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人,活著,不是為了熱鬧而來;一些情義,養(yǎng)著,不是為了有答而贈。
遇到劉勰的句子:情往似贈,興來如答。你若情深而往,自有興味來應(yīng)。有贈,有答,是一派清風(fēng)定與明月同夜的君子謙謙。像一叢思念,長成深深庭院里的一場場風(fēng),你以為,天知地知我知,怎知,他亦有知,且有情意寄你,答你的魚貫之思。
這需要深久的信力!
更多的生活是,想要一片天,就得自己去掙。多少,待定;有無,難測。往往,你等一場煙雨,卻只在天際遇一眼天青色,難能如愿,你不能怪長空不懂有情有義。生活是一截戰(zhàn)場,你以為敵已死傷相枕,真相不過是錯殺。敵我都不真實,真實的只有傷亡!
情,往人,往物,往似水流年,往白日青天。有答,三世有幸;無答,無虧三生。有答無答,往情便罷!
人,不會因為有人免你一往而深的情,就終止愛另外的人;不會因為養(yǎng)過一只草莽似匪的犬,就決心離棄它;不會因為此刻只剩一卒一戟,風(fēng)蕭蕭易水寒,而忘卻想要千軍萬馬的此生今世……
我們被如是教育至今,能施勿索,即便是取人錙銖。我們需要如此慨當(dāng)以慷,且艱苦卓絕嗎?
一味教人堅強,都太過勵志。被勸,節(jié)哀順變,順變,用來相信,算是一種安慰;節(jié)哀,卻有違情意,只是送一腔斷腸別緒給弱水三千里的某一人,為何要節(jié)制,速速收了呢!大災(zāi)大難,難免骨血俱傷,勸節(jié)哀,說忘卻,終是知易行難,言者以為的安慰,不過是聽者的刀兵。
所以,不言不語,方是大慈大悲。最好的安慰,是沉默的陪伴。
記得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汶川地震之后的男子,如何如何熬過奪命的災(zāi)后72小時,忍著不死。得救之時,深松了一口氣,卻沒能再續(xù)上這口氣。有人搖他,要他再堅強一會兒。醫(yī)生說,你們已經(jīng)搖了半個多小時了,讓他歇會兒吧!忍著不死,直到再會一次天地,到此為止的堅強,到此為止的鐵骨錚錚,只是累了。有人不甘,已經(jīng)救下了,不是嗎?
最先,我總是用“別哭”來給人安慰;后來,學(xué)著說“哭吧”,送一則可依可偎的空肩,讓他哭個夠;現(xiàn)在,我不再有應(yīng)有答,只是安靜作陪,看他的哀傷寂然枯萎,一一凋零,重歸平和,再次振作。
傷情,枯期而至,人不藥而愈。像愛情,敗期已來,多用力也掙不回來!
我所信任的情話,是“我在”,而非“愛你”。贈你繾綣的人,請讓他知道如何往你;索你溫情的人,請告訴他你從未想過離開。記得我對那個初生而來的嬰孩,第一面,說過的第一句話不是“媽媽愛你”,而是“媽媽一直都在”!送一懷柔情蜜意,深情如此;索一片風(fēng)輕日暖,慈悲如此。
給情愿近你的人,答一腔,開一口子,引他到你;給待你重若泰山的人,一些明朗和捷徑,是何等菩薩心腸!
我們,幸會這樣的流年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