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人,中亞人,根據(jù)史料,有明顯的白種人特征。地位非常卑賤,是匈奴的奴隸,根本不被當作人看待。后來受匈奴影響,中國人也把羯族抓來當奴隸使用。匈奴造反的時候,羯族也逐漸強大,最后消滅了匈奴政權(quán),稱霸中國北方.(建國后趙)
羯族的來源至今仍是個謎,不過很多學(xué)者認為他們可能是中亞的粟特人。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1:從后趙皇帝的姓上分析,后趙皇帝姓石,粟特在中亞建立了許多小國,其中有一個叫塔什干,就是今天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唐朝稱其為石國,許多該國到中國的粟特人給自己取中國姓時都取石字。
2:史書上說羯人多數(shù)信胡天,這個胡天就是拜火教主神阿胡拉.馬茲達,而拜火教是粟特人主要信奉的宗教。
所以,羯族可能是粟特人,而粟特人是東伊朗語族,說的是東伊朗語。從史書上誤稱他們?yōu)樾倥珓e部上看,他們應(yīng)該是跟隨匈奴一起進入中國的。順便說一下,東伊朗人不是伊朗人,現(xiàn)在的阿富汗塔什圖人和塔吉克人就是,他們和伊朗人,印度人都屬于雅利安人。和歐洲人一樣屬于印歐語族。別看伊朗人,印度人長得黑,可他可他們都是標準的白種人。阿拉伯人也是白種人
中華 --羯族,中國北方古代民族名。又稱“羯胡”。
羯人入塞之前,隸屬于匈奴,即“匈奴別落”。羯人具有深目、高鼻、多須的特點。其族源有數(shù)說:曰為入塞匈奴19種中羌渠之后裔;約于漢代為匈奴所俘而帶入塞。入塞后的羯人保留著部落組織,部有大、小酋帥。羯人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生活貧困,有的為漢族地主傭工,有的外出作商販。他們原信仰“胡天”(祆教)。后來多信佛教。人死后,實行火葬。
羯人魏晉時,主要分布在上黨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縣)的武鄉(xiāng)、羯室一帶。與漢人雜居。羯族內(nèi)徙后居于上黨武鄉(xiāng)縣(今山西榆社縣),羯族徙居武鄉(xiāng)的時間,難以確證。關(guān)于羯族的族屬問題,史籍記載也極少。《晉書?石勒載記》說:"石勒字世龍,初名,上黨武鄉(xiāng)羯人也,其先匈奴別部羌渠之胄。"《魏書?羯胡石勒傳》云:"其先匈奴別部,分散居于上黨鄉(xiāng)羯室,因號羯胡。"又考《晉書?北狄匈奴傳》所載,云入塞匈奴19種,其中有羌渠一支。陳寅恪主張羯人是月氏人。唐長孺認為主要為西域胡。王仲犖認為羯人是石國人。認為羯人高鼻深目多須、崇祆教,同匈奴不是一個部落;又據(jù)《魏書》有者舌國,《隋書》有石國,都柘折城,即今天的塔什干,據(jù)此推斷,石勒的祖先可能就是石國人。移居中原后,遂以石為姓,其祖并為部落小帥。譚其驤認為,羯人是中亞康居人統(tǒng)治下的索格底亞那人。 七十年代以來,有考證,認為羯人是中亞康居人,但羯人不是被康居人所征服的南部農(nóng)業(yè)居民--索格底亞那人。而是康居(羌渠)游牧人。兩漢時期,康居羈屬匈奴,因而可能有一部分人隨匈奴東來,轉(zhuǎn)戰(zhàn)于蒙古草原,其后又隨之南遷,逐漸內(nèi)徙于上黨武鄉(xiāng)一帶,因為他們既是康居人,又是匈奴的附庸,故稱:"匈奴別部,羌渠之胄。"童超:《關(guān)于五胡內(nèi)遷的幾個考證》,這個論證與文獻記載更為切近,較為可信。
羯族的活動見于記載的僅有石勒為并州刺史司馬騰賣于河北、山東做奴隸。其后石勒先召集王陽等八人為"騎盜",后又為"二十八騎"。劉淵起兵后,石勒率所部響應(yīng),歸附劉淵轉(zhuǎn)戰(zhàn)于并州。漢國劉聰繼位后,兩度授石勒為并州刺史。石勒由并州坐大,后又受命都督冀、幽、并、青四州雜夷,受封為上黨郡公,又署其長子為上黨國世子,移襄國建后趙,但并州、平陽、上黨仍是他們的主要據(jù)點。
簡史
1.東漢
東漢后的魏蜀吳三國,曹魏地處北方據(jù)有燕趙,而且實力最強。曹操在滅袁術(shù)、呂布、袁紹群雄之后又降烏桓,統(tǒng)一北方,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稱魏王,都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曹丕代漢立魏后,轄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境內(nèi)除中原漢族外,還包括匈奴、鮮卑、氐、羌、烏桓、羯、盧水胡、西零等少數(shù)民族,其間的鮮卑、烏桓和匈奴較為強大。
2.十六國——后趙
后趙(今河北、山西、河南、山東、陜西、江蘇、安徽、湖北、甘肅、遼寧的一部分)。
羯人石勒于東晉元帝大興二年(319)建立趙國,史稱后趙,為十六國之一。參照魏、晉王朝的法規(guī),建立各種政治制度,設(shè)立學(xué)校,提倡經(jīng)學(xué),閱實戶口,勸課農(nóng)桑,對安定社會起到一定作用。但法政嚴苛,殺人甚多。實行“胡漢分治”,禁說“胡”字;稱羯人為國人,稱漢人為漢人;縱容羯人欺壓異族。朝廷設(shè)有專門官吏門臣祭酒,管理羯人訴訟。333年,石勒死,侄石虎奪取政權(quán),施行暴政,民不聊生,于349年為冉閔所滅。
1).前趙、后趙的對峙與統(tǒng)治
西晉滅亡后,匈奴族統(tǒng)治者劉聰占有了北方大部分土地,公元318年劉聰死,劉曜乘內(nèi)部變亂之機,奪取政權(quán),遷都長安稱帝,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公元319年,石勒反劉曜,自稱大單于、趙王,定都襄國(今河北邢臺市),以河內(nèi)等24郡為趙國,擁有民戶29萬,史稱后趙。后趙羯族地位優(yōu)越,時稱"國人"。石勒為鞏固其統(tǒng)治,重用漢族人趙郡張賓為謀主,采用漢族的一些統(tǒng)治政策,國力日強。公元321年,遣石虎進取幽州,俘刺史段匹磾,幽州、冀州、并州三州皆歸屬后趙。不久,石虎又率軍進討鮮卑郁粥于離石,郁粥逃奔烏桓,石虎悉降其眾,繼爾南下,盡收河南之地。前趙與后趙為爭奪地盤,多次交戰(zhàn),公元329年,石勒攻滅前趙,并有關(guān)隴之地。后趙之地"南逾淮海,東濱于海,西至河西,北盡燕代",統(tǒng)治了北方廣大地區(qū),與江南的東晉政權(quán)形成北南對峙局面。石勒在位,實行過一些漢化政策, 石勒死后,石虎繼位,于公元335年遷都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石虎荒淫殘暴,任意迫害人民,在鄴城大建宮室,筑樓臺高閣,眾役繁興,加之征遼西、征東晉的窮兵黷武,終于引發(fā)了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強烈反抗。公元349年,梁犢率邊兵起義,打擊了后趙的統(tǒng)治者。石虎病死后,他的兒子們?yōu)闋帄Z帝位,自相殘殺,
羯族在中國歷史的比較短暫,僅僅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后趙政權(quán).羯族尚未建立正式的國家之前,所需軍糧除一部分自給以外,其它皆掠奪而來,如《晉書·孝愍帝紀》說公元317年夏北方大旱,隨之蝗蟲泛濫,“時石勒亦竟取百姓禾,時人謂之胡蝗”,
羯族史書稱之為“食人惡魔”。史載他們行軍作戰(zhàn)沒有糧草,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稱漢族女子為“雙腳羊”。夜間奸淫。白天則宰殺烹食。羯族對漢族的血債實在太多,在他們所建立的后趙政權(quán)中,漢族幾乎到了滅族的邊緣。后趙開國皇帝石勒(羯族)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漢族士人免罰,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漢人的東西。同時又禁止?jié)h人稱游牧民族作胡人,而稱“國人”,違者斬。他的開國漢人大臣,來朝見他時,因身上值錢東西和衣服被胡人搶了,勒問他出了什么事,大臣正在氣頭上,說胡人搶了他,而忘了說國人。才發(fā)覺說錯了話,趕緊向石勒賠罪,勒赦免了他。可以想像一般漢人當時的處境。
由于聽信巫師之言,石勒繼位者(一說為侄,一說為與其嬸所生)石虎更加變本加厲百倍。他跟一條毒蛇一樣,腦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殺戮,三是享樂。
發(fā)男女十六萬,運土筑華林苑及長墻于鄴北。時逢暴雨,漳水水漲,死者數(shù)萬人;石虎已有多處宮殿,還不滿足,又驅(qū)漢丁四十余萬營洛陽、長安二宮,造成尸積原野;修林苑甲兵,五十萬人造甲,十七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奪漢女五萬入后宮肆意變態(tài)凌殺污辱之行,其間由于負婦義夫的反抗,死者不計其數(shù);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成漢的使者見到沿途樹上掛滿上吊自殺的人,城墻上掛滿漢人人頭,尸骨則被做成“尸觀”,恐嚇世人,數(shù)萬反抗將士的尸體被棄之荒野喂獸;
血腥屠殺和殘酷的民族壓迫,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減少,土地的大量荒蕪,傍之虎狼等野獸成群出現(xiàn)繁殖。石虎將邯鄲(一說臨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區(qū),數(shù)萬平方公里土地劃為其狩獵圍場,創(chuàng)全人類有史以來的吉尼斯世界記錄。規(guī)定漢人不得向野獸投一塊石子者,否則即是“犯獸”,將處以死罪,被殺或被野獸吃掉的人不計其數(shù),漢人的地位竟連野獸都不如;太子石邃比他爹石虎還要令人發(fā)指。如果說石虎是殘暴荒淫的話,這個二十幾歲的青年只能以變態(tài)來解釋。在自己府上閑著無聊的時候就帶著刀亂竄,碰到自己的侍女就把她的頭砍下來,擦干凈血放到盤子里面做成工藝品和部下觀賞。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惡魔竟然篤信佛教,他命令他所擄掠的漢族女子做尼姑,碰到漂亮的就先和她交配,然后就把這個倒霉的尼姑身上的肉割下來和牛羊肉混著煮,還把這種食品賞賜給部將吃,讓他們猜測是什么原料做的。
冉閔滅后趙政權(quán),一次解放被擄掠的漢族女子達二十萬。這些漢族女子不是被擄去作妻作妾的。而是作為“雙腳羊”一樣的家畜。隨時隨地被奸淫蹂躪。也可能隨時隨地被宰殺烹食。有五萬多少女這時雖被解放,但也無家可歸。
2).冉閔滅后趙,前燕滅冉魏
羯族異常殘暴,倒行逆施激起廣大被統(tǒng)治的中原族人的反抗。在羯族內(nèi)部不穩(wěn)定的時候,漢人冉閩起義, 后趙大將軍冉閔(漢族人)乘機利用民族矛盾,攻殺后趙皇帝石鑒,奪取政權(quán),國號魏,史稱冉魏,仍都鄴城。
冉魏政權(quán),消滅了絕大部分羯族人
,大殺羯人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史載殺死20多萬人),
史稱殺胡令,羯族從此從中國歷史上消失。 公元352年,鮮卑族首領(lǐng)慕容氏從東北攻入冀州,冉閔兵敗被殺,冉魏政權(quán)僅兩年多就被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