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湯姆孫的棗糕式模型 J·J·湯姆孫于1904年提出來的模型,湯姆孫在發(fā)現電子后,便投入了對原子內部結構的探索,他運用豐富的想象,提出了原子棗糕模型,如圖所示,在這個模型里,湯姆孫把原子看作一個球體,正電荷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球內,電子像棗糕上的棗子一樣嵌在球中,被正電荷吸引著,原子內正、負電荷相等,因此原子的整體呈中性,湯姆孫的模型是第一個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原子結構模型,而不是哲學思辨的產物。 2、粒子散射實驗 1909~1911年盧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用α粒子轟擊金箔的實驗,獲得了重要的發(fā)現。 (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2)實驗結果 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發(fā)生了較大的偏轉,極少數粒子被反向彈回。 3、原子的核式結構 盧瑟福依據α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在原子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繞核旋轉。 按照盧瑟福的核式結構學說,可以很容易地解釋α粒子的散射實驗現象,如圖所示。 按照這個模型,由于原子核很小,大部分α粒子穿過金箔時都離核很遠,受到的斥力很小,它們的運動幾乎不受影響;只有極少數α粒子從原子核附近飛過,明顯地受到原子核的庫侖斥力而發(fā)生大角度的偏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