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dāng)今意義、形式、用途上的“床”,其歷史其實并不太長,是明清時期甚至更晚才從西方引進的(至少是受西方的影響與啟發(fā))。中國古代人睡覺還不是在今天這種床上,古人是直接睡在地板、木板上,或者一種叫“塌”的臥具(類似日本的“榻榻米”)。至少在唐宋時期,先人還沒有床可睡的。這與今之日本人、韓國人相似。 所以,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著名詩歌《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边@首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幾乎所有國人在幼兒時期文化啟蒙之初讀到的第一首古詩、甚至是第一篇文學(xué)作品,其中的“床”,人們都想當(dāng)然地理解為今天睡覺的地方,其實是不對的。 “床前明月光”里的“床”,當(dāng)時其實是指“井上圍欄”。中國歷史上有“鄉(xiāng)井”之說,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也多將有井水的地方比作故鄉(xiāng)。宋朝版本中的《靜夜思》寫作“牀前看月光”,其中的“牀”也有井上圍欄之意。而且看其字形,更為形象、明確。 也就是說,詩人并不是坐在床塌前,而是坐在水井旁,月亮照在井水里,才思念起了遙遠的故鄉(xiāng)。這種思念是自然而然的,更為動情、確切。 此詩中的“床”字,今傳5種說法: ①指井臺。②指井欄。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長時期的水井,都是木結(jié)構(gòu)的。古代井欄有數(shù)米之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們(尤其是老幼病殘者)失足跌入井內(nèi)。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在古代井欄又叫做“銀床”(“銀”是形容井水的潔白如銀),說明井和床有關(guān)系,其關(guān)系的發(fā)生,則是由于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 ③“窗”的通假字。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應(yīng)該更加可靠。 ④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对娊?jīng)·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的即是臥具。 ⑤馬未都等人認(rèn)為,此“床”應(yīng)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們所坐的并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F(xiàn)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