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涼東西,排除了太陰病”,這個推斷我覺得有些絕對了。 “六經(jīng)皆有表里證,五藏各有中風中寒”,太陰脾也不例外。 如果是“太陰里證脾寒”,自然不能吃冷食,但僅憑“能吃涼東西”,不能排除“太陰表證脾中風”的可能。 而患者最為突出的癥狀“右手和右上肢疼痛晨僵”,恰恰符合“太陰中風”以“四肢煩疼(非常疼)”為主的證候特征。 《傷寒論》{太陰病篇}:“274.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傷寒論》中提到“四肢煩疼(肢節(jié)煩痛)”的另一處,就是第146條“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肢節(jié)煩痛、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這一條的證候中,除了有“微嘔、心下支節(jié)”的“少陽證”,還有“發(fā)熱、微惡寒”的太陽證,一般認為[小柴胡湯]中合入[桂枝湯]是為了解太陽表證,治“太陽少陽合病”,但[小柴胡湯]包含柴胡和生姜,本來就有解表的功效,可用于“三陽合病”,如果太陽表證較重,還可以按照其加減法“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直接去人參加桂枝,不就可以了嗎? 為什么[柴胡桂枝湯]要把“芍藥”拉進來而且還不去“人參”呢?因為還有一個嚴重的證候“肢節(jié)煩痛”需要這有“芍藥”和“人參”兩味藥才能解。 之所以這樣講,看看第247條:“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太陰屬脾,脾主四肢,太陰經(jīng)感受風邪,所以四肢煩疼。脈浮取而微,是風邪不盛,沉取而澀,為里虛濕滯。 陽微雖為邪微,但陰澀為里不足,無力驅(qū)邪外出,則欲解而不得。欲愈關鍵在由微澀脈轉(zhuǎn)為長脈,澀脈轉(zhuǎn)長為正氣來復之征,正氣復就有力驅(qū)邪外出,所以知為欲愈。 要緩解“肢節(jié)煩痛”就需要用“芍藥”,要補足里氣就需要用“人參”。 “脾中風”屬于“太陰表證”,法當“脈浮”,未愈說明里氣不足,脈又當“無力”。 而第276條說“太陰病,脈浮者,可發(fā)汗,宜桂枝湯”,可見治“太陰中風,肢節(jié)煩疼”,宜用[桂枝湯]或者[桂枝加芍藥湯]作為主方。 因為里氣不足,需要加健脾胃、益氣血的藥,而選擇“黃芪”還是“人參”,要看患者脈象的沉浮與體形的胖瘦。 脈偏浮的體形瘦的“失精家”,以“在里之氣血不足”為主,宜用“補氣而理中”的“人參”;脈偏沉體形胖的“尊榮人”,以“氣虛致肢體血痹”為主,宜用“補氣而固表”的“黃芪”。 ?。酃鹬菁印包S芪”去“灸甘草(避免藥效守中)”就是[黃芪桂枝五物湯]。 張老師此案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效果好,可以推知患者體形不瘦、脈象偏沉。 個人拙見,僅作探討,不當之處望張老師海涵斧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