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那些事 春天,是一個潮濕的季節(jié),生活在南方的肴肴,明顯感受到春天空氣中的潮濕,這種潮濕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不適,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濕邪”~ 我們常聽說在春天養(yǎng)生防濕邪,那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如何調理呢?今天肴肴與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哦! 茯苓的食用方法 食材:將茯苓快研磨成粉狀,或者選用茯苓粉,在杯中加入溫水,用溫水送服茯苓,每日服用8-10克。 功效:健脾養(yǎng)胃、祛濕氣、美白養(yǎng)顏。 食材:準備好茯苓10克、山藥15克、紅棗10克、大米150克;茯苓提前浸泡3個鐘,山藥浸泡至軟;準備好電飯鍋,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依次加入準備的食材,選煲粥模式,等待粥好就可以享受美味的粥了。 功效:安神健脾、輔助降血脂、止瀉、補肺。 食材:準備好豬骨500克、茯苓、薏米、茨實、扁豆、山藥適量;將豬骨斬件,加入料酒、蔥結焯水,瀝干備用;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依次加入準備的食材,大火煮開之后轉小火煮60分鐘即可。 功效:安神、和胃、健脾、利濕消暑。
茯苓不同的搭配食材功效是不一樣的, 肴肴今天與大家分享茯苓不同的食療搭配 茯苓+五倍子 茯苓+五倍子可治療腎虛、遺精。茯苓利濕、安神寧心。五倍子收澀,不管是出汗多還是眼淚多、尿多,都可以起到收斂的作用。很多人在腎虛的時候只知道補腎,但濕盛的時候,應該采取利濕固精的方法。茯苓+五倍子,交通心腎,以通為補,先利后固。 茯苓+山藥 茯苓和山藥搭配,山藥健脾利濕,可治療浮腫。古方當中茯苓+山藥可治療濕氣重導致的尿頻、小便不利。專家推薦這個方子,只要是有濕都可以用。把這兩味藥按1:1的比例打成粉,可以放在粥或奶中直接食用。 茯苓+人參 茯苓和人參搭配,人參3克,茯苓18克,煮水喝、泡水喝,打成粉都可以??捎糜谄馓?,濕氣大的人。脾虛濕氣大的人容易拉肚子,常年腹瀉不好。人參可以補脾氣,茯苓健脾。 茯苓的功效 1丨養(yǎng)心安神 茯苓還含有一些安神的營養(yǎng)成分,如經(jīng)常失眠夢多、抑郁、不愛笑、神經(jīng)過于緊繃等,都能夠經(jīng)過用茯苓和人參酸棗仁等燉至高湯,來到達緩解和治愈的目的哦。茯苓能養(yǎng)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2丨補腎固精 茯苓有補腎健腎,只要腎氣充足了腰膝也就健康了,同樣的腎氣充足就會有強旺的記憶力,能夠應對很多食物。同樣對肺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在經(jīng)方中就有杏仁茯苓甘草湯專門治療氣喘,本草也記載“主肺痿痰壅”,補充肺氣不足的缺陷,恢復肺氣的宣發(fā)肅降功能。 3丨治水腫、利小便 茯苓對身體的水腫和小便艱難,稀少的人來說,有很好的治療成效。而且茯苓藥性溫和,使我們的尿量增加的同時,又不會損傷我們的脾胃。對小便不利和水腫的人來說,不論是屬于寒濕類,還是屬于濕熱類等其他類型,都能夠食用茯苓加以治療,不用擔憂茯苓會增加病癥的嚴重水平哦。 4 | 治療咳嗽痰多,腰酸背痛 茯苓對感冒也有一定的治愈效果,對由于濕熱等緣由惹起的感冒,詳細性狀為老咳嗽,痰多,嚴重的時分還會手腳酸軟,體乏背痛。普通呈現(xiàn)這種狀況,就能夠經(jīng)過食用茯苓熬粥或者燉湯來到達一定輔助治療的目的 5丨除濕健胃 茯苓作為除濕的常用藥,經(jīng)常用來治療中焦?jié)駳庵?,不管是濕熱還是寒濕,皆可用茯苓?!澳荛_胃止嘔逆”,對于因濕氣重而導致的胃口不佳,因中焦有水飲導致的嘔逆都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關于茯苓的小知識 1丨茯苓粉可單泡水喝嗎? 可以。先用冷開水攪成糊狀,開水、熱牛奶沖服,沖調不易熟,煮一下熟透食用比較好。也可煎水、煲湯、熬粥等等…… 最好的辦法是煮在粥里! 2丨茯苓粉沖牛奶可以增白皮膚,是真的嗎? 茯苓是保健、滋補佳品,而且它也是女性經(jīng)常選擇的美容佳品。 3丨加牛奶下去泡,怎么茯苓粉都泡不開? 茯苓乃菌制品,不是速溶粉,用牛奶沖,完全可以,根據(jù)個人口感,少糖或少鹽均可,用山藥、茯苓、薏米其中任何一種或倆種熬粥喝,或者按照2∶5的比例,與蜂蜜一起沖水,蒸制饅頭時可在面粉中加入茯苓粉混勻一起蒸。 4丨茯苓粉有什么作用? 茯苓粉是中藥茯苓的粉末,呈白色,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茯苓不僅可顯著提高機體免疫能力,而且可使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釋放更多的氧,以供給組織細胞。同時,還可使細胞組織(包括皮膚、黏膜、毛發(fā)等)活性增強,活力增大,處于健康狀態(tài),從而使我們的皮膚、毛發(fā)顯得更加滋潤,達到美容的效果。 5丨茯苓每天服用多少? 每日早晨空腹服用10-20克,有延緩衰老,健脾強身的功效哦。 6丨茯苓和土茯苓的區(qū)別 1、土茯苓:性味苦寒。歸經(jīng):歸肝、胃經(jīng)。功效:解毒,除濕,通利關節(jié)。主治: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 2、茯苓:性 味 味甘、淡,性平。歸 經(jīng)歸心、肺、脾、腎經(jīng)。功 效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主 治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部分資料整理來源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