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探索 ——《聲聲慢》教學談 李曉霞 甘肅民勤縣第四中學(733399) [摘 要]在《聲聲慢》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培養(yǎng)語感,汲取精神養(yǎng)料,領悟文化精髓。具體可從如下方面著手:音讀激趣,觸發(fā)語感;意讀細品,增強語感;美讀感悟,提升語感。 [關鍵詞]朗讀;語感培養(yǎng);聲聲慢 《聲聲慢·尋尋覓覓》是宋代詞人李清照在國破、家亡、夫死之后寫的,抒發(fā)了詞人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為了突破教學重點,分散教學難點,讓學生透徹真切地感悟詞人的“相思之痛、懷鄉(xiāng)之恨和顛沛流離之苦”,我以“情讀”為主線,以語感為依托,讓學生在讀中激趣、讀中細品、讀中感悟,深入靈魂,獲取本心,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一、音讀激趣,觸發(fā)語感 音讀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觸發(fā)語感的有效方法。音讀以教師的范讀和學生的自主朗讀為主。教師的范讀是學生獲得“即時語感”的前提。教師倘若能夠披文入情,用優(yōu)美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用豐富的情感感染學生的內(nèi)心,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就能迅速走進文本,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意蘊。學生自主朗讀是讀準字音、認準字形、培養(yǎng)自讀自悟能力的基礎。朱自清先生曾說:“對于寫在紙上死的語言可以從聲音里得其意味,變成活的語氣。”多種形式的朗讀,可以讓學生領略文章豐富的內(nèi)涵,欣賞到文字特有的魅力,從而增強語感。 《聲聲慢》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一句,徘徊低迷,婉轉(zhuǎn)凄楚,極富音樂美感,三組疊詞連用,營造了憂愁凄厲的氛圍,暗示了詞人的凄慘身世和悲苦內(nèi)心。我從音讀入手,強調(diào)音韻和節(jié)奏,按照音步劃分法,將兩個字劃為一組,即“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讓學生逐字揣摩,認真玩味,營造氛圍,反復朗讀,“咬著牙咽下詞中的一字一調(diào)”,走進詩詞意蘊,感受詞人內(nèi)心,感知語言活力,引發(fā)情感共鳴,深刻領略“那種非本人不能領略的,煢獨恓惶的景況”。 二、意讀細品,增強語感 意讀是要求學生把握詩詞的意象,進而深入理解詞人的感情。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由意象到意境,由意境到感情,一步步地讓學生從意象的角度把握詩詞。 在教學《聲聲慢》一課時,我按照以下幾個步驟強化意讀,增強學生語感:1.尋找詞眼, 先讓學生朗讀全詞,找出詞中最精練傳神、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觀點的關鍵句——“怎一個愁字了得?”然后讓學生具體分析詞眼“愁”字,把握全詞情感的核心,為鑒賞理解全詞奠定扎實的基礎。2.分析詞中的幾個意象——淡酒、過雁、黃花、梧桐,并且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兩個意象,聯(lián)系所學詩詞,說說意象所寄托的詞人的情感。3.分析詞中的意境。結(jié)合對意象的分析,讓學生再次品讀精思,感受出詞中晚來風急、梧桐秋雨、黃花堆積、雁過傷心的凄慘悲涼的意境。4.結(jié)合詞的寫作背景,具體探討分析“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內(nèi)涵,理解詞人在喪父之痛、家破之悲、國亡之恨、流亡之苦、孀居之愁中煎熬的內(nèi)心世界。一切景語皆情語,品讀景語,才能入境入情,向?qū)W生傳遞語言深處的美,才能培養(yǎng)學生純正的語言美感。 三、美讀感悟,提升語感 美讀是朗讀的最高境界,美讀的本質(zhì)在于傳達作者的情感,“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就可以以情激情,以情傳情,以情動情,溝通心靈。美讀是橋梁,美讀是紐帶,美讀是語感培養(yǎng)的基石。美讀重在身臨其境,以情感人;重在挖掘美,體悟美,展現(xiàn)美,傳達美;重在通過品味作品的音律美、形象美、形式美、情感美,去感受文本,體驗情境,從而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實現(xiàn)與作者情感的對接。如講解《聲聲慢》時,我在《漢宮秋》的樂曲播放中,展示“滿地黃花,雁陣排長空,一女子翹首凝望”的圖畫,營造氛圍,把學生帶入意境,再借助聲情并茂的美讀,傳達出詞人的千般愁緒、萬般無奈和無限的痛苦,達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愁緒漫天余味無窮的效果。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毖噪m簡單,卻道出了閱讀教學的真諦:只有經(jīng)過反復朗讀,感受讀的樂趣,方能讀出其中的味道,讀出其中的深層含義。這節(jié)課,我以朗讀為主線,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中心,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李清照的相思之苦、破家之愁、亡國之恨,在朗讀中實實在在地去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提高他們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總之,朗讀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方法,語感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值得廣大語文教師探索并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28-0019-01 (責任編輯 周侯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