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頭誘餌包括涂有金屬層的氣球、輕型充氣或剛性復(fù)制誘餌等。導(dǎo)彈攜帶的氣球誘餌也稱輕型假目標(biāo),其與彈頭形狀幾乎相同,這是一種簡單、廉價的高空誘餌。這種誘餌可用薄塑料制成,包覆以金屬箔、條或絲網(wǎng)。一枚導(dǎo)彈可以攜帶許多這樣的氣球,并在導(dǎo)彈升空至大氣層外時釋放,然后充氣成型,并跟隨彈頭沿彈道飛行到再入點。這種誘餌進入大氣層時,急劇減速并在高空解體,從而使彈頭容易在大氣層內(nèi)被識別出來。 早在20世紀(jì)50年代,美國就研制過用于測量大氣密度的小型金屬涂層氣球,并于60年代在軌道上部署過多個。這些氣球的直徑為3.7米,與導(dǎo)彈突防使用的氣球十分相似(美國在2002年12月進行的攔截試驗中釋放的氣球誘餌直徑2米以上),氣球折疊后直徑為18厘米,長度僅有28厘米,重量只有約0.5千克,使用時利用小型氮氣瓶充氣。當(dāng)然這些氣球在制造時,要保證外形、大小、電磁反射強度和溫度略有差異,因為所有特征都一模一樣的誘餌很容易就可以從稍有差異的真彈頭中被辨別出來。如彈頭重1 000千克,其中10%(100千克)用于安裝誘餌,那么可以安裝上述氣球誘餌(0.5千克)100個以上,而如果考慮到加熱裝置和充氣裝置,以及連接彈頭與氣球的繩索等部件,那么,1顆彈頭配備25~50個氣球誘餌是可能的??梢娺@種誘餌數(shù)量十分龐大,真彈頭淹沒在這些特征各異的誘餌中很難辨別。上世紀(jì)60年代,美國空軍進行了低雷達反射截面的再入飛行器的試飛,并且采用了末段再入誘餌技術(shù)。美國研制的“民兵”洲際彈道導(dǎo)彈和“海神”潛射彈道導(dǎo)彈的分導(dǎo)式多彈頭母艙,也可能攜帶了誘餌。1961年11月,美國為“北極星”A-2潛射彈道導(dǎo)彈研制PX-1突防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6個再入飛行器誘餌、3個箔條箱和2個電子對抗組件(干擾機)。在美國已進行的攔截試驗中,1999年10月,2000年7月,2002年3月以及2002年12月的攔截試驗中分別投放了氣球誘餌,有的試驗甚至投放了3個以上誘餌,地面雷達均對氣球誘餌進行了識別,但是2002年以后美國不再公布布放誘餌的情況。 另一種輕質(zhì)電子誘餌就是金屬箔條,這實際是一種電子對抗措施。彈頭可在飛行中段拋撒金屬箔條,將各種目標(biāo)隱藏在箔條云的后面。這些箔條是在彈頭與彈體分離之后能夠伴隨彈頭一起飛行,且質(zhì)量較輕的一些運動物體。比如,金屬絲、金屬箔等。這種干擾方式實際在二戰(zhàn)中就大量使用,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前,曾大量使用這些器材干擾德軍探測系統(tǒng),掩護實際的登陸行動。這些箔條可以達到成千上萬,眾多的這種輕誘餌在彈頭飛行的某一空域被釋放出來之后,就可以形成一個數(shù)百千米長、幾十千米寬和幾十千米高的“干擾云團”;箔條的數(shù)量愈多,所形成的干擾云團就愈寬廣,掩護彈頭的效果就愈好。這些箔條可由真彈頭攜帶,在太空中拋撒,使反導(dǎo)雷達屏幕一片噪點。 上世紀(jì)60年代,美國在“潘興”中程彈道導(dǎo)彈上試驗了箔條對抗措施,以后在“宇宙神”和“大力神”洲際彈道導(dǎo)彈上都設(shè)計采用了此類干擾方式。1962年4月,美國又為“北極星”A-3導(dǎo)彈研制了PX-2突防系統(tǒng),包括6個誘餌和6個箔條箱。這一系統(tǒng)也曾考慮攜帶干擾機,但最終取消了。PX-1和PX-2突防系統(tǒng)主要對付外大氣層攔截,而由于大氣層的過濾作用,對大氣層內(nèi)實施的攔截?zé)o能為力。于是,美國在1965年啟動了“羚羊”計劃,以保證美國的“北極星”A-3能突破蘇聯(lián)當(dāng)時正在建造的反導(dǎo)系統(tǒng)。美國研制了一個突防艙,用來替換“北極星”A-3導(dǎo)彈3枚子彈頭中的一枚。突防艙用小型固體火箭發(fā)動機來釋放突防裝置,分7個區(qū)段釋放。目前,美國在役的“三叉戟”和“民兵”都配備有誘餌裝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