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歐洲旅行一定得對歐洲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一座又一座不同時期的教堂和古堡,不僅讓人看的眼花繚亂,真的要說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特別整理一期歐洲建筑,讓大家可以輕松成為歐洲建筑達人。 看到這些圖,朋友們反應一定是歐洲的,有去過可以指出,這是索菲亞大教堂,這是倫敦橋等等。哪我們經(jīng)常聽到所謂的羅馬式、希臘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哪又是如何來分別的? 借用張Dr.John Sherlock的歐洲建筑脈絡圖幫助我們建立索引:
。 。 。 。 梁子 卒 Dr.Zhao版 所以整個歐洲,不管我們聊什么都可以說:先有希臘文明起其先,后有羅馬文明承其后。整個歐洲都是建立在希臘、羅馬文明之上。 歐洲建筑按照年代來劃分第一個就是希臘式建筑。 希臘式建筑 希臘式的建筑非常容易辨識,三角形的門楣,下面一根根的希臘柱。就像古希臘先賢阿基米德所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支點有了(三角門楣),棍子有了(希臘柱)。 這就是希臘式建筑 羅馬式建筑 小貼士:羅馬人對建筑工程的重大貢獻,是發(fā)明了一種被稱為“黏漿”(Caementum)的萬用材料,這是一種用火山灰?guī)r、石灰和水拌成的石漿,再加上碎石或碎磚,用之于建筑業(yè),非常堅固,又增添色彩。這就是世界上第一種足以支撐大跨度建筑的混凝土。羅馬人發(fā)明了混凝土,從此大拱門、大圓頂、大拱頂就都能獨立,而無需像古希臘建筑那樣靠許多柱子來支撐了,從而成為世界建筑史上劃時代的創(chuàng)舉。 古羅馬詩人霍雷斯說過,我們羅馬人征服了希臘,可是文化上卻被希臘所征服。所以羅馬人的的建筑也就是在希臘建筑基礎上加上拱。 我們看看如果在希臘建筑后面加個包子(拱)就變成了這樣 如果在上面加個包子(拱)就是這樣的 也有單獨放個包子(拱)的 還有把包子(拱門)放盤子里的
拜占庭式建筑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隨著君士坦丁大帝的去世,分成東、西羅馬帝國。而東羅馬帝國隨著東進,與東方文明的交融、碰撞,形成了與羅馬式大同小異的建筑風格----拜占庭式建筑。 如何辨認拜占庭風格,主要是看它的頂。和羅馬式一樣,在建筑上加一個大圓頂,但風格又有所不同。羅馬式直接加個半圓,而拜占庭式則是在半圓的底部略微內收,就像是一個洋蔥頭。 像這個--洋蔥頂
更東邊的俄羅斯人喜歡吃洋蔥,他們覺得一個洋蔥不夠,所以就放了好多個。 小貼士:因為帝國的分裂而導致兩個宗教產生最后影響各自建筑形式的發(fā)展。所以在歐洲羅馬式建筑與拜占庭建筑可謂涇渭分明。我們把歐洲切一半,羅馬式的在西邊(像法國、意大利),而跑到東邊就都變成了拜占庭式建筑(像捷克、波黑)。 哥特式建筑 羅馬帝國覆滅了,基督教卻在歐洲生根發(fā)芽,到了中世紀天主教成為了西歐的唯一宗教。神權時代來臨。 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敗,天主教在西歐一家獨大之后,所謂的神權大于皇權。出現(xiàn)了贖罪券、十一稅等為天主教搜刮了大量的財富。 原來希臘式、羅馬式風格通通不要。什么三明治、包子、洋蔥,都站一邊。天主教的風格就是---- 為什么要高?天主教徒相信人生最后要面臨的四件事:一、死亡。二、審判。三、天堂。四、地獄。(這是所謂的萬民四未)。 好,第一件事,死亡。人死后要葬在墓地,歐洲人的墓地就是教堂。 死了之后由神靈對你審判。要是身前是個壞蛋,直接下地獄。要是個好人,恭喜你,你就可以與耶穌、瑪利亞、天使和圣人相聚。他們組成天上的教會,在那里看到天主,與至圣圣三生活于愛的共融內,并為我們轉禱。(圣經(jīng)原話,不是趙導瞎編的) 那么,問題來了。下地獄的話還容易點,棺材原本就是埋在地下的,帶個鍬,往下挖挖就到了??墒呛萌艘k?他們可是要與耶穌、瑪利亞、天使和圣人相聚的。 在哪聚? 天堂。 天堂在哪里? 天上。 于是當時的人們就想把教堂建高,造的高,才能越加的接近上帝。原來希臘、羅馬、拜占庭式哪些大圓頂通通不能要。因為頂重,就要用又厚又重的石墻去支撐,從而導致建筑高不起來。改用尖塔,為了讓建筑更高,還發(fā)明了 飛扶壁。 飛扶壁(英語:Flying buttresses)是一種起支撐作用的建筑結構部件,凌空跨越下層附屬空間(如走道、小祈禱室等)連接到頂部高墻上肋架券的起腳部位,用于平衡肋架拱頂對墻面的側向推力。由于飛扶壁通常以半個拱券的形式出現(xiàn),所以又稱飛券。 既然是宗教建筑,哪當然會與上帝息息相關。上帝說了啥? 哥特式建筑上的玻璃百花窗其功用主要有三: 1、減輕建筑的整體重量,使得可以建的更高。 2、透光?;ù安Aг炀土私烫脙炔可衩貭N爛的景象,從而改變了羅馬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悶壓抑的景象,并表達了人們向往天國的內心理想。(玻璃著色主要以藍、紅色。藍色代表天堂,紅色代表基督之血) 3、教化百姓。 小貼士:古時歐洲和我們中國一樣,讀書識字只是貴族們的權利。老百姓不識字怎么辦,好在每個星期都要去教堂。于是就用彩色玻璃在花窗上拼出一幅幅的圣經(jīng)故事。教徒可以根據(jù)圖案來理解圣經(jīng)。 文藝復興式建筑 文藝復興。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復興文藝,復興什么時候的文藝?羅馬、希臘時期的文化,藝術。 文藝復興這四個字從背景、起因、發(fā)展等又是一個專題,趙導以后有機會和朋友聊。今天我們只講建筑。 文藝復興式建筑的特點很簡單----左右對稱。 從中間一分為二。左邊一根柱,右邊一根柱。左邊一扇窗,右邊一扇窗。左邊一扇門,右邊一扇門。 我們也可以這樣看----像一本書 巴洛克式風格 請朋友們注意,這次的小標題上趙導沒有用建筑二字。巴洛克式是個統(tǒng)稱,更應該把它叫做風格。風格之下有巴洛克式的建筑、巴洛克式的家具、巴洛克式的服裝等等。 巴洛克式風格源于17世紀的意大利,之前的文藝復興時期為意大利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也權勢。于是意大利人原本的文藝復興建筑,添上新的華麗、夸張及雕刻風氣。從而形成了巴洛克 關于如何辨認巴洛克式風格,趙導給朋友們四個字----無金不巴,沒有金色就沒有巴洛克。如果你看到一樣東西(建筑、家具、服裝等等),從里到外,從上到下,都是金光閃閃,Bling Bling的。巴洛克就是他了。 巴黎歌劇院 凡爾賽宮 再來一個超級巴洛克晃瞎你。。。 關于洛可可。。 洛可可式是巴洛克末期風格的代表。洛可可風格其實更應該算是一種室內裝飾風格。我們可以把洛可可看做巴洛克2.0版本。更加的奢華、更加的金碧輝煌。 所以我們就用一張圖解決它。。。。 最后再說兩句。。 在歐洲除了上文所說的哪些皇帝、教皇、貴族們建的“高大上”建筑之外,還有平民式的建筑風格。下面我們來舉兩個例子。 德國山形墻 以前的老百姓可沒有皇室貴族這么有錢,他們的房子多數(shù)都按照當?shù)氐臍夂虻匦嗡?。例如德國山形墻建筑,中間高,兩頭底。它外立面像我們漢字的山,顧得名----山形墻。 哪為什么德國人要建這種山形墻的建筑,原因很簡單,我們來看一下德國氣候。 德國的氣候類型是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很像我國北方地區(qū)的氣候類型,就是冬天冷夏天熱。冬天一到德國入目所見,白雪皚皚。如果把房層建成平頂?shù)脑?,以前也沒有現(xiàn)在的建筑科技,雪越壓越厚,直接就把房子壓垮。于是德國人就發(fā)明了山形墻,便于雪的滑落。 小貼士:山形墻這種建筑風格并不是德國獨有,世界上只要冬天下雪的地區(qū)都會出現(xiàn)這種風格,例如中國的東北、歐洲的瑞士等等。 地中海式建筑 圣托里尼島
在地中海沿岸,我們看不到像德國山形墻之類的建筑。其特征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終年無雪,所以古時候人們選擇平頂式建筑,并在外墻漆以冷色調(多以白色、藍色為主)。用來反射陽光,降低室內溫度。 轉自公號:大舍設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