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夷之辨,或稱“夷夏之辨”,區(qū)辨華夏與蠻夷。古代華夏族群居于中原,為文明中心,而周邊則較落后,因此逐漸產(chǎn)生了以文明禮義為標準進行人群分辨的觀念,區(qū)分人群以文化和文明程度,而不以種族,合于華夏禮俗文明者為華,或稱夏、華夏、中國人,不合者為夷,或稱蠻夷、化外之民。東周末年,諸侯稱霸,孔子著春秋大義,提出尊王攘夷,發(fā)揚文化之大義。如楚國自稱蠻夷,其后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復以蠻夷視之;而鄭國本為諸夏,如行為不合義禮,亦視為夷狄。 中華世界重衣冠禮儀,《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吨芤住は缔o下》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公制周禮而治天下,被儒家尊為圣人。衣冠、禮儀往往用來代指文明。 最開始周王室和它所建立諸侯封國,稱諸夏?!秶Z·鄭語》曰:“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非親則頑,不可入也……夫成天下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敝T夏的基本團體包括夏、商、姬、姜四族,也就是姒姓、子姓、嬴姓、姬姓、姜姓氏族中繼承了華夏文明的國家。比如周王室和魯、晉、鄭、衛(wèi)、韓、魏、燕、虞、虢等姬姓國;齊、申、呂、許等姜姓國。徐、黃、郯、江、趙、秦等嬴姓國、子姓宋國?!秶Z·周語下》說: '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間之。故亡其氏姓,踣斃不振;絕后無主,湮替隸圉。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后也。唯不帥天地之度,不順四時之序,不度民神之義,不儀生物之則,以殄滅無胤,至于今不祀。及其得之也,必有忠信之心間之。度于天地而順于時動,和于民神而儀于物則,故高朗令終,顯融昭明,命姓受氏,而附之以令名?!币簿褪钦f,鯀、禹與夏人之後,以及共工、四岳與各姜姓國,「皆黃、炎之后也」。西周共王時器《墻盤》銘文云: '上帝司夏尤保。' 可能是銅器中所見最早的一個'夏'字,但含義不指夏朝。 在地理位置上,因為今人以如今之地理觀念讀史,自以為四夷在四方,實則謬矣。夏商周乃至春秋戰(zhàn)國時,諸夏與夷的區(qū)別主要是農(nóng)耕的城邦和游牧的山野牧民之區(qū)別。諸夏有禮,而蠻夷無。若說中國的皇帝是天子,中國的皇朝是天朝,而其他國家和中國的關(guān)系是貢國和屬國的關(guān)系,其首領(lǐng)只能被稱為王。至少要在秦之后。 華夏文明對周邊地區(qū)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周邊國家接受中華思想,又常自稱“華夏”、“中國”,這被稱為小中華思想。中國和這些周邊國家和地區(qū)合稱為中華世界。由于中華世界為儒家社會,儒家文化是社會的主流文化,因此這些地區(qū)又稱儒家文化圈,又因使用漢字而稱為漢字文化圈。 就中國典籍上的記載來看,華夷之辨區(qū)分的主要標準是以華夏禮儀的有無,或是對諸夏的友善度為標準。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華夏而夷狄者,則夷狄之‘'出自韓愈批注春秋后寫的的《原道》一書,韓昌黎《諫佛骨表》對于胡佛本就不滿,很明顯韓愈這句話的意思是:夷狄進入中國就要用中國的辦法對待夷狄,因為夷狄一定會用夷狄的辦法對待中華的。所以用中華的辦法對待夷狄就是要么夷狄接受漢化,主動臣服。要么就應該被攘夷消滅掉,孟子有云:臣聞用夏變夷,未聞變于夷者也。所以韓雍認為文化禮儀的中國化必須主動承擔起對于夷狄的抗衡工作,尊王攘夷不僅僅是肉體還有精神。中國應該主動攘夷,而不是去學什么多元化和相互尊重,華夏是王道的代表,用不著對夷狄客氣,要絕對消滅。 '入夷則夷入夏則夏'的真正出處,乃是效力于蒙元的偽儒許衡為論述蒙元政權(quán)的合法性而發(fā)明的,許衡的論調(diào)則是典型的服務于異族統(tǒng)治的“用夷變夏、無君無父”的偽理論,實質(zhì)就是“有奶便是娘”。而在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非華夏族群能用華夏典章治國的例子。 |
|
來自: 昵稱21660266 > 《漢族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