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傷寒說意》清·黃元御

 nqj0108 2016-10-27



民間中醫(yī)網(wǎng)黃元御醫(yī)書整理小組校編
http:///forum/

清·黃元御·傷寒說意·序
—1-
傷寒說意自敘
言者,所以在意也?!端貑枴防坠唬撼贾问栌?,說意而已。仲景《傷寒》,其
言奧賾①,其意昭明,解言則難,說意則易,其意了然,其言無用矣。
筌②所以在魚,得魚者必忘其筌。蹄③所以在兔,得兔者必忘其蹄。言所以在意,
得意者必忘其言。言有質(zhì)文④而意無質(zhì)文,言有利鈍而意無利鈍,言人人殊,意人
人同,是故意貴乎得而言貴乎忘。
昔勝書之見周公,無言而退,溫伯之見孔子,不言而出。勝書、溫伯,善語于
無言,周公、孔子,善聽于無聲,何者?得其意也。其意誠得,其言不傳,雖謂其
言至今傳焉可也。相如⑤、子云⑥,古之長于立言者,而封禪之義未亡,《太玄》之
旨不著,相如之言顯,子云之言隱也。使《傷寒》之書出于相如,則大傳矣,出于
子云,則永亡矣。仲景拙于立言而巧于立意,《傷寒》之亡,以其言也,《傷寒》之
傳,以其意也。仆傳《傷寒》,說意而已。
戊辰⑦之歲,成《傷寒懸解》。庚午年春,旅寓濟南,草《傷寒說意》數(shù)篇。辛
未六月,客處江都⑧,續(xù)成全書。⑨甲戍正月,久宦京華,不得志,復加刪定,仲景
之意得矣。仆之得意,不可言也。
世之最難長者,得意之事,玉楸子往往于失志之中,有得意之樂。若使得志,
則必失意,若使得意,則必失志。圣人無全功,造化無全能,與其得志而失意,不
如得意而失志。二者不可兼,寧舍彼而取此。此中得失,不足為外人道也,此中憂
樂,未易為俗人言也。
① 奧賾 精深蘊秘。“奧”,猶深也?!百憽保^幽深難見。
② 筌 捕魚竹器。
③ 蹄 兔綱。
④ 質(zhì)文 優(yōu)劣不等。
⑤ 相如 司馬相如,字長卿。公元前179-117 年,西漢蜀郡成都人,辭賦家。
⑥ 子云 西漢·楊雄,字子云。公元前53 年-公元18年。著《太玄經(jīng)》《法言》《訓纂篇》《方言》等。
⑦ 戊辰 乾隆十三年戊辰,即公元1748 年。
⑧ 江都 縣名,今揚州市。
⑨ 甲戌 乾隆十九年甲戌,即公元1754 年。
清·黃元御·傷寒說意·序
—2-
甲戌正月東萊都昌黃元御撰
清·黃元御·傷寒說意·序
—3-
傷寒說意跋
壬辰①冬,謁張翰風②夫子于陶署③。語及岐黃學,夫子曰:昌邑黃坤載先生醫(yī)
術(shù),仲景而后一人也。乾隆間,四庫館中校纂諸臣知醫(yī)者寡,故其書雖已著錄④而卒
未大顯。子其為我訪求未刻之書以來,毅識之于心,不敢忘.蓋是時夫子已刻黃氏
書四五種,凡數(shù)十萬言矣。
次年毅設(shè)帳濟南,以語陳孝廉元圃,元圃謂其友宋君有黃氏《傷寒說意》鈔本,
因走伻⑤借觀。書未至而夫子沒,哲嗣仲遠復申夫子遺命,求黃氏之書,一為《周易
懸象》,一為《四圣懸樞》,一即《傷寒說意》也。然毅既以此書寄仲遠,值夫子柩
將返葬,至無以為旅資,且行李已首涂⑥,故仲遠諄諄以改鈔相屬,毅諾之。
甲午⑦春,讀《禮》之暇,率及門人李、董兩生,并日繕戰(zhàn),復加校讎,擬即
付之剞氏。蓋敬卒翰風夫子之志,而成仲遠之賢,且以彰黃氏之絕業(yè),起世人之沉
疴。而并以望夫好善之人,終能以《四圣懸樞》、《周易懸象》等書見示也。
甲午三月下浣趙汝毅謹跋
① 壬辰 道光十二年壬辰,即公元1832 年。
② 張翰風 即張琦,清·陽湖人,初名翊,字翰風,號宛鄰,道光舉人,歷知章丘、館陶等縣,所至
有名績。工詩、古文及分隸,尤精輿地之學,著有《戰(zhàn)國策釋地》《素問釋義》《古詩錄》《宛鄰文集》。
③ 陶署 山東省館陶縣衙。
④ 著錄 指黃氏醫(yī)籍錄于《四庫全書總目錄提要》。
⑤ 伻 使也。
⑥ 首涂 先已上路。
⑦ 甲午 道光十四年甲午,即公元1834 年。

傷寒說意·目錄
·i·
目 錄
傷寒說意卷首···1
六經(jīng)解............1
六氣解............3
營衛(wèi)解............4
風寒解............5
傳經(jīng)解............6
里氣解............7
傷寒說意卷一·太陽經(jīng)9
風寒原委........9
提綱.12
太陽中風桂枝湯證....12
太陽傷寒麻黃湯證....12
太陽風寒兩感桂麻各半湯證.13
太陽風寒大青龍湯證14
衄血.14
太陽傷寒小青龍湯證15
太陽風寒白虎湯證....15
太陽傷寒五苓散證....16
太陽風寒抵當湯證....17
太陽傳經(jīng)......18
傷寒說意卷二·太陽經(jīng)壞病·······21
提綱..21
太陽壞病入陽明腑證....21
太陽壞病入太陰臟證....23
太陽壞病入少陰臟證....28
太陽壞病入厥陰臟證....32
傷寒說意卷三·太陽經(jīng)壞病結(jié)胸痞證·····33
提綱..33
太陽壞病結(jié)胸證..........33
太陽壞病痞證.36
傷寒說意卷四·陽明經(jīng)··41
提綱..41
陽明初病葛根湯證.......41
陽明腑證........42
亡津便燥........45
瘀血..45
熱入血室........46
傷寒說意卷五·陽明經(jīng)虛證·······47
提綱..47
陽明入太陰證.47
三陽合病發(fā)黃.51
傷寒說意·目錄
-ii-
陽明少陽合病 51
傷寒說意卷六·少陽經(jīng)· 53
提綱. 53
少陽小柴胡湯證.......... 53
少陽連太陽經(jīng)證.......... 54
少陽入陽明腑證.......... 55
經(jīng)腑雙結(jié)....... 56
少陽傳里....... 56
熱入血室....... 57
傷寒說意卷七·少陽經(jīng)壞病······ 59
提綱. 59
少陽壞病入陽明證....... 59
少陽壞病入太陰證....... 61
少陽壞病結(jié)胸痞證....... 62
傷寒說意卷八·太陰經(jīng)· 63
提綱. 63
痛滿吐利....... 63
太陰四逆湯證 63
腹痛腹?jié)M....... 64
發(fā)黃. 65
傷寒說意卷九·少陰經(jīng)· 67
提綱. 67
少陰連太陽經(jīng)證.......... 67
誤汗亡陽....... 68
少陰里證....... 68
咽痛. 69
吐利. 70
下利. 71
下利脈微....... 71
便膿血........... 72
死證. 72
陽復. 73
土勝水負....... 73
急下三證....... 74
傷寒說意卷十·厥陰經(jīng)· 75
提綱. 75
厥陰烏梅丸證 75
厥熱勝復....... 76
陰陽消長....... 77
陰勝. 78
泄利. 78
嘔吐. 79
死證. 80
陽復. 80
附錄:《傷寒論》中有而書中不載的方子............ 83
傷寒說意·目錄
·iii·
方劑索引............87

·1·
傷寒說意卷首
六經(jīng)解
天有六氣,風、熱、暑、濕、燥、寒,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也。人感
天之六氣而生六腑,故六腑為陽,感地之五行而生五臟,故五臟為陰。五臟者,肝、
心、脾、肺、腎也,六腑者,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也。臟五而腑六,《靈
樞·脹論》: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是為心包,合為六臟。六臟六腑,是生十二經(jīng)。
經(jīng)氣內(nèi)根于臟腑,外絡(luò)于肢節(jié)。脾、腎、肝、膽、胃、膀胱經(jīng)行于足,是為足之六經(jīng),
肺、心、心包、三焦、大腸、小腸經(jīng)行于手,是為手之六經(jīng)。手有三陰三陽,足有三
陰三陽。脾肺之經(jīng),太陰也。心腎之經(jīng),少陰也。肝與心包之經(jīng),厥陰也。膽與三焦
之經(jīng),少陽也。胃與大腸之經(jīng),陽明也。膀胱小腸之經(jīng),太陽也。經(jīng)有十二,六氣統(tǒng)
之,兩經(jīng)一氣,故亦曰六經(jīng)。太陽與少陰為表里,陽明與太陰為表里,少陽與厥陰為
表里也。
小腸手太陽之經(jīng),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cè),上腕,出踝中,上循臂骨下廉,出
肘內(nèi)側(cè),循臑外后廉,交肩上,入缺盆,絡(luò)心,下膈,抵胃,屬小腸,從缺盆循頸,
上頰,至目內(nèi)眥。
膀胱足太陽之經(jīng),起于目內(nèi)眥,上額,交巔,下項,挾脊,抵腰中,循膂,絡(luò)腎,
屬膀胱,從腰中貫臀,入腘中,貫踹內(nèi),出外踝,至小指外側(cè)。
大腸手陽明之經(jīng),起于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循臂上廉,入肘,上肩,
入缺盆,絡(luò)肺,下膈,屬大腸,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挾口,交人中,左之右,
右之左,上挾鼻孔。
胃足陽明之經(jīng),起于鼻之交頞中,入上齒,挾口,環(huán)唇,下交承漿,循頤后,出
傷寒說意·卷首
·2·
大迎,上耳前,至額顱,從大迎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luò)脾,從缺
盆下乳內(nèi)廉,挾臍,入氣街,抵伏兔,下臏膝,循脛外,下足跗,入大指。
三焦手少陽之經(jīng),起于名指之端,循手表腕,出臂外,貫肘,上肩,入缺盆,布
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后,至目銳眥。
膽足少陽之經(jīng),起于目銳眥,下頸,合缺盆,下胸中,貫膈,絡(luò)肝,屬膽,循脅
里,出氣街,繞毛際,循髀陽,出膝外廉,下輔骨,出外踝之前,循足趺①,入名指。
脾足太陰之經(jīng),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內(nèi)側(cè),上內(nèi)踝前廉,上腨內(nèi),循脛骨后,交
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nèi)前廉,入腹,屬脾,絡(luò)胃,上膈,挾咽,連舌本。
肺手太陰之經(jīng),起于中焦,下絡(luò)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
循臑內(nèi),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nèi),入寸口,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腎足少陰之經(jīng),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循內(nèi)踝之后,入跟中,上腨內(nèi),出腘
內(nèi)廉,上股內(nèi)后廉,貫脊,屬腎,絡(luò)膀胱,上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從肺
出,絡(luò)心,注胸中。
心手少陰之經(jīng),起于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luò)小腸,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
從心系上肺,出腋下,循臑內(nèi)后廉,行太陰、心主之后,下肘內(nèi),循臂內(nèi)后廉,抵掌
后,循小指之內(nèi),出其端。
肝足厥陰之經(jīng),起于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nèi)踝一寸,上踝八寸,交
出太陰之后,上膕內(nèi)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luò)膽,上
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后,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從目系下頰,環(huán)唇內(nèi),
貫膈,注肺。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luò)之經(jīng),起于心中,出屬心包絡(luò),下膈,歷絡(luò)三焦,從胸出脅,
下腋,循臑內(nèi),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陽經(jīng)在表,陰經(jīng)在里。太陽在外,皮毛之分也,次則陽明,次則少陽,次則太陰,
次則少陰,次則厥陰,近于骨矣。陽經(jīng)則屬腑絡(luò)臟,陰經(jīng)則屬臟絡(luò)腑。足之陽經(jīng),行
于股外,陰經(jīng)行于股內(nèi)。手之陽經(jīng),行于臂外,陰經(jīng)行于臂內(nèi)。陽經(jīng)之次,陽明在前,
① 趺 同跗。
傷寒說意·卷首
·3·
少陽在中,太陽在后,陰經(jīng)之次,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后。手之陰經(jīng),自胸
走手,陽經(jīng)自手走頭。足之陽經(jīng),自頭走足,陰經(jīng)自足走胸。手三陽之走頭,足三陽
之走足,皆行于頸項而會于督之大椎。手足經(jīng)之分走,異道環(huán)周,太陽、少陰,行身
之背,陽明、太陰,行身之前,少陽、厥陰,行身之側(cè)。是諸經(jīng)之部次也。
經(jīng)有十二,獨言足經(jīng)而不言手經(jīng)者,手之六經(jīng),自胸而手,自手而頭,所轄之部
小,足之六經(jīng),自頭而足,自足而胸,所轄之部大,經(jīng)大則氣旺,氣旺則病加也。兩
經(jīng)同氣,病則俱病,但手經(jīng)輕清而足經(jīng)重濁,病則手經(jīng)輕而足經(jīng)重,以足經(jīng)之氣偏于
重濁故也。
六氣解
天有六氣,初之氣,厥陰風木,二之氣,少陰君火,三之氣,少陽相火,四之氣,
太陰濕土,五之氣,陽明燥金,六之氣,太陽寒水。天人同氣也,肝足厥陰之經(jīng),是
為風木,心手少陰之經(jīng),是為君火,三焦手少陽之經(jīng),是為相火,脾足太陰之經(jīng),是
為濕土,大腸手陽明之經(jīng),是為燥金,膀胱足太陽之經(jīng),是為寒水。經(jīng)有十二,六氣
統(tǒng)之,厥陰以風木主令,手厥陰火也,從母化氣而為風,少陰以君火主令,足少陰水
也,從妻化氣而為熱,少陽以相火主令,足少陽木也,從子化氣而為暑,太陰以濕土
主令,手太陰金也,從母化氣而為濕,陽明以燥金主令,足陽明土也,從子化氣而為
燥,太陽以寒水主令,手太陽火也,從夫化氣而為寒。經(jīng)氣對化,自然之理。
人之六氣,不病則不見,病則一經(jīng)之氣見?;蜃砸娖淞顨?,或自見其本氣,或主
令者而見從化之氣,或從化者而見主令之氣,視其經(jīng)氣之盛衰焉。厥陰、太陰、太陽,
足經(jīng)主令而手經(jīng)化氣者也。足厥陰,風木也,手厥陰之火,應(yīng)從風化,而厥陰經(jīng)病,
陽虛則手厥陰化氣于風木,陽盛則手厥陰不從風化而從少陽之暑化。足太陰,濕土也,
手太陰之金,應(yīng)從濕化,而太陰經(jīng)病,陽虛則手太陰化氣于濕土,陽盛則手太陰不從
濕化而從陽明之燥化。足太陽,寒水也,手太陽之火,應(yīng)從寒化,而太陽經(jīng)病,陽虛
則手太陽化氣于寒水,陽盛則手太陽不從寒化而從少陰之熱化。少陰、少陽、陽明,
手經(jīng)主令而足經(jīng)化氣者也。足少陰,水也,水之氣為寒,少陰經(jīng)病,陽盛則足少陰化
氣于君火,陽虛則不從火化而從太陽之寒化。足少陽,木也,木之氣為風,少陽經(jīng)病,
傷寒說意·卷首
·4·
陽盛則足少陽化氣于相火,陽虛則不從火化而從厥陰之風化。足陽明,土也,土之氣
為濕,陽明經(jīng)病,陽盛則足陽明化氣于燥金,陽虛則不從燥化而從太陰之濕化。主令
者盛,則化氣者從之,化氣者盛,則主令者從之,總之不離乎本氣之虛實耳。
陰易盛而陽易衰,凡人之病,陰盛者多,陽盛者少。太陽之病,足太陽主令于寒
水者十之六七,手太陽化氣于君火者十之二三。陽明之病,足陽明化氣于燥金者十之
一二,足陽明化氣于濕土者十之八九。少陽之病,足少陽化氣于相火者十之三四,足
少陽化氣于風木者十之六七。太陰之病,足太陰主令于濕土者不止十九,手太陰化氣
于燥金者未能十一。少陰之病,足少陰化氣于寒水者無人非是,足少陰化氣于君火者
千百之一。厥陰之病,足厥陰主令于風木者十之八九,手厥陰化氣于相火者十之一二。
陽從陰化則易,陰從陽化則難,氣數(shù)如此,無如何也。
一經(jīng)有一經(jīng)之性情,經(jīng)氣和平,彼此交濟,一經(jīng)之性情不至偏見。一經(jīng)病則自見
其本氣,而一經(jīng)之性情遂處發(fā)現(xiàn)?!秱妨?jīng)之證,六經(jīng)之性情發(fā)現(xiàn)也。仲景為六經(jīng)
寫真,知六氣也。知六氣之變化,則知六經(jīng)之性情矣。
營衛(wèi)解
肺主氣,氣行于皮毛則為衛(wèi),肝主血,血行于經(jīng)絡(luò)則為營。然肺藏衛(wèi)氣,肝藏營
血,而實則皆出于中焦,以氣血乃水谷之變化。中焦者,消磨水谷,變化氣血之樞軸
也。《靈樞·營衛(wèi)生會》: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于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
清者為營,濁者為衛(wèi),營在脈中,衛(wèi)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
如環(huán)無端。
蓋水谷之氣,有清有濁。水谷入胃,脾陽消磨,散其精華,化生氣血,內(nèi)自臟腑,
外達經(jīng)絡(luò)。精專者,行于脈中,命之曰營,剽悍者,行于脈外,命之曰衛(wèi)。營者,脈
中之血,血中之氣,是謂營氣。營氣在脈,隨宗氣流行。谷精之化營氣,其大氣之摶
而不行者,積于胸中,名曰宗氣。宗氣者,貫心肺而行呼吸。營氣之行,以息往來,
血之流動,氣送之也。
平人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一息脈六動,氣行六寸。人之經(jīng)脈,六陰六陽以
及任、督、兩蹺,計合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之中,漏下百刻,以分晝夜。二百七十息,
傷寒說意·卷首
·5·
水下二刻,氣行十六丈二尺,是謂一周。一萬三千五百息,水下百刻,脈行八百一十
丈,人氣五十營于身,一日之度畢矣。
營氣初行,常于平旦寅時從手太陰之寸口始,以肺主氣而朝百脈也。自手之太陰
陽明,注足之陽明太陰,自手之少陰太陽,注足之太陽少陰,自手之厥陰少陽,注足
之少陽厥陰,終于兩蹺、督、任。周而復始,陰陽相貫,營周五十,明日寅時,又會
于氣口。此營氣之度也。
衛(wèi)氣者,不隨宗氣,而自行于脈外,晝行陽經(jīng)二十五周,夜行陰臟二十五周。其
行于陽也,常于平旦寅時從足太陽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內(nèi)眥?!鹅`樞·衛(wèi)氣行》:平
旦陰盡,陽氣出于目,目張則氣上行于頭,循項,下足太陽,至小指之端。其散者,
別于目銳眥,下足少陽,至名指之端。其散者,別于目內(nèi)眥,循手太陽,至名指之端。
別者,至耳前,合于頷脈,注足陽明,下至跗上,入中指之端。其散者,從耳下下手
陽明,入次指之端。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內(nèi)踝下,入足少陰經(jīng)。陰蹺者,足少陰
之別,屬于目內(nèi)眥,自陰蹺而復合于目,交于足太陽之睛明,是謂一周。如是者,二
十五度,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其入于陰也,常從足少陰之經(jīng)而注于腎,腎注于心,
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復注于腎,是謂一周。如是者,二十五度,平旦
陰盡而陽受氣矣。于是從腎至少陰之經(jīng),而復合于目。陰陽一日一夜,亦周五十。故
太陰主內(nèi),太陽主外,衛(wèi)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出乎陽則寤,入乎陰則寐。此衛(wèi)氣
之度也。
營起于氣口,衛(wèi)起于睛明,營氣之行,陰陽相間,衛(wèi)氣之行,夜陰晝陽。起止不
同,道路各異,非同行于一經(jīng)也。
風寒解
風者,天地之生氣,寒者,天地之藏氣。四時之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木旺于春,木氣發(fā)生則風動,水旺于冬,水氣蟄藏則寒作。蓋春木司令,陽自地下東
升,風動而冰解,則生氣得政,冬水當權(quán),陰自地上西斂,寒凝而凍合,則藏氣得政,
是風乃陽氣之發(fā)揚,寒乃陰氣之翕聚,氣不同也。
風之中人,必由金水之外斂,金水主衛(wèi),衛(wèi)性收斂而風性發(fā)泄,衛(wèi)氣不啟,泄之
傷寒說意·卷首
·6·
以風,而愈欲收斂,斂而莫達,則內(nèi)閉營血,而生里熱。寒之傷人,必因木火之外泄,
木火主營,營性發(fā)泄而寒性閉蟄,營血不秘,閉之以寒,而愈欲發(fā)泄,泄而不透,則
外束衛(wèi)氣,而生表寒。
風為春氣,三春之月,天溫日明,人血淖液①而衛(wèi)氣浮宣,襲之以風,不能傷也,
值氣涼而竅閉,得風氣之疏泄,是以傷衛(wèi)。寒為冬氣,三冬之月,天寒日陰,人血凝
澀而衛(wèi)氣沉藏,感之以寒,不能傷也,值氣溫而竅開,得寒氣之閉斂,是以傷營。營
傷則衛(wèi)郁,宜麻黃以瀉衛(wèi),衛(wèi)傷則營郁,宜芍藥以瀉營,營衛(wèi)發(fā)達,則表邪退矣?!端?br>問·玉機真臟論》:風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fā)
也,桂枝、麻黃,發(fā)汗之方。
汗貴乎早,陰陽應(yīng)象論: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
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營衛(wèi)感傷,在皮毛之部,桂枝、麻黃,治
皮毛之方,皮毛邪散,后日之變,無由生矣。于此失治,未幾而或入陽明之腑,或入
三陰之臟,于是乎治腑治臟,危證叢生,工之至下而法之至拙者也。
風寒,客邪也,病則不關(guān)于客氣,而視乎人身之主氣。主氣偏陽,則陽郁為熱而
入腑,主氣偏陰,則陰郁為寒而入臟,無非主氣為之也。其始感也,風寒之裹束在表,
遷延日久,入陽明而傳三陰,則皆本氣之為病,非盡系風寒之力也。麻黃、桂枝,表
散風寒之劑,外此則悉因主氣立法,不專表散之方矣。解風寒外感,則知氣血內(nèi)傷,
仲景《傷寒》立法,非第為外感之金書,而并為內(nèi)傷之玉訣。內(nèi)傷之人,未必盡由于
外感,而外感之家,無不悉本于內(nèi)傷,解此則內(nèi)外同歸,主客一致,十病九全而不止
也。
傳經(jīng)解
人之經(jīng)脈,自皮毛以至筋骨,不過六層,太陽在表,次為陽明,次為少陽,次為
太陰,次為少陰,次為厥陰,厥陰者,經(jīng)脈之在里者也。風寒感襲,受自皮毛,故太
陽先病。經(jīng)氣郁隆,不得外泄,次第內(nèi)浸,相因而發(fā),日傳一經(jīng),六日而遍。此一定
之事,不以風寒溫熱而異同也。溫病內(nèi)熱素積,感必盡傳,風寒之家,起于外感,不
① 淖(zhào 兆)液 濡潤也。
傷寒說意·卷首
·7·
緣內(nèi)傷,或有一經(jīng)兩經(jīng)而即已者。此本氣之旺而外感之輕,不至成病者,及其成病,
則捱次遍傳。此風寒之大凡也。
雖遍傳六經(jīng),而未經(jīng)汗解。則太陽表證,必不能罷。太陽不罷,則不拘傳至何經(jīng),
凡在六日之內(nèi),總以太陽為主,寒宜麻黃,風宜桂枝,無用余方也。若在經(jīng)失解,里
氣和平,則不至內(nèi)傳,如里氣非平,表郁里應(yīng),陽盛則入陽明之腑,陰盛則入三陰之
臟。腑熱則宜涼瀉,臟寒則宜溫補。
凡人陽盛則生,陰盛則死。風寒傳臟,陰盛而滅微陽,早用溫補,固難盡生,風
寒傳腑,陽盛而爍微陰,遲用涼瀉,亦或致死。較之前在營衛(wèi),逆順霄壤,此誠危急
存亡之秋也。
仲景為六經(jīng)分篇,而太陽一經(jīng),不皆表證,其間有陽盛而入腑者,有陰盛而入臟
者。但病入臟腑,而經(jīng)證未罷,是以屬之太陽。雖屬太陽,而內(nèi)入臟腑,是皆太陽之
壞病也。至于陽明之篇,則全是腑病。陽明經(jīng)證,乃腑病連經(jīng),而非止經(jīng)病也。三陰
之篇,則全是臟病。三陰經(jīng)病,乃臟病連經(jīng),而非止經(jīng)病也。少陽之篇,則半是腑病、
半是臟病。少陽居表陽里陰之介,陽盛則傳腑,陰盛則傳臟,故臟腑兼有。少陽經(jīng)證,
乃臟病腑病之連經(jīng),而非止經(jīng)病也。若但是經(jīng)病,則全統(tǒng)于太陽一經(jīng),不必另分立六
經(jīng)之篇也。
此義自仲景而后,千載無知者。郊倩程氏,比之諸家,微有一線螢光,而誤以臟
腑之病為經(jīng)證,因謂傷寒不傳經(jīng),謬矣。至喻嘉言輩,醉魔迷蒙,其于此理,一字不
解也。
里氣解
風寒之傷人也,不能為寒,不能為熱,視乎人之里氣而為變者也。里氣和平,則
腑熱不作,臟寒不動,終始在經(jīng),不能內(nèi)傳,但當發(fā)散其表邪,不必用溫清補瀉之劑
也。里氣非平而表邪外束,腑陽盛者,則陽郁而生內(nèi)熱,臟陰盛者,則陰郁而生內(nèi)寒。
寒熱之分途,全在乎中。
太陰以濕土主令,陽明從燥金化氣,陽旺之家,則陽明司氣,胃腑生其燥熱,陰
傷寒說意·卷首
·8·
旺之家,則太陰當權(quán),脾臟生其濕寒。濕寒者,水氣也,燥熱者,火氣也。脾以陰土
而含陽氣,陽升則化火,胃以陽土而含陰精,陰降則化水。水寒而流濕,火熱而就燥,
土者,水火之中氣也,故火盛則燥熱傳于戊土,水盛則濕寒傳于己土,此臟寒腑熱之
所由來也。然己土之性濕,庚金之性燥,濕者,太陰脾土之本氣,燥者,陽明胃土之
子氣也,子氣不敵本氣之旺,故濕盛者多而燥盛者少。
蓋水偏勝則病濕寒,火偏勝則病燥熱,而陰陽非平者,則燥易消而濕易長。緣土
居水火之中,水火交蒸,但能生濕,不能生燥,則濕有日增而燥有日減,自然之事。
況五行之理,水能克火,火不能克水,故火常敗而水常勝。此寒熱燥濕進退消長之大
凡也。
后世庸工,??姴煌?,乃有傳經(jīng)為熱,直中為寒,種種胡說。千載不得解人,何
可期之旦暮間也。
·9·
傷寒說意卷一·太陽經(jīng)
風寒原委
四時之氣,木旺于春,水旺于冬。春木發(fā)生,則陽氣敷布而為風,冬水蟄藏,則
陰氣凝肅而為寒。春非無寒,究竟風多而寒少,冬非無風,究竟風少而寒多。春之有
寒者,春行冬令,非春氣之正也,冬之有風者,冬行春令,非冬氣之正也。感春之風
者,謂之中風,其間雖有傷寒,而不及中風之多也,感冬之寒者,謂之傷寒,其間雖
有中風,而不及傷寒之多也。
氣血在經(jīng),是謂營衛(wèi),營行脈中,為衛(wèi)之根,衛(wèi)行脈外,為營之葉。平人衛(wèi)氣在
外而內(nèi)交于營,營血在內(nèi)而外交于衛(wèi),營衛(wèi)調(diào)和,是以無病。衛(wèi)司于肺,營司于肝,
肺金下行,則生腎水,是以衛(wèi)氣清降而產(chǎn)陰精,肝木上升,則生心火,是以營血溫升
而化陽神。氣行皮毛,衛(wèi)氣清降,則腠理闔,闔則中風而不傷寒,血行經(jīng)絡(luò),營血溫
升,則孔竅開,開則傷寒而不中風。寒傷營者,因冬日之天溫而竅開也,風傷衛(wèi)者,
因春日之氣涼而竅闔也。營傷則衛(wèi)病,以營血束閉其衛(wèi)氣,故衛(wèi)郁而表寒。以寒性閉
澀而血性發(fā)揚,血發(fā)揚而竅開,寒以收之,而愈欲發(fā)揚,發(fā)而不透,則外裹衛(wèi)氣,而
生表寒。衛(wèi)傷則營病,以衛(wèi)氣遏逼其營血,故營郁而里熱。以風性浮散而氣性斂肅,
氣斂肅而竅闔,風以泄之,而愈欲斂肅,斂而不啟,則內(nèi)遏營血,而生里熱。風寒外
襲,營衛(wèi)里郁,是以病作。營衛(wèi)二氣,分司于肺肝而總統(tǒng)于太陽,故太陽經(jīng)病,有風
傷衛(wèi)氣、寒傷營血之不同也。
風寒外感,病在經(jīng)絡(luò),經(jīng)絡(luò)臟腑,實相表里,在經(jīng)失解,陽盛則傳陽明之腑,陰
盛則傳太陰之臟、入臟則但寒而不熱,入腑則但熱而不寒。此其中雖緣于里氣之不同,
亦原于外邪之攸判。蓋衛(wèi)氣為陽,然氣降而化水,則自陽而之陰也。陽氣之中,已胎
傷寒說意卷一
·10·
陰魄,故營傷而衛(wèi)病者非無腑熱,而下寒者居多。營血為陰,然血升而化火,是自陰
而之陽也。陰中之血,已抱陽魂,故衛(wèi)傷而營病者亦有臟寒,而上熱者為眾。衛(wèi)司于
肺而實根于陽明,胃乃化氣之原也。陽明從燥金化氣,陽衰而入臟,臟寒則燥化而為
濕。營司于肝而實根于太陰,脾乃生血之本也。太陰以濕土主令,陰衰而入腑,腑熱
則濕化而為燥。外感之病,入臟而生濕寒,來自傷寒者,較多于中風,入腑而生燥熱,
來自中風者,較多于傷寒。究之中風原是外熱,傷寒原是外寒,而其臟腑之寒熱,終
關(guān)于里氣者居多也。
營衛(wèi)之氣,第宜外發(fā),不宜內(nèi)陷。寒傷營者,營閉其衛(wèi),衛(wèi)氣外發(fā),則汗出而病
解,風傷衛(wèi)者,衛(wèi)閉其營,營血外發(fā),則汗出而病愈。腑熱則營血內(nèi)陷而不外發(fā),臟
寒則衛(wèi)氣內(nèi)陷而不外發(fā)。故寒傷衛(wèi)病,腑陽旺者多生,臟陰盛者多死,以臟陰盛則衛(wèi)
氣內(nèi)脫,腑陽頹敗而死也,中風營病,臟陰旺者多生,腑陽盛者多死,以腑陽盛則營
血內(nèi)蒸,臟陰涸竭而死也。腑陽盛則衛(wèi)氣不陷,設(shè)其過盛而生內(nèi)熱,一用清散,則衛(wèi)
發(fā)而汗出,臟陰盛則營血不陷,設(shè)其過盛而生內(nèi)寒,稍用溫散,則營發(fā)而汗出。若陰
陽和平之家,營病則多外熱,外熱入腑,則宜清里,里陽非虛,不至內(nèi)寒也,衛(wèi)病則
多外寒,外寒入臟,則宜溫里,里陰非虛,不至內(nèi)熱也。衛(wèi)氣之發(fā),賴乎陽明,衛(wèi)病
者,不可瀉戊土之陽氣,故胃熱盛滿,仲景有緩攻之法,營血之發(fā),賴乎太陰,營病
者,不可瀉己土之陰精,故腑熱傷陰,仲景有急下之條也。
中風之家,陰氣不衰,足以濟陽,則外熱雖盛而不入陽明之腑,傷寒之家,陽氣
不衰,足以濟陰,則外寒雖盛而不入太陰之臟。六日經(jīng)盡,營衛(wèi)郁隆,既無內(nèi)陷之路,
自當外發(fā)皮毛,泄而為汗,是以在經(jīng)則為順。若在經(jīng)失解,陽盛而入腑,陰盛而入臟,
臟寒則陰勝而陽亡,腑熱則陽亢而陰亡,死不旋踵,最可慮也,是以入腑入臟則為逆。
腑熱而用涼瀉,臟寒而用溫補,補瀉無差,臟寒者不無生望,腑熱者雖有危機,不至
于死。死者無論矣,其生者未為大逆,然究不如在經(jīng)之為順也。
風寒之邪,感在經(jīng)絡(luò),經(jīng)絡(luò)雖病,萬不至死。陽盛入腑,臟陰消亡,陰盛入臟,
腑陽頹敗,則九死不獲一生。若臟寒已動而腑陽未絕,足以溫其凝冱,腑熱既作而臟
陰未竭,足以潤其枯燥,則病極危劇而不至于死。然陰陽偏盛,勻①有死理,究竟陰亡
① 勻 同“均”
太陽經(jīng)
·11·
而死者少,陽亡而死者多。以陰易長而陽易消,死于陽敗者不止八九,死于陰虧者未
能二三。若傷寒、溫病之外,凡諸內(nèi)傷雜病之門,則陰虧而死者,絕無而僅有矣。
傷寒說意卷一
·12·
提綱
太陽以寒水主令,外在皮毛,衛(wèi)護周身,為六經(jīng)之綱領(lǐng),故其脈浮。一被風寒,
則皮毛閉塞,此經(jīng)先病。其經(jīng)起兩目之內(nèi)眥,自頭下項,行身之背,挾脊抵腰,由外
踝而走小指。風寒外束,經(jīng)脈不舒,故頭、項、腰、脊、骨節(jié)疼痛。其脈連于督脈之
風府,穴在頭后,其竅常開,風寒傷人,皆自風府之穴傳之太陽。肝司營血,行于經(jīng)
絡(luò),肺司衛(wèi)氣,行于皮毛,而皆統(tǒng)于太陽。風則傷衛(wèi),寒則傷營,營衛(wèi)感傷,太陽所
以病也。
太陽中風桂枝湯證
衛(wèi)秉金氣,其性清肅,清肅則竅閉,閉則無汗。風以泄之,衛(wèi)氣不斂,則汗出。
衛(wèi)以收斂為性,風愈泄而衛(wèi)愈閉,閉而不開,故郁遏營血,而為內(nèi)熱。風性疏泄,孔
竅不秘,是以惡風。風性浮散,是以脈緩。衛(wèi)司于肺,肺竅于鼻,衛(wèi)郁不能外達,逆
行鼻竅,則見鼻鳴。衛(wèi)統(tǒng)于陽明,衛(wèi)氣裹束,陽明不降,則生干嘔。桂枝湯,桂枝行
經(jīng)脈之郁,芍藥瀉營血之熱,甘草培中,大棗補其脾精,生姜瀉其肺氣,此中風之法
也。
【1】①桂枝湯 一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
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
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太陽傷寒麻黃湯證
營秉木氣,其性溫散,溫散則竅開,開則有汗。寒以斂之,營血不達,則無汗。
① 【1】 編號為藥方在《傷寒論》中出現(xiàn)的順序。方劑用量及煮服方法改為《傷寒論》原貌。下同。
太陽經(jīng)
·13·
營以發(fā)達為性,寒愈斂而營愈發(fā),發(fā)而不透,故裹束衛(wèi)氣,而生表寒。寒氣閉藏,衛(wèi)
陽郁陷,是以惡寒。寒性閉澀,是以脈緊。經(jīng)氣迫束,則見體痛。胃主降濁,陽明不
降,濁氣上涌,則生嘔逆。衛(wèi)司于肺,肺氣阻逆,故作喘促。麻黃湯,麻黃瀉衛(wèi)氣之
郁,杏仁降肺氣之逆,桂枝通經(jīng),甘草培土,此傷寒之法也。
【18】麻黃湯 二
麻黃去節(jié),三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炙,一兩 杏仁去皮尖,七十個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
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太陽風寒兩感桂麻各半湯證
傷寒營閉衛(wèi)郁,則生表寒,中風衛(wèi)閉營郁,則生里熱,風寒雙感,營衛(wèi)俱傷,則
寒熱往來,形狀如瘧。蓋寒傷營則營欲泄,泄而不透,故斂束衛(wèi)氣而為寒,風傷衛(wèi)則
衛(wèi)欲閉,閉而不開,故遏逼營血而為熱。營郁熱發(fā),及其衛(wèi)衰而營血外乘,又束衛(wèi)氣
而寒來,衛(wèi)郁寒生,及其營衰而衛(wèi)氣外乘,又遏營血而熱來,此先中于風而后傷于寒,
營衛(wèi)交爭,迭為勝負之故也。若其人便調(diào)不嘔,寒熱頻發(fā),日二三度,脈微緩者,是
正氣頗旺,不久將發(fā),病為欲愈,無用治也。若脈浮而緊,面熱身癢,是陽為陰郁,
欲發(fā)而未能也。仲景脈法: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wèi),寒則傷
營,營衛(wèi)俱傷,骨節(jié)煩疼,當發(fā)其汗。宜桂枝麻黃各半湯,雙瀉營衛(wèi)也。若其寒熱不
頻,日僅再作,是其正氣之虛,不能頻發(fā),而風多寒少,衛(wèi)郁不盛,宜桂枝二麻黃一
湯,重瀉其營而輕瀉其衛(wèi)也。如其發(fā)熱作渴,脈浮而洪大者,是兼有里熱,宜桂枝二
越婢一湯,稍清其內(nèi)熱也。
【6】桂枝麻黃各半湯 三
桂枝 一兩十六銖 芍藥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黃去節(jié) 各一兩 大棗擘,四枚 杏仁去皮尖,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
云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并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
【7】桂枝二麻黃一湯 四
桂枝 一兩十七銖 芍藥一兩六銖 生姜切,一兩六銖 甘草炙,一兩二銖
傷寒說意卷一
·14·
麻黃去節(jié),十六銖 大棗擘,五枚 杏仁去皮尖,十六個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9】桂枝二越婢一湯 五
桂枝 芍藥 麻黃 甘草炙, 各十八銖
生姜切,一兩二銖 大棗擘,四枚 石膏碎,綿裹,二十四銖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當
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
太陽風寒大青龍湯證
中風,脈浮緩而有汗,傷寒,脈浮緊而無汗,若中風脈緊身疼,發(fā)熱惡寒,無汗
而煩躁者,是衛(wèi)氣閉斂,風不能泄,營熱郁遏,莫由外達,故證似傷寒,而加以煩躁。
經(jīng)熱不解,內(nèi)傳于胸,則見燥渴。宜大青龍湯,麻黃瀉其衛(wèi)郁,石膏清其肺熱,經(jīng)熱
清散,燥渴自止。然青龍發(fā)汗,最善亡陽,必無少陰證者,而后可用。
若脈微而弱,汗出惡風者,是腎陰盛而衛(wèi)陽虛,風能疏泄而衛(wèi)不閉斂,慎勿服此。
服之汗多陽亡,遂入少陰之臟,則四肢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治,宜以真武湯救之。
蓋四肢秉氣于脾胃,汗瀉中焦溫氣,陽亡土敗,寒水上凌,四肢失秉,故手足厥逆。
水寒土濕,木郁風動,經(jīng)脈撼搖,故筋肉動惕。真武湯燥土瀉濕,溫寒水而滋風木也。
真武湯在“少陰”。
【20】大青龍湯 六
麻黃去節(jié),六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炙,二兩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枚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
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
也。
衄血
傷寒皮毛外閉,衛(wèi)氣莫泄,經(jīng)脈郁隆,而傍無透竅,勢必上尋出路,發(fā)于鼻孔。
衛(wèi)氣升騰,沖逼營血,隨而上溢,是為衄證。衄則衛(wèi)泄病除,亦同汗解。但營血上溢,
太陽經(jīng)
·15·
損傷頗重。此麻黃、青龍之證,失不早服,故至于此。將衄之時,必先脈浮頭痛,鼻
燥口干。此際早以麻黃發(fā)表,則無衄理。若衛(wèi)郁熱盛,宜加石膏、生地,發(fā)衛(wèi)氣而涼
營血也。
太陽傷寒小青龍湯證
太陽表證不解,陽虛之人,積水郁動,或熱渴飲冷,新水不消,乘表邪外束,泛
濫逆行,客居心下,阻陰陽交濟之路,致令胃氣上逆,而為嘔噫,肺氣上逆,而為咳
喘,膽火上逆,而為燥渴,土濕木賊,而為泄利,土濕木郁,而少腹脹滿,小便不利。
里水外寒,纏綿不解,是為異日內(nèi)傳三陰之根。小青龍湯,麻、桂,發(fā)汗以瀉積水,
半夏降逆而止嘔噫,姜、辛、五味,下氣而平咳喘也。
【21】小青龍湯 七
麻黃去節(jié) 芍藥 細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 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
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jié)M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
升,去皮尖。
太陽風寒白虎湯證
太陽經(jīng)病,而兼內(nèi)熱,是大青龍證。經(jīng)病已解,內(nèi)熱未清,肺津消耗,續(xù)成燥渴,
宜白虎湯,知母、石膏,清其肺金,甘草、粳米,培其脾土。
蓋辛金化氣于濕土,戊土化氣于燥金,太陰旺則辛金化氣而為濕,陽明旺則戊土
化氣而為燥,燥勝其濕,則辛金亦化而為燥,濕勝其燥,則庚金亦化而為濕。陽明承
氣湯證,是庚金主令而戊土化氣,兩腑俱燥者。如此則己土亦且化燥,辛金必不化濕,
辛金一燥,定生燥渴。然則太陽白虎證,即陽明承氣證之初氣也,此宜白虎早清金燥,
莫使燥氣傳腑致用承氣。若氣虛者,宜白虎加人參湯,保其中氣,恐其寒中而陽敗也。
【73】白虎湯 八
知母六兩 石膏碎,綿裹,一斤 甘草炙,二兩 粳米六合
傷寒說意卷一
·16·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8】白虎加人參湯 九
知母六兩 石膏碎,綿裹,一斤 甘草炙,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青龍乃中風之方,白虎乃傷寒之方,表病不同,而里證則同。傷寒衛(wèi)郁之病,
而衛(wèi)氣化于胃土,胃陽不足,則傳脾臟而病寒濕者,較多于中風,而內(nèi)熱渴燥者頗稀,
中風營郁之病,而營血化于脾土,脾陰不足,則傳胃腑而病燥熱者,較多于傷寒,而
脈緊無汗者頗少。是青龍之麻黃,究為傷寒所宜,白虎之石膏,究為中風所宜。然中
風非無青龍證,故大青龍湯舉中風以立法而概傷寒,傷寒非無白虎證,故白虎湯舉傷
寒以立法而概中風。其實,青龍、白虎,乃風寒共用之方,但須識得中風而有青龍證,
傷寒而有白虎證,則仲景心法,此日猶傳矣。
太陽傷寒五苓散證
太陽經(jīng)病不解,或陽虛之人,宿水郁動,或熱渴飲冷,新水不消,水邪阻隔,相
火不降,煩渴思飲,而以水投水,莫能容受,入口則吐,名為水逆,是為表里不解。
宜五苓散,桂枝外通其經(jīng),白術(shù)、苓、澤,內(nèi)瀉其水也。
膀胱者,津液之府,水道藏焉,氣化則能出。蓋水入于胃,脾陽蒸動,化為霧氣,
以歸于肺,肺氣清降,化為雨露,而歸膀胱,所謂氣化也。而水之化氣,氣之化水,
全緣土燥,土濕不能蒸水化氣,注積臟腑,一遇表邪外束,泛濫逆行,是名水逆。五
苓燥土瀉水,通經(jīng)發(fā)汗,多飲暖水助之,使積水化氣,泄于汗孔,表里雙解。此后水
飲氣升露降,而歸水府,不至嘔吐矣。若傷寒汗出而渴者,亦用此方。以汗后陽泄?jié)?br>動,相火逆升,而刑肺金,故作渴燥也。若汗出而不渴者,濕氣稍輕,茯苓甘草湯主
之。
凡太陽中風,理應(yīng)發(fā)表者,若以冷水噀灌,致令汗孔閉塞,煩熱彌增,衛(wèi)氣欲發(fā),
郁于孔竅,不能透泄,因而皮膚粟起。其相火上逆,意欲飲水,而內(nèi)無燥熱,其實不
太陽經(jīng)
·17·
渴。是緣表邪之外束而水氣之內(nèi)作也。輕者,用文蛤散,重者,必用五苓瀉水。如水
濕上泛,寒實結(jié)胸,內(nèi)無熱證,宜用三物小陷胸湯,破其凝結(jié)。重者,小陷胸湯不能
奏效,二白散亦可服也。小陷胸湯在“結(jié)胸”。
【32】五苓散 十
豬苓去皮 白術(shù) 茯苓 各十八銖 桂枝去皮,半兩
澤瀉一兩六銖
上五味,為散,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33】茯苓甘草湯 十一
茯苓二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炙,一兩 生姜切,三兩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54】文蛤散 十二
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
【55】白散 十三
桔梗三分 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 貝母三分
上三味,為散,內(nèi)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
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
潠之洗之,益令熱卻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若汗出而腹痛者,血亡而木燥也,加芍藥清其風木。
太陽風寒抵當湯證
太陽表寒不解,經(jīng)熱內(nèi)傳,結(jié)于膀胱。膀胱者,太陽之腑,經(jīng)腑合邪,熱結(jié)血分,
則其人如狂,以心主血而藏神,血熱則神亂也。其結(jié)血自下者愈,結(jié)血不下,必須攻
之。若經(jīng)證未解,不可攻也,攻之恐衛(wèi)氣內(nèi)陷,當先解其表,表解后,但覺少腹急結(jié)
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破其結(jié)血。
傷寒說意卷一
·18·
如日久病重,身黃而脈沉結(jié),其人發(fā)狂者,此熱在下焦,少腹必當硬滿。其血海
結(jié)燥,桃核承氣不勝其任,非抵當湯不能開。須驗其小便,小便不利者,是膀胱濕熱,
非血證也,若小便自利,則血證無疑。宜抵當湯、丸,相其緩急治之,少腹石硬者,
用湯,滿而不硬者,當用丸藥緩攻也。
【44】桃核承氣湯 十四
桃仁去皮尖,五十個 大黃四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炙,二兩
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
當微利。
【49】抵當湯 十五
水蛭熬 虻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 桃仁去皮尖,二十個 大黃酒洗,三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50】抵當丸 十六
水蛭熬,二十個 虻蟲熬,去翅足,二十個 桃仁去皮尖,二十五個 大黃酒洗,三兩
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太陽傳經(jīng)
太陽經(jīng)外在皮毛,感冒風寒,皮毛閉塞,營衛(wèi)郁遏,不得外發(fā),自當內(nèi)傳,二日
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六經(jīng)既遍,若臟寒不生,腑熱不
作,營衛(wèi)無內(nèi)陷之路,勢必外發(fā)皮毛,泄而為汗。
其感之重者,六日經(jīng)盡表解,而病不遽除。中風之家,營郁熱盛,多有六日表解
之后,余熱未消,猶不霍然,俟至十二日,經(jīng)熱全消,而后悉愈。甚者經(jīng)盡表解,又
必再經(jīng)。
凡汗解之后,頭痛又作,是病復而欲再傳也。以經(jīng)熱未清,但遇一切風寒、飲食、
喜怒、勞倦,營衛(wèi)一郁,余熱即發(fā)。陽莫盛于陽明,是宜清陽明以瀉經(jīng)熱也。
太陽經(jīng)
·19·
六七日中,經(jīng)盡汗解,是里氣之平者,里氣非平,陽盛則入腑,陰盛則入臟,傳
無定期,解無定日,視其臟腑寒熱,郁動之早晚也。
凡太陽病,頗欲作嘔,或躁煩不寧,脈候急數(shù),此腑陽素旺,因表郁而內(nèi)發(fā),必
將傳里。若二三日不見陽明、少陽證,脈又安靜而不急數(shù),則不至傳腑。入臟之脈證,
反此推之。臟腑有傳有不傳,經(jīng)無不傳之理也。

·21·
傷寒說意卷二·太陽經(jīng)壞病
提綱
太陽經(jīng)病,風用桂枝,寒用麻黃,風寒雙感,用桂麻各半。中風而火郁,用大青
龍,傷寒而水郁,用小青龍,表解而內(nèi)燥,用白虎,表解而里濕,用五苓,表退而熱
結(jié)血分,用桃核承氣、抵當湯丸。治之不誤,則經(jīng)邪汗解,必無壞事。
若太陽病三日,經(jīng)發(fā)汗、吐、下、溫針諸法,仍然不解,此非入陽明之腑,即入
三陰之臟。是為太陽壞病。是緣汗下補瀉,治法錯誤而然。
蓋陽盛而亡其陰,則入于腑,陰盛而亡其陽,則入于臟,雖太陽表證未解,然不
可作太陽病治。相其脈證,知其所犯何逆,隨證治之也。
太陽壞病入陽明腑證
汗下后脈浮
太陽經(jīng)病,陽盛亡陰,則入陽明胃腑,中風之家,營熱內(nèi)郁,多傳陽明之腑。其
脈浮者,則病在表而宜汗。汗之不愈者,汗未透也,其脈必猶浮,雖內(nèi)有下證,必當
先解其外。醫(yī)見汗之不愈,遽用下藥,不知浮脈猶存,表證未解,病必不愈。此仍當
解外乃愈,宜桂枝湯,解其表邪也。方在“太陽”。
汗下后小便不利
汗下后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津液續(xù)復,必當自愈。重者用潤燥養(yǎng)津之法,人
參白虎(方在“太陽”)、竹葉石膏(方在“傷寒類證”)俱可。
傷寒說意·卷二
·22·
汗下后汗出發(fā)喘
中風汗下之后,外無大熱,汗出而喘者,此表邪未解,營衛(wèi)郁遏,肺氣阻逆而不
降也。不可再用桂枝,宜麻杏石甘湯,瀉熱而降逆也。
喘有寒熱不同,汗后里熱未清,或生外煩,因以冷水澆之,冀除其熱,皮毛寒閉,
郁其內(nèi)熱作喘,此熱喘也。汗后陽虛津涸,或生渴燥,因而飲冷不消,隔其肺氣作喘,
此寒喘也。
【25】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十七
麻黃去節(jié),四兩 杏仁去皮尖,五十個 甘草炙,二兩 石膏碎,綿裹,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汗下后煩渴
服桂枝湯,大汗出后,煩渴不解,脈又洪大者,汗亡津液也。津液雖耗,而汗泄
陽虛,宜人參白虎(方在“太陽”),滋其枯燥。凡吐下之后,七八日不解,發(fā)熱惡風,
舌燥心煩,大渴飲冷,欲得數(shù)碗而后快者,概宜人參白虎也。
汗下后昏冒
凡汗下之后,陽氣既泄,陰液亦亡。陽氣內(nèi)陷而陰氣外束,因生昏冒。冒家汗出
則愈,緣皮毛既開,陽氣外達,故神明慧爽。若汗出表和,而燥熱內(nèi)郁,里氣未和,
然后下之。
汗后惡熱
陽虛之人,汗則亡陽,陰虛之人,汗則亡陰。汗后惡寒者,陽亡而表虛也,不惡
寒而惡熱者,陰亡而里實也,宜早以調(diào)胃承氣,清其里熱也。(方在“陽明”)。
火劫亡陰
風家營郁發(fā)熱,宜涼營發(fā)表,瀉其淫蒸。若以火劫發(fā)汗,風火合邪,逼蒸營血,
其身必病發(fā)黃。陽盛于上,則營血必衄。陰虛于下,則小便為難。陰分陽分之津俱竭,
則皮膚枯燥不潤。熱無泄路,熏蒸頭上為汗,頸下全無。胃氣郁遏而腹?jié)M,肺氣阻逆
太陽經(jīng)壞病
·23·
而作喘,口干咽爛,或大便不行。久而譫妄不明,甚至惡心嘔噦,手足躁擾,捻衣摸
床。此其昏迷煩亂,陽亢極矣。若小便利者,水源未竭,尚可救藥。
營生于太陰,太陰濕土,一得熱氣郁蒸,必發(fā)黃色。宜瀉熱而滲濕,用豬苓湯加
石膏、知母、生地、丹皮。濕熱退而陰氣復,可以生也。
火熨亡陰
太陽病二日,方傳陽明之經(jīng),遽見煩躁,是胃陽素盛,將欲入腑。不知者見其煩
躁,以為陽郁欲汗,反熨其背,以發(fā)大汗?;饸馊胛?,水竭土燥,煩躁愈加。燥熱熏
心,必發(fā)譫語。火氣升騰,所熨之汗,但見上焦,從腰以下絕無,大便干硬,小便不
利,上熱欲嘔而足下厥冷,反惡風寒,以其火升而不降也。其燥火郁蒸,微陰內(nèi)敗,
陰絕則死,陰復則生。
若十余日間,忽戰(zhàn)搖振栗而自下利者,此欲解也。蓋陽氣欲發(fā),而微陰外束,不
能遽發(fā),是以振栗。陽氣一發(fā),則陰復而利下。胃熱后瀉,是以解也。利下之后,忽
覺頭痛足熱,則中脘郁火,上下通達,谷氣四周,霍然愈矣。
火逆?zhèn)?br>風家營郁熱發(fā),而熱未入腑,其脈必浮,脈浮便宜汗解。若以火灸之,熱因火盛,
以致血海瘀結(jié),腰下重痹,此名火逆。凡被火熏,不得汗出,必生煩躁。經(jīng)盡不能汗
解,傷其厥陰之經(jīng),則病下血,此名火邪。脈浮發(fā)熱,此是陽氣之實,實證而以虛治,
誤用灸法,熱因火盛,必動其血,非從便下,則自口出也。
大抵微數(shù)之脈,皆陰虛血熱,慎不可灸,灸之火氣燔爍,微陰傷敗,焦骨傷筋,
血燥難復。一火之力雖微,內(nèi)攻之害甚大也。
太陽壞病入太陰臟證
汗后發(fā)渴
太陽經(jīng)病,陰盛陽亡,則入太陰脾臟。如大汗之后,亡其胃津,以致土燥生煩,
傷寒說意·卷二
·24·
不得眠臥,時欲飲水者,此將成人參白虎證。宜少少與水,滋其土燥,令胃氣調(diào)和則
愈。以在大汗之后,陽氣新虛,恐飲冷多而土敗也。若燥熱大作,少水不救盛火,則
用白虎(方在“太陽”)。若汗后脈浮,小便不利,熱微消渴者,則是陽虛濕動,宜用五
苓。蓋脾土濕陷,木郁生風,津亡燥動,是以消渴。疏泄不行,故小便不利。五苓燥
土濕而達木郁,通經(jīng)解表,是良法也。汗泄陽虛,陰濕易動,凡脈候浮數(shù),口渴心煩,
而所飲不多,多便不受,即是五苓證,勿服白虎也。(方在“太陽”)。
汗后亡陽
傷寒本當發(fā)汗,若使脈浮自汗,溺數(shù)心煩,惡寒不甚,腳攣不伸,此是陽明證,
不宜發(fā)汗。自汗者,腑熱外蒸,小便數(shù)者,大便必硬,心煩者,燥土上熏,寒微者,
惡寒將罷,腳攣者,木燥筋縮,此宜調(diào)胃承氣(方在“陽明”)。醫(yī)以脈浮自汗,病象中
風,反與桂枝湯加附子而增桂枝,令其大汗亡陽,以致厥逆咽乾,煩躁吐逆,胃燥腸
結(jié),譫語不清,不知寸口浮大,是陽明之腑證,非太陽之表寒,桂附瀉汗亡陽,熱減
而燥加,火升而胃逆。宜甘草干姜湯,溫中回陽,而降逆氣,再以芍藥甘草湯,滋木
榮筋,伸其兩腳攣急,后以調(diào)胃承氣(方在“陽明”),下其結(jié)糞,以止譫語,諸證全瘳
矣。
若桂附發(fā)汗后,不用姜甘回陽,而重發(fā)其汗,或加燒針,大亡其陽,當用四逆湯,
以溫水土(方在“太陰”),姜甘無濟矣。
【11】甘草干姜湯 十八
甘草炙,四兩 干姜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12】芍藥甘草湯 十九
白芍藥 甘草炙, 各四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汗后吐泄
汗后水藥不得入口,是陽敗而胃逆。若再發(fā)其汗,則脾氣亦陷,必吐泄皆作。陽
太陽經(jīng)壞病
·25·
敗胃逆,而生嘔吐,脈多浮數(shù),證多煩躁。庸工率謂火盛,不知陽氣升泄,客熱在胸,
腹中虛冷,水谷不消,所以嘔也。
吐后煩吐
太陽經(jīng)病,當發(fā)熱惡寒,吐后不惡寒而欲去衣被,此吐傷胃氣,陽升而內(nèi)煩也。
若既不惡寒,又不發(fā)熱,關(guān)脈細數(shù)者,亦吐傷胃氣也。緣其胃陽素虛,本不堪吐,病
一二日而吐之者,陽升胃逆,腹中饑餒,口不能食,病三四日而吐之者,陽升火泄,
不喜熱粥,欲食冷食,冷食入腹不消,朝食暮吐,此皆火土雙敗之故。然吐雖逆治,
而無大害,俟其胃陽續(xù)復,或以藥餌溫胃降逆,則嘔吐立止,非如汗下亡陽之劇也。
下后泄利身疼
傷寒陽虛胃弱,醫(yī)誤下之,續(xù)得泄利不止,而身仍疼痛者,此里氣敗而表未解。
急當先救其里,陽回泄止,然后發(fā)表散寒,除其疼痛。救里宜四逆湯(方在“太陰”),
救表宜桂枝湯(方在“太陽”),此定法也。
下后身痛脈遲
汗泄血中溫氣,陽虛木陷而脈沉遲,經(jīng)脈凝澀而身疼痛,宜桂枝湯,甘、棗培土,
桂枝達木,加芍藥以清風木,加生姜以通經(jīng)絡(luò),加人參以益肝脾溫氣,補宣經(jīng)脈也。
【24】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 二十
桂枝去皮,三兩 芍藥四兩 甘草炙,二兩 人參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生姜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生姜人參。
下后泄利喘汗
中風,桂枝湯證,醫(yī)反下之,敗其中氣,以致泄利不止。若其脈促者,是表證未
解。仲景脈法:脈來數(shù),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蓋下后里虛,表陽內(nèi)陷,為里陰所
格,不得下行,表里束迫,故見促象。若喘而汗出者,是胃逆肺壅,郁生上熱,蒸其
皮毛也。里宜四逆,表宜桂枝,而膈熱壅阻,二方難用,宜葛根黃連黃芩湯,達胃郁
而清上熱,然后議溫未晚也。
傷寒說意·卷二
·26·
【17】葛根黃芩黃連湯 二十一
葛根半斤 甘草炙,二兩 黃芩三兩 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下后胸滿發(fā)喘
太陽病,下后胸滿者,胃敗而氣逆也。胃氣上逆,濁陰不降,肺氣壅塞,是以胸
滿。若兼脈促,則表證未解,宜桂枝去芍藥之酸寒,以解表邪。若微惡寒者,則腎陽
亦敗,不止脾陽之虛,宜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溫其腎水也。若微喘者,亦胃氣之上
逆也,胃逆而肺氣郁阻,是以發(fā)喘,此較胸滿頗重,當瀉其逆氣,宜桂枝加厚樸杏子
湯,瀉肺而降逆也。凡喘家用桂枝湯,必加厚樸、杏仁,利其壅塞,下其沖逆,此定
法也。
【4】桂枝去芍藥湯 二十二
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5】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二十三
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22】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二十四
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姜切,三兩 芍藥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厚樸炙,去皮,二兩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汗下后心下滿痛小便不利腹?jié)M心煩
太陽病,服桂枝未解,因復下之,致心下滿而微痛,小便不利,此下傷中氣,陽
敗濕生,膽胃上逆而肝脾下陷也。而表證未解,依然頭項強痛,發(fā)熱無汗。是雖以表
邪外束,而實緣里氣之內(nèi)郁。宜桂枝湯去桂枝之發(fā)表,加茯苓、白術(shù),去濕而燥土也。
太陽經(jīng)壞病
·27·
心下滿者,腹?jié)M之漸也,若發(fā)汗后,腹脹滿者,陽泄土敗而濁陰上逆也,宜厚樸生姜
甘草半夏人參湯,補中而降濁也。若下后腹?jié)M,加以心煩,臥起不安者,濁陰上逆,
肺氣堙郁,化生敗濁,陽阻而生上熱也,宜梔子厚樸湯,清熱而吐瘀濁,降逆而瀉脹
滿也。
【1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 二十五
芍藥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姜切,三兩 白術(shù)三兩
茯苓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
苓白術(shù)。
【28】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 二十六
厚樸炙,去皮,半斤 生姜切,半斤 半夏洗,半升 甘草二兩
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37】梔子厚樸湯 二十七
梔子擘,十四個 厚樸炙,去皮,四兩 枳實水浸,炙令黃,四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汗吐下后心煩
汗后外熱不退,心里微煩者,土敗中寒,濁陰上涌,陽格而生外熱,宜梔子干姜
湯,溫中清上而吐瘀濁也。若或下或汗后,心煩身熱,胸中窒塞者,是敗腐阻其肺氣,
痞郁而生上熱,宜梔子豉湯,涌吐其敗濁也。凡或汗或吐或下后,虛煩不得眠睡,甚
而反覆顛倒,心中懊憹無奈者,皆緣肺氣壅遏,敗濁堙塞,悉宜梔子豉湯吐之。若煩
而少氣者,中氣之虧也,宜梔子甘草豉湯,以扶其土。若煩而兼嘔者,胃氣之逆也,
宜梔子生姜豉湯,以降其逆。但梔子苦寒,最瀉脾陽,如病人平日大便微溏者,便是
脾陽之虛,不可服也。
【38】梔子干姜湯 二十八
傷寒說意·卷二
·28·
梔子擘,十四個 干姜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34】梔子豉湯 二十九
梔子擘,十四個 香豉綿裹,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nèi)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
吐者,止后服。
【35】梔子甘草豉湯 三十
梔子擘,十四個 甘草炙,二兩 香豉綿裹,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nèi)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
服,得吐者,止后服。
【36】梔子生姜豉湯 三十一
梔子擘,十四個 生姜五兩 香豉綿裹,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姜,取二升半,內(nèi)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
服,得吐者,止后服。
太陽壞病入少陰臟證
汗后表虛漏泄惡風惡寒
太陽經(jīng)病,土負水勝,則入少陰腎臟。如汗后漏泄不止,表疏惡風,小便艱難,
四肢微急,屈伸不柔者,此汗泄而陽亡也。經(jīng)絡(luò)之陽,根于腎水,宜桂枝加附子湯,
以培陽根也。若汗后表病不解,反惡寒者,亦汗亡營中之陽也。宜芍藥甘草附子湯,
甘草培土,芍藥斂營,附子溫腎水而暖營血也。若下后復汗,身體振寒,脈候微細,
以下亡其里陽,汗亡其表陽,致內(nèi)外俱虛故也。
【3】桂枝加附子湯 三十二
桂枝去皮,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炙,三兩 生姜切,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太陽經(jīng)壞病
·29·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30】芍藥甘草附子湯 三十三
芍藥三兩 甘草炙,三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
汗吐下后心滿氣沖頭眩身搖心悸肉瞤
傷寒吐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而緊者,土敗陽虛,濁陰上
乘也。又復發(fā)汗,以亡經(jīng)中之陽,溫氣外泄,血冷木枯,風動身搖,振振不已。此其
病在經(jīng)絡(luò),根原臟腑,緣于水泛土濕,木郁風動。宜苓桂術(shù)甘湯,燥土而瀉水,疏木
而達郁也。
若發(fā)汗之后,汗出不解,病人仍發(fā)熱,心下荒①悸,頭目眩暈,皮肉瞤動,身體振
搖,勢欲穴地自安,此以汗出陽亡,水寒土濕,木郁風動,沖擊而不寧也。宜以真武
湯,瀉濕燥土,清風木而溫寒水也。
凡汗多陽亡,其人叉手自冒其心,心下動悸,欲得手按者,緣于土敗木郁,風動
神搖。宜桂枝甘草湯,疏木而培土也。汗多陽亡,病人叉手自冒其心者,率多耳聾。
以肺胃逆行,膽木不降,濁氣上填,孔竅不虛靈也。
大抵脈候浮數(shù),法當汗解,若下敗脾陽,身重而心悸者,則不可發(fā)汗,當俟自汗
而解。此其尺中脈微。里陽原虛,須陽氣漸復,表里皆實,經(jīng)氣外發(fā),自能汗愈也。
凡尺脈遲微者,皆不可汗。營候于尺,汗化于營,尺微營虛,故不可汗。汗之亡
陽者,亡其血中之溫氣也。(真武湯在“少陰”)。
【29】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 三十四
茯苓四兩 桂枝去皮,三兩 白術(shù)二兩 甘草炙,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26】桂枝甘草湯 三十五
① 荒 通慌。
傷寒說意·卷二
·30·
桂枝去皮,四兩 甘草炙,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汗下后發(fā)作奔豚
汗后陽亡土濕,風木郁動,則生振悸。輕者悸在心下,重者悸在臍間,臍下振悸,
根本搖動,是欲作奔豚之象也。奔豚之發(fā),起于少腹,直犯心胸,沖突擊撞,其痛不
支,咽喉閉寒,七竅火發(fā),病之最兇惡者。宜苓桂甘棗湯,泄?jié)衽嗤?,補脾精而達木
郁也。
凡燒針取汗,表泄陽虛,針孔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fā)奔豚,緣外寒閉束,風木
郁沖之故。宜先灸核上各一壯,散其外寒,以桂枝加桂湯,疏木而下沖也。至于下后
陽虛,下焦陰氣上沖者,亦皆奔豚之證,悉宜桂枝加桂湯也。
【27】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三十六
茯苓半斤 桂枝去皮,四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nèi),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47】桂枝加桂湯 三十七
桂枝去皮,五兩 芍藥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姜切,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
以能泄奔豚氣也。
火劫溫針后驚悸發(fā)狂
傷寒脈浮,應(yīng)以汗解,醫(yī)以火逼劫之,汗多陽亡,必驚悸發(fā)狂,起臥不安。以土
敗胃逆,膽木拔根則驚生,濁陰上填,迷塞心宮則狂作。宜救逆湯,桂枝去芍藥之瀉
陽,加蜀漆吐敗濁以療狂,龍骨、牡蠣,斂神魂以止驚也。
凡傷寒誤用溫針取汗,以亡其陽,膽木拔根,必生驚悸也。
【46】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三十八
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太陽經(jīng)壞病
·31·
牡蠣熬,五兩 蜀漆洗去腥,三兩 龍骨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
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火逆汗下后煩躁
太陽經(jīng)病,誤用火熏,助其經(jīng)熱,是謂火逆?;鹉嬷C,熱在表,不在里,誤服
下藥,虛其里陽,其病不解。因復燒針發(fā)汗,亡其表陽,陽根欲脫,遂至煩躁不安。
宜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疏木培土,斂神氣而除煩躁也。
凡或汗或下,病不解而生煩躁者,皆土敗水侮,陽根欲脫。宜茯苓四逆湯,參、
甘培其中氣,姜、附溫其水土,茯苓瀉其腎邪也。
若下之瀉其里陽,又汗之亡其表陽,晝而陽氣飛越,煩躁不得眠,夜而陽氣收斂,
安靜無擾,不嘔不渴,內(nèi)無里證,身不大熱,外無表證,而脈候微沉,是陽虛而內(nèi)寒,
宜干姜附子湯,溫中下以回陽氣也。
蓋陽亡則寒生,若平素汗多,而重發(fā)其汗,陽神不歸,必恍惚心亂,小便之后,
陰管作疼。以乙木遏陷,疏泄不暢,便后木氣凝澀而不達也。
【48】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三十九
桂枝去皮,一兩 甘草炙,二兩 牡蠣熬,二兩 龍骨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31】茯苓四逆湯 四十
茯苓四兩 人參一兩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甘草炙,二兩 干姜一兩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23】干姜附子湯 四十一
干姜一兩 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傷寒說意·卷二
·32·
太陽壞病入厥陰臟證
汗后吐蛔
太陽經(jīng)病,汗下亡陽,土濕水寒,木氣不達,則病及厥陰肝臟。如臟腑素寒,復
發(fā)汗,以亡其陽,胃冷而氣逆,必吐蛔蟲。
·33·
傷寒說意卷三·太陽經(jīng)壞病結(jié)胸痞證
提綱
衛(wèi)氣為陽,風傷衛(wèi)者,病發(fā)于陽也。衛(wèi)傷則遏逼營血,而生里熱。血化于臟,臟
陰衰者,多傳陽明之腑。營血為陰,寒傷營者,病發(fā)于陰也。營傷則束閉衛(wèi)氣,而生
表寒。氣化于腑,腑陽弱者,多傳太陰之臟。
病發(fā)于陽者,俟其熱邪傳里,已入胃腑,非不可下。方其在經(jīng),法應(yīng)汗解,而反
下之,表陽內(nèi)陷,則成結(jié)胸。病發(fā)于陰者,內(nèi)寒郁動,易入脾臟,始終忌下。方其在
經(jīng),亦應(yīng)汗解,而反下之,里陰上逆,則成痞證。
太陽之病,不解于太陽之經(jīng),而內(nèi)傳臟腑,生死攸關(guān),是皆太陽之壞病也。然入
腑則用承氣,入臟則用四逆,猶有救壞之法。至于未入胃腑,下早而為結(jié)胸,未入脾
臟,誤下而成痞證,則壞而又壞矣。仲景變承氣而為陷胸,變四逆而為瀉心,所以救
壞中之壞也。
太陽壞病結(jié)胸證
結(jié)胸大陷胸湯證
結(jié)胸者,將來之陽明腑證,下早而成者。胃腑燥熱,汗亡里陰,則入陽明,胸膈濕
熱,下陷表陽,則成結(jié)胸。陽明戊土,化氣于燥金,是以胃熱則生燥,太陰辛金,化
氣于濕土,是以肺熱則生濕。腑熱將作,胸熱先生,故未入陽明,而遽下之,則成結(jié)
胸。
如太陽病,脈浮而兼動數(shù),風中于表則脈浮,熱盛于經(jīng)則脈數(shù),表閉里郁則脈動,
傷寒說意·卷三
·34·
動而不得外泄則痛生。然數(shù)從浮見,尚非內(nèi)實,浮則表證不解,其人頭痛,發(fā)熱,汗
出,惡寒者,表未解也。表未解者不可下,下則表陽內(nèi)陷。醫(yī)不解表,而反下之,動
數(shù)之脈,變而為遲,以其腑熱未起,下則陽負而陰勝也。胃主降濁,土敗胃逆,甲木
上沖,膽胃之氣,兩相格拒,于是胸中作痛。甲木下行,而化相火,在下為主,在上
為客,心肺之氣,為甲木逆上之客氣所沖,不得下達,相火郁發(fā),外無泄路,于是息
短胸盈,煩躁懊憹,膈熱內(nèi)郁而經(jīng)陽外束,既不外泄,勢必內(nèi)陷。經(jīng)腑之氣,閉塞堅
凝,心中硬滿,是為結(jié)胸。氣滯則生飲,宜大陷胸湯,瀉熱而排飲也。
若不成結(jié)胸,而下傷中氣,其在陽分,則濕熱郁蒸而頭上汗出,其在陰分,則濕
寒凝澀而小便不利,土敗濕作,身必發(fā)黃也。
【52】大陷胸湯 四十二
大黃去皮,六兩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煮一兩沸;內(nèi)甘遂末,溫服一升。得
快利,止后服。
結(jié)胸諸變
傷寒六七日,經(jīng)盡當解,而一有結(jié)胸,則至期不解。其膈熱郁蒸,已成實邪,心
下滿痛,按之堅硬如石,關(guān)脈浮緊,是濁陰格其清陽,結(jié)塞不開,宜大陷胸湯也。若
連發(fā)其汗,又復下之,津亡燥動,舌干發(fā)渴,日晡之時,小發(fā)潮熱,不大便五六日,
從心下以至少腹硬滿疼痛,手不敢近,是邪熱已深,濕將化燥,結(jié)胸而下連胃腑也。
腑證合用承氣,但潮熱非甚,亦宜用大陷胸湯也。
若項亦強直,狀如柔痙,是濕熱熏蒸,津涸筋燥,結(jié)胸而上連頸項也。亦宜陷胸,
湯恐速下,變而為丸,大黃、芒硝,清其熱,葶藶、杏仁,瀉其濕也。
結(jié)胸之證,下陰上陽,寸浮關(guān)沉,而其可以下愈,以其下焦之陽,未至絕根,故
推陷上焦之陽,使之下接陽根。若其脈浮大,絕無沉意,是陽根已絕,萬不可下,下
之則死矣。若遷延日久,結(jié)胸之證,無一不俱,一見煩躁,則上熱已極,陽根盡泄,
雖不下而亦死矣。
若輕者,名為小結(jié)胸,亦在心下,但按之則痛,與大結(jié)胸之不按亦痛異,脈候浮
數(shù)滑,與大結(jié)胸之寸浮關(guān)沉異。此亦濕熱郁蒸之病,宜小陷胸湯,黃連清其熱,半夏
太陽經(jīng)壞病結(jié)胸痞證
·35·
降其逆,栝蔞滌其痰也。
【51】大陷胸丸 四十三
大黃半斤 葶藶子熬,半升 芒硝半升 杏仁去皮尖,熬黑,半升
上四味,搗篩二味,內(nèi)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
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①
【53】小陷胸湯 四十四
黃連一兩 半夏洗,半升 栝蔞實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臟結(jié)
結(jié)胸與臟結(jié)不同,結(jié)胸者,陽明之病,其證不按亦痛,按則痛劇難忍,寸脈浮,
關(guān)脈沉,是上熱而下寒也,臟結(jié)者,太陰之病,狀如結(jié)胸,其實乃太陰胸下結(jié)硬之痞
證而無上熱者也,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其脈寸浮關(guān)沉,亦如結(jié)胸,但關(guān)則小細沉緊。
腑陽頹敗,臟陰牢結(jié),究與結(jié)胸脈殊。若舌上白胎滑者,其病難治,蓋舌為心竅,白
為肺色,心火既衰,肺津瘀濁,膠塞心宮,故舌起白胎。胃土燥熱,則胎黃澀,肺金
濕寒,則胎白滑也。
若脅下素有痞塊,連在臍旁,痛引少腹,而入陰筋,緣土濕木郁,筋脈短急,故
牽引作痛。肝主筋,脈自少腹而絡(luò)陰器,其經(jīng)絡(luò)如此也。此其土敗木賊,中氣磐郁,
四維不轉(zhuǎn),是名臟結(jié)。結(jié)而不解,必死無疑也。臟結(jié)之證,陰勝則寒,陽復則熱,寒
為死機,熱為生兆。陰陽相摶,多見煩躁。復之過者,邪熱內(nèi)燔,亦有下證。若絕無
陽證,不往來寒熱,人反靜而不躁,舌上胎滑者,是為純陰,不可攻也。
① 禁如藥法 禁忌如常。
傷寒說意·卷三
·36·
誤下諸變
太陽經(jīng)病未解,而遽下之,其脈促而不結(jié)胸者,經(jīng)中陽氣,內(nèi)為陰格,外為邪束,
不能通達,是以脈促。而既不結(jié)胸,則表陽未陷,經(jīng)氣郁發(fā),必當作汗,此為欲解也。
若寸脈浮者,陽為陰格,不得下通,必結(jié)胸也。脈緊者,表陽被郁,邪火上炎,必咽
痛也。脈弦者,下傷脾胃,木氣不舒,肝膽之脈,布于脅肋,必兩脅拘急也。脈細數(shù)
者,濁陰上逆,微陽浮升,必頭痛不止也。脈沉緊者,表邪外束,胃氣上逆,必欲嘔
也。脈沉滑者,肝木不升,郁動于下,必協(xié)合外熱而為泄利也。脈浮滑者,乙木郁陷,
疏泄失藏,必下血也。
蓋木司營血,其性上升,木氣不達,郁勃動蕩,乃見滑象?;琳?,病在于臟,
故主下利,滑而浮者,病在于經(jīng),故主下血。肝脈在左關(guān),若郁于土中,則診見于關(guān),
郁于水內(nèi),則診見于尺矣。
誤下脾陷
太陽病二三日,方傳陽明、少陽之經(jīng),乃但欲起,不能臥,煩躁如此,其心下必
結(jié)。以邪逼陽明,經(jīng)氣不降,少陽無下行之路,二氣痞塞,故胃口結(jié)滯,陽明、少陽
之脈,必見弦大。若脈微弱者,此陰盛陽虛,本有寒邪在下也。寒則宜溫,乃反下之,
當脾陷而為泄利。若利止,必胃逆而為結(jié)胸。若泄利未止,四日見其外熱,以為內(nèi)熱,
復誤下之,則陽根上泄,外熱不退,而內(nèi)寒下利,永無止期,此作協(xié)熱利也。
太陽壞病痞證
痞證表里
痞證者,將來之太陰臟證,誤下而成者。胃主降濁,脾主升清,人之心下虛空者,
清陽升而濁陰降也。下傷中氣,升降失職,濁陰上逆,則心下痞塞,清陽下陷,則大
便泄利,故痞證必兼下利,以其中氣之敗也。太陰病,腹?jié)M自利,下之則胸下結(jié)硬。
腹?jié)M者,痞之根,然尚未成痞,下之而胸下結(jié)硬,乃成痞矣。
如太陽傷寒,多入三陰。表證未解,應(yīng)當解表,而醫(yī)數(shù)下之,敗其脾陽,遂協(xié)合
太陽經(jīng)壞病結(jié)胸痞證
·37·
外熱,而為泄利。緣表證不解,則外熱不退,下后內(nèi)愈寒而外愈熱,是謂協(xié)熱利。清
氣下陷而泄利不止,則濁氣上逆而心下痞硬,內(nèi)寒外熱,表里不解。宜桂枝人參湯,
桂枝解其表,姜、甘、參、術(shù),解其里也。
若傷寒大下之后,復發(fā)其汗,陽敗陰乘,心下痞硬,理宜攻痞。如外見惡寒者,
亦是表未解也,不可攻痞,攻痞則陷其表陽。當先解其表,表解后,乃可攻痞,解表
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也。
前用桂枝人參,雙解表里,此用桂枝解表,大黃黃連攻里者,以上則外熱,此則
外寒。陰陽之理,外熱者必內(nèi)寒,外寒者必內(nèi)熱。表證未解,陰邪束閉,陽郁不達,
則外見惡寒,外寒則內(nèi)必發(fā)熱,此以外寒包其內(nèi)熱,故用桂枝以解外寒,大黃黃連以
攻內(nèi)熱。痞證陰盛格陽,郁生上熱,以大黃黃連推其上熱,使之下達,則肺熱肅清。
設(shè)其下寒續(xù)生,則宜改溫藥矣。
【66】桂枝人參湯 四十五
桂枝別切,四兩 甘草炙,四兩 白術(shù)三兩 人參三兩
干姜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nèi)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60】大黃黃連瀉心湯 四十六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臣億等①看詳大黃黃連瀉心湯,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瀉心湯,用大黃、黃連、黃芩、附子,
恐是前方中亦有黃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也。)
清上溫下
傷寒脈候浮緊,應(yīng)以汗解,乃反下之,表陽內(nèi)陷,緊反入里,浮緊變?yōu)槌辆o,里
陰逆上,于是作痞。痞證陰陽拒格,下寒上熱,合用諸瀉心清上溫下之法。
其主大黃黃連瀉心者,以濁陰逆湊,痞悶不開,陽氣遏郁,必生上熱,陰氣凝冱,
必生下寒。下寒已作,逼其上熱,二氣摶結(jié),證則心下石硬,脈則關(guān)上沉緊,一定之
① 臣億等 宋·林億、高保衡等。
傷寒說意·卷三
·38·
理。若按之心下濡而不硬,診之關(guān)上浮而不沉者,是胃陽之不降,濁氣之堙郁,上熱
已生而下寒未作也。此緣下傷中氣,膽胃逆升,土木壅遏,結(jié)滯不散,相火燔騰,故
生上熱。大黃黃連瀉膽胃之郁熱,則氣降而痞消,名曰瀉心,是瀉少陽膽木之相火也。
若下寒已作,則此法難用矣。
下寒既動,心下塊硬,關(guān)上脈沉,固無用矣,而上熱逼蒸,下無去路,則開發(fā)皮
毛,泄而為汗。使其心下硬滿,而復惡寒汗出者,則是下寒已動。宜附子瀉心湯,大
黃、芩、連,瀉其上熱,而加附子,以溫下寒也。此與桂枝人參、大黃黃連,自是一
證。其始中焦陰凝,未生上熱,故用桂枝解其表邪,人參理其中氣。遲則上熱已生,
故變桂枝人參之法,桂枝解其表寒,而易大黃黃連瀉其里熱。繼則下寒已動,故變大
黃黃連之法,大黃、芩、連,清其上熱,而加附子,溫其下寒。下寒生則上熱逼郁而
愈甚,故增黃芩,以清膽火也。
【61】附子瀉心湯 四十七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附子炮,去皮破,別煮取汁,一枚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nèi)附子汁,分溫再服。
瀉心諸變
傷寒中風,醫(yī)不解表,而反下之,敗其中氣,腹中雷鳴下利,日數(shù)十行,完谷不
化,心下痞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靜。醫(yī)見心下之痞,以為熱結(jié)在中,下之未盡,乃
復下之,中氣更敗,其痞愈甚。不知此非結(jié)熱,但以中脘虛虧,不能制伏陰邪,客氣
上逆,故成硬滿。宜甘草瀉心湯,甘、棗、姜、夏,溫補胃氣而降濁陰,芩、連,清
其膽火也。
若傷寒汗出解后,胃中氣不調(diào)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
下利者,此甲木克土,土虛不能制水,水郁膽部而積于脅下,水合木邪,以賊中氣,
脾土陷泄而胃土逆塞也。宜生姜瀉心湯,姜、甘、參、夏,溫補中氣,以轉(zhuǎn)樞機,芩、
連,清其膽火也。
【63】甘草瀉心湯 四十八
甘草炙,四兩 黃芩三兩 干姜三兩 半夏洗,半升
大棗擘,十二枚 黃連一兩
太陽經(jīng)壞病結(jié)胸痞證
·39·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升,日三服。
(臣億等謹按上生姜瀉心湯法,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今詳瀉心以療痞。痞氣因發(fā)陰而生,是
半夏、生姜、甘草瀉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參,今甘草瀉心中無者,脫落之也。又
按千金并外臺秘要治傷寒 食,用此方,皆有人參,知脫落無疑。)
【62】生姜瀉心湯 四十九
生姜切,四兩 甘草炙,三兩 人參三兩 干姜一兩
黃芩三兩 半夏洗,半升 黃連一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生姜瀉心湯,本云理中人
參黃芩湯,去桂枝、術(shù),加黃連,并瀉肝法。
瀉心變法
傷寒服瀉下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己,下利如故。醫(yī)謂內(nèi)熱,復
以他藥下之,其利不止。又謂內(nèi)寒,以理中與之,其利益甚。不知理中者,分理中焦,
此其利在下焦滑脫,非理中所能。宜赤石脂禹余糧湯,固其滑脫,利乃可止。若使復
利不止者,此土濕木陷,后竅疏泄而失藏也,當利其小便,開其水道,則谷道閉矣。
下利上痞,總因濕旺。凡誤下心痞,與瀉心湯不解,口燥心煩,小便不利者,悉
緣土濕木郁,不能疏泄水道。宜五苓散,燥土而瀉濕也。(方在“太陽”)。
【64】赤石脂禹余糧湯 五十
赤石脂碎,一斤 太一禹余糧碎,一斤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瀉水排飲
痞證陰陽格拒,寒熱逼蒸,則生水氣,所謂陰陽交,則生濕也。太陽中風,而有
下利嘔逆之證,是水旺土濕,胃逆而為嘔,脾陷而為利也。是宜攻其水,然必表解者,
方可攻之。
若其濕邪郁阻,濁氣升塞,頭痛干嘔短氣,心脅痞硬作疼,而外則汗出而不惡寒
者,是表解里未和也。宜十棗湯,大棗培土,芫、遂、大戟,瀉其里水也。
傷寒說意·卷三
·40·
凡傷寒,發(fā)汗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緣土敗濕滋,胃氣上逆,肺郁
痰化,清道壅塞。宜旋覆花代赭石湯,參、甘、大棗,補其中氣,半夏、姜、赭,降
其沖逆,旋覆,行其痰飲也。
他若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心中痞硬,氣沖咽喉,不得喘息,
此為濕盛胃逆,濁陰填塞,肺郁而化寒痰,停瘀胸膈,故氣沖而不下也。法當吐之,
以瓜蒂散,涌其寒痰。但吐法頗升膈上清陽,諸亡血之家,肺氣素逆,勿用此法。
【59】十棗湯 五十一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nèi)藥末。強人
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匕,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匕;得快下利后,
糜粥自養(yǎng)。
【65】旋復代赭湯 五十二
旋復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姜五兩 代赭一兩
甘草炙,三兩 半夏洗,半升 大棗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67】瓜蒂散 五十三
瓜蒂熬黃,一分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
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41·
傷寒說意卷四·陽明經(jīng)
提綱
陽明從燥金化氣,其經(jīng)在太陽之次,肌肉之分,起鼻之交頞,挾口環(huán)唇,行身之
前,下膈挾臍,循脛外,由足跗而走大指。
陽明為三陽之長,太陽經(jīng)病不解,營衛(wèi)內(nèi)郁,二日必傳陽明之經(jīng)。陽氣盛滿,故
脈大而身熱。若腑陽素實,則自經(jīng)入腑。表熱傳里,里熱,則桂、麻解表之法,變?yōu)?br>承氣攻里之方。仲景立陽明之篇,專為入腑者設(shè),非第二日陽明之經(jīng)病也。
陽明初病葛根湯證
陽明腑證,自太陽傳來,方其自經(jīng)入腑之始,法宜解表。其得之中風,發(fā)熱惡風,
汗出脈緩者,宜桂枝湯。其得之傷寒,發(fā)熱惡寒,無汗脈緊者,宜麻黃湯。以太陽、
陽明,經(jīng)腑合病,經(jīng)證如初而腑熱未成,故但解太陽之經(jīng),不攻陽明之腑,經(jīng)熱既泄,
則腑熱不作矣。
經(jīng)熱不泄,則腑熱必作,以其腑陽之盛也。何以知其腑陽之盛?以其脈大也。陽
明經(jīng)腑,皆主下降,外為風寒所閉,經(jīng)絡(luò)束迫,胃氣郁遏,上脘不降,宗氣壅塞,不
能順下,故有喘而胸滿之證。背者,胸之府也,胸膈郁滿,宗氣不得前降,則逆沖于
背項,是以項背強直,大與太陽不同。
一見項背強直,便是經(jīng)腑合邪,宜加葛根,清散陽明經(jīng)腑之郁。其項背強直而汗
出惡風者,用桂枝加葛根湯。其項背強直而無汗惡寒者,用葛根湯。胃為受盛之腑,
胃腑松緩,容納有余,則吐利不作,經(jīng)絡(luò)束迫,致腑氣郁遏,不能容受,故見吐利。
利者,用葛根湯,解表而舒胃氣,使不致郁陷,吐者,用葛根加半夏湯,解表而降胃
傷寒說意·卷四
·42·
氣,使不致沖逆。
表證不解,自太陽、少陽之經(jīng),內(nèi)連陽明之府,是謂三陽合病。其脈浮大,上于
關(guān)上,膽熱傳之胃土,但欲眠睡,睡則陽氣郁蒸,目合而汗出,是又當于桂、麻、葛
根之中,加以柴、芩也。
【2】桂枝加葛根湯 五十四
葛根四兩 芍藥二兩 生姜切,三兩 甘草炙,二兩
桂枝去皮,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15】葛根湯 五十五
葛根四兩 麻黃去節(jié),三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生姜切,三兩
甘草炙,二兩 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16】葛根加半夏湯 五十六
葛根四兩 麻黃去節(jié),三兩 甘草炙,二兩 芍藥二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生姜切,三兩 半夏洗,半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陽明腑證
陽明病,自經(jīng)傳腑之始,發(fā)表宜徹,汗出不徹,則經(jīng)熱郁蒸,自表傳里。陽氣拂
郁,不得汗泄,身熱面赤,煩躁短氣,疼痛不知處所,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此必入
胃腑。若以表藥發(fā)之,汗出熱退,猶可不成腑證,遲則傳腑,而成承氣湯證,較之在
經(jīng),順逆攸分矣。緣其里陽素盛,而皮毛不開,經(jīng)熱莫泄,則腑熱續(xù)發(fā),表里感應(yīng),
自然之理也。
究其由來,或失于發(fā)表,或發(fā)表而汗出不徹,或發(fā)汗利水,津亡土燥,皆能致此。
其自太陽來者,寒水之衰也,謂之太陽陽明。自少陽來者,相火之旺也,謂之少陽陽
陽明經(jīng)
·43·
明。自陽明本經(jīng)來者,謂之正陽陽明,全緣燥金之盛也。
其始腑熱未盛,猶見惡寒,及其腑熱已盛,則惡寒自罷。內(nèi)熱蒸發(fā),汗出表退,
風寒悉去,全是一團燥火內(nèi)燔。俟其手足汗流,臍腹?jié)M痛,日晡潮熱,煩躁譫語,喘
滿不臥,則大便已硬,當服下藥。輕者用調(diào)胃承氣湯,早和胃氣,不令燥結(jié),其次用
小承氣湯,重者用大承氣湯,下其結(jié)糞,以瀉胃熱也。
【13】調(diào)胃承氣湯 五十七
大黃去皮,清酒洗,四兩 甘草炙,二兩 芒硝三合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
少少溫服之。/ 溫頓服之,以調(diào)胃氣。/ 頓服。
【76】小承氣湯 五十八
大黃酒洗,四兩 厚樸炙,去皮,二兩 枳實大者炙,五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
者,勿服之。
【75】大承氣湯 五十九
大黃酒洗,四兩 厚樸炙,去皮,半斤 枳實炙,五枚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nèi)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微
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下期
凡服下藥,宜俟六日經(jīng)盡之后,腑熱內(nèi)實,表邪外解,乃無后慮,不可早攻,以
致他變。若微見惡寒,便是表證未解,慎不可下,下之表陽內(nèi)陷,遂成結(jié)胸諸證,當
先服表藥,表解而后下之。若不大便五六日,經(jīng)盡表解,下證悉具,是為可下之期。
觀其小便,若水道不利,日僅一兩次,則其胃中必不結(jié)燥,遲即自能大便,不可下也,
小便一利,大便必干,乃可以大承氣下之。若其昏迷,不索茶水,則小便不必甚利,
亦有結(jié)糞,下證已備,恐難再緩。先與小承氣湯一杯,湯入腹中,后門失氣者,此有
結(jié)糞,以結(jié)糞阻格,胃氣壅遏,胸腹脹塞,故作痛滿,小承氣瀉其積氣,因后失于魄
門也,宜以大承氣下之。如服小承氣而不失氣者,此必初硬后溏,切不可下。胃無結(jié)
傷寒說意·卷四
·44·
燥,下之敗其里氣,恐致脹滿不能飲食,則為禍不小矣。
下證
腑熱已盛,結(jié)糞堵塞,不得泄路,非下不可,當審觀下證,以投承氣。其一,日
晡潮熱。以金旺于申酉,至期熱發(fā),如海水潮汐,應(yīng)期不爽也。其一,手足汗出。以
四肢秉氣于胃,胃熱四達,手足蒸泄,渙然流漓也。其一,煩躁懊憹。以胃氣壅遏,
不得下行,燥熱郁發(fā),心君撓①亂也。其一,昏冒譫語。以胃熱熏蒸,消亡心液,神明
迷感,昏狂不清也。其一,喘呼不臥。以胃熱上燔,肺金被克,清氣沖逆,不得安臥
也。其一,嘔不能食。以胃土郁遏,濁氣上涌,水谷不下,惡心欲嘔也。其一,心胸
痞硬。以胃土沖逆,甲木不降,濁氣填塞,固結(jié)不開也。其一,臍腹痛滿。以燥糞堵
塞,胃氣遏閉,蓄積莫容,不得通達也。
凡此諸證,皆大便結(jié)塞,胃熱郁升之故。胃以下行為順,上行為逆,燥矢阻礙,
下竅秘澀,胃郁莫泄,因而逆行。下其結(jié)糞,腸竅通達,腑熱泄而胃氣順矣。緣燥矢
為害,燥矢不去,胃郁無從泄也。視其小便,順利舒長,診其脈候,沉緩實大,而兼
見以上諸證,宜大承氣瀉之,無庸疑也。若于蒸蒸發(fā)熱之時,早和以調(diào)胃承氣,稍重
者,小承氣微清胃熱,不令異時燥結(jié),更為妙也。
急下三證
胃腑始病,下不妨遲,若其內(nèi)熱燔蒸,三陰被爍,精液消亡,遂成死證,法當急
下,不可緩也。其一,臍腹痛滿,是燥土勝濕,傷及脾陰。以腹?jié)M,太陰之證,太陰
之濕,化而為陽明之燥,燥土壅遏,是以痛滿也。其一,發(fā)熱汗多,是燥土克水,傷
及腎陰。以腎主五液,入心為汗,汗多熱甚,則腎水耗泄,胃土焦枯,以燥土而滲少
水,勢必竭流也。其一,目睛不和,是燥土侮木,傷及肝陰。以肝竅于目,目光之明
燭,緣神魂之發(fā)露,目睛之宛轉(zhuǎn),因營血之滋榮,所謂目受血而能視也。土金燥熱,
煎熬營血,血枯木勁,筋脈焦槁,目系不柔,是以直視不轉(zhuǎn)也。
① 撓 通擾。
陽明經(jīng)
·45·
亡津便燥
陽明腑證,熱蒸汗發(fā),表邪盡解,無庸再汗。醫(yī)見其煩躁不清,以為表邪未退,
重發(fā)其汗,或自汗已多,而小便又利,凡諸津液亡失,皆令大便干硬。但此陰液既虧,
陽氣亦弱,雖有燥矢,未可攻下。若其欲便不能,當用蜜煎導法、豬膽汁方,潤而通
之。如水利土燥而脾氣約結(jié),糞粒堅小難下者,宜以麻仁丸,潤其燥澀,破其滯氣也。
【78】蜜煎導方 六十
食蜜七合
上一味,于銅器內(nèi)微火煎,當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頭銳,大
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nèi)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79】豬膽汁方 六十一
大豬膽一枚
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谷道內(nèi),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
【82】麻子仁丸 六十二
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枳實炙,半斤 大黃去皮,一斤
厚樸炙,去皮,一尺 杏仁去皮尖,熬,別作脂,一升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瘀血
陽明腑病,凡有久瘀之血,則令人善忘,大便雖干而糞下反易,其色必黑。以人
之強記不忘者,精藏而陽秘也,瘀血阻礙,神氣不得蟄藏,則心浮而善忘。大便之難,
緣于腸燥,熱歸血海,不及大腸,故大便反易。瘀血阻格,水火不交,腎氣下郁,是
以糞黑。人之大便,火郁則赤,金郁則白,土郁則黃,木郁則青,水郁則黑,各從其
臟色也。此宜抵當湯,下其瘀血。
若病人無表證之惡寒,里證之滿痛,乃發(fā)熱至七八日之久,雖脈候浮數(shù),亦可下
之。蓋浮數(shù)雖是表脈,而外無表證,發(fā)熱不已,此必有里熱可知,是以宜下。設(shè)或已
下,而脈數(shù)不變,表里合熱,消谷善饑,至七八日不大便者,此必有瘀血。以熱不在
傷寒說意·卷四
·46·
中焦氣分,而在下焦血分,故脈數(shù)不為下變也,宜抵當湯下之。若脈數(shù)不變而兼見下
利不止,必表里協(xié)熱而便膿血。緣熱蒸瘀血,久而腐化,是以成膿。以不早服抵當,
故至如此。(抵當方在“太陽”)。
熱入血室
女子陽明病,正值經(jīng)來,譫語下血者,此為熱入血室。以神胎于魂而魂藏于血,
血熱則神魂迷亂也。火性炎上,其頭上汗出,際①頸而還。此當涼營而發(fā)表也。
① 際 至也。
·47·
傷寒說意卷五·陽明經(jīng)虛證
提綱
陽明與太陰為表里,陽盛則陽明司權(quán),太陰化燥而入胃腑,陰盛則太陰當令,陽
明化濕而傳脾臟。人之本氣不一,有胃實者,有胃虛者。胃實入腑,則燥熱而宜涼瀉,
胃虛傳臟,則濕寒而宜溫補。大小承氣之證,胃之實者,五苓、四逆之證,胃之虛者。
實者是謂陽明病,虛者名為陽明,而實則太陰也。
人知胃實者之無所復傳,不知胃虛者之動入三陰,傳變無窮也。則承氣三湯,可
以生人于胃實,可以殺人于胃虛,未可孟浪混施也。
陽明入太陰證
溏泄噦噫
陽明病,胃陽旺者,則當能食,至燥矢結(jié)塞,胃氣上逆,乃嘔不能食。若初傳胃
腑,即不能食,是陽虛而胃寒也。再見小便不利而手足汗出,是濕寒凝滯,陽不內(nèi)藏
而發(fā)泄于四肢也。四肢為諸陽之本,故陽虛內(nèi)寒之家,手足常多冷汗。濕寒積聚,必
作固瘕。固瘕者,瘕塊堅固,石硬不軟,濕寒凘結(jié),日久而成。人之便后凝白寒滑成
塊而下者,即瘕之未固而后行者也。此其大便,必初硬后溏。以胃氣虛冷,不能蒸水
化氣,水谷不別,合同而下,故成溏糞也。
凡陽明病,脈浮而遲,便是表熱里寒,而見下利清谷者,宜四逆湯,溫其胃寒。
(方在“太陰”)。若不溫里,而反飲冷水,以助其寒,胃氣上逆,必生嘔噦,若大吐大
下后,陽虛汗出,醫(yī)見其外熱,或以為表證未解,復與之水,以發(fā)其汗,或以為里熱
傷寒說意·卷五
·48·
未清,誤以涼藥攻之,土敗胃逆,俱發(fā)噦噫。緣其胃中寒冷,不堪涼瀉之味伐其微陽
也。
若噦噫而見腹?jié)M,便具太陰之證,其前后二竅,定有不利之處。蓋木主疏泄,脾
土濕陷,肝木莫達,疏泄不行,故二竅不利。濕無泄路,己土郁脹,是以腹?jié)M。濁氣
不得下達,故沖逆而生噦噫。視其前后不利之部,通其郁塞,則濕消滯散,滿減噦除
矣。
衛(wèi)虛無汗胃逆咳嘔
陽明病,法應(yīng)多汗,乃反無汗,其身癢如蟲行皮中之狀者,此以衛(wèi)氣久虛,不能
外發(fā),郁于皮腠之中,蠕蠕欲動而不暢達故也。
若衛(wèi)虛無汗,而小便又利,是陽氣下衰,不能攝水也。二三日后,陽氣愈衰,上
逆而生咳嘔,手足厥冷者濁陰上填,必苦頭痛。若但覺頭眩而不痛,則逆氣在胸,未
全上頭。咳傷咽喉,必苦咽痛。其食谷欲嘔者,陽虛而胃逆也。宜吳茱萸湯,人參、
大棗,補土而培中,吳萸、生姜,溫胃而降逆。若得湯而嘔吐反甚者,乃膽胃上逆,
而生郁熱,當先清其上熱也。
凡傷寒嘔多,俱因陽虛胃逆,雖有陽明里證,不可攻之也。
【81】吳茱萸湯 六十三
吳茱萸洗,一升 人參三兩 生姜切,六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濕旺心痞
太陽中風,寸緩關(guān)浮、而尺脈微弱,腎氣少虛,其人發(fā)熱汗出,復惡寒,而不嘔,
此太陽之表證未解也。使其心下痞硬者,此必醫(yī)誤下而陷表陽,以致成痞,非陽明也。
使其心下痞不因攻下,并見發(fā)熱作渴,惡寒已退者,此是太陽表解,轉(zhuǎn)屬陽明之腑也。
蓋陽明腑病,胃氣上逆,甲木不降,二氣壅遏,自能成痞,不須攻下也。其小便數(shù)者,
水利土燥,大便必硬,然尺弱腎寒,不可攻下,雖不更衣十日,亦無所苦也。即渴欲
飲水,亦當少少與之,但以法救其干燥而已。以其渴是土濕木郁,而生風燥,原非火
陽明經(jīng)虛證
·49·
盛。宜五苓散,瀉濕而燥土也。(方在“太陽”)。
陽明病,凡心下硬滿者,皆是土弱胃逆,即太陰之痞證也,慎勿以寒藥攻之。攻
之敗其中氣,瀉利不止者,死。泄利止者,脾陽來復,乃可愈也。
寒熱脈緊
陽明中風,發(fā)熱惡寒,脈浮而緊,是太陽之表證未解,衛(wèi)閉而風不能泄也。而口
苦咽干,有少陽之經(jīng)證,腹?jié)M微喘,有太陰之臟證。緣陽衰土濕,中氣不運,胃氣上
逆,膽火郁升,故病象如此。此其表邪不解,而里陰復盛,若誤下之,則陽敗濕滋,
必小便難而腹更滿也。
如其發(fā)熱汗出,不惡寒而反惡熱,是太陽表解,而屬陽明之腑矣。但既覺腹?jié)M,
則其太陰濕旺,雖經(jīng)汗解,其身必重。若誤汗以亡其陽,則煩躁昏憒,而作譫語。若
燒針以亡其陽,則煩躁怵惕,而廢眠臥。若誤下以亡其陽,則土敗胃虛,下焦客氣,
逆動于胸膈,心神擾亂,懊憹不寧,宮城瘀塞,舌上胎生者,宜梔子豉湯,涌其敗濁
也。若下后陰亡土燥,渴欲飲水,口干舌澀者,宜人參白虎(方在“太陽”),培中而益
氣,瀉熱而清金。若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而小便不利者,是土濕木郁,風動津耗而疏
泄不行也,宜豬苓湯,二苓、滑、澤,瀉濕而燥土,阿膠清風而潤木也。
【77】豬苓湯 六十四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阿膠
滑石碎, 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nèi)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汗下亡陽
陽明病,發(fā)熱脈緊,是太陽證,口苦咽干,是少陽證,汗出惡熱,是陽明證,此
謂三陽合病。而腹?jié)M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則太陰之濕旺也,兼開闔遲澀而唇口不仁,則
陽明之虛也,以脾主肌肉而開竅于口,陽性輕捷,陰性遲拙,陽明負而太陰勝,故身
重而口拙。面色垢污,則少陽之虛也,以肝主色,血暢則色華,厥陰陷而少陽逆,故
木枯而色晦。譫語遺溺,是太陽之虛也,以膀胱主藏,陽藏則火秘而神清,陽泄則水
決而志惑,少陰盛而太陽虛,故遺溺而妄言。陽虛如是,若誤汗以亡陽,則神敗而譫
傷寒說意·卷五
·50·
語,若誤下以亡陽,則額上生汗而陽泄于頭面,手足逆冷而陰旺于四肢,危矣。速宜
補中溫下,以回微陽。若其自汗而不因汗下者,是肺胃之熱,蒸泄皮毛,宜白虎瀉熱
清金。凡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便是人參白虎證,慎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土燥,
豬苓湯復利水而亡津也。若使口中干燥,但欲漱水,不欲下咽者,此熱在經(jīng)而不在腑。
經(jīng)熱不泄,此必致衄。凡脈浮發(fā)熱,口干鼻燥,而又復能食者,此皆經(jīng)熱而非腑熱,
失于發(fā)表,則為衄也。
譫語鄭聲
陽明病,陽盛則作譫語,陽虛亦作譫語。其誤汗亡陽而譫語者,脈見短促,則陽
絕而死,脈自和者,則陽復不死。其譫語而直視喘滿者,則陽敗而上脫,下利清谷者,
則陽亡而下脫,于法皆死。
蓋陽盛之譫語,是謂譫語,陽虛之譫語,是謂鄭聲。鄭聲者,語言重復,顛倒錯
亂,陽虛見此,多主死也。
汗出緊愈
陽明病,脈浮而緊,則表閉陽郁,必將遏其燥火,而見潮熱,日晡發(fā)作也。若但
浮而不緊,則表疏衛(wèi)泄,寐時陽氣失藏,必盜汗出也。
凡陽明病,脈見浮緊,便難作汗。其初欲食,是有谷氣,大便自調(diào),小便不利,
是亦有水氣。水氣勝則汗不出,谷氣勝則汗出。其人骨節(jié)疼痛,翕翕如有發(fā)熱之狀,
此表邪閉束,陽郁欲發(fā),而熱未盛也。然忽然煩躁發(fā)狂,渙然汗出而病解者,是水氣
不勝谷氣,故表開而汗出。水隨汗泄,脈緊自愈矣。
濕盛發(fā)黃
陽明病,里虛誤下,敗其中氣,陽不歸根,肢體溫熱,客氣上逆,不至結(jié)胸。心
中懊憹,饑不能食,此膈下之陰與胸上之陽郁蒸而生敗濁也。陽為陰格,升泄失斂,
則頭上汗出。宜梔子豉湯,吐其瘀濁(方在“太陽”)。瘀濁不吐,濕邪淫泆,是發(fā)黃之
根也。
凡陽明病,面見赤色,便是陽郁,不能外發(fā)。以其胃氣之虛,此宜發(fā)表,不可攻
陽明經(jīng)虛證
·51·
里,攻之陽敗濕滋,必小便不利,發(fā)熱而身黃也。陽衰濕旺,一得汗溺疏泄,則濕去
而土燥。若汗尿不通,濕無去路,心中懊憹,敗濁郁蒸,則身必發(fā)黃也。若被火熏,
不得汗出,但頭上微汗,而小便不利,身必發(fā)黃也。蓋發(fā)熱汗出,則濕熱消散,不能
發(fā)黃。若但頭上汗出,頸下全無,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緣瘀熱在里,故作渴飲水。
而汗尿不通,濕熱莫泄,則身必發(fā)黃,宜茵陳蒿湯,瀉熱而除濕也。(方在“太陰”)。
若其脈遲者,陽虛陰盛,食不甘味,難以致飽,飽則水谷不消,微生躁煩,頭眩
腹?jié)M,小便不利,此欲作谷疸之象。谷疸者,傷水谷而發(fā)黃也。雖下之,腹?jié)M如故,
不為之減,以其脈遲而陰盛也。
三陽合病發(fā)黃
陽明中風,其脈弦浮而大,浮者,太陽之脈,大者,陽明之脈,弦者,少陽之脈,
是三陽之合病也。而短氣腹?jié)M,則有太陰證。太陰濕土,郁而生熱,一身及于面目悉
發(fā)黃色,鼻干尿澀,潮熱嗜臥,時時噦噫,不得汗泄,此陽明之燥奪于太陰之濕也。
而非有少陽之邪,不應(yīng)郁迫如是。少陽之脈,自胃口而走脅肋,濕旺胃逆,阻少陽降
路,甲木逆行,而賊戊土,兩經(jīng)痞塞,則心脅皆痛,久按之而氣不流通。少陽脈循兩
耳,經(jīng)氣沖塞,耳前后俱腫。刺之小差,而外證不解,病過十日之外,脈之弦大續(xù)變
而為浮者,是雖內(nèi)連陽明之腑,太陰之臟,而實未離少陽之經(jīng)也。宜小柴胡湯,外瀉
少陽之經(jīng)邪,內(nèi)補太陰之臟氣。
若但浮而不弦,又無少陽諸證者,則病在太陽之經(jīng),宜麻黃湯(方在“太陽”),但
發(fā)太陽之經(jīng)邪。汗出熱散,則黃自退矣。
若腹?jié)M尿癃,而加以嘔噦者,土敗胃逆,不可治也。
陽明少陽合病
陽明病,外發(fā)潮熱,而大便稀溏,小便自可,胸脅滿硬不消者,是胃氣上逆,膽
經(jīng)不降,少陽甲木之賊戊土也,宜小柴胡湯(方在“少陽”),瀉少陽之經(jīng)邪,補陽明之
腑氣。又或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吐,舌上白胎者,此亦少陽之賊戊土也。以胃主受
傷寒說意·卷五
·52·
盛,乘以甲木之邪,腑氣郁遏,受盛失職,水谷莫容,非泄則吐。甲木沖塞,上焦不
通,津液瘀濁,則舌起白胎。心竅于舌,津郁于心,故胎見于舌,肺主津,其色白也。
宜小柴胡湯,瀉少陽之經(jīng)邪,補陽明之腑氣。經(jīng)腑松暢,則上焦通而津液降,胃氣調(diào)
和,汗出表解矣。
·53·
傷寒說意卷六·少陽經(jīng)
提綱
少陽從相火化氣,其經(jīng)在陽明之次,筋脈之分,起目銳眥,循耳下頸,自胸貫膈,
由脅里出外踝,循足跗而走名指。病則經(jīng)氣壅遏,不能順降,故胸痛脅痞。相火上炎,
故口苦咽干。陽氣升浮,是以目眩。濁氣沖塞,是以耳聾。位在二陽之里,三陰之表,
陽盛則熱,陰盛則寒,故往來寒熱。其視①三陽之經(jīng),陽氣方長,故其脈弦細。
傷寒中風,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則傳少陽。然三日少陽,而不入陽明之腑,
太陰之臟,則無少陽諸證,六日經(jīng)盡,汗出表解,不能自解,則以麻黃、桂枝發(fā)之,
大小柴胡,不必用也。若內(nèi)傳臟腑,外連少陽之經(jīng),然后顯少陽諸證。其始得,不必
三日,其病解,不必六日,是大小柴胡之證,與太陽之麻、桂無關(guān)也。
少陽小柴胡湯證
風寒感傷太陽之經(jīng),未經(jīng)汗解,外而太陽陽明之經(jīng)迫束于表,內(nèi)而太陰陽明之氣
壅逼于里,少陽之經(jīng),在二陽三陰表里之間,郁遏不暢,于是病焉。里陰勝則外閉而
為寒,寒往而熱來,表陽勝則內(nèi)發(fā)而為熱,熱往而寒來。少陽之經(jīng),自頭走足,由胸
脅而下行,表里壅遏,不得下行,經(jīng)氣磐郁,故胸脅痞滿。甲木逆侵,戊土被賊,胃
氣困乏,故默默不欲飲食。胃以下行為順,困于木邪,逆而上行,容納失職,則生嘔
吐。少陽以甲木而化相火,相火升炎,則生煩渴,肺金被刑,則生咳嗽。甲木失根,
郁沖不寧,則腹中痛楚,心下悸動,是皆表里不和,少陽結(jié)滯之故。宜小柴胡湯,柴、
芩清其半表,參、甘溫其半里。半夏降其逆,姜、棗和其中,此表里雙解之法也。
① 視 通“是”。
傷寒說意·卷六
·54·
【19】小柴胡湯 六十五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三兩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
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
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
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兩。
少陽連太陽經(jīng)證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寒,頸項強直,脅下脹滿,手足溫暖,發(fā)渴而作嘔者,是皆
少陽之經(jīng)郁遏不降,逆行而賊戊土,土木壅塞,結(jié)而不開也,俱宜小柴胡湯。凡服柴
胡,但見少陽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也。
若傷寒六七日,肢節(jié)煩疼,微作嘔吐,少陽陽明兩經(jīng)相逼,心下支結(jié),旁連脅下,
倘其發(fā)熱而微見惡寒,便是太陽之外證未解,宜柴胡加桂枝湯,治兼太陽之經(jīng)也。
凡太陽病,遲至十日之外,脈浮細而嗜臥者,是太陽之外證已解,而入少陽之經(jīng)。
少陽之脈弦細,木賊土困,則善眠也。設(shè)其胸滿脅痛者,則是少陽無疑,宜與小柴胡
湯。若脈但浮而不細者,則全是太陽而無少陽,宜第與麻黃湯,發(fā)其太陽之表,不必
以日久為疑也。(方在“太陽”)。
【56】柴胡桂枝湯 六十六
桂枝去皮,一兩半 黃芩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甘草炙,一兩
半夏洗,二合半 芍藥一兩半 大棗擘,六枚 生姜切,一兩半
柴胡四兩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復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
少陽經(jīng)
·55·
少陽入陽明腑證
傷寒寸脈見澀,便是少陽甲木不舒,尺脈見弦,便是厥陰乙木不達,乙木下郁則
生風,甲木上郁則生火,風動火炎,木氣枯燥,脾胃被刑,法當腹中急痛,宜先用小
建中湯,膠飴、甘、棗,補脾胃之精氣,姜、桂、芍藥,散肝膽之風火。若不差者,
仍與小柴胡湯,溫其半里而清其半表也。凡服柴胡湯已而見燥渴者,此屬陽明之腑熱,
當以法治之,清其腑熱也。平素嘔吐之家,不可與建中湯,以甘味之動嘔也。
凡太陽少陽合病,必見嘔利,緣甲木壅遏,則克戊土,胃腑郁迫,不能容受,是
以吐泄。吐泄者,少陽傳陽明之府也。其自下利者,宜黃芩湯,甘草、大棗,補其脾
精,黃芩、芍藥,瀉其相火。其嘔者,宜黃芩加半夏生姜湯,降其逆氣也。
傷寒,發(fā)熱汗出,而病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是少陽傳陽明之腑也。
宜大柴胡湯,柴胡解少陽之經(jīng),枳、黃,瀉陽明之腑,雙解其表里也。
若太陽證,過經(jīng)十余日之久,心中溫溫欲吐,大便稀溏,胸痛腹?jié)M,郁郁微煩,
此甚似少陽傳腑大柴胡證。如前因極吐下而成者,則是少陽已傳陽明之腑。腑病已全,
經(jīng)證微在,可與調(diào)胃承氣湯,無用柴胡也。以少陽傳陽明,經(jīng)邪外束,腑氣內(nèi)遏,胃
不能容,必作嘔泄。及其腑熱盛發(fā),蒸而為汗,則表解經(jīng)舒,吐下皆止。此雖吐下,
未能盡止,然欲嘔微溏,僅存少陽余證,柴胡不可用矣,故與承氣。若非由自極吐下
得者,則胸痛腹?jié)M,便溏欲嘔,便是太陰證,勿與承氣也。(方在“陽明”)。
【41】小建中湯 六十七
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 芍藥六兩
生姜切,三兩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nèi)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
建中湯,以甜故也。
【68】黃芩湯 六十八
黃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69】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六十九
傷寒說意·卷六
·56·
黃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42】大柴胡湯 七十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五兩 枳實炙,四枚 大棗擘,十二枚 大黃二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經(jīng)腑雙結(jié)
傷寒五六日,頭上汗出,微覺惡寒,手足逆冷,心下脹滿,口不飲食,大便堅硬,
脈沉緊而細者,此為少陽陽明兩經(jīng)之微結(jié)。以兩經(jīng)郁迫,結(jié)于胃口,故心下脹滿,不
能甘食。此必有少陽之表證,復有陽明之里證。其汗出惡寒,肢冷心滿者,表證也,
便硬者,里證也。
蓋兩經(jīng)合病,土不勝水,必傳胃腑。腑證未全,則經(jīng)證未罷,故定有里證,復有
表證。若純是里證,則腑熱外蒸,手足汗流,惡寒悉退,無復少陽表證矣。今頭汗惡
寒,肢冷心滿,現(xiàn)有少陽表證,不得純謂之里。其脈候沉緊,手足厥冷,亦不得謂之
少陰。以少陰無汗,既頭上汗出,其非少陰甚明。此半表半里,大柴胡證也。可表里
分治,先以小柴胡,解其少陽之經(jīng)邪,設(shè)表解而不明了,再以承氣瀉其陽明之腑邪。
燥矢一去,則腑熱清矣。
少陽傳里
少陽之經(jīng),在二陽之內(nèi),三陰之外,陰陽相平,不入臟腑.則止傳三陰之經(jīng),六
日汗解。不解則以麻、桂發(fā)之,非柴胡湯證也。
若陽盛而傳陽明之腑,陰盛而傳太陰之臟,經(jīng)證未罷,是謂半表,臟證腑證俱全,
是謂半里。半表半里雙病,故用大小柴胡雙解。
若傷寒三日,病在少陽,而其脈小者,是相火非旺,不入胃腑,經(jīng)盡表解,病欲
自已也。若傷寒三日,病在少陽,既不陽盛入腑,則當陰盛入臟。使其人反能食不嘔,
少陽經(jīng)
·57·
此為中氣未衰,三陰不受邪也。若傷寒六七日,當經(jīng)盡表解之時,其人大熱而煩躁者,
便是傳腑之候,如無大熱而其人煩躁者,是為入臟之機,蓋陰動則陽離,神氣升泄,
浮越無歸,故生煩燥也。
熱入血室
婦人中風,發(fā)熱惡寒,而值經(jīng)水適來,得病七八日后,脈遲熱退身涼,似乎表解
矣,乃胸脅之下,滿如結(jié)胸,而作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蓋其經(jīng)熱秉血海方虛之時,
離表而歸里也。宜涼血清肝,瀉其相火。
又如中風七八日,續(xù)得寒熱往來,而值經(jīng)水適斷者,此亦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jié)。
血結(jié)經(jīng)瘀,遏閉少陽之氣,陽陷則陰束而為外寒,陰升則火炎而生內(nèi)熱,故使寒熱如
瘧,應(yīng)時發(fā)作。宜小柴胡湯,清其經(jīng)熱也。
又如傷寒發(fā)熱,而值經(jīng)水適來,晝?nèi)彰髁耍箘t譫語,如見鬼狀者,此亦為熱入
血室。蓋血為陰,夜而陽氣入于陰分,血熱發(fā)作,故譫妄不明。宜瀉熱清肝,以瀉相
火。但邪熱在下,治之毋犯胃氣及上焦清氣,則自愈也。

·59·
傷寒說意卷七·少陽經(jīng)壞病
提綱
少陽在陰陽之交,表里之半,忌發(fā)汗吐下。瀉其陰陽,陽虛而入太陰之臟,陰虛
而入陽明之腑,是為少陽壞病。如太陽病,不經(jīng)汗解,轉(zhuǎn)入少陽,脅下硬滿,干嘔不
食,往來寒熱,若尚未吐下,其脈沉緊者,全是小柴胡證,宜與小柴胡湯。若已經(jīng)發(fā)
汗吐下溫針,以致譫妄不明,柴胡證罷,此少陽之壞病也。審其汗下溫針,所犯何逆,
以法治之,救其壞也。
少陽壞病入陽明證
汗后心悸
傷寒脈候弦細,頭痛發(fā)熱者,是屬少陽。少陽以甲木而化相火,不可發(fā)汗,汗亡
心液,火炎神亂,則生譫語,便是里入胃腑。胃和則愈,胃腑燥熱不和,則君相升浮,
搖蕩不安,煩而且悸也。以相火下蟄,則神魂寧謐,而相火順降,全憑胃土,胃土右
轉(zhuǎn),陽氣清涼而化金水,收藏得政,是以陽秘而不泄。胃土不和,燥熱升逆,甲木莫
降,拔根而上炎,神魂失歸,故煩亂而悸動也。凡傷寒二三日,其心中悸動而煩擾者,
是陽明土燥,相火失歸,拔根上炎,欲傳胃腑。宜小建中湯,滋燥土而清相火也。若
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者,是相火升炎,血枯木燥,經(jīng)絡(luò)梗澀也。宜炙甘草湯,參、甘、
大棗,補中培土,膠、地、麻仁,滋經(jīng)潤燥,姜、桂,行其瘀澀,麥冬清其燥熱也。
【74】炙甘草湯 七十一
甘草炙,四兩 生姜切,三兩 人參二兩 生地黃一斤
桂枝去皮,三兩 阿膠二兩 麥門冬去心,半升 麻仁半升
傷寒說意·卷七
·60·
大棗擘,十二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nèi)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表里雙解
本柴胡湯證,法不宜下,而誤下之,柴胡證罷,此為壞病。若柴胡證不罷者,復
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搖,卻復發(fā)熱汗出而解。以下傷胃氣,衛(wèi)氣不能遽發(fā),故戰(zhàn)栗
振搖而后汗出。表解邪退,未為壞也。
如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四五日后,柴胡證應(yīng)罷矣,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
小柴胡湯,以解其外。使嘔吐不止,心下急迫,郁郁微煩者,此陽明之腑束于少陽之
經(jīng),表里合病,宜大柴胡湯,表里雙解也。
如傷寒十三日不解,期過再經(jīng),胸脅滿脹作嘔,日晡潮熱,服下藥不解,已而微
利,此本大柴胡證,下之不利,今反利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遺其表證。表邪不解,
內(nèi)熱復郁,故雖利而不愈,此非其治也。其潮熱者,胃腸之實,宜清其里,但胸脅脹
滿,上下嘔泄,是外有經(jīng)證,先宜小柴胡以解外,復以柴胡加芒硝湯,清其里熱也。
【43】柴胡加芒硝湯 七十二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炙,一兩
生姜切,一兩 半夏二十銖 大棗擘,四枚 芒硝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下后心驚
凡少陽中風,兩耳無聞,目睛色赤,胸滿而心煩者,是胃氣上逆,賊于甲木。不
可吐下,吐下則甲木升搖,悸而且驚。蓋甲木化氣于相火,隨肺胃下降而歸命門,相
火下蟄,故上竅清虛,耳目聰明。中虛胃逆,肺金失斂,甲木無下行之路,濁氣填塞
則耳聾,相火上炎則目赤。甲木刑胃,上脘郁迫則胸滿。甲木失歸,相火升發(fā)則煩生。
吐下傷其中氣,肺胃愈逆,甲木拔根,魂浮膽怯,是以悸而且驚也。
若傷寒八九日,醫(yī)誤下之,以致胸滿心煩,驚悸譫語,小便不利,一身盡重,不
可轉(zhuǎn)側(cè)者,是下傷中氣,濕動胃逆,膽木拔根,神魂不謐,相火升炎,郁生上熱也,
而經(jīng)邪未解,表里皆病。宜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茯苓去濕,大黃瀉熱,人參、大棗補
少陽經(jīng)壞病
·61·
中,半夏、鉛丹降逆,龍骨、牡蠣,斂其神魂,姜、桂、柴胡,行其經(jīng)絡(luò)也。
【45】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七十三
柴胡四兩 龍骨 黃芩 生姜切
鉛丹 人參 桂枝去皮 茯苓 各一兩半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黃二兩 牡蠣熬,一兩半 大棗擘,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nèi)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
少陽壞病入太陰證
汗下后寒濕發(fā)黃
傷寒六七日,已經(jīng)發(fā)汗,而復下之,土敗胃逆,膽木壅遏,以致胸脅滿結(jié),小便
不利,煩渴不嘔,往來寒熱,但頭上汗出,此上熱中寒,外顯少陽陽明之郁沖,內(nèi)隱
太陰厥陰之滯陷。宜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黃芩,清相火而降煩熱,牡蠣、栝蔞,
消滿結(jié)而解煩渴,姜、甘,溫中而培土,桂枝疏木而達郁也。
若得病六七日,脈遲而浮弱,外惡風寒,手足溫暖,是太陽中風,欲傳太陰之藏
也。醫(yī)反二三下之,敗其胃氣,不能飲食,而少陽不降,脅下滿痛,筋脈不榮,頭項
強直,土濕木遏,小便不利,面目身體悉發(fā)黃色。此陰盛陽虛,膽胃郁沖,肝脾滯陷,
一與柴胡湯,寒瀉肝脾,清氣愈陷,后必下重。
凡渴而飲水即嘔者,便是太陰濕旺,柴胡湯不中與也。飲水嘔者,食谷必噦,以
其胃氣之敗也。
【57】柴胡桂枝干姜湯 七十四
柴胡半斤 桂枝去皮,三兩 干姜二兩 栝蔞根四兩
黃芩三兩 牡蠣熬,二兩 甘草炙,二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
汗出便愈。
傷寒說意·卷七
·62·
少陽壞病結(jié)胸痞證
誤下成結(jié)胸
太陽與少陽并病,頭項強痛,或相火升浮,而生眩冒,時如結(jié)胸,心下痞硬者,
此少陽陽明之經(jīng)上逆而壅塞也。當刺肺俞、肝俞,散其郁結(jié)。慎勿發(fā)汗,汗亡津液,
則相火燔騰而生譫語,血枯木燥而脈弦硬。若五六日,譫語不止,宜刺期門,以瀉厥
陰,肝膽同氣,瀉肝即所以瀉膽也。汗既不可,下亦非宜,汗下傷中,甲木沖逆,此
結(jié)胸之由來也。
若太陽少陽并病,而反下之,致成結(jié)胸,心下硬滿,泄利不止,水漿不下,此少
陽經(jīng)氣上逆而迫束陽明之腑也。相火升炎,其人必苦心煩。凡傷寒十余日,結(jié)熱在里
而有陽明腑證,復往來寒熱而有少陽經(jīng)證,宜大柴胡湯,雙解表里。若但有結(jié)胸,而
外無大熱者,此為停水結(jié)在胸脅也。觀其頭上微汗出者,是水飲阻格,陽氣升泄于上。
宜大陷胸湯,瀉其濕熱也。(方在“太陽”)。
誤下成痞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備,而誤以他藥下之,若柴胡證仍在者,
復與柴胡湯,必蒸蒸振栗,發(fā)熱汗出而解,此雖是誤下,未為逆也。若心下硬滿疼痛
者,此為下早而成結(jié)胸也,宜服大陷胸湯(方在“太陽”)。若但硬滿而不痛者,此為誤
下而成痞也,宜半夏瀉心湯,半夏降逆,芩、連清上,姜、棗、參、甘,溫補中氣也。
【58】半夏瀉心湯 七十五
半夏洗,半升 黃芩 干姜 人參
甘草炙, 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63·
傷寒說意卷八·太陰經(jīng)
提綱
太陰以濕土主令,其經(jīng)起足大指,循內(nèi)踝,入腹,上膈,挾咽喉而連舌本。太陰
為三陰之長,太陽經(jīng)病不解,營衛(wèi)內(nèi)郁,自陽明而少陽,四日必傳太陰之經(jīng)。若臟陰
素旺,則不拘何日,自經(jīng)入臟。入臟則必須溫里,解表不能愈矣。
仲景立太陰及少、厥之篇,皆入臟之里證,非四五六日之經(jīng)病也。
痛滿吐利
太陰與陽明為表里,而升降不同,燥濕異性。燥不偏盛,則陽明右降而化濁陰,
濕不偏盛,則太陰左升而化清陽,表里勻平,是以不病。陽明病則胃燥而氣逆,故多
嘔吐,太陰病則脾濕而氣陷,故多泄利。以脾陷而肝氣不達,郁迫擊沖,是以痛滿而
泄利。脾肝郁陷,則胃膽上逆,是以嘔吐而不食。
陽明胃病之吐利,緣燥熱之郁,太陰脾病之吐利,因濕寒之旺。若下之,陽亡土
敗,胃氣愈逆,阻格少陽降路,痞塞不開,必胸下結(jié)硬。陽明下早,陽陷于胸膈,為
陰氣所阻,則成結(jié)胸,太陰誤下,陰逆于心下,為陽氣所拒,則為痞證也。
太陰四逆湯證
太陰病,自太陽傳來,其脈浮者,表證未解,可以發(fā)汗,宜桂枝湯(方在“太陽”)。
若發(fā)熱頭痛,身體疼痛,是太陽表證未解,法宜桂枝,乃脈反見沉,便是太陰臟病,
當溫其里。宜四逆湯,甘草培土,干姜、附子,溫中而暖下也。
傷寒說意·卷八
·64·
凡下利清谷,則病已入里,不可發(fā)汗,汗之陽亡土敗,濕旺木郁,必生脹滿也。
下利脹滿,有里證者,不可發(fā)表,身體疼痛,有表證者,亦當溫里。非表病可以不解
也,若身體疼痛,而下利脹滿,表里皆病,當先溫其里,后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
攻表宜桂枝湯也。
陽明泄利,津液失亡,多病燥渴,若自利而不渴者,則屬太陰臟病,以其臟有寒
故也。法當溫之,宜四逆輩。水泛土濕,少陰之寒,傳于太陰,故脾臟有寒也。
【14】四逆湯 七十六
甘草炙,二兩 干姜一兩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兩。
腹痛腹?jié)M
傷寒胸中有熱,腹中有肝膽之邪,肝邪克脾,則腹中疼痛,膽邪克胃,則欲作嘔
吐,是中脘虛寒,肝脾下陷而膽胃上逆,相火郁升而生上熱也。宜黃連湯,黃連清上
逆之相火,桂枝達下陷之風木,干姜溫脾家之寒,半夏降胃氣之逆,參、甘、大棗,
補中脘之虛也。
若本太陽之表病,醫(yī)不解表,而反下之,土虛木賊,因而腹?jié)M時痛者,是屬太陰
臟病,宜桂枝加芍藥湯,桂枝達肝氣之郁,芍藥清風木之燥也。
其大實痛者,風木賊土,郁結(jié)成實,宜桂枝加大黃湯,瀉其土郁也。
太陰為病,而脈候軟弱,便是脾陽之虛,其人續(xù)當自行便利,設(shè)當用大黃、芍藥
者,宜減之,以其胃氣虛弱而易動也。
【70】黃連湯 七十七
黃連三兩 甘草炙,三兩 干姜三兩 桂枝去皮,三兩
人參二兩 半夏洗,半升 大棗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nèi)苟?br>【85】桂枝加芍藥湯 七十八
桂枝去皮,三兩 芍藥六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
太陰經(jīng)
·65·
生姜切,三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
【86】桂枝加大黃湯 七十九
桂枝去皮,三兩 大黃二兩 芍藥六兩 生姜切,三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發(fā)黃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謂太陰臟證。太陰濕土,為表邪所閉,身當發(fā)黃。
若小便自利者,濕隨便去,則不能發(fā)黃。此是脾陽未衰,至七八日間,雖見太陰自利
之證,必當自止。以脾家內(nèi)實,腐穢不容,當后泄而去,非自利益甚之證也。
若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是濕無泄路,瘀而生熱,
宜茵陳蒿湯,瀉其濕熱也。凡傷寒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以木主五色,入土化黃,土
濕則木郁,木郁于土,必發(fā)黃色,宜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外瀉皮毛而內(nèi)瀉濕熱也。若
傷寒身黃而發(fā)熱者,是瘀熱之在表也,宜梔子柏皮湯,清表中之濕熱也。
若傷寒發(fā)汗之后,身目皆黃,則是濕寒而非表熱,以汗則熱泄故也。此慎不可下,
宜用溫燥之藥也。
【80】茵陳蒿湯 八十
茵陳蒿六兩 梔子擘,十四枚 大黃去皮,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nèi)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
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84】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八十一
麻黃去節(jié),二兩 連軺二兩 杏仁去皮尖,四十個 赤小豆一升
大棗擘,十二枚 生梓白皮切,一升 生姜切,二兩 甘草炙,二兩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
盡。
傷寒說意·卷八
·66·
【83】梔子柏皮湯 八十二
肥梔子擘,十五個 甘草炙,一兩 黃柏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67·
傷寒說意卷九·少陰經(jīng)
提綱
少陰從君火化氣,其經(jīng)起足小指,走足心,循內(nèi)踝,貫脊,上膈,入肺中,循喉
嚨而挾舌本。太陽經(jīng)病不解,自表傳里,以至陽明、少陽、太陰,五日則傳少陰之經(jīng)。
但傳少陰之經(jīng),不入少陰之臟,此陽之不衰、陰之非盛者,陰盛則自經(jīng)而入臟,不化
氣于君火,而化氣于寒水。蓋少陰一氣,水火同宮,病則水勝而火負,故第有癸水之
寒,而無丁火之熱。陽虧陰旺,死灰不燃,是以脈沉細而欲寐,體踡臥而惡寒也。
少陰連太陽經(jīng)證
少陰水臟,病則脈沉而惡寒,若始得之時,脈已見沉而反覺發(fā)熱者,是少陰臟病
而太陽經(jīng)證未解也。宜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散太陽之經(jīng),附子溫少陰之臟,細辛降
腎氣之逆也。
凡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內(nèi),表證未解者,宜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fā)其汗。以二三
日里證未成,而表證未解,則臟陰愈郁而愈盛,故以附子暖其水,甘草培其土,麻黃
發(fā)微汗以解表也。
【87】麻黃細辛附子湯 八十三
麻黃去節(jié),二兩 細辛二兩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
服。
【88】麻黃附子甘草湯 八十四
傷寒說意·卷九
·68·
麻黃去節(jié),二兩 甘草炙,二兩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誤汗亡陽
凡少陰病,脈見微細,則經(jīng)陽虛弱,不可發(fā)汗,汗則亡陽故也。陽虛于經(jīng),而尺
脈弱澀者,則陽虛于臟,復不可下之也。
若少陰病,咳嗽而譫語者,此被火氣逼劫,汗亡腎陽,下寒而上熱故也。陽敗濕
增,木郁不能疏泄,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之汗也。
若少陰病,但手足厥逆,無汗而強發(fā)之,必動其血。血來不知從何道出,或從口
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至為難治。以陽從汗亡,復自血脫,竭盡無余,未易
挽救也。
少陰里證
少陰病,脈微細沉數(shù),此里氣之實,不可發(fā)汗。凡一見脈沉,當急溫之,宜四逆
湯也(方在“太陰”)。
若脈既沉矣,再兼身體疼,骨節(jié)痛,手足寒冷者,是水勝而土負,宜附子湯,參、
術(shù),補中而培土,苓、附,瀉濕而溫寒,芍藥清風木而斂相火也。若病得二三日,口
中清和,無土勝水負口燥咽干之證,而其背惡寒者,是寒水之旺,以太陽、少陰同行
脊背,亦宜附子湯,補火土而瀉水也。
少陰以癸水而化君火,病則不化君火而化寒水,火盛則生土而克水,水盛則滅火
而侮土。陽明病者,燥土克水,宜用承氣,太陰病者,寒水侮土,宜用真武,以水之
流濕,其性然也。故少陰負而陽明勝則為順,少陰勝而太陰負則為逆。土旺于四季,
少陰之手足逆冷者,水勝土負,脾胃寒濕,不能行氣于四肢也。
【90】附子湯 八十五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術(shù)四兩 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少陰經(jīng)
·69·
咽痛
病人脈尺寸俱緊,是表里皆實,法當無汗,而反汗出者,陽亡而不守也,此屬少
陰臟病,必當咽痛而復吐利。以少陰水旺土濕,升降倒行,胃逆而賊于甲木,則為嘔
吐,脾陷而賊于乙木,則為泄利,甲木上沖,濁氣壅塞,是以咽痛也。
凡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瀉熱而緩迫急也。不差者,與桔梗湯,散
結(jié)而下沖逆也。咽喉疼痛,率緣濁氣沖逆不降,宜半夏散,半夏降其濁,桂枝下其沖
也。若咽喉生瘡,不能語言,聲音不出者,是濁氣沖逆,傷其上竅也,宜苦酒湯,半
夏降其濁,苦酒消其腫,雞子發(fā)其聲音也。
若上病咽痛,下病泄利,胸滿而心煩者,以膽胃上逆,故咽痛胸滿,肝脾下陷,
故泄利,宜豬膚湯,豬膚、白蜜,潤燥而除煩,清熱而止痛,白粉收滑脫而止泄利也。
【93】甘草湯 八十六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94】桔梗湯 八十七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溫分再服。
【96】半夏散 八十八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
煎七沸,內(nèi)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95】苦酒湯 八十九
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 雞子去黃,內(nèi)上苦酒,著雞子殼中,一枚
上二味,內(nèi)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huán)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
更作三劑。
傷寒說意·卷九
·70·
【92】豬膚湯 九十
豬膚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豬膚即豬皮。白粉即鉛粉①。
吐利
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其始得之時,手足寒冷,脈
候弦遲者,此有痰涎在胸,故食入即吐,而腐敗纏綿,復欲吐不能,緣陽衰土濕,故
四肢寒冷,木郁不發(fā),故脈候弦遲。敗濁在上,不可下也,法當吐之。
若膈上有寒飲,干嘔者,陽敗胃逆,不可吐也,急當溫之,宜四逆湯也。
凡欲吐不吐,心煩欲寐,五六日后,自利而渴者,此屬少陰臟病也。泄利亡津,
故飲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則少陰病形悉具。以陽亡土敗,不能制水,下焦虛寒,
故令小便白而不黃也。
若少陰病,上吐下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是陽虛土敗,脾陷胃逆,神氣離
根,擾亂不寧,宜吳茱萸湯,溫中補土,升降清濁也。
若少陰病,二三日不已,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
者,此陽衰土濕,不能蒸水化氣,水谷并下,注于二腸。脾土濕陷,抑遏乙木升達之
氣,木郁欲泄而水道不通,故后沖二腸而為泄利。木氣梗塞,不得順行,故攻突而為
痛。四肢秉氣于脾土,陽衰濕旺,流于關(guān)節(jié),四肢無陽和之氣,濁陰凝滯,故沉重疼
痛。其人或咳或嘔,小便或利或不利,總是少陰寒水侵侮脾胃之故。宜真武湯,茯苓、
附子,瀉水而驅(qū)寒,白術(shù)、生姜,培土而止嘔,芍藥清風木而止腹痛也。
【39】真武湯 九十一
茯苓 芍藥 生姜切, 各三兩 白術(shù)二兩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干姜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
干姜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為半斤
① 白粉即鉛粉 恐非也,鉛有毒,亦不能炒香。應(yīng)為米粉。
少陰經(jīng)
·71·
下利
少陰病,其脈微澀,嘔而汗出者,必病下利,以胃逆則嘔,胃逆則陽泄而不藏,
是以汗出,胃逆為嘔,則脾陷為利,利亡肝脾之陽,是以脈澀。此法當泄利不止,而
乃泄利反少者,是脾陽漸復,不必溫下,當溫其上。緣其過嘔傷胃,汗出陽亡也,宜
灸之以回胃陽。
若少陰下利六七日,咳嘔并作,燥渴心煩,不得眠睡,是陽衰土濕,肝脾郁陷,
下為泄利,膽胃沖逆,上為咳嘔煩渴,眠食俱廢。宜豬苓湯,二苓、滑、澤,瀉水而
燥土,阿膠滋木而清風也。
若四肢逆冷,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疼痛,或泄利下重者,是水土濕寒,
木郁欲泄。宜四逆散,甘草、枳實,補中而瀉土郁,柴胡、芍藥,疏木而清風燥也。
【100】四逆散 九十二
甘草炙 枳實破,水漬,炙干 柴胡 芍藥
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日撸游逦蹲?、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
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
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內(nèi)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下利脈微
少陰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脈微欲絕,里寒外熱,身反不惡寒,面發(fā)赤色,
是水寒土濕,經(jīng)陽微弱,郁而不通也。其人或腹痛,或咽痛,或干嘔,或利止脈不出
者,宜通脈四逆湯,姜、甘溫中補土,附子暖水回陽。服之其脈即出者,寒濕內(nèi)消,
經(jīng)陽外達,其病必愈也。
下利脈微者,陽虛脾陷,經(jīng)氣不通也。宜白通湯,姜、附溫中下而回陽,蔥白通
經(jīng)絡(luò)而復脈也。
若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下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而心煩者,此水寒土濕,
脾陷胃逆,經(jīng)脈不通,而膽火上炎也,宜白通加豬膽汁湯,姜、附回陽,蔥白通經(jīng),
人尿、豬膽,清其上炎之相火。服湯后,脈暴出者死,陽氣絕根而外脫也,脈微續(xù)者
生,陽氣未斷而徐回也。
傷寒說意·卷九
·72·
【99】通脈四逆湯 九十三
甘草炙,二兩 干姜三兩,強人可四兩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姜二兩;咽痛者,去芍藥,
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皆與方相應(yīng)者,乃服之。
【97】白通湯 九十四
蔥白四莖 干姜一兩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98】白通加豬膽汁湯 九十五
蔥白四莖 干姜一兩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人尿五合 豬膽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
便膿血
少陰病二三日,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以至日久而便膿血者,
此水寒土濕,脾陷肝郁,而為痛泄,乙木不達,血必下瘀,以血司于肝,溫則升而寒
則陷,陷而不流,濕氣郁腐,故化為膿。宜桃花湯,干姜溫中,粳米補土,石脂收濕
而止泄也。凡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悉因濕寒滑泄,概宜桃花湯也。
少陰水盛,則肢體寒冷,是其常也。若八九日后,忽一身手足盡熱者,此水寒不
生肝木,木陷而生郁熱,傳于膀胱,膀胱失藏,而乙木欲泄,必便血也。
【91】桃花湯 九十六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干姜一兩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nèi)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
勿服。
死證
少陰病,脈微細沉伏,但欲臥寐,汗出不煩,自欲嘔吐,是水盛火衰,胃逆而陽
少陰經(jīng)
·73·
泄也。至五六日,又見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則脾腎寒泄,陽根上脫,必主死也。
若吐利煩躁,再加四肢逆冷者,更無生望也。若四肢逆冷,蜷臥惡寒,其脈不至,不
煩而躁者,亦主死也。凡少陰病,蜷臥惡寒而下利,手足逆冷者,皆不治也。若下利
雖止,而頭上暈眩,時時昏冒者,此陽氣拔根,欲從上脫,必主死也。若六七日后,
漸覺息高者,此陽根已斷,升浮不歸,必主死也。
陽復
少陰病,上下吐利,而手足不逆冷,身反發(fā)熱者,是中氣未敗,微陽欲復,不至
死也。其脈不至者,灸少陰之經(jīng)穴七壯,以回陽根,或以溫藥暖水通經(jīng),則脈至矣。
若蜷臥惡寒,時而自煩,欲去衣被者,是陽氣欲復,病可治也。若蜷臥惡寒,下利自
止,手足溫暖者,是陽氣來復,病可治也。若寒甚脈緊,至七八日,忽見自利,脈候
暴微,緊象反去,手足反溫者,是寒去陽回,保無后慮,雖煩而下利,必能自愈也。
土勝水負
少陰腎水,甚不宜旺,旺則滅火而侮土。土勝而水負則生,水勝而土負則死,以
陽主生而陰主死也。少陰不病則已,病則水必勝而土必負,凡諸死證,皆死于水邪泛
濫,火滅而土敗也。故陽明負于少陰則為逆,少陰負于陽明則為順。
若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擾,不得臥寐,是土勝而水負,燥土消其心液也。腎
水根于離宮,心液消爍,則陰精枯燥,不能藏神,故火泄而煩生。宜黃連阿膠湯,連、
芩、芍藥,瀉火而除煩,雞子、阿膠,澤土而潤燥也。
少陰寒水之臟,無始病濕寒,忽變燥熱之理,此陽明之傷及少陰者也。
【89】黃連阿膠湯 九十七
黃連四兩 黃芩二兩 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nèi)膠烊盡,小冷;內(nèi)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
七合,日三服。
傷寒說意·卷九
·74·
急下三證
土勝之極,則成下證。若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是土燥而水虧,失期不下,
水涸則死,當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若自利清水,其色純青,心下疼痛,口中干燥者,
是土燥水虧,傷及肝陰,當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若六七日后,腹脹而不大便者,是
土燥水虧,傷及脾陰,當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也。
少陰病,水旺火熄,土敗人亡,故少陰宜負而陽明宜勝。但少陰不可太負,陽明
不可太勝,太勝則燥土克水,津液消亡,亦成死證,故當急下。此即陽明之急下三證
也,以陽明而傷少陰,故病在陽明,亦在少陰。兩經(jīng)并載,實非少陰本病也。
·75·
傷寒說意卷十·厥陰經(jīng)
提綱
厥陰以風木主令,其經(jīng)起足大指,循足跗,由內(nèi)踝過陰器,抵小腹,上胸膈,布
脅肋,循喉嚨之后,連目系,與督脈會于巔。太陽經(jīng)病不解,日傳一經(jīng),以至陽明、
少陽、太陰、少陰,六日傳于厥陰之經(jīng),六經(jīng)盡矣。若但傳厥陰之經(jīng),不入厥陰之臟,
則經(jīng)盡表解,自能汗愈。緣營衛(wèi)郁遏,經(jīng)脈莫容,既無內(nèi)陷之路,自然外發(fā)也。此雖
傳厥陰之經(jīng),而厥陰之厥熱吐利諸證,則概不發(fā)作,其諸證發(fā)作者,是臟病而非經(jīng)病
也。入臟則出入莫必,吉兇難料。陰勝則內(nèi)傳,而傳無定日,陽復則外解,而解無定
期。陰勝則為死機,陽復則為生兆。厥熱勝復之間,所關(guān)非細也。
厥陰烏梅丸證
厥陰風木,生于腎水,而胎君火。水陰而火陽,陰勝則下寒,陽勝則上熱。風動
火郁,津液消亡,則生消渴。木性生發(fā),水寒土濕,生意抑遏,郁怒沖擊,則心中疼
痛。木賊土敗,脾陷則胃逆,故饑不欲食。食下脹滿不消,胃氣愈逆,是以吐蛔。下
之陽亡脾敗,乙木陷泄,則下利不止也。
厥陰陰盛之極,則手足厥逆。厥而吐蛔,是謂蛔厥。傷寒脈緩而厥,至七八日,
皮膚寒冷,其人躁擾無暫安之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棕收撸淙水斖禄紫x。
今病者有時安靜,有時煩亂,此為臟寒,不能安蛔,蛔蟲避寒就溫,上入胸膈,故生
煩亂?;紫x得溫而安,須臾煩止。及其得食,胃寒不消,氣逆作嘔,沖動蛔蟲,蛔蟲
不安,是以又煩,頃則隨吐而出,故當自吐蛔?;棕收?,宜烏梅丸,烏梅、桂枝,斂
傷寒說意·卷十
·76·
肝而疏木,干姜、細辛,溫胃而降逆,人參補中而培土,當歸滋木而清風,椒、附,
暖其寒水,連、柏,瀉其相火也。
烏梅丸又主久利。
【101】烏梅丸 九十八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干姜十兩 黃連十六兩
當歸四兩 附子炮,去皮,六兩 蜀椒出汗,四兩 桂枝去皮,六兩
人參六兩 黃柏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
得。內(nèi)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
物、臭食等。
厥熱勝復
手足逆冷,則名為厥,其所以厥者,以其陽上而不下,陰下而不上,不相順接之
故也。不順則逆,故曰厥逆。蓋四肢秉氣于脾胃,脾胃者,陰陽升降之樞軸,脾升胃
降,陰陽交濟,土氣溫和,故四肢不冷。脾胃虛敗,升降失職,腎水下陷,心火上逆,
此陰陽分析,不相順接之由也。
厥陰肝木,水火之中氣,陰盛則從母氣而化寒,陽復則從子氣而化熱,心火既復
則發(fā)熱,心火未復,則腎水方盛而為厥。諸凡四肢厥冷者,是寒水方旺之時,不可下
之。他如虛損之家,陽虧陰盛,亦同此法也。
厥陰陰極陽生,陰極則厥,陽復則熱。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陰極而發(fā)厥者,
此后陽復,必然發(fā)熱,及其發(fā)熱,則后必又厥。以陰陽之理,不能長勝而無復也。其
前之厥深者,后之熱亦深,前之厥微者,后之熱亦微。方其厥之將終而熱之欲作,應(yīng)
當下之,以瀉未炎之火,而反發(fā)汗,以傷津血,必心火上炎,而口傷爛赤也。陰勝發(fā)
厥,原不可下,厥將罷而熱欲來,則又可下,不使寒熱迭發(fā),勝復循環(huán),以傷正氣也。
大抵陰盛而發(fā)厥者五日,則陽復而發(fā)熱者亦必五日,設(shè)至六日,必當復厥,其不
厥者,則陰退而自愈。以厥證始終不過五日,今熱又五日,勝復相應(yīng),而不見再厥,
是以知其必愈也。若發(fā)厥四日,熱反三日,后日發(fā)厥,復至五日,則其病為進,以其
寒多熱少,陽氣退敗,故為病進也。若發(fā)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寒少熱多,
厥陰經(jīng)
·77·
陽氣漸長,其病當愈。
陽長陰消,自是吉事,而陽長不可太過。若發(fā)熱四日,以至七日,而其熱不除者,
是陽氣過長,熱甚之極,必郁蒸陰分,而便膿血也。
陰陽消長
傷寒熱少厥微,其厥第覺指頭寒冷,是熱退而陰復也。但默默不欲飲食,時覺煩
躁,此熱猶未除也。遲至數(shù)日,小便利而色白者,方是熱除也。除則煩去而欲食,其
病為愈。若厥而作嘔,胸脅煩滿者,此甲木之沖逆。甲木既逆,乙木必陷,陷而生風,
疏泄失藏,其后必便血也。
熱除則病愈,而不宜全除。如傷寒脈遲,六七日后,反與黃芩湯,盡徹其熱,脈
遲為陰盛,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寒冷,應(yīng)不能食,而反能食,此名除中。中
氣除根,而居膈上,故暫時能食,必主死也。
若其始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而下見泄利,是熱少寒多,陰進而陽退也。凡陰盛
而厥利者,當不能食,若反能食者,恐為除中。觀其食已索餅,不發(fā)暴熱者,知其胃
氣尚在,未嘗外除,必當自愈。蓋厥利而能食,必是陽復而發(fā)熱。陽復之熱,續(xù)在而
不去,除中之熱,暴來而暴去??制湄屎笾疅岜﹣矶鴱捅┤?,便是除中之病,迨后三
日脈之,其熱續(xù)在者,是前非暴來而后非暴去,期之旦日夜半必愈。以先發(fā)熱六日,
后厥反九日,復發(fā)熱三日,并先之發(fā)熱六日,亦為九日,厥熱勻平,日期相應(yīng),此陽
已長而陰不進,故期之旦日夜半愈。若后三日脈之,而脈仍見數(shù),其熱不罷者,此陽
長之太過,熱氣有余,必郁蒸血肉,而發(fā)癰膿也。
凡見厥逆,必病下利,后見發(fā)熱,則陽復利止,再見厥逆,必當復利。若厥逆之
后,發(fā)熱利止,陽復當愈,而反汗出咽痛者,此陽復之太過,內(nèi)熱郁蒸,外開皮毛,
而上沖喉嚨,其喉必痹塞也。
若發(fā)熱無汗,是陽不上行,下焦溫暖,利必自止。若下利不止,是陽復之太過,
積熱下郁,必傷陰分而便膿血。便膿血者,熱不上沖,其喉不痹也。
傷寒說意·卷十
·78·
陰勝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血寒經(jīng)郁,宜灸之,以通經(jīng)而暖血也。若手足厥冷而脈
細欲絕者,營血寒澀而經(jīng)絡(luò)凝滯也。宜當歸四逆湯,甘草、大棗,補其脾精,當歸、
芍藥,滋其營血,桂、辛、通草,行其經(jīng)絡(luò)也。若其人內(nèi)有久寒者,則病不止于經(jīng)絡(luò),
而根實由于臟腑,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溫凝寒而行滯氣也。
若手足厥冷,心下煩滿,饑不能食,而脈乍緊者,此敗濁結(jié)在胸中。以陽衰土濕,
胃氣上逆,肺津堙郁,而化痰涎,濁氣壅塞,上脘不開,故心下煩滿,饑不能食。當
吐其敗濁,宜瓜蒂散也。(方在“太陽”)。
若手足厥冷,胸膈不結(jié),而少腹脹滿,按之疼痛者,此積冷之邪,結(jié)在膀胱關(guān)元
也。
若傷寒五六日,上不結(jié)胸,而下亦腹濡,此內(nèi)無冷結(jié),乃脈虛而復厥逆者。此經(jīng)
血亡失,溫氣消滅,下之溫氣無余,則人死矣。
【102】當歸四逆湯 九十九
當歸三兩 桂枝去皮,三兩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甘草炙,二兩 通草二兩 大棗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103】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一百
當歸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炙,二兩 通草二兩
桂枝去皮,三兩 細辛三兩 生姜切,半斤 吳茱萸二升
大棗擘,二十五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一方,酒水各四升。)
泄利
傷寒手足厥逆,而心下悸動者,是水阻胃口,陽氣不降也。當先治其水,宜茯苓
甘草湯,瀉水培土,乃治其厥。不然水漬入胃,土濕木郁,疏泄后門,必作泄利也。
若傷寒四五日,腹中疼痛,此脾土濕陷,肝木郁沖。如氣轉(zhuǎn)雷鳴而下趨少腹者,
厥陰經(jīng)
·79·
此木郁不能上達,下沖后門,必作泄利也。
泄利之證,水寒土濕,木郁不達。脈候弦大者,陽氣之虛也,此以下泄脾陽,而
遏肝氣之故。設(shè)再兼浮革,因而腸鳴者,此利泄肝脾之陽,血冷木枯,郁結(jié)不榮,宜
當歸四逆,溫營血而達木郁。蓋血藏于肝,其性溫升,利亡血中溫氣,升意不遂,故
浮大虛空,如鼓上之皮也。
若大汗或大下,泄利而厥冷者,陽亡土敗,木郁后泄,宜四逆湯,以回陽氣也。(方
在“太陰”)。若大汗出后,外熱不去,腹內(nèi)拘急,四肢疼痛,又泄利清谷,厥逆惡寒者,
此亦陽亡土敗,木郁后泄,宜四逆,以回陽氣也。
若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逆者,此陽亡于里而外郁于經(jīng),宜通脈四逆,
通經(jīng)而回陽也。
若發(fā)熱而見厥逆,至于七日,微陽不復,而再加下利者,陽氣敗泄,此為難治也。
嘔吐
傷寒傳厥陰之臟,水寒土濕,木郁后泄,必自下利。醫(yī)復吐下,以亡其陽,寒邪
中格,肝脾已陷而為利,膽胃更逆而為吐,甚至飲食入口即吐者,此甲木逆行,相火
升炎而上熱也。宜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參、姜,補中而溫寒,芩、連,清上而瀉熱
也。
若無物干嘔,吐涎沫而頭痛者,是中寒胃逆,濁氣上涌,而津液凝滯也。宜吳茱
萸湯,溫中補土,降逆而止嘔也。
若嘔家有癰膿者,是癰膿腐敗,動其惡心。不必治嘔,癰平膿盡,自然愈也。
若傷寒六七日,大下之后,寸脈沉遲,尺脈不至,咽喉不利,嘔吐膿血,手足厥
逆,泄利不止者,是下傷中氣,風木郁陷,賊脾土而為泄利,相火沖逆,刑肺金而為
膿血,此最難治。宜麻黃升麻湯,姜、甘、苓、術(shù),溫燥水土,石膏、知母、天冬、
萎蕤,清潤燥金,當歸、芍藥、桂枝、黃芩,滋榮風木,升麻利其咽喉,麻黃瀉其皮
毛也。
凡嘔而脈弱,身有微熱,四肢厥逆,而小便復利者,此土敗胃逆,微陽不歸,最
傷寒說意·卷十
·80·
為難治。宜四逆湯,以溫中下也。
【105】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一百一
干姜 黃芩 黃連 人參 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104】麻黃升麻湯① 一百二
麻黃去節(jié),二兩半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銖
黃芩十八銖 葳蕤一作菖蒲,十八銖 芍藥六銖 天門冬去心,六銖
桂枝去皮,六銖 茯苓六銖 甘草炙,六銖 石膏碎,綿裹,六銖
白術(shù)六銖 干姜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
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死證
傷寒發(fā)熱而下利,厥逆不止者,土敗木賊,中氣脫陷,必主死也。若傷寒六七日
不利,忽發(fā)熱下利,汗出不止者,表里脫亡,微陽消滅,必主死也。若厥逆下利,而
發(fā)熱躁煩,不得臥寐者,微陽脫泄,必主死也。若厥逆下利,而脈又微細,或按之絕
無,灸之手足不溫與脈不還,反煩躁,或微喘者,是陷者不舉而逆者不回,中氣斷絕,
必主死也。若厥逆下利,利后脈絕,倘晬時脈還而手足溫者,陽氣欲復,其人可生,
如脈絕不還,手足不溫,則陽無復機,必主死也。若下利日十余行,陽敗陰長,其脈
當虛,而反實者,是胃氣消亡,厥陰真臟脈見,必主死也。
陽復
下利脈沉而弦者,是肝氣之郁陷,必主下重。若沉弦而大者,是木陷而下郁,其
下利未能止也。若脈微弱而數(shù)者,是肝邪將退而脾陽欲復,利將自止也。雖陽浮而見
發(fā)熱,然內(nèi)有復機,不至死也。
若下利清谷,脈沉而遲,是陰勝陽負。乃面色少赤,身有微熱,是陽氣欲復,陷
① 麻黃升麻湯 疑非仲景方。漢代重量無“分”。 《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中此方為:
麻黃二兩半,升麻、知母、白術(shù)、炙甘草各一兩,桂枝二兩,黃芩一兩半。共七味??蓞?。
厥陰經(jīng)
·81·
于重陰之內(nèi),力弱不能遽發(fā),郁于皮腠,是以身熱而面赤。陽氣欲通而陰邪障蔽,不
令其通,陰陽搏戰(zhàn),必將郁冒昏迷而后蓄極而通,汗出而利止也。方其郁冒欲汗之時,
必微見厥逆。以面赤是為戴陽,戴陽者,陽根下虛,不能透發(fā),群陰外蔽,故四肢逆
冷也。
凡下利脈數(shù),有微熱而汗出,此陽氣升發(fā),可令自愈。設(shè)脈復緊者,則陰邪蔽束,
其利未解也。若下利脈數(shù)而內(nèi)燥發(fā)渴者,此陽回濕去,可令自愈。設(shè)下利不止,則陽
回而熱陷,必便膿血,以其郁熱傷陰故也。若下利而寸脈浮數(shù),是陽氣已復而過旺,
尺中自澀,是肝脈郁陷而蒸腐,必便膿血也。凡下利身有微熱而又發(fā)渴燥者,是陽回
而濕去,若脈復微弱而不甚數(shù)大,此必無熱過而便膿血之理,可令自愈也。
下利而渴,欲飲水者,以其陽回而有熱也,宜白頭翁湯,白頭翁瀉其相火,黃連
瀉其君火,黃柏、秦皮清其肝火也。大抵厥陰之病,渴欲飲水者,皆陽復而熱生,可
少少與水,滋其干燥,自能愈也。若熱利下重者,則肝木郁陷,而生下熱,宜白頭翁
湯,清其肝火也。
若下利而譫語者,是木郁生熱,傳于胃腑,燥矢下阻,胃熱莫泄,燥熱熏心,神
明擾亂,故作譫語,宜小承氣湯,下其燥矢也。(方在“陽明”)。
若下利之后,更覺心煩,按之而心下柔濡者,此胃無燥矢,清氣堙郁,而生虛煩
也,宜梔子豉湯,吐其瘀濁,則煩去矣。(方在“太陽”)。
【106】白頭翁湯 一百三
白頭翁二兩 黃柏三兩 黃連三兩 秦皮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83·
附錄:《傷寒論》中有而書中不載的方子
【88】條:汗家重發(fā)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宜禹余糧丸。
方本闕。下方為《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中所載。
【40】禹余糧丸※
禹余糧四兩 人參三兩 附子二枚 五味子三合
茯苓三兩 干姜三兩
上六味,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174】條: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zhuǎn)側(cè),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
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shù)湯主之。
【71】桂枝附子湯
桂枝去皮,四兩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甘草炙,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去桂加白術(shù)湯※(白術(shù)附子湯)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 白術(shù)四兩 生姜切,三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
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術(shù),并走皮內(nèi),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
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
虛弱家及產(chǎn)婦,宜減服之。
【175】條:風濕相摶,骨節(jié)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
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72】甘草附子湯
甘草炙,二兩 附子炮,去皮,破,二枚 白術(shù)二兩 桂枝去皮,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復煩
者,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
【385】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107】四逆加人參湯
甘草炙,二兩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干姜一兩半 人參一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386】霍亂,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396】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附錄
·84·
【108】理中丸
人參 白術(shù) 甘草炙 干姜 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shù)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
一法: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
湯法∶以四物根據(jù)兩數(shù)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若臍上筑者,腎氣動也,去術(shù)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shù)加生姜三兩;下多者還用術(shù);悸者,加茯苓
二兩;渴欲得水者,加術(shù),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干姜,足
前成四兩半;腹?jié)M者,去術(shù),加附子一枚。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
【390】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109】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甘草炙,二兩 干姜三兩,強人可四兩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豬膽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內(nèi)豬膽汁,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以羊膽
代之。
【392】.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欲
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裩散主之。
【110】燒裩散
婦人中裩,近隱處,取燒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此為愈矣。婦人病取男子裩燒服。
【393】大病瘥后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111】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炙,三枚 梔子擘,十四個 豉綿裹,一升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nèi)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
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nèi)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395】大病瘥后,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112】牡蠣澤瀉散
牡蠣熬 澤瀉 蜀漆暖水洗去腥 葶藶子熬
商陸根熬 海藻洗去咸 栝蔞根 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397】傷寒解后,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113】竹葉石膏湯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洗,半升 麥門冬去心,一升
人參二兩 甘草炙,二兩 粳米半升
附錄
·85·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nèi)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87·
方劑索引
拼音索引
B
白虎加人參湯14
白虎湯14
白散16
白通加豬膽汁湯70
白通湯69
白頭翁湯79
半夏散67
半夏瀉心湯60
C D
柴胡桂枝干姜湯59
柴胡桂枝湯52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58
柴胡加芒硝湯58
赤石脂禹余糧湯37
大柴胡湯53
大承氣湯41
大黃黃連瀉心湯35
大青龍湯13
大陷胸湯32
大陷胸丸33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76
當歸四逆湯76
抵當湯17
抵當丸17
調(diào)胃承氣湯41
F
茯苓甘草湯16
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27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27
茯苓四逆湯29
附子湯66
附子瀉心湯35
G
干姜附子湯29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77
甘草附子湯81
甘草干姜湯22
甘草湯67
甘草瀉心湯36
葛根黃芩黃連湯23
葛根加半夏湯40
葛根湯40
瓜蒂散37
桂枝二麻黃一湯12
桂枝二越婢一湯13
桂枝附子湯81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28
桂枝甘草湯27
桂枝加大黃湯63
桂枝加附子湯26
桂枝加葛根湯40
桂枝加桂湯28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24
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23
桂枝加芍藥湯62
桂枝麻黃各半湯1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24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24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28
桂枝去芍藥湯24
桂枝人參湯35
桂枝湯11
H J K L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25
黃連阿膠湯71
黃連湯62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53
黃芩湯53
桔梗湯67
苦酒湯67
理中丸82
M
麻黃附子甘草湯65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63
麻黃升麻湯77
麻黃湯12
麻黃細辛附子湯65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20
麻子仁丸43
蜜煎導方42
牡蠣澤瀉散82
S Sh
燒裩散82
芍藥甘草附子湯26
芍藥甘草湯22
生姜瀉心湯36
十棗湯37
附錄
·88·
四逆加人參湯81
四逆散69
四逆湯62
T W
桃核承氣湯16
桃花湯70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82
通脈四逆湯69
文蛤散16
烏梅丸74
吳茱萸湯46
五苓散15
X
小柴胡湯52
小承氣湯41
小建中湯53
小青龍湯14
小陷湯33
旋復代赭湯37
Y
茵陳蒿湯63
禹余糧丸81
Z Zh
真武湯68
梔子柏皮湯63
梔子豉湯25
梔子干姜湯25
梔子甘草豉湯25
梔子厚樸湯25
梔子生姜豉湯26
枳實梔子豉湯82
炙甘草湯57
豬膽汁方43
豬膚湯67
豬苓湯47
竹葉石膏湯82
筆畫索引
二畫 三畫
十棗湯37
大承氣湯41
大青龍湯13
大柴胡湯53
大陷胸丸33
大陷胸湯32
大黃黃連瀉心湯35
小建中湯53
小承氣湯41
小青龍湯14
小柴胡湯52
小陷湯33
干姜附子湯29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77
四畫 五畫
烏梅丸74
五苓散15
文蛤散16
半夏瀉心湯60
半夏散67
四逆加人參湯81
四逆湯62
四逆散69
瓜蒂散37
甘草干姜湯22
甘草湯67
甘草附子湯81
甘草瀉心湯36
生姜瀉心湯36
白頭翁湯79
白虎加人參湯14
白虎湯14
白通加豬膽汁湯70
白通湯69
白散16
六畫 七畫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76
當歸四逆湯76
竹葉石膏湯82
芍藥甘草湯22
芍藥甘草附子湯26
吳茱萸湯46
牡蠣澤瀉散82
赤石脂禹余糧湯37
附子湯66
附子瀉心湯35
八畫 九畫
抵當丸17
抵當湯17
炙甘草湯57
苦酒湯67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25
枳實梔子豉湯82
梔子干姜湯25
湯方索引
·89·
梔子甘草豉湯25
梔子生姜豉湯26
梔子厚樸湯25
梔子柏皮湯63
梔子豉湯25
禹余糧丸81
茯苓四逆湯29
茯苓甘草湯16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27
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27
茵陳蒿湯63
十畫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58
柴胡加芒硝湯58
柴胡桂枝干姜湯59
柴胡桂枝湯52
桂枝二麻黃一湯12
桂枝二越婢一湯13
桂枝人參湯35
桂枝加大黃湯63
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23
桂枝加芍藥湯62
桂枝加附子湯26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24
桂枝加桂湯28
桂枝加葛根湯40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24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28
桂枝去芍藥湯24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24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28
桂枝甘草湯27
桂枝湯11
桂枝附子湯81
桂枝麻黃各半湯12
桃花湯70
桃核承氣湯16
桔梗湯67
燒裩散82
真武湯68
調(diào)胃承氣湯41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82
通脈四逆湯69
十一畫以上
旋復代赭湯37
豬膚湯67
豬苓湯47
豬膽汁方43
理中丸82
麻子仁丸43
麻黃升麻湯77
麻黃湯12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20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63
麻黃附子甘草湯65
麻黃細辛附子湯65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53
黃芩湯53
黃連湯62
黃連阿膠湯71
葛根加半夏湯40
葛根湯40
葛根黃芩黃連湯23
蜜煎導方42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