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兩句,古人有不同的講法。李善的《文選注》引《韓詩外傳》說:“詩云'代馬依北風,飛鳥棲故巢’,皆不忘本之謂也?!钡@“不忘本”又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從遠行者的角度來看,當然是從正面寫他的思鄉(xiāng)念舊之情;從留居者的角度來看,則是說胡馬尚且依戀故鄉(xiāng)的北風,越鳥尚且選擇遙望故鄉(xiāng)的南枝,你作為一個游子,怎么能忘記了故鄉(xiāng)和故鄉(xiāng)的親人呢?這是從反面來作比喻的。第二種說法認為,它來源于《吳越春秋》的“胡馬依北風而立,越燕望海日而熙”。這是取同類相求的意思。就是說,“云從龍,風從虎”,所有的東西都有它相依相戀不忍離去之處;而我和你本來也是相親相愛的一對,怎么竟然會分離這么久而不能再結合到一起呢?還有一種說法,是隋樹森引紀昀所說的“此以一南一北申足'各在天一涯’意,以起下相去之遠”。這種說法是把出處和取意都拋開不論,只從字面上看,胡馬和越鳥一南一北,在直覺上就使讀者產(chǎn)生一種南北睽違的隔絕之感。 有這么多不同意見并不是壞的,它說明,正是由于這兩句的比喻給予讀者十分簡明真切的意象,所以才會產(chǎn)生這么多的聯(lián)想。在這些聯(lián)想中,既有行者對居者的懷念,也有居者對行者的埋怨;既有相愛之人不能相依的哀愁,也有南北睽違永難見面的悲慨。此外,由于前面說到“會面安可知”,似乎已經(jīng)絕望,所以這兩句放在這里還給人一種重新點燃希望的感覺,鳥獸尚且如此,我們有情的人難道還不如鳥獸嗎?而且你們還要注意,這兩句雖然用了《韓詩外傳》和《吳越春秋》的古典,但它同時也是民間流傳的比喻,你不用考證古典也一樣可以明白。對這兩句,如果你想向深處追求,它可以有深的東西供給你,如果你不想向深處追求,也一樣可以得到一種直接的感動。它把古、今、雅、俗這么多聯(lián)想的可能性都混合在一起了,這是它的微妙之處。我以為,《古詩十九首》本來是民間流傳的詩歌,但后來經(jīng)過了文士的改寫和潤色。就像屈原改寫九歌一樣,那并不是有意的造作,而是這些詩的感情很能感動人,當文士吟誦這些民間詩歌時,內心中也油然興感——即所謂“人人讀之皆若傷我心者”——因此產(chǎn)生了共鳴,從而才親自動手來加以修改和潤色。我想,這也正是《古詩十九首》既可以深求也可以淺解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從“行行重行行”到“越鳥巢南枝”是一個段落,前邊都是平聲韻,接下來從“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就換了仄聲韻。從內容上來說,經(jīng)過“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這么一個想像的飛揚回蕩之后,現(xiàn)在他又回到了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之中,因此就產(chǎn)生了更深的悲慨。詞人馮正中有一句詞說“天教心愿與身違”,事實與你的盼望往往是不相符合的。日子正在一天一天地過去,盡管你不放棄希望,盡管你打算等到??菔癄€的那一天,可是人生有限,你能夠等得到那一天嗎?在這里, “相去日已遠”和前邊的“相去萬余里”似乎是一個重復,但實際上并不是簡單重復。因為“萬余里”雖然很遠,但畢竟還是一個有限的數(shù)字,而且它所代表的只是空間,并沒有時間的含義,而“日已遠”三個字則進一步用時間去乘空間,所得數(shù)字就更是 無窮無盡了。而且更妙的是,這“日已遠”三個字又帶出了下一句的“日已緩”,從而使人感到:離人的相思與憔悴也是一樣無窮無盡的。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也許就是從此句變化出來的。但柳永的那兩句卻未免帶有一些著力刻畫的痕跡。而且那個“悔”字還隱隱含有一些計較之念,不像“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在外表上所寫的只是衣帶日緩的一件事實,內中卻含有一種盡管消瘦也毫無反省、毫無回顧的意念。傾吐如此深刻堅毅的感情,卻出以如此溫柔平易的表現(xiàn),這就更加令人感動。 如果說前邊的“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兩句之中含有一種希望的想像,是向上飛的;那么接下來的“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兩句之中就含有一種失望的想像,是向下沉的了。我以為,這兩句是這首詩中最令人傷心的地方。因為,前邊所寫的離別只是時間與空間的隔絕,兩個相愛的人在情意上并沒有阻隔,所以雖然離別,卻也還有著一份聊以自慰的力量,而現(xiàn)在連這種自慰的力量也蒙上了一層陰影。他說,天上太陽的光芒那么強烈,但也有被浮云遮住的時候;那么,美好親密的感情就沒有被蒙蔽的時候嗎?而且那遠行的游子不是果然就不回來了嗎?這個“游子不顧反”的“顧”字,有的版本作“愿”,但我以為應該是“顧”。因為,“不顧反”和“不愿反”的意思是不同的。例如漢樂府《東門行》,“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說的是一個貧苦人家,丈夫不得已而出外謀生,但他惦記著家中的妻子兒女,剛出東門又走了回來,可是回來看一看,家中實在無法生活,最后還是得走。所以這是“不顧”——不是不愿回來,而是不能回來,暫時顧不上回來。當然,這里的“游子不顧反”其實很可能就是因不愿反所以才不回來。但思念的這一方不埋怨他“不愿反”,卻替他著想,說他是“不顧反”,這就是《古詩十九首》在感情上的溫柔敦厚之處了。 那么“浮云蔽白日”所比喻的是什么呢?有的人把這首詩看作思婦之辭, 比如張玉谷《古詩十九首賞析》就說, “浮云蔽日,喻有所惑,游不顧反,點出負心”。那么, “白日”就指的是游子; “浮云” 則指的是游子在外邊所遇到的誘惑?!段鲙洝防锏拇搡L鶯送張生時說,“若見了那異鄉(xiāng)花草,再休像此處棲遲”,就是這個意思??墒?,我在講詞選的時候曾提到過西方的符號學,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tǒng)文化中使用了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chǎn)生某些固定的聯(lián)想?!案≡票伟兹铡本褪沁@樣一個語碼。從《易經(jīng)》開始, “日”這個符號就是國君的象征。所以饒學斌的《月午樓古詩十九首詳解》說:“夫日者,君象也,浮云蔽日所謂公正之不容也,邪曲之害正也,讒毀之蔽明也?!边@是以“白日”比喻國君;以“浮云”比喻讒間的小人??墒沁€有一種說法認為“白日”是比喻被放逐的賢臣,如李善《文選注》引陸賈《新語》說: “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彰日月?!比欢鴮嶋H上,游子、國君、逐臣三者本來是可以相通的。因為在中國的倫理關系中,君臣關系與夫妻關系很為相似。如果那個行者是游子,則可能是說他在外另有遇合,不再想念家中的思婦了;如果那個行者是逐臣,則可能是說 國君聽信讒言放逐了他,使得他再也不能回到朝廷中了。杜甫的詩說:“每依北斗望京華”,又說“此生哪老蜀,不死會歸秦”,那種對朝廷和君主的思念,實在并不亞于思婦對遠行游子的思念。 上次我引過鐘嶸《詩品》的話,說十九首是“驚心動魄”、“一字千金”。所謂“驚心動魄”,不一定非得是豪言壯語或者光怪陸離。這首詩中接下來的“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兩句,就真正是驚心動魄的——縱使你不甘心放棄,縱使你決心等到底,可是你有多少時間用來等待呢?時間在不停地消失,一年很快就到了歲暮,而人生很快也就到了遲暮。一旦無常到來,一切都歸于寂滅,所有相思期待的苦心都將落空,這是多么令人恐懼而又不甘心的一件事!事實上,這又是人世間絕對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八季钊死?,歲月忽已晚”這是多么平常而且樸實的語言,然而卻帶有如此強烈的震動人心的力量!但這首詩還沒有就此打住,接下來的結尾兩句“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令人看了更是傷心。這兩句也有多種可能的解釋,我們先看“棄捐”這個詞。漢樂府有一首《怨歌行》說: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智锕?jié)至,涼飚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边@首詩相傳是班婕妤所作。漢成帝寵愛趙飛燕,不再喜歡班婕妤,于是班婕妤主動要求到長信宮去侍奉太后,并寫了這首詩。詩中說,當初我們倆的情意像白團扇這么圓滿,這么純潔,然而我經(jīng)??謶值氖牵旱搅饲锾欤鞖鉀隽?,你就把扇子扔到盒子里不再使用了。“棄捐”,就是被拋棄的意思。顯然,這是棄婦之辭。所以“棄捐勿復道”的意思是說:你拋棄了我,使我如此傷心,從此我再也不提這件事了??墒?,如果我們不從棄婦的角度來看,則還有另外一個可能的解釋,即“棄捐”的本身就是“勿復道”。意思是:我們把這種不愉快的話題扔到一邊,再也不要提它了。這樣解釋也是可以的。但為什么要“棄捐勿復道”呢?因為,說了不但沒有任何用處,反而會增加自己的悲傷,而且,對于那種無可挽回的事,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一切嘮叨和埋 怨都是多余的。這里,也是表現(xiàn)了古詩感情之溫柔敦厚的地方。 “努力加餐飯”也有兩種可能的解釋,一種是自勸,一種是勸人。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結尾的幾句是“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因此張玉谷《古詩十九首賞析》就說:“以不恨己之棄捐,惟愿彼之強飯收住,何等忠厚。”這顯然是解釋為勸對方加餐的意思,這樣解釋也未始不可。而姜任惰《古詩十九首釋》則說:“惟努力加餐保此身以待君子”,又引譚友夏的話說:“人知以此勸人此并以之自勸。”另外張庚《古詩十九首解》也說:“且努力加餐,庶幾留得顏色以冀他日會面也,其孤忠拳拳如此?!蔽冶容^同意自勸的說法,因為這樣可以較自然地承接上面的“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眱删洹绻阍谌酥虾蜌q月之晚的雙重恐懼之下還不肯放棄重逢的希望,那么惟一的一線指望就是努力保重自己的身體,盡量使自己多活一些歲月以延長等待的時間了。然而對于一個相思憔悴的人來說,要想加餐何嘗容易!因此,就需要“努力”。所以這平平常常的“努力”兩個字之中,充滿了對絕望的不甘心和在絕望中強自掙扎支撐的苦心。如果把這一句解釋為勸人,只是表現(xiàn)了一種忠厚之心;而把這一句解釋為自勸,則用情更苦,立志更堅。要知道,一個人為了堅持某種希望而在無限的苦難之中強自支持,甚至想要用人力的加餐去戰(zhàn)勝天命的無常,這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種男女之間的相思之情,而是一種極高貴極堅貞的德操了。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悲哀和挫傷,如果你絲毫不作掙扎努力便自己倒下去,雖然你的遭遇令人同情,可是你的態(tài)度并不引起人們尊敬;但如果你在最大限度地盡了人力與命運爭斗之后,即使你倒下去,也給人類做出了一個榜樣。何況,萬一真的由于你的努力而實現(xiàn)了那個本來好像不可能實現(xiàn)的愿望,豈不更是一件意外的喜事!“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就隱然流露出這么一種可貴的德操。我以為,對于具有這種德操的人,無論是逐臣還是棄婦,是居者還是行者,抑或是任何一個經(jīng)歷過這樣的離別卻仍然一心抱著重逢的希望不肯放棄的人,這首詩所寫的情意都有它永恒的真實性。上一次我講過,《古詩十九首》寫出了人類感情的“基型”與“共相”,《行行重行行》這首詩就可以作為第一個典型的例子。 另外,在賞析這首詩的過程中,大家一定已經(jīng)體會到,這首詩在語意和語法上具有含混模棱的特點。比如“胡馬”兩句、“浮云”兩句、“棄捐”兩句等,都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解釋。但這并不是這首詩的壞處,反而正是它的好處。因為這種含混模棱的現(xiàn)象,造成了這首詩對讀者多種感受與解說的高度適應性,因此具有更多的西方理論所說的那種“潛能”,從而能引起更多的豐富聯(lián)想。對這樣的詩,我們一方面要掌握它情感的基型,另一方面則要從多種不同的看法與感受來加以探討和解說。 《青青河畔草》《今日良宴會》 在《古詩十九首》中,有些詩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表達了一種不十分正當?shù)母星?。然而我以為,看一首詩,切忌只看它的表面。杜甫寫過《曲江二首》,那是在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肅宗剛剛回到長安時寫的,詩中說,“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向江頭盡醉歸”。許多人對此很不以為然,杜甫懷有“致君堯舜”和“竊比稷契”的理想抱負,何以竟在朝廷百廢待興之時寫出這種及時行樂的話來?然而如果你根據(jù)這兩首詩就說杜甫把理想抱負都放棄了,想要及時行樂了,這是你不了解杜甫!因為人性本來就有軟弱的一面,你說你從來就沒有過任何軟弱或失望的時候,你說你自己永遠是一個高大完美的形象,那是騙人!如果你總是說這種虛偽的話,形成了騙人的習慣,那么你就墮落了。如果整個社會都染上這種虛偽和說謊的風氣,那么整個社會也就都墮落了。真正偉大的詩人從不避諱說出自己的軟弱與失意。比如杜甫,他眼看著肅宗朝廷的腐敗和唐朝國力的衰落,自己不但無可奈何而且不久也就被貶出京,他怎能不產(chǎn)生失望的情緒?《曲江二首》實在是表現(xiàn)了詩人那時心中十分復雜的感情。如果大家想更詳細地了解這兩首詩,可以參考我寫的《迦陵論詩叢稿》一書中的《談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 《古詩十九首》中有的詩也是如此?,F(xiàn)在我們就來看《昭明文選》中排在第二首的《青青河畔草》。我曾說過,《古詩十九首》善用比興,這首詩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 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 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 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寫的是春天到來時的景色?!扒嗲唷?,是草木的顏色;“郁郁”,是草木盛多的樣子。這兩句是感發(fā)的起興,就如同《詩·關雎》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樣,也是由大自然中的生命與人類生命間相近似之處引起共鳴,因而產(chǎn)生了由物及心的聯(lián)想。春天,是花草樹木一生中最美好的季節(jié),當你看到這些美好的生命如此欣欣向榮,就會在內心之中也產(chǎn)生一種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之情。我可以再舉另外的一個例子。唐朝的王昌齡有一首《閨怨》說: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痹娭羞@個年輕女子本來不懂人世間的憂愁,可是當她春日登樓遠望,看到路邊楊柳那青青的顏色,忽然就思念起外出求官的丈夫,心里就產(chǎn)生了憂愁。這種憂愁,是由春意的感發(fā)而引起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也是如此,這兩句寫的是樓外的景色。接下來就引出了樓里的人——“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坝笔切稳葸@個女子的儀態(tài)之美,而“皎皎”則是形容這個女子的光彩照人。另外你還要注意這“窗牖”兩個字:樓外景色如此美好,樓上女子也是如此美好,而當他寫到“當窗牖”的時候,這兩種生命的美好驀然之間就打成了一片。這就是《古詩十九首》之善用比興——把感發(fā)一點一點的引出來,然后再一下子使它們結合。下面他說,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這個女子不但長得美,梳妝打扮也很美?!岸鸲稹?,也是美麗的樣子;“纖纖”,是說她的手指細長而潔白。而且你看,他所用的形容詞“娥娥”、“纖纖”和前兩句的“盈盈”、“皎皎”,都是疊字,因此進一步增強了那種美麗的姿態(tài)。同時你要知道:“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還不僅僅是寫美麗的姿態(tài),還有很多暗示在里邊。中國古代有一句成語叫作“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一個人的一生,總要實現(xiàn)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中國的傳統(tǒng)中,男子生命的價值就是得到別人的知賞和任用,很多人終生都在追求這個理想,包括像李太白那樣不羈的天才。而女子一生一世的意義和價值在哪里?就在于得到一個男子的賞愛,所以女子的化妝修飾都是為賞愛自己的人而做的?!岸鸲鸺t粉妝,纖纖出素手”,這個女子把自己打扮得如此美麗,而這種做法也就暗示了她的心中有一種對感情的追求。 應該指出的是,詩里邊有感發(fā)的生命,但這種生命有品質和數(shù)量上的種種不同。下一次我要講十九首中的另一首《西北有高樓》,那首詩所寫的也是一個樓上女子,也是寫她有一種對于知己的向往與追求,但這兩個人物在品質上就有很大的不同。《西北有高樓》的那個女子是矜持的、高潔的,她所追求的乃是一種理想;而這首詩中的女子是炫耀的、世俗的,她所追求的僅僅是一種感情。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只追求感情上的滿足,而有的人寧可忍受感情上的孤獨寂寞,所要追求的乃是理想上的滿足。這話很難講,可事實上確實有這兩種不同類型的人?,F(xiàn)在我們看詩中的這個女子,從她一出場,詩中就用了“盈盈”、“皎皎”、“娥娥”等詞語,這些詞語所表現(xiàn)的都是一種向外散發(fā)的、被大家看到的美麗和光采。尤其是“纖纖出素手”的“出”字,更是隱約含有一種不甘寂寞的暗示。對于一個有才能的男子或者美麗的女子來說,當?shù)貌坏絼e人賞識時,總會產(chǎn)生一種寂寞的感情,而這時候往往也是對品格操守的一個重要考驗的時刻。李白被請到翰林院去做待詔,那是一個很高貴的地位,但李白認為這不合乎自己的理想,因此辭官而去。杜甫在華州做司功參軍,他覺得這違背了自己的理想,因此也棄官而去。一個有才能的人必須耐得住寂寞,不能夠接受那些不正當?shù)幕虿粔蛸Y格的賞愛,這在人生中是很重要的考驗。以后我們會講到陶淵明,那也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偉大詩人。他之所以耐得住寂寞,是因為內心之中有自己真正的持守。他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不在乎那些世俗的名譽地位,不在乎別人對他說些什么,甚至也不在乎生活的貧窮潦倒。而現(xiàn)在我們所講的這首詩,在描寫這個樓中女子時用了很多美麗的、外向的詞語,所有這些詞語中都含有一種不甘寂寞和善自炫耀的暗示。為什么會這樣?原來這個女子“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所謂“倡家女”就是歌妓舞女,這樣的女子平生過慣了燈紅酒綠的生活,往往是忍受不了寂寞的,更何況她現(xiàn)在又嫁給了一個“蕩子”。所謂“蕩子”,不一定是現(xiàn)在所說的浪蕩之人,而是指那種經(jīng)常在外漫游,很少回歸故鄉(xiāng)的人,這種人一出去就再也想不起回來,把妻子一個人孤零零地拋在家里,所以是“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所謂“難獨守”,是說這個女子現(xiàn)在還是在“守”,只不過她內心之中正在進行著守與“不守”的矛盾掙扎。 你們看,《古詩十九首》實在是很微妙的。這首詩僅僅是寫一個倡家女心中的矛盾掙扎嗎?不是的,這“難獨守”三個字,實在是寫盡了千古以來人性的軟弱!寫盡了千古以來人生所需要經(jīng)受的考驗!僅僅是女子要經(jīng)受這個考驗嗎?也不是的,任何人生活在人類社會中都面臨這樣的考驗。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是干事業(yè)還是做學問,都需要有一種勤勤懇懇和甘于寂寞的精神。但有些人是耐不住寂寞的,為了早日取得名利地位,往往不擇手段地去表現(xiàn)自己,所謂“盡快打出一個知名度來”,而這種急功近利的行為有時候就會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結局。所以,這一首詩所寫的乃是人生失意對你的考驗,當然這也屬于人生之中的一個基本問題。很多人認為這首詩不好,或者根本就不選也不講這首詩,我以為那是不對的。 上一次我曾講到,與“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相類似的被視為不正當?shù)母星檫€有“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這是《今日良宴會》中的兩句,現(xiàn)在我們也簡單地把這首詩看一下。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令德唱高言, 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愿, 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無為守貧賤, 撼軻長苦辛。 這首詩本來是寫一種人生經(jīng)驗與失意不得志的哀傷,但開端幾句卻寫得意氣發(fā)揚。先寫“宴會”是“良宴會”,“歡樂”是“難具陳”。又寫“彈箏”的音樂演奏,而奏出的樂曲是“逸響”和“新聲”?!耙蓓憽倍旨缺憩F(xiàn)了發(fā)揚之意,而所謂“新聲”者,則是還沒有在大眾之間流行,還沒有被世俗所接受的曲子。所以你看,它表面上是寫宴會上的彈箏,但實際上并非只寫彈箏,甚至也不是只寫音樂,它還含有一種很幽微的意思在里邊。然而,它又不是以一字一句爭奇斗勝的,它的每一個形象、每一個詞語和整個一首詩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感發(fā)的力量。什么是“新聲妙入神”?杜甫曾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又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那個“神”,是寫一種造詣的境界。有的人寫詩非常死板,一個字一個字擺在那里都是死的。但有的人就不同,他寫的每一個字都是可以跳起來的,都像生龍活虎一樣。你讀他的詩,就覺得自己的心靈好像跟整個茫茫宇宙都結合起來了。有這種感發(fā)力量的,才是真正達到了那種“神”的境界的好詩。音樂也是一樣,好的音樂也可以有這樣的造詣,達到這樣的境界。 下面的“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也是用音樂來作比喻的?!傲畹隆边@兩個字,在過去的注解中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在《五臣注文選》中呂延濟的注解說:“令德謂妙歌者。”他的意思是,“令德”指的是那個唱歌的人。但是還有人認為, “令德”指的是人生的富貴顯達,就是說,這些人在這個宴會上所歌唱的內容乃是追求人生的富貴顯達。具體講就是指后邊的“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我個人以為,·呂延濟的注解是按一般的文法來做解釋,即動詞“唱”的前邊是施事的主語,后邊是受事的賓語。這在文章中一般是對的,但在詩歌里就不一定如此。因為詩歌里可以有倒裝的句法,可以把受事的賓語放到動詞前邊去。那么,這個“令德”就不是歌唱者而是歌唱的內容了。在這一點上,我同意后一種解釋方法。然而后一種解釋認為“令德”的內容就是指人生的富貴顯達,這我就不同意了。我以為,這個“令德”不是反話而正面的意思,它直接指的就是人生中一種美好的理想和德行。因為,這首詩整個所表達的是一個完整的意思,這兩句是與前邊幾句接下來的?!敖袢樟佳鐣?,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寫得一直是意氣發(fā)揚,而且既然說是宴會,就一定不只是兩個人,一定有許多性情、理想都比較相近的朋友聚集在一起,所以才這么開心,這么歡樂。我們可以設想,這是一群有抱負、有理想的年輕人,他們聚會在一起高談闊論,意氣風發(fā),彈奏的是“新聲”,歌唱的是“令德”?!傲睢?,是美好的意思?!傲畹鲁哐浴笔钦f,我們把我們美好的德行和理想都通過歌曲唱出來?!白R曲聽其真”是說,你就會聽得出我們彈奏這音樂、歌唱這曲子時內心真正的感受。大家都知道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俞伯牙彈琴的時候志在高山,鐘子期聽了就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庇岵缽椙俚臅r候志在流水,鐘子期聽了就說: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边@就叫做“知音”,他聽音樂時不是只聽那外表聲音的美妙,而是能夠聽出彈奏者內心志意之所在。 那么,假如真的有一個人能夠“識曲聽其真”,能夠聽懂這些年輕人在彈奏和歌唱時心中所存的志意,則他所聽到的是什么呢?是——“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這句寫得真好!不過,你一定要把“令德”兩個字按我所講的這樣理解,才能夠貫通下來,才能夠看出這兩句的感發(fā)。否則,全首詩就是支離破碎的了。這些人,他們的彈箏“奮逸響”;他們的新聲“妙入神”;他們在曲子里所表現(xiàn)的是“令德”和“高言”的美好理想;他們說真正理解我們的人能懂得我們的追求。所以,從“今日良宴會”到“識曲聽其真”,這首詩一直是飛揚的、追求的??墒乾F(xiàn)在,他們失望了;因為他們這一群人雖然有著共同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夠完成這種理想。這真是一種典型的“衰世之音”——戰(zhàn)亂還沒有興起,生活還相對安寧,所以這些讀書人還可以有自己的理想,還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社會正一天天走向下坡,任何美好的理想都無法實現(xiàn)。而且,不是你一個人沒有實現(xiàn),也不是我一個人沒有實現(xiàn),而是我們這些“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的人都沒有辦法實現(xiàn)那些理想。那么,這就是一個社會問題了!所以,你不要看到他寫的都是宴會、彈箏、唱歌等,就以為這首詩只寫及時行樂。其實,他寫到了社會,也寫到了人生。 上一次我說過,《古詩十九首》所寫的感情基本上有三類:離別、失意、人生的無常。這也可以說是它的三個主題,而實際上,在一首詩里往往是結合兩個或三個主題一起來寫的。在這里,從“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起,就轉入了人生無常的悲哀。其實,我上一次講的《行行重行行》雖然是離別的主題,但也不是單純寫離別,也是結合了人生無常一起來寫的?!八季钊死?,歲月忽已晚”,就是寫人生無常的悲哀。然而那一首詩所寫的心理狀態(tài)卻與這一首不同。那一首說:我雖然得不到我所期待的東西,我雖然受到人生無常的威脅恐懼,可是我不放棄,也不改變。而現(xiàn)在這首詩所寫的則是另外一種心理狀態(tài),他說,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人生世間就如同一個過客在旅店里住一晚一樣,一夜的時間是如此短暫,到明天你就該離開了?!把俸觥笔欠浅?斓臉幼?;“飆”是疾風。你就像一粒小小的塵土一樣,被那強勁的風一下子就吹走了。很多古人都說過類似的話。李陵對蘇武說:“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曹孟德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既然人生這么短暫,是否還需要如此認真對待呢?你的那些“令德”、“高言”之類,難道就不可以改變嗎?于是他就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 “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要不要趕著你的快馬,搶先去占據(jù)一個高官厚祿的地位?需要注意的是這乃是一個疑問,并不是一個行動。不是說他現(xiàn)在就去走那條路了,而是他在人生的三叉路口上產(chǎn)生了困惑和猶豫。人非圣賢,每個人在人生選擇的緊要關頭都難免產(chǎn)生困惑和猶豫。當然,有的人就走上了富貴顯達的那一條路,為了享受人生的快樂而犧牲了原來的理想,出賣了自己的人格。而如果堅持走你原來所選擇的那一條路呢?說不定你就會遇到很多憂患和不幸。“無為守貧賤,轄軻長苦辛”——為什么你不去享受人生的快樂反而要自找痛苦!不過,你們一定要注意他這幾句的口氣:“何不”是為什么不那樣做,凡是說這種話的時候,是因為你還沒有那樣做;“無為”是不要這樣做,而這也恰好證明你現(xiàn)在還正在這樣做。想一想對不對? 所以,這首詩的結尾和《青青河畔草》那一首的結尾一樣,都不是表現(xiàn)真正的墮落而是表現(xiàn)一種在人生歧路上的徘徊。這兩首詩好就好在它們提出了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問題:在失意的情況下,面對短暫的人生,還要不要堅持你的理想?這個問題實在是古往今來一切人都很難回避的。然而作者又沒有直截了當?shù)匕堰@個問題說出來,它所含蓄的這種幽深委婉的情意,讀者必須很仔細地去體會才可以得到。 《古詩十九首》寫得實在很妙。有的時候,你可以對兩首詩里邊所寫的情意進行比較,它們往往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就像我剛才所說的,《青青河畔草》和《今日良宴會》所寫的主人翁截然不同,卻同樣面臨著在人生失意的情況下內心所產(chǎn)生的矛盾;而《行行重行行》與《今日良宴會》雖然一個是寫離別,一個是寫失意,但也同時引發(fā)出在短暫的人生中是堅持理想還是放棄理想去追求富貴與享樂的問題。前者表現(xiàn)出一種堅貞的德操,而后者則表現(xiàn)出一種遲疑和困惑。下一次我還要講一首《西北有高樓》,這首詩也可以和已經(jīng)講過的幾首詩作一個比較?!段鞅庇懈邩恰穼懥艘粋€始終沒有出現(xiàn)的、寂寞孤獨的女子,她和《青青河畔草》中那個急于表現(xiàn)自己的女子形成了一個對照,從而表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品格和境界。在表現(xiàn)手法上,《青青河畔草》是直述的,《西北有高樓》是象喻的。而《西北有高樓》的象喻,又可以和《行行重行行》的那種在語意和語法上含混模棱的特色形成另一種對比。我上次曾經(jīng)講到:《行行重行行》在語意和語法上有很多地方是多義的,因此造成了后人很多不同的解釋。但比較而言,《行行重行行》的多義終歸能夠把握,你可以從文字或語言上去推求,或者引出一些古書來印證你的解釋。而《西北有高樓》則不同,它所給予讀者的乃是一種象喻的聯(lián)想,這種聯(lián)想可以是多方面的,它的好處完全在神不在貌,你根本就無法從表面的語言文字去推求。這首詩,我們下一次講。 《古詩十九首釋》選讀 詩是精粹的語言。因為是“精粹的”,便比散文需要更多的思索,更多的吟味;許多人覺得詩難懂,便是為此。但詩究竟是“語言”,并沒有真的神秘;語言,包括說的和寫的,是可以分析的;詩也是可以分析的。只有分析,才可以得到透徹的了解;散文如此,詩也如此。有時分析起來還是不懂,那是分析得還不夠細密,或者是知識不夠,材料不足;并不是分析這個方法不成。這些情形,不論文言文、白話文、文言詩、白話詩,都是一樣。不過在一般不大熟悉文言的青年人,文言文,特別是文言詩,也許更難懂些罷了。 我們設“詩文選讀”這一欄,便是要分析古典和現(xiàn)代文學的重要作品,幫助青年諸君的了解,引起他們的興趣,更注意的是要養(yǎng)成他們分析的態(tài)度。只有能分析的人,才能切實欣賞;欣賞是在透徹的了解里。一般的意見將欣賞和了解分成兩橛,實在是不妥的。沒有透徹的了解,就欣賞起來,那欣賞也許會驢唇不對馬嘴,至多也只是模糊影響。一般人以為詩只能綜合的欣賞,一分析詩就沒有了。其實詩是最錯綜的,最多義的,非得細密的分析工夫,不能捉住它的意旨。若是囫圇吞棗的讀去,所得著的怕只是聲調詞藻等一枝一節(jié),整個兒的詩會從你的口頭眼下滑過去。 本文選了《古詩十九首》作對象,有兩個緣由。一來十九首可以說是我們最古的五言詩,是我們詩的古典之一。所謂“溫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作風,三百篇之外,十九首是最重要的代表。直到六朝,五言詩都以這一類古詩為標準;而從六朝以來的詩論,還都以這一類詩為正宗?!妒攀住酚绊懼?,從此可知。 二來《十九首》既是詩的古典,說解的人也就很多。古詩原來很不少,梁代昭明太子(蕭統(tǒng))的《文選》里卻只選了這十九首。《文選》成了古典,《十九首》也就成了古典;《十九首》以外,古詩流傳到后世的,也就有限了。唐代李善和“五臣”給《文選》作注,當然也注了《十九首》。嗣后歷代都有說解十九首的,但除了《文選》注家和元代劉履的《選詩補注》,整套作解的似乎沒有。清代箋注之學很盛,獨立說解《十九首》的很多。近人隋樹森先生編有《古詩十九首集釋》一書(中華版),搜羅歷來《十九首》的整套的解釋,大致完備,很可參看。 這些說解,算李善的最為謹慎,切實;雖然他釋“事”的地方多,釋“義”的地方少。“事”是詩中引用的古事和成辭,普通稱為“典故”。“義”是作詩的意思或意旨,就是我們日常說話里的“用意”。有些人反對典故,認為詩貴自然,辛辛苦苦注出詩里的典故,只表明詩句是有“來歷”的,作者是淵博的,并不能增加詩的價值。另有些人也反對典故,卻認為太麻煩,太瑣碎,反足為欣賞之累。 可是,詩是精粹的語言,暗示是它的生命。暗示得從比喻和組織上作工夫,利用讀者聯(lián)想的力量。組織得簡約緊湊;似乎斷了,實在連著。比喻或用古事成辭,或用眼前景物;典故其實是比喻的一類。這首詩那首詩可以不用典故,但是整個兒的詩是離不開典故的。舊詩如此,新詩也如此;不過新詩愛用外國典故罷了。要透徹的了解詩,在許多時候,非先弄明白詩里的典故不可。陶淵明的詩,總該算“自然”了,但他用的典故并不少。從前人只囫圇讀過,直到近人古直先生的《靖節(jié)詩箋定本》,才細細的注明。我們因此增加了對于陶詩的了解;雖然我們對于古先生所解釋的許多篇陶詩的意旨并不敢茍同。李善注《十九首》的好處,在他所引的“事”都跟原詩的文義和背最切合,幫助我們的了解很大。 別家說解,大都重在意旨。有些是根據(jù)原詩的文義和背景,卻忽略了典故,因此不免望文生義,模糊影響。有些并不根據(jù)全篇的文義、典故、背景,卻只斷章取義,讓“比興”的信念支配一切。所謂“比興”的信念,是認為作詩必關教化;凡男女私情、相思離別的作品,必有寄托的意旨——不是“臣不得于君”,便是“士不遇知己”。這些人似乎覺得相思、離別等等私情不值得作詩;作詩和讀詩,必須能見其大。但是原作里卻往往不見其大處。于是他們便抓住一句兩句,甚至一詞兩詞,曲解起來,發(fā)揮開去,好湊合那個傳統(tǒng)的信念。這不但不切合原作,并且常常不能自圓其說;只算是無中生有,驢唇不對馬嘴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