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教育培訓市場熱度持續(xù)走高,尤其是中小學課外輔導,屢屢成為社會熱點。由于立場不同,視角各異,社會各界對于課外輔導的看法也是有褒有貶,見仁見智。究竟如何看待火熱的中小學課外輔導,還需要以一種客觀、理性的態(tài)度來加以分析。 中小學課外輔導并非中國獨有的現(xiàn)象,因此也并非應試教育的伴生物。在國外,有“影子教育”之說,實際上也就是針對學生的課外輔導。在歐美、日本、韓國、新加坡及我國港澳臺地區(qū),盡管都屬于教育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但也存在著學生課外輔導,甚至形成了非常繁榮的課外輔導市場,民眾對課外輔導的熱衷程度并不亞于我們。課外輔導既有針對在校教育中存在學習障礙學生的扶弱作用,也有對日常學校教育不能滿足其學習需求的學生的培優(yōu)作用。在我國,無論是扶弱還是培優(yōu),小學課外輔導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服務于被輔導者的升學??梢哉f,課外輔導也并非洪水猛獸。 客觀地說,中小學課外輔導是日常學校教育的補充,其產(chǎn)生和繁榮,反映了正常的社會需求。但毋庸置疑的是,市場的本性就是追求利潤,教育培訓市場的繁榮背后具有資本驅動的因素,教育培訓市場本身也蘊含著巨大的利潤空間。營利性與教育的公益性之間存在著矛盾,故教育培訓機構的經(jīng)營行為,隱含著損害教育公益性價值的風險。從教育培訓市場的現(xiàn)實來看,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市場監(jiān)管,相當一部分教育培訓機構確實存在過度追求營利而忽視教育職責的問題。這是部分民眾批評教育培訓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引發(fā)民眾不安的是,教育培訓市場強力綁架了學生及家長——即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或為了保證孩子在激烈的升學競爭中獲勝,哪怕是對教育輔導并不認同,也要讓孩子去接受輔導。有時候,家長送孩子去培訓班,僅僅是因為別人的孩子去了培訓班。更有甚者,在上海等地,優(yōu)質的中小學常常是私立學校;這些學校在選拔生源時往往要看入學申請者是否經(jīng)受過培訓,是否在各種賽事中獲獎。從事實來看,接受過專門培訓的孩子確實更有機會進入名校。這就大大強化了家長送孩子去培訓班的意愿——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這也極大地推動了教育培訓市場的擴張。 教育培訓市場的野蠻擴張,強化了應試教育,給學生帶來了沉重壓力,與國家減輕學生負擔、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政策和精神是背道而馳的。因此,政府有責任加強對教育培訓市場的監(jiān)管,規(guī)范教育培訓機構的行為。2017年,上海市教委連續(xù)重拳出擊,對無照經(jīng)營或有執(zhí)照無資質的教育培訓機構實施取締和限期整改。而從2016年開始,上海市教委就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奧數(shù)成績、英語星級考等各類競賽獲獎證書、各類等級考試證書作為招錄依據(jù)。2017年12月教育部印發(fā)《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同樣提出了類似的“禁賽令”,規(guī)范整頓教育培訓市場。 教育培訓市場的失序當然需要政府規(guī)制,但從根本上說,教育市場之所以如此火熱,根本上源于我國教育資源供給不足,巨大的教育需求同有限的教育供給間存在矛盾——尤其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匱乏導致了激烈的入學競爭。而地區(qū)間、校際間教育質量的巨大差異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競爭。同時,應試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模式和教育生態(tài),使幾乎所有受教育者都難以脫離這種競爭。因此,要從根本上規(guī)范教育培訓市場,就必須改變應試教育生態(tài),必須創(chuàng)造出更加充分更加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必須促進教育的均衡發(fā)展。 |
|
來自: 汐鈺文藝范 > 《悅讀匯社區(qū)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