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教育部發(fā)布了一個重磅消息,大家看到了沒有? 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要求: 各地要逐步壓縮特長生招生規(guī)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同時,繼續(xù)清理和規(guī)范中考加分項目,尚未全面取消體育、藝術等加分項目的地方,要從2018年初中起始年級開始執(zhí)行。 當特長不再能加分,不是中小學的敲門磚,我們還會那么強烈地要求(逼)孩子學習才藝,上興趣班嗎? 02 哈佛大學數(shù)學教授丘成桐在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演講時,談到了體育、音樂、美術以及這些課程與數(shù)學的關系。 他說,柏拉圖于《理想國》中以體育和音樂為教育之基,體育讓我們能夠集中精神,音樂和美術則能陶冶性情。古代希臘人和儒家教育都注重這兩方面的訓練,它們對學問和人格訓練至為重要。 縱觀古今,大部分數(shù)學家主要貢獻都在年輕時代,這點與青年人有良好的體魄有關。有了良好的體魄,在解決問題時,才能集中精神。重要的問題往往要經(jīng)過多年持久地集中精力才能夠解決。 從表面上看,音樂的美是用耳朵來感受的,美術的美是用眼睛來感覺的,但是對美的感覺都是一種身心感受,數(shù)學本身就是追求美的過程。 20世紀偉大的法國幾何學家E.Cartan也說:“在聽數(shù)學大師演說數(shù)學時,我感覺到一片平靜和純真的喜悅。這種感覺大概和貝多芬在作曲時讓音樂在他靈魂深處表現(xiàn)出來是一樣的?!?/span> 馬云也說,人工智能的時代,從長遠看,必須得讓孩子學點琴棋書畫才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深以為然! 學校“教”的文化知識,是提高孩子的智力。而智慧的“育”,則是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堅毅等品質(zhì),這些很多時候是在文化學習之外。 文化知識學習和興趣特長培養(yǎng)兩個方面都兼顧了,才是完整的“教育”。 03 既然,學習才藝特長是必然為之,問題的關鍵自然就變成什么時候開始學,給孩子選擇哪個興趣班? 上海兒童藝術教育研究中心的周合女士在參加一檔欄目里,介紹過這樣一幅U型圖。 她說,2~9歲是幼兒感知能力發(fā)育最活躍的時間。這段時間,孩子的圖像能力異常地活躍,且2~9歲也是孩子語言早期發(fā)展的最活躍時期(即前閱讀期)。 但等到了9歲(小學生3年級左右)以后,大部分孩子出現(xiàn)了轉(zhuǎn)彎,圖像能力退變了。這時候再開始才藝學習對大部分孩子來說,稍晚了一些。 也就是說,孩子開始上興趣班的黃金時間是2~9歲,當然還需要根據(jù)學習的內(nèi)容做更加細致的判斷。 那么多的興趣班,究竟為孩子選擇哪個?首要的標準,當然是孩子的興趣。除此之外,如果能夠因材施教,匹配孩子的天賦就更好了。 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開發(fā)了一套“多方面”的測驗,列出了20項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表現(xiàn),通過觀察孩子的這些小的行為,可以發(fā)現(xiàn)他的天賦所在。 20項行為如下: 如果孩子在1、8、17條表現(xiàn)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語言天賦。 具有語言才能的孩子,父母應該常請他描述一些對象,一件事、一個自然現(xiàn)象等等,并經(jīng)常給他提供這方面的書籍。 如果孩子在6、12、18條表現(xiàn)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樂才能。 這類孩子在很小的時候(2、3歲)就特別注意傾聽有規(guī)律的聲音,只要有音樂出現(xiàn),他就會瞪大眼睛專注地聆聽,這時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專注程度,連七八歲的孩子都比不上。這表明他在音樂方面潛能很大。 如果孩子在3、7、15條表現(xiàn)突出,代表他可能在數(shù)學、邏輯方面有天賦。 他喜愛下跳棋和象棋,能很快明白一些等量關系。如果給他一些完全混亂的玩具,他會分門別類地把它們歸類。這種孩子,也許他上學后的數(shù)學成績并不理想(這可能由于他對講述的課程語言方式不適應,或者注意力太容易分散引起),但他在這方面的潛能是不應懷疑的。 如果孩子在4、11、13條表現(xiàn)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間方面的才能。 他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對繪畫、機械組裝有濃厚了興趣。應該多帶他去遠行,并從小讓他做畫地圖的游戲。 如果孩子在5、9、14條條表現(xiàn)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身體動覺才能。 通常運動員和舞蹈家都有這方面的天賦。 如果孩子在10、16、20條表現(xiàn)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認識才能。 通常劇作家或者導演會有這方面的才能。 如果孩子在2、10、19條表現(xiàn)突出,代表他很好的認識他人的才能。 這類孩子對自我和別人都常常不由自主地做出判斷和反省,具有與人交往、溝通、組織方面的潛能。 了解了孩子的天賦,再為他選擇喜歡又事半功倍的興趣班就變得相對容易多了。 愿每個孩子都有健康、有趣、豐富多彩的人生。 |
|
來自: 芃菲書法 > 《文教衛(wèi)體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