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不同年齡與不同性別人群皆可發(fā)生,故常有“十人九痔”之說。中醫(yī)認為,關于痔的成因,多由久坐、久站、久瀉、久秘、久咳,或竭力負重、妊娠生育等致氣血縱橫,濁氣淤血,流注肛門,結聚成塊成痔。飲食不節(jié),過食辛辣,燥熱內生,氣迫血淤而腫痛。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副內服加外洗的中藥驗方。 內服: [乙字湯] 構成:大黃1 g,當歸6 g,升麻1.5 g,柴胡5 g,黃芩3 g,甘草2 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每次服150 ml 。 加減:內痔、混合痔出血,加地榆、槐花;混臺痔、外痔發(fā)炎、嵌頓痔疼痛,乙字湯與麻杏石甘湯合用;Ⅱ~ Ⅱ期內痔、混合痔脫出采用原方服用,氣虛之征明顯者.加大升麻、柴胡的用量。 功用:消炎、清熱、通便。 主治:各種痔瘡,大便燥結、便秘,痔核疼痛。 外洗: [三黃坐浴湯] 構成:大黃、赤芍、蒲公英、紫花地熟睡中20g,金銀花、芒硝(溶入)黃柏各15g,川黃連、紅花各10g。 用法:每日1劑,水煎坐浴,每日2~4次。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散結,燥濕消腫。 主治:外痔。 [五硝百部湯] 構成:五倍子、芒硝、桑寄生、蓮房各30g,荊芥穗、川椒、黃柏、防風、明礬、蛇床子、苦參、百部各15g。 用法:上藥加清水2000ml煎至1500ml,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后洗肛門患處,再坐浴,每次熏洗15~30分鐘。每日1次,每劑可用4次,7次為1個階段。 功用:清熱燥濕,消腫止痛。 注治:內痔。 [土茯苓湯] 構成:土茯苓、芒硝、馬齒莧、苦參各30g,大黃10g。加減:術后肛門水腫,加劇芳硝用量;分泌物較多,加劇馬齒莧、土茯苓、大黃用量;傷面有胬肉可加烏梅。 用法:上藥加清水1000ml,煎至500ml,將藥液倒入盆內,待溫坐浴,自術后第1次大便后當即坐浴。坐浴時將肛門放松,鏟除大便及雜物,通常坐浴時刻15~20分鐘,每日1~2次。浴后揩干患處,外用無菌敷料掩蓋,膠布固定。 功用:打掃利濕,解毒消腫。 主治:混合痔術后并發(fā)癥。 [魚腥馬翁湯] 構成:魚腥草、馬齒莧各30g,白頭翁、貫眾各15g。加減:炎性外痔加蒲公英;血栓外痔加芒硝;嵌頓性內痔加大黃、蘇木;肛門濕疹加苦參、蛇床子;肛門術后水腫加萹蓄、明礬。 用法:上藥煎湯2000~3000ml,趁熱氣盛時熏蒸患處,待溫熱再倒入盆中,坐浴20~30分鐘。每日1劑,每日熏2次。 功用:清熱燥濕,解毒消腫。 主治:肛門疾?。ò黝愔摊?、肛門術后水腫、肛門濕疹等)。 [明礬洗劑] 構成:①明礬、赤石脂、五倍子、生百部、石榴皮、土槿皮、土大黃各15g,生甘草6g;②明礬、刺猬皮務30g,銀花、槐藥、馬兜鈴各20g,龍衣3g。 用法:任選一方,加水1500ml,煎數(shù)沸,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坐熏肛門,待溫坐浴洗患處,每次熏洗30分鐘,每日1劑,日熏洗3次。 功用: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消腫止痛。 主治:各型痔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