汗淋漓。欲止其汗,以玉屏風散混爽身粉撲之即可。 [方證] 1.麻黃湯證見口干、煩躁、熱甚、脈浮緩者。 2.咳喘病人口渴欲飲,上沖、煩躁或身疼痛、惡風寒、脈浮緊者。 3.肌膚灼手,鼻燥口干,發(fā)熱者。 23、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組成用法]麻黃10~30g、杏仁10~15g、石膏20~100g、甘草5~10g。上四味,水煎,分2~3次溫服。 [方證] 1.發(fā)熱、汗出,舌紅唇燥、喘咳急迫而煩渴者。 2.發(fā)熱而口鼻干燥,痰唾粘稠,欲飲水者。 3.小便不利,面目浮腫,上逆,煩悶,脈浮數(shù)或洪滑,舌苔白干或根黃。 24、葛根湯 [組成用法]麻黃10~15g、葛根30~50g、桂枝10~12g、芍藥10~30g、炙甘草10~15g、生姜15~20g、大棗5~15枚。水煎,分2~3次溫服,取汗為度。 [方證] 1.口噤、項背強痛或拘急、緊張,無汗惡風及下利者。 2.頭疼、發(fā)熱、惡寒,脈浮緊而項、肩,背、腰等處凝滯、強直或曲伸不利者。 25、麻黃附子細辛湯 [組成用法]麻黃10~15g、附子10~30g、細辛5~10g。水煎分2~3次熱服,取微汗為止。 [方證] 1.精神委靡困倦、惡寒尤甚。 2.舌淡苔水滑、脈沉遲、微弱者。 26、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組成用法]麻黃5~20g、連翹10~15g、赤小豆30~50g、生梓白皮15~25g、杏仁10~20g、甘草10~15g、大棗5~12枚、生姜10g。水煎,分兩次溫服。如用雨后積水更優(yōu)。梓白皮多用生桑白皮代之。 [方證]身黃、身癢、心煩、小便不利,舌紅苔浮膩者。 27、越婢湯 [組成用法]麻黃15~30g、石膏S0~200g、生姜10~30g、炙甘草10~15g、大棗5~15枚。水煎,分三次溫服。 [方證] 1.肌膚堅緊,平素很少出汗,現(xiàn)周身浮腫,脈浮,惡風,口渴或汗出者。 2.麻杏石甘湯證兼營衛(wèi)不和,惡風,脈浮,身腫,不咳嗽而有內(nèi)飲者。 28、射干麻黃湯 [組成用法]麻黃12~20g、射干10~15g、細辛5~15g、半夏15~20g、五味子12~20g、大棗7~12枚、紫菀10~15g、款冬花10~15g、生姜15g。水煎,分三次飯后溫服。 29、厚樸麻黃湯 [組成用法]麻黃10~25g、厚樸15~30g、半夏12~20 g、五味子12~15g、細辛10~15g、干姜10~15g、杏仁15~20g,石膏50~150g、小麥20~50g。先煮小麥熟,然后去小麥,再入余藥同煎,合勻分三次溫服。 [方證] 1,肌膚黃黑、體形偏胖的咳喘、煩渴、胸滿、脈浮病人。 2.小青龍湯證而鼻燥口渴、胸腹?jié)M脹、驚悸自汗或小便不利者。 3,胃中冷逆,肺氣脹滿,臌而喘咳,且正氣渙散者。 30、小柴胡湯 [組成用法]柴胡10~20g、黃芩6~10g、半夏6~15g、人參5~10g、甘草5~10g、生姜10~15g、大棗5~10枚。水煎,分三次服用。 [方證] 1.胸脅苦滿或上腹部疼痛,或膽囊部明顯壓痛。 2.發(fā)熱或低熱持續(xù),呈寒熱往來樣。 3.心煩喜嘔,或嘔吐,口苦,默默不欲飲食。 4.脈弦,或弦細,或弦滑,或沉弦。 5.苔黃或黃白相兼,或淡黃,或黃膩。 31、大柴胡湯 [組成用法]柴胡10~15g、黃芩6~10g、芍藥6~20g、半夏6~10g、生姜3~6g、枳實6~10g、大棗6~10枚、大黃5~10g。水煎,分三次服。 [方證] 1.發(fā)熱或寒熱往來。 2.胸脅苦滿,上腹部拘急疼痛,局部肌緊張。 3.便秘,尿黃,或下痢,或嘔吐,或黃疸,或頭痛。 4.舌苔黃白且干燥,脈滑數(shù)。 32、四逆散 [組成用法]柴胡6~10g、芍藥6~30g、枳實6~10g、甘草(炙)6~10g。水煎,分三次溫服。 [方證] 1.柴胡證,或?qū)μ弁疵舾?,?jīng)常手冷、對寒冷氣溫敏感,易緊張及肌肉痙攣的柴胡體質(zhì)。 2.胸脅苦滿,疼痛、腹痛、腹脹、兩脅下滿實,胸膈攣急或積聚,腹直肌拘急,如棒狀樣緊張。 3.脈弦,舌質(zhì)堅老而暗,或舌有紫點。 33、柴胡桂枝湯 [組成用法]柴胡10一15g、桂枝5~10g、芍藥5~10g、黃芩5~10g、人參5~10g、甘草5g、半夏5~10g、大棗10g、生姜6g。水煎分三次服。 [方證] 1.發(fā)熱惡風,寒熱往來、汗出、關(guān)節(jié)酸痛。 2.胸脅苦滿,或腹痛,食欲不振,心煩喜嘔。 3.舌質(zhì)暗紅或暗淡,苔薄白或薄黃膩。 34、柴胡桂枝干姜湯 [組成用法]柴胡6~12g、桂枝6~10g、干姜3~6g、黃芩5~10g、天花粉10~12g、牡蠣10~15g、甘草3~6g。水煎,分3次服。 [方證] 1.胸脅滿,或咳嗽,或胸骨痛,觸之更甚。 2.寒熱往來,或惡風、盜汗、自汗、頭頸以上多汗。 3.食欲不振,口渴,但飲水不多,小便不利,大便溏薄。 4.心煩,胸腹動悸,不眠多夢,耳鳴。 5.苔白厚,舌面干。 35、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組成用法]柴胡15~20g、黃芩6~10g、生姜5~10g、人參5~10g、桂枝5~10g、茯苓5~10g、半夏6~10g、大黃5~10g、龍骨5~10g、牡蠣5~10g、大棗6枚、鉛丹3g(或磁石10g,或用生鐵落代之)。先煮龍骨、牡蠣、鉛丹約20分鐘,再加余藥,大黃后下,分兩次溫服。 [方證] 1.柴胡證,主要是胸脅苦滿。 2.精神神經(jīng)癥狀,尤其是臍腹動悸;易驚譫語等。 3.舌質(zhì)紅,苔厚黃膩。 36、小半夏湯 [組成用法]半夏10~30g、生姜10~30g。水煎,分二次溫服。 [方證] 1.惡心嘔吐、口不渴,或口多清涎,或咳嗽痰多質(zhì)稀。 2.胸膈脹滿,心以下有振水音。 3.舌苔白滑或白膩,苔質(zhì)較厚。 37、大半夏湯 [組成用法]半夏15~30g、人參10~15g、白蜜15~50g。水蜜調(diào)勻煎煮,分2次溫服。 [方證] 1.反胃、朝食暮吐、嘔吐物多涎沫。 2.心下痞硬、大便干燥、形容枯憔。 3.舌質(zhì)淡紅,苔薄膩或厚膩。 38、半夏厚樸湯 [組成用法]半夏10~20g、厚樸10~15g、茯苓10~30g、生姜10~15g、干蘇葉6~15g。水煎,分四次溫服,晝?nèi)?,夜一次?br> [方證] 1. 因精神刺激所致的咽喉異物感,胸悶氣塞感。 2.咳嗽氣喘,痰多胸悶,或腹脹,嘔吐惡心,食欲不振。 3.舌苔多厚膩、白膩、口內(nèi)粘膩。 39、旋覆代赭湯 [組成用法]旋覆花10~15g、代赭石10~30g、半夏10~15g、人參10~15g、生姜10~15g、炙甘草6~10g、大棗12枚。水煎,分3次溫服。 [方證] 1. 噫氣頻作,或呃逆,或吐痰涎,或泛清水,或反胃噎食。 2.心下痞硬,按之不痛。 40、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 [組成用法]厚樸10~15g、生姜10~25g、半夏10~15g、炙甘草3~6g、人參3g。水煎,分三次服。 [方證] 1.腹脹滿,飲食不佳,精神疲憊,肢軟無力。 2.苔薄白,脈緩。 41、栝蔞薤白半夏湯 [組成用法]栝萎實20~30g、薤白10~1g、半夏10~15g、白酒30~80毫升。水酒合煎,日三服。 [方證] 1.胸中痞悶疼痛,呼吸不暢,胸痛徹背,咳嗽痰多,不能平臥。 2.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沉滑。 42、麥門冬湯 [組成用法]麥門冬35~80、半夏10~15g、人參10~15g、炙甘草6~10g、粳米10~15g,大棗4~10枚。上六味,水煎,晝?nèi)挂环?br> [方證] 1.咳逆上氣、咽喉不利、咯痰不爽。 2.或勞嗽日久不愈、口干咽燥、日晡發(fā)熱、手足心熱。 3.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 43、豬苓湯 [組成用法]豬苓10~15g、茯苓10~15g、澤瀉10~15g、滑石10~15g、阿膠10~15g。水煎前四味,藥成加入阿膠攪動使之融化,分三次溫服。 [方證] 1.發(fā)熱、嘔而渴,心煩不得眠,口舌皮膚干燥,小便不利,尿色黃赤,淋漓澀痛伴少腹脹滿者。 2,尿頻、尿急、尿血或排尿后疼痛而渴欲飲水者。 3.舌質(zhì)紅苔滑,脈浮。 44、澤瀉湯 [組成用法]澤瀉30~50g、白術(shù)15~20g、水煎,分二次溫服。通常上下午各一劑。 [方證] 1.頭暈?zāi)垦?,泛惡作嘔,如坐舟車之中,動則加重。 2.小便不利而身重者。 3.舌胖大苔白膩,脈沉。 45、枳術(shù)湯 [組成用法]枳實15~60g、白術(shù)20~30g。水煎,分三次溫服。 [方證] 1.心下痞堅、小便不利或心下滿痛、身重納減、消瘦者。 2. 胃脘痞硬,脹滿如囊裹水,或如按杯盤,有形可見,且飲食減少;,肌肉瘦消者。 46、白虎湯 [組成用法]生石膏30~100g、知母15g、爽甘草6g,粳米15g。水煎煮,分三次溫服。 [方證] 1.胸中煩熱,面紅而垢,氣粗身重,口鼻氣熱,尿短赤,不惡寒但惡熱,病重時鼻鼾,語言難出,神志昏沉,殘項強搐捐.或譫語遺尿等。 2.舌盾虹,舌面干,苔少殘黃爆,或白糙,或干黑有芒刺,脈洪大滑數(shù)有力。 47、白虎加桂枝湯 [組成用法]生石膏50g、知母20g、粳米6g、炙甘草6g、桂枝10g。水煎,分二次溫服。 [方證] 1.發(fā)熱,身無寒但熱,口渴。 2.骨節(jié)煩疼、惡風、汗出不徹。 3.舌質(zhì)暗紅,脈浮滑或浮洪。 48、白虎加人參湯 [組成用法]生石膏30~100g、知母15g、炙甘草6g、粳米20g、人參10g。水煎煮,分三次溫服。 [方證] 1.本方主要用治以煩渴、多飲為特征的疾病。如肺炎、結(jié)核性腦膜炎等外感熱病傷津的口渴、糖尿病、小兒夏季熱(高熱、多渴、多尿)、甲亢(尤其是甲狀腺危象)、中暑(如日射?。┑?。 2.其他如嚴重饑餓癥、痿證、風濕熱、產(chǎn)褥熱、腫瘤、中風后中樞熱等。 49、竹葉石膏湯 [組成用法]竹葉15g、生石膏30~50g、半夏10g、人參10g、麥冬20g、炙甘草6g、粳米6g。先煎煮他藥,再加粳米,待米熟湯成去米,每日三次溫服” [方證] 1.身熱、多汗、口渴、或咳嗽,痰涎膠著難去,咽喉枯燥不適,或干嘔。 2.精神委靡,消瘦憔悴,少氣,心煩。 3.舌紅少苔,舌面干燥無津,脈虛數(shù)。 50、梔子豉湯 [組成用法]梔子10~15g、香豉10~15g。水煎煮,分三次服。 [方證]虛煩不得眠,心中懊,難以名狀;或胸中窒,心下濡;或心中結(jié)痛,饑不欲食;或身熱、手足溫,但頭汗出;或反復(fù)顛倒,舌苔黃膩。 51、茵陳蒿湯 [組成用法]茵陳10~80g、梔子10~15g、大黃6~10g。先煮茵陳,再下余二味,煮成后分三次服。 [方證] 1.身目盡黃,色如橘子而鮮明。 2.口渴,小便不利,色黃而短少。 3.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52、瀉心湯 [組成用法]大黃12g、黃連6g、黃芩6g。水煎煮,頓服。 [方證] 1.煩躁不安,面部潮紅或為大黃體質(zhì)。 2.心下痞,便秘。 3.舌質(zhì)暗紅堅老,舌苔黃膩或干燥(黃連舌)。 4.脈實有力,或數(shù),或滑。 5.吐血,衄血或出血傾向。 53、半夏瀉心湯 [組成用法]半夏10~15g、黃連3~5g、黃芩5~10g、干姜5~10g、甘草5~10g,人參5~10g、大棗12枚。水煎,分3次溫服。 [方證] 1.上腹部滿悶不適,有輕度脹痛,但按之無抵抗感,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腸鳴等胃腸道癥狀。 2.煩躁、內(nèi)熱感、多夢、失眠。 3.舌苔薄膩,或黃膩,或黃白相兼。 54、小陷胸湯 [組成用法]黃連3~6g、全栝樓12~20g、制半夏6~10g。先煎栝萎,再入后二味,煎成分三次溫服。 [方證] 1,上腹部、胸脅部痞脹,按之疼痛。 2.心煩、失眠或咳嗽,痰黃粘膩或便秘。 3.舌質(zhì)紅、舌苔黃膩,脈浮滑數(shù)。 55、葛根芩連湯 [組成用法]葛根30g、炙甘草6g、黃芩9g、黃連9g。先煮葛根,再加諸藥,煮成分兩次溫服。 [方證] 1.發(fā)熱,微惡寒或不惡寒,或胸中煩熱,或午后高熱,頭痛酸楚,身重疲乏,口干苦,心煩,心悸,或項背拘急,或胸悶喘促,出汗。 2,腹痛,下利,大便粘滯不爽,或臭穢,或肛門灼熱,上脘痞痛。 3.舌邊尖偏紅,苔黃膩或黃白相兼而膩,脈滑數(shù)。 56、黃連阿膠湯 [組成用法]黃連12g、黃芩6g、芍藥6g、阿膠10g、雞蛋黃2枚。先煎前三味,藥成烊化阿膠,稍冷后,再攪入雞蛋黃,每日三次溫服。 [方證] 1,心中灼熱而煩,不得安臥,失眠,神情急躁,易怒等。 2.諸出血證或出血傾向。 3.面色蒼白,口舌糜爛;精神委靡,口燥咽干,手足心熱,頭昏耳鳴,小便短黃。 4.心下痞,腹痛,或久痢,下膿血。 5.舌質(zhì)紅或深紅,苔黃薄或花剝、起裂甚或狀若楊梅,脈細數(shù),無力。 57、黃芩湯 [組成用法]黃芩10~20g、炙甘草6~12g、芍藥6~12g、大棗12枚。水煎煮,分三次溫服。 [方證] 1.腹痛下利,或大便不爽,肛門灼熱,及身熱,口苦。 2.舌紅苔黃,脈弦。 58、白頭翁湯 [組成用法]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10g。水煎,分兩次溫服。 [方證] 1.發(fā)熱、口渴、下利、里急后重、便膿血。 2.或腹痛,肛門灼熱;小便短赤。 3.舌紅苔黃,脈數(shù)。 59、大黃黃連瀉心湯 [組成用法]大黃12~30g、黃連6~15g。用開水浸泡5分鐘,然后取汁,分1~5次溫服。 [方證] 1.上部出血,量多色鮮紅。 2.心煩不眠、狂躁目赤、心下痞而按之濡軟者。 3.舌紅赤,甚或起刺,苔黃膩,寸脈浮者。 60、大承氣湯 [組成用法]大黃10~30g、枳實12~25g、厚樸13~30g、芒硝12~30g。先煎厚樸、枳實,熬好前放大黃同煎5~10分鐘,再把芒硝加入溶化即可,服至大便稀多為度。不下,續(xù)服取下。 [方證] 1.陽明病,脈遲,汗出、不惡寒、發(fā)潮熱、手足戢然汗出者。 2.舌紅苔干焦黃,脈實有力而不大便、腹?jié)M者。 3.脈弱,煩躁心下硬,不大便,發(fā)熱或日晡熱、發(fā)狂、譫語者。 4.脈浮弦緊而劇烈腹痛、腹脹、腹皮熱、堅滿拒按,便秘、清水便或粘液膿血便者; 61、小承氣湯 [組成用法]大黃10~15g、厚樸10~30g、枳實10~20g。水煎,分兩次溫服。 以下為度,不下續(xù)服。 [方證] 1. 胃中燥、大便干(或初硬后溏)、小便數(shù)、譫語、潮熱或無潮熱者。 2.大承氣湯證燥屎不甚堅硬,微煩而稍緩者。 3.臍腹脹滿,按之有彈力,舌苔厚膩,脈滑實的呃逆或便秘患者。 62、調(diào)胃承氣湯 [組成用法]大黃15~20g、芒硝10~15g、甘草10g。水煮兩味,藥成后,入芒硝溶化,分2~5次溫服。 [方證] 1.體格壯實,面紅唇厚,心煩,譫語,發(fā)熱者。 2.大承氣湯證而痞滿不甚,不當峻下,并防泄下傷正者。 3.體壯、燥熱、便秘較久,胃氣不和,有時心煩、胸痛,大便反溏者。 63、大陷胸湯 [組成用法]大黃10~20g、芒硝12~15g、甘遂1~3g(為末)。先煎大黃,加芒硝,煮沸,入甘遂末攪勻,分2~3次溫服,以利為度。 [方證] 1.心胸結(jié)硬、滿痛、拒按而煩躁者。 2.胸腹積水,痛不可近,口干舌燥,脈沉緊有力,日晡發(fā)潮熱者。 64、麻子仁丸 [組成用法]大黃10~20g、枳實10~15g、厚樸10~20g、火麻仁10~30g、白;10~20g、杏仁10~20g。上六味,如法蜜丸,或斟酌劑量為湯亦可。 [方證] 1.小便數(shù)、經(jīng)常便秘而無所苦者。 2.心下痞、腹攣痛、大便干澀、外觀壯實、肌肉堅緊者。 65、大黃硝石湯 [組成用法]大黃10~15g、黃柏12~15g、芒硝12~15g、梔子10~15g。先煎煮三味,藥成后入芒硝,頓服,以下為度。 [方證] 1. 身熱發(fā)黃、小便澀赤、大便難、心胸結(jié)痛、懊依而口燥、苔黃、脈滑實者。 2.黃疸腹?jié)M或痛,便干溲赤,舌紅鼻燥,脈沉滑數(shù),潮熱或譫語者。 66、桂枝茯苓丸 [組成用法]桂枝6~10g、茯苓10~15g、丹皮6~10g、芍藥10~15g、桃仁6~10g。將五味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服3~6g,每日兩次,飯前溫開水送下?;蜃鳒珓鍍纱?,溫服。 [方證] 1.下腹痛、按壓則痛甚,有包塊。 2.頭痛昏暈、睡眠不良、煩躁、動悸。 3.面紅或紫紅,舌質(zhì)暗,或有紫點,脈澀。 67、桃核承氣湯 [組成用法]桂枝6~10g、桃仁10~25g、大黃10~15g、甘草3~6g、芒硝6~10g。將除芒硝以外的四味藥水煎兩次取汁,混勻后分兩份,每日服兩次,服時將一半量芒硝放入藥汁內(nèi),放火上稍沸騰,溶化后空腹服用,以瀉下為度。 [方證] 1.大黃證。 2.少腹部固定性拘急疼痛,按之更甚。 3.出血紫黑,易凝固結(jié)塊。 4.精神亢奮不安,如狂。 5.面紅、唇暗紅、舌質(zhì)暗紅或紫,舌面干燥,脈沉澀。 68、抵當湯 [組成用法]大黃10~15g、桃仁10~20g、水蛭6~12g、虻蟲6~12g。四味藥水煎后,溫服,以瀉下為度。 [方證] 1.精神異常,狂躁不安。 2.下腹部急滿硬痛,按之腹中有硬塊。 3.大便秘結(jié)或下黑便,或身有黃疸,月經(jīng)不調(diào)。 4.舌質(zhì)紫絳,脈沉結(jié)或沉澀。 69、下瘀血湯 [組成用法]大黃6~15g、桃仁6~10g、廑蟲6~10g。丸劑:研末,煉蜜為丸,每服10~15g,日服一次,黃酒送服。湯劑:黃酒煎服,不能飲酒者,水煎服。每日一次。 [方證] 1.少腹疼痛,腹中結(jié)塊,按之有抵抗感而痛。 2.腹脹腹?jié)M,大便干結(jié)。 3.產(chǎn)后惡露不下或極少,少腹刺痛拒按,煩悶氣粗。 4.舌質(zhì)暗有瘀點,脈沉結(jié)或沉澀。 70、大黃牡丹湯 [組成用法]大黃10~15g、丹皮10~15g、桃仁10~12g、芒硝6~10g、冬瓜子20~30g。四味藥水煎后,取汁,放入芒硝,沸騰融盡芒硝,一次服下。 [方證] 1.下腹腫痞疼痛,按之更甚。 2.便秘,煩躁,身熱有汗。 3.舌質(zhì)紅而堅老,苔黃、脈緊、滑或遲。 71、大黃甘遂湯 [組成用法]大黃12~20g、甘遂6~10g、阿膠6~12g。先煎兩味,阿膠另烊兌入,一次溫服。 [方證] 1.少腹?jié)M痛拒按,小便不利,大便秘結(jié)。 2.下肢浮腫或手足心熱,口不渴。 3.舌質(zhì)暗紅,苔黃或白,脈沉滑有力小便微難。 72、理中丸(湯) [組成用法]人參6~12g、于姜6~12g、炙甘草6~12g、白術(shù)6~12g。制丸法:上四味10倍量,共研細末,過篩,煉蜜為丸,每丸重9g,日二次,每次l丸。湯法:上四味,以水煎服,日三次。 [方證] 1.腹?jié)M腹脹、嘔吐下利、大便稀溏、食欲不振、心下痞硬、或涎唾多而清稀。 2.畏寒喜溫、精神委靡、口不干渴或舊干而不思飲。 3.舌質(zhì)淡紅、苔白或厚或膩或滑。 73、甘草干姜茯苓白術(shù)湯 [組成用法]炙甘草6~10g、白術(shù)10~30g、干姜10~15g、茯苓10~30g。水煎服,一日三次。 [方證] 1.腰以下有冷感,重壓感,酸痛感。 2.全身倦怠感,浮腫或平素好發(fā)浮腫。 3.腹瀉或便溏。 4.舌質(zhì)淡或淡紅,苔多白膩,或白滑,或根部厚膩。 74、茯苓甘草五味干姜細辛湯 [組成用法]茯苓10~20g、炙甘草3~6g、干姜6~12g、細辛3~9g、五味子6~10g。水煎取,分三次溫服。 [方證] 1.胸滿咳嗽,遇冷更咳,咯吐清稀泡沫痰。 2.舌苔白滑,舌質(zhì)淡,脈沉弦。 75、桂枝人參湯 [組成用法]桂枝6~15g、炙甘草6~10g、白術(shù)l0~15g、人參10~15g、干姜6~10g,水煎,分三次服。 [方證] 1.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 2.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或心腹疼、心下悸、四肢倦怠、足冷、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浮弱。 76、干姜人參半夏丸 [組成用法]干姜14g、人參14g、半夏28g [方證]嘔吐不止,或惡心欲嘔,吐物不臭或呈清水樣,心下痞硬,納呆,舌淡苔白滑。 [現(xiàn)代應(yīng)用] 妊娠惡阻、慢性胃炎、梅尼埃綜合征、惡性腫瘤放化療后胃腸道反應(yīng)等,以嘔吐或惡心欲嘔為主訴且病程較久者多有應(yīng)用本方的機會。 77、四逆湯 [組成用法]制附子20~100g(生者5~10g)、干姜15~50g、炙甘草20~40g。先煎附子,再入余藥,頓服或分兩次溫服。 以肢溫厥回為度。慢性病也可煎三次,分3~5次溫服。 [方證] 1.四肢厥逆,身體疼痛,精神委靡,二便清利,脈微欲絕屬里虛寒甚者。 2.汗、吐、下不當傷津損陽而造成的肢冷、疼痛、畏寒、喜睡、面色少華、舌淡暗、苔白膩、黑潤或白滑而脈象呈沉、細、微、軟等無神,或寸部空浮無力等癥者。 78、真武湯 [組成用法]茯苓30~50g、白術(shù)25~35g、芍藥30~60g、生姜30~50g、炮附子20~50g。先煎附子再入余藥同煎,分2~3次溫服。 [方證] 1.頭暈?zāi)垦?,心悸,震顫,畏寒、浮腫或疼痛、麻痹,舌淡胖,苔白潤,脈沉伏或微細無力者。 2.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喜暖惡寒、下肢冷痛、下利或咳或嘔吐,脈沉者。 3.肢體痛痹失仁或痿跛不用而舌淡、苔白或苔黑而潤、脈細小、精神倦怠者。 79、附子湯 [組成用法]制附子30~50g、茯苓30~50g、白術(shù)40~60g、芍藥30~50g、人參15~20g。用水1000ml先煎附子至600ml,再入余藥同煎至200ml,分l~2次溫服。 [方證] 1.后背惡寒、肢體拘急、關(guān)節(jié)冷痛或頭暈、小便不利而脈沉者。 2.各種痛證見手足冷(下肢更明顯)、小便不利、心下痞硬或悸動而脈沉細無力者。 3.妊娠胎脹,少腹如扇,發(fā)熱而精神委靡,腹痛惡寒者。 80、薏苡附子敗醬散 [組成用法]薏苡仁30~100g、附子10~15g、敗醬草30~60g(鮮者連根用100g)。水煎,分1~2次服。 [方證]皮膚粗糙起屑,右下腹拘急,按之虛軟無力。 81、大黃附子湯 [組成用法]大黃15~30g、附子20~50g、細辛5~10g。水煎,分2~3次溫服。 [方證] 1.偏于一側(cè)的身體疼痛,或絞痛,或掣痛,程度劇烈者。 2.或發(fā)熱,或惡寒,或便秘,或局部發(fā)冷者。 3.脈或弦或緊。 82、甘草附子湯 [組成用法]甘草10~20g、制附子10~50g,白術(shù)15~30g、桂枝20~50g。先煎附子,再入余藥同煎,分三次溫服。 [方證] 1.劇烈的關(guān)節(jié)疼痛,功能受限,伴全身汗出惡風及小便不利。 2.舌淡苔白潤,脈沉或浮細澀者。 83、桂枝附子湯 [組成用法]桂枝20~40g、制附子20~50g、生姜15~30g、大棗12~20枚、甘草10~20g。先煎附子,再入余藥同煎,分2~3次溫服。 [方證] 1.身體疼痛、關(guān)節(jié)屈伸不利、轉(zhuǎn)動痛劇、心煩、脈沉細或寸浮虛者。 2.知覺障礙、肌肉拘攣、疼痛、上沖、舌質(zhì)淡紅,苔白滑潤、脈浮澀數(shù)者。 84、白術(shù)附子湯 [組成用法]白術(shù)40~60g、制附子20~50g、生姜15~30g、大棗12~20枚、甘草10~20g。先煎附子,再入余藥同煎,分2~3次溫服。 [方證] 1.身體疼痛、肢節(jié)不利、納少、身重、便秘、尿量少、脈浮澀數(shù)。 2.用于甘草附子湯證而大便硬、小便自利者。 3.桂枝附子湯證而無氣上沖,見小便不利、大便偏干者。 85、當歸芍藥散 [組成用法]當歸10~20g、芍藥10~30g、川芎6~15g、茯苓10~30g、澤瀉10~30g、白術(shù)10~30g。上6味,共研細末為散,每服6g,酒和,日三次?;蛞运逯?,日服三次。 [方證] 1.妊娠腹中急痛,或綿綿作痛。 2.頭重,眩暈,心悸,小便不利,頭面及足跗浮腫。3.舌質(zhì)淡紅苔白膩,脈濡細緩或有弦滑之象。 86、當歸四逆湯 [組成用法]當歸10~20g、桂枝10~20g、白芍10~30g、細辛3~10g、炙甘草6~10g、通草3~6g、紅棗10~30g。上七味,水煎煮,分三次溫服。 [方證] 1.手足厥寒、麻木、冷痛,甚至青紫。 2.腹痛、頭痛,或腰痛、腿痛、腳痛。 3.脈細,舌淡苔白。 87、當歸貝母苦參丸 [組成用法]當歸10~30g、貝母10~30g、苦參10~30g。上三味,末之,煉蜜為丸,如小豆大,飲服3丸,加至10丸。亦可作湯,入蜂蜜30g沖服。 [方證] 1.小便淋漓不盡,溲時澀痛,尿色黃赤,大便干燥。 2.舌質(zhì)紅,苔黃,脈滑數(shù)。 88、腎氣丸 [組成用法]干地黃15~50g、山藥10~30g、山茱萸6~20g、澤瀉10~30g、牡丹皮6~15g、茯苓10~30g、桂枝6~12g、附子6~12g。將上藥研末,煉蜜為丸,每服6~9g,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蜃鳒珓?,水煎服,每日兩次。 [方證] 1.浮腫、小便不利或小便頻數(shù)、多尿。 2.腰腹疼痛,小腰或拘急疼痛,或麻木,或軟弱無力。 3.痰液、唾液、白帶等量多且清稀如水。 4.嚴重的疲勞倦怠感,肌膚虛浮,或有水腫,手足常怕冷畏寒,時常出現(xiàn)煩熱感。 89、復(fù)脈湯(炙甘草湯) [組成用法]炙甘草15~30S、桂枝10—20 s、生姜10~20g、大棗20~30枚、人參10~15g、生地黃60~120g、麥冬15~20g、麻仁15~30g、阿膠10~15g。(黃酒或米酒和水各半,先煎八味,去滓,阿膠另烊后兌入藥汁調(diào)勻,溫服,每日三次。不宜飲酒者,水煎亦可)。 [方證] 1.脈虛無力、三五不調(diào)。 2.消瘦、面色憔悴、舌苔薄或無苔。 3.倦怠、動悸、虛煩、頭昏、多夢或失眠、便秘。 90、膠艾湯 [組成用法]川芎6~10g、當歸10~15g、芍藥10~20g、阿膠10~15g、干地黃15~50g、艾葉6~10g、甘草3~6g。水煎,阿膠另烊后兌入,溫服,每日二次。 [方證] 1.出血不止或反復(fù)發(fā)作。 2.腹中痛,按之軟弱無力。 91、三物黃芩湯 [組成用法]黃芩15~50g、生地黃30~100g、苦參15~30g。三味藥同時水煎煮2~3次,取汁混合,分2~3次服用。 [方證] 1.心煩失眠,手足煩熱,甚則灼熱疼痛、膚色紅。 2.唇舌干燥,口渴欲飲。 3.舌質(zhì)紅而少津。 92、黃土湯 [組成用法]灶心土12~60S、干地黃15~60g、阿膠10~20g、黃芩10~20g、制附子6~15g、白術(shù)10~20g、甘草3~10g。阿膠烊化后,兌入煎成的藥汁中,溫服,每日二次。 [方證] 1.出血而精神不振,手足煩熱。 2.腹痛、下利、或微有浮腫。 3,脈沉細、遲或緊。 93、酸棗仁湯 [組成用法]酸棗仁10~30g、甘草3~6g、知母6~12g、茯苓10~20g、川芎6~12g。將酸棗仁搗為粗末先煎15分鐘左右,再放諸藥,水煎兩次后混合,分成兩份,早晚溫服。 [方證] 1.睡眠障礙,或失眠,或多夢噩夢驚醒,或睡眠淺而易醒。 2.性情急躁,易心煩、心悸,容易緊張、興奮。 3.頭痛、頭暈,或胸腹痛,肢體疼痛。 4.脈弦細。 94、木防己湯 [組成用法]木防己10~15g、石膏30~50g、桂枝6~10g、人參10~15g。水煎,分二次溫服。 [方證] 1.顏面黧黑、或紫暗、或兩顴暗紅。 2.喘息、動悸,呼吸急促,心下痞堅,氣短乏力或口舌干燥,多飲,腹?jié)M,甚則面目肢體浮腫,小便不利,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 3.舌質(zhì)紅,苔少乏津,脈沉緊。 95、吳茱萸湯 [組成用法]吳茱萸10~15g、人參10~15g、生姜20~30g、大棗12~20枚。水煎取汁,溫服,每日三次。 [方證] 1.干嘔或嘔吐涎沫。 2.頭痛,或痛連及肩頸。 3.手足冷、煩躁而坐臥不安。 4.心下痞硬且滿,按之痛或不適感。 96、桂枝芍藥知母湯 [組成用法]桂枝10~20g、芍藥10~20g、甘草3~6g、麻黃6~15g、生姜10~20g、白術(shù)10~20g、知母10~20g、防風10~20g、附子10~20g。水煎,分三次服。 [方證] 1.劇烈的關(guān)節(jié)痛、伴關(guān)節(jié)腫。 2.惡風發(fā)熱、有汗或汗少。 3.身體消瘦,面色暗黃或有浮腫,腳浮腫。 97、續(xù)命湯 [組成用法]麻黃10~30g、杏仁10~20g、桂枝10~30g、甘草5~15g、石膏40~200g、人參10~30g、當歸10~30g、干姜10~20g、川芎10~20g。水煎分二次溫服,待微汗出為度。不汗,蓋被助汗。若不汗,更服??傄院钩鰹槎龋豢梢婏L。 [方證] 1.大青龍湯證咳而多涎唾,或心下痞虛,或頭痛、腹痛者。 2.體格黑胖病人,咳逆上氣,面目浮腫,但伏不得臥,口干煩渴者。 3.肢體不遂、言語澀滯、茫然不知痛癢或身拘急不能轉(zhuǎn)側(cè),屬表邪兼內(nèi)虛者。 98、大黃廑蟲丸 [組成用法]制大黃8g、黃芩6g、甘草6~10g、桃仁10g、杏仁10g、芍藥12g、生地30g、干漆3g、虻蟲10g、蠐螬10g、廑蟲6g、水蛭10g。上藥研成細末,煉蜜成丸。每次3~6g,溫水或黃酒送下,每日二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可參照以上量或原方比例。 [方證] 1.少腹部疼痛或有硬塊、腹有脹滿感、飲食減少。 2.形體消瘦、面色暗晦、肌膚干燥如鱗甲、兩目黯黑。 3.舌質(zhì)暗紫、或舌見瘀斑,脈沉細澀。 99、烏梅丸 [組成用法]烏梅10~20g、細辛3~6g、干姜6~10g、黃連6~10g、當歸10~15g、附子10g、川椒6~10g、桂枝10~15g、人參10~15g、黃柏6~10g。水煎服,每日二次。作九劑時可按古法制丸,或用現(xiàn)代方法煉蜜為丸。成人每次服20g左右,兒童酌減。 [方證] 1.手足厥冷、心中煩狂。 2.嘔吐、腹中痛。 3.腹瀉、大便稀溏或瀉下粘液。 4.口苦、目赤、小便黃。 100、溫經(jīng)湯 [組成用法]吳茱萸6~10g、當歸10~12g、芍藥10~12g、川芎6~10g、麥門冬15~20g、半夏10~15g、人參10~15g、阿膠10~15g、桂枝10~12g、丹皮10~12g、生姜6~10g、甘草3~6g。水煎二次,溫服,每日二次。 [方證] 1.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色暗淡或有血塊。 2.自覺手足心熱而又惡風、自汗,午后有發(fā)熱感,或有頭痛、惡心。 3.腹壁薄而無力,小腹部拘急、疼痛或腹脹感。 4.口唇干燥,舌質(zhì)暗淡,脈澀。 請看100首經(jīng)方: 001、甘草湯 002、桔梗湯 003、芍藥甘草湯 004、桂枝甘草湯 005、甘草干姜湯 006、大黃甘草湯 007、甘草麻黃湯 008、半夏散及湯 009、甘麥大棗湯 010、桂枝湯 011、小建中湯 012、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013、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 014、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015、茯苓桂桂五味甘草湯 016、五苓散 017、防己黃芪湯 018、黃芪桂枝五物湯 019、黃芪白芍桂枝苦酒湯 020、麻黃湯 021、小青龍湯 022、大青龍湯 023、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024、葛根湯 025、麻黃附子細辛湯 026、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027、越婢湯 028、射干麻黃湯 029、厚樸麻黃湯 030、小柴胡湯 031、大柴胡湯 032、四逆散 033、柴胡桂枝湯 034、柴胡桂枝干姜湯 035、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036、小半夏湯 037、大半夏湯 038、半夏厚樸湯 039、旋覆代赭湯 040、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 041、栝蔞薤白半夏湯 042、麥門冬湯 043、豬苓湯 044、澤瀉湯 045、枳術(shù)湯 046、白虎湯 047、白虎加桂枝湯 048、白虎加人參湯 049、竹葉石膏湯 050、梔子豉湯 051、茵陳蒿湯 052、瀉心湯 053、半夏瀉心湯 054、小陷胸湯 055、葛根芩連湯 056、黃連阿膠湯 057、黃芩湯 058、白頭翁湯 059、大黃黃連瀉心湯 060、大承氣湯 061、小承氣湯 062、調(diào)胃承氣湯 063、大陷胸湯 064、麻子仁丸 065、大黃硝石湯 066、桂枝茯苓丸 067、桃核承氣湯 068、抵當湯 069、下瘀血湯 070、大黃牡丹湯 071、大黃甘遂湯 072、理中丸(湯) 073、甘草干姜茯苓白術(shù)湯 074、茯苓甘草五味干姜細辛湯 075、桂枝人參湯 076、干姜人參半夏丸 077、四逆湯 078、真武湯 079、附子湯 081、薏苡附子敗醬散 081、大黃附子湯 082、甘草附子湯 083、桂枝附子湯 084、白術(shù)附子湯 085、當歸芍藥散 086、當歸四逆湯 087、當歸貝母苦參丸 088、腎氣丸 089、復(fù)脈湯(炙甘草湯) 090、膠艾湯 091、三物黃芩湯 092、黃土湯 093、酸棗仁湯 094、木防己湯 095、吳茱萸湯 096、桂枝芍藥知母湯 097、續(xù)命湯 098、大黃廑蟲丸 099、烏梅丸 100、溫經(jīng)湯 編輯:劉一晗 校對人:董威 來源:網(wǎng)絡(lu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