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正式發(fā)布,該標準將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九個類型
總體特征: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xiàn)為主要特征。
形體特征: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
常見表現(xiàn):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溫和、穩(wěn)重,多善于忍耐。
發(fā)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病。
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對梅雨季節(jié)及濕重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
1、飲食調養(yǎng) 提醒肥胖的痰濕體質者,應限食鹽的攝入,應少吃寒冷、肥甘、油膩、滋補、酸澀及苦寒之品,各種高糖飲料。平時,酒類也不宜多飲,且勿過飽。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濕、化痰祛痰的食物,更應多食之,如白蘿卜、荸薺、紫菜、海蜇、洋蔥、批杷、白果、大棗、扁豆、薏苡仁、紅小豆、蠶豆、包菜等。
2、起居調護 痰濕體質者以濕濁偏盛為特征,濕性重濁,易阻滯氣機,遏傷陽氣。所居居室應該朝陽,保持居室干燥。嗜睡者應逐漸減少睡眠實踐,多到戶外享受日光浴,借助自然界之力宣通人體之陽氣。洗澡應洗熱水澡,程度以全身皮膚微微發(fā)紅、通身汗出為宜。平時還應定期檢查血糖、血脂、血壓。
3、運動鍛煉 痰濕體質人群更要注意出汗的問題。因為這類體質人群本身濕氣過重,經常大汗淋漓,會影響到皮膚毛囊、汗腺,出現(xiàn)濕疹等皮膚問題,雖然此時是提倡運動健身的,但運動肯定要出汗,而痰濕體質的人不應該出汗太多,應以微汗、小汗為宜,即可以看到汗珠但不能往下自然流淌。痰濕體質的人一般體重較大,身重易倦,運動鍛煉宜根據(jù)各自情況,循序漸進。堅持運動,每次運動應做到全身汗出,面色發(fā)紅,出汗后不宜馬上洗澡,可先用干毛巾擦遍全身。運動形式多種多樣,如散步、慢跑、乒乓球,網球,游泳等。運動時間宜在下午2-4點陽氣極盛之時最好,應作相對較長時間的有氧運動鍛煉。
4、精神養(yǎng)生 學會發(fā)泄,不要太敏感。放松心情,遲鈍些好?!八紓ⅰ?,過度思慮,會使脾胃不運、消化不良,出現(xiàn)腹脹、食欲不振、常嘆氣、大便不暢等。放松心情,多練習深呼吸,清理雜亂紛紜的念頭不如跟著感覺走,多思傷脾,脾傷痰濕難化。聽流暢悠揚舒緩有鎮(zhèn)靜作用的音樂。多外出旅行。
痰濕體質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體質類型,最大的特別就是體胖,主要是日常生活中飲食不當造成的,長期口味偏咸,長期熬夜,不喜歡喝水卻喜歡油膩或者冰涼食物等,當人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就會形成痰濕。表現(xiàn)為體形肥胖,惰性大,頭昏腦漲困倦非常想睡覺,皮膚差且油多,胸悶痰多,容易困倦,心睛抑郁,喜食甜和油膩,舌體胖大等。
運化失調,水濕停聚,這是導致痰濕體質的根本原因,通俗的話說就是脾胃虛弱,導致水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聚集體內,久了就成痰濕體質,由于痰濕體質的根本是脾胃失調,因此改善的方式需從改善脾胃健康開始。
艾灸脾俞穴 調理肝脾。
艾灸胃俞穴 外散胃腑之熱。
艾灸足三里穴 祛除下肢的寒氣,調理脾胃。
艾灸中脘穴 和胃健脾。
艾灸氣海穴 溫陽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
痰濕體質一般來說,艾灸的穴位有:脾俞、胃俞、肺愈、足三里穴、上脘、中脘、下脘、關元、氣海、足三里、三陰交、豐隆穴、曲海、陰陵泉穴、膻中穴等,艾灸以健脾益氣、利濕化痰為主,通過艾灸健脾利濕,化痰去濁,保存陽氣,健脾祛濕,益氣化痰的作用。
⊙版權聲明:文章及圖片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