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齊釐公之三子,齊襄公之弟,齊國第十五位國君。他九合諸侯,稱霸中原,被后世尊為‘春秋五霸’之首。 齊襄公四年,齊襄公諸兒因與魯桓公夫人,其異母妹文姜之私情被魯桓公察覺,殺魯桓公??拄?、衛(wèi)、紀(jì)等國襲齊,禍及己身,齊桓公與齊釐公次子,也就是其兄長公子糾相繼逃離齊國。 公子糾母為魯人,遂逃往魯國,有管仲、召忽輔佐;齊桓公母為衛(wèi)人,時衛(wèi)國內(nèi)亂,衛(wèi)惠公逃到了齊國,衛(wèi)國與齊國的關(guān)系降至冰點(diǎn)。母族無法投奔,齊桓公就只好逃到樂于收留他國外逃的王室、貴族的莒國,有鮑叔牙輔佐他。 齊襄公十二年,公孫無知?dú)⒑α她R襄公自立為君。隔年春天,公孫無知游獵于渠丘,渠丘大夫雍林(一作雍廩)因受辱、虐于無知,心懷仇怨,率人將無知襲殺,并上書告請另立齊君。 當(dāng)時,齊襄公子季也已逃離齊國,國內(nèi)無人為繼。齊國上卿高傒同齊桓公交好,欲立其為國君,便暗中派人召齊桓公速速回國。 魯國得知了公孫無知的死訊,想要讓公子糾成為齊國國君,也趕忙發(fā)兵送公子糾歸國。魯國知曉齊桓公也在趕回齊國的路上,派管仲帶人預(yù)先埋伏在齊國、莒國的必經(jīng)之路,想要伏殺齊桓公。 管仲等人等到了齊桓公匆忙趕路的隊伍,他張弓搭箭,一箭射在了齊桓公的腰帶扣上。齊桓公詐死,管仲未察,喜以為成,將齊桓公的死訊告知給魯國。魯國遂放松了警惕,減緩了行軍的速度。 不料想,齊桓公與鮑叔牙等人在管仲離去之后,日夜兼程,加速趕往齊國,整整比魯國護(hù)送公子糾的隊伍提前了六天。等到魯國護(hù)送公子糾的隊伍到達(dá)齊國的時候,齊桓公已經(jīng)在高傒的幫助之下正式成為了齊國國君。 齊桓公繼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將魯國護(hù)送公子糾的隊伍趕出齊國。此后,在高、國兩大上卿家族的幫助之下,齊桓公很快就得以掌控齊國的政局。 唯恐公子糾日后為患,齊桓公元年秋,齊發(fā)兵攻魯。雙方戰(zhàn)于乾時,魯軍敗走。齊桓公遂書信一封至魯,讓魯國代殺公子糾,交出管仲、召忽,作為雙方停戰(zhàn)的條件。 魯國不敵齊國,也就只好按照齊桓公所說,將公子糾殺死。召忽不愿回齊,自殺身亡。唯獨(dú)管仲甘愿被囚,被魯國送返齊國。 因管仲曾親手射傷他,齊桓公本欲殺之。多虧鮑叔牙勸諫,齊桓公不但沒有殺管仲,反倒拜其為大夫,讓他管理齊國政事。 齊桓公日后能夠得成就霸業(yè),除了齊國歷代的積累,齊桓公本人的雄才大略,管仲的付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