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痛經可是病,疼起來真是要人命。大姨媽這位來了讓你討厭,不來又讓你擔心的神秘人物,確實讓人頭痛。 一名女性一生平均會有400次月經,如果以每次經期持續(xù)5天來估算,則將有67個月(也就是5年半以上的時間)處于生理期間。伴隨生理期而來的經痛,卻也是困擾女性最多的“副”作用,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被它折磨過。痛經來襲,常常讓她們不知所措,很多人對痛經的態(tài)度也是一忍再忍,但痛經的苦惱,卻不會因為您的隱忍而有所削減!痛經,多么痛的領悟,我們該如何對付它,善待自己? 概念 婦女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后,發(fā)生小腹部疼痛異常,謂之“痛經”,亦稱“經行腹痛”。疼痛可以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疼痛,性質分為脹痛、冷痛、刺痛等多種,嚴重時可伴有面色蒼白、手足冷涼、惡心、嘔吐等癥狀,甚至出現(xiàn)昏厥。 中醫(yī)是如何看待痛經的? 《素問·舉痛論》:“經脈流行不止,環(huán)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猝然而痛?!薄陡裰掠嗾摗诽岬健皩⑿卸凑?,行其滯也,來后作痛者,氣血俱虛也?!?/p> 總體來說由于情志抑郁、起居不慎,或六淫為害,導致沖任瘀阻,或寒凝經脈,致使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血流通受阻,因而經行腹痛,稱之為“不通則痛”;若氣血虛弱,肝腎虧損,精虧血少,胞脈、沖任失于濡養(yǎng),亦可引起痛經哦,稱之為“不榮則痛”。 中醫(yī)強調辨證論治,您是屬于哪一種證型? 1.氣滯血瘀證 經前1-2日,或經期小腹脹痛,月經量少,經色紫暗夾有血塊,血塊排出后痛減,胸脅、乳房脹痛,舌質紫暗,舌邊有瘀斑或瘀點,脈弦澀。 2.寒濕凝滯證 經前、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月經量少,顏色暗有血塊,畏寒,大便稀溏,舌苔白膩,脈沉緊。 3.濕熱瘀阻證 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或脹痛拒按,有灼熱感,或痛連腰骶,脹痛不適,血色黯紅,質稠或夾較多粘涎,平素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或伴有低熱起伏,舌質紅,苔黃或膩,脈弦數或滑數。 4.氣血兩虛證 經期或經后1-2日,或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陰部下墜,痛而喜按喜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神疲乏力,面色少華,食少,大便稀溏,舌質淡,脈沉弱。 5.肝腎兩虧證 經后1-2日小腹疼痛,腰骶疼痛酸脹,經色暗淡而量少,質地稀薄,或有耳鳴,或潮熱,舌苔薄白或薄黃,脈細弱。 輕度痛經,不影響生活與工作,可不必治療,痛經的疼痛時間長且影響生活者應當予以治療。痛經的治療,近年來以綜合治療包括精神疏導,中藥、西藥與針灸治療為主。中藥辨證施治效果較好,但有的人嫌中藥太苦太麻煩。對于西藥治療痛經,大家可能會擔心長期使用所帶來的副作用。 有沒有簡單易行又行之有效的綠色療法呢?其實正確的點揉、按壓穴位能夠很好的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下面小編帶你們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特效穴,每次選擇3-5個穴位即可,很方便哦! 針灸穴位處方 (一)治療總則 氣滯血瘀、寒濕凝滯者溫經散寒、化瘀止痛;濕熱瘀阻者清熱化濕,活血止痛;氣血不足者益氣養(yǎng)血,調補沖任;肝腎兩虧者補益肝腎。 (二)基礎選穴處方 關元、中極、十七椎、合谷、地機、八髎穴。(注:每次選擇上述穴位2-3個即可) (三)辨證加穴 1.氣滯血瘀證 治法:行氣活血止痛。 處方:“基礎選穴處方”的選穴加:氣海、行間、太沖。 2.寒濕凝滯證 治法:溫經逐寒,利濕止痛。 處方:“基礎選穴處方”的選穴加:大椎、水道。 3.濕熱瘀阻證 治法:清熱解毒,化濁止痛。 處方:“基礎選穴處方”的選穴加:照海、陰陵泉。 4.氣血兩虛證 治法:溫經,益氣,養(yǎng)血。 處方:“基礎選穴處方”的選穴加:命門、足三里、血海。 5.肝腎兩虧證 治法:補養(yǎng)肝腎,調經止痛。 處方:“基礎選穴處方”的選穴加:肝俞、腎俞、太溪。 (四)常用的操作手法 1.指壓、按揉法 患者取仰臥位,腹部穴位可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按揉所選穴位(如關元、中極等),或者四肢穴位用拇指指端點壓穴位(如三陰交、足三里等);背部穴位可取俯臥位,由家人重力按壓(如肝俞、腎俞等);所選每穴按揉3-5分鐘。最后用手掌揉腹5分鐘左右,使腹部有溫熱感。 2.灸法 除了濕熱淤阻證型而外,其他證型選穴皆可采用艾條灸、艾柱灸、艾灸盒等常規(guī)灸法施灸,每穴每次3-5分鐘,以局部潮紅、有溫度感為度。 3.穴位敷貼 如果大家想圖方便省事,可以選擇由常小榮教授團隊研發(fā)的代替?zhèn)鹘y(tǒng)艾灸的高科技產品—艾灸貼,它融合了藥物精油、中藥、艾草等的功效,方便易行,效果穩(wěn)定,于經前或經期貼于所選穴位,每日更換一次即可。 溫馨提示 1.治療時機宜在經前3-5天開始,直到月經結束,連續(xù)堅持2-3個月經周期,療效更加明顯。 2.每次選穴3-5個即可。(含基礎選穴處方中的選穴與辨證選穴) 3.經期應避免精神刺激和過度勞累,注意防止受涼、淋雨、涉水、過食生冷。 作者:湖南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常小榮教授團隊 劉紅華博士撰稿 常小榮教授審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