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蓋滿紅手印的“生死狀”卻命運不同,結果不同,昭示了什么? 董以山 2016年春天,我曾自費去大寨、周家莊、華西村、小崗村、南街村五個村考察了一次,在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和“周家莊合作史紀念館”里,我看到了兩份同樣蓋滿了紅手印的“生死狀”。一份是陳列在大包干紀念館里的曾為媒體廣泛宣傳過的被譽為改革先鋒的小崗村十八戶農民搞大包干的“生死狀”,如下圖: 我參觀時特別訪問了搞大包干的帶頭人之一的關友江先生,并和他合影留念過。 另一份是在“周家莊合作史紀念館”里的周家莊人民公社堅持要走集體道路而蓋手印立下的生死狀。如下: 這份生死狀產生的過程是: 1982年,分田到戶、強令解散人民公社的勁風,從上而下,吹遍了中國大地。集體耕種了幾十年的一塊塊或豐饒或貧瘠的耕地,被分割成一條、一塊,劃分到一家一戶,一個個實力或強、或弱的人民公社紛紛摘牌。 當令箭傳到周家莊人民公社時,擔任周家莊人民公社黨委書記的雷金河怎么也想不通,新中國開創(chuàng)的農業(yè)集體化道路有什么錯?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有什么錯?況且,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和建設,人民公社已經具 備了十分雄厚的物質基礎,十分適合社會化的大生產,如果把田分到一家一戶,必然是對先進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嚴重破壞。為此,決定召開全社社員會,集體討論要不要分田到戶。除了一兩戶之外,其他的社員都不愿分地到戶。雷金河和絕大多數社員表現出了共同的意愿,不分田,不拆散人民公社,堅持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為此采取了十分特別的辦法以明志。討論會后,每家派代表在保留人民公社的“生死狀”上簽上名字,摁上了鮮紅的手印,于是產生了與小崗村方向相反的另一張蓋滿紅手印的“生死狀”。 之后,雷金河走京進省,找各級領導據理力爭。最后,各退一步,雷金河給河北省委領導寫下保證書:“不分包到戶,社員的收入可以高于分包到戶的農民。如果干一年,我們沒有其他地方好,我們就將地分了。”省委領導高抬貴手,允許暫不分地,但條件是必須把公社的名稱改成鄉(xiāng)。 就這樣,周家莊人民公社和全國所有的公社一樣,“公社”摘牌,復名為“鄉(xiāng)”,但是,人民公社經濟體制完整保存,算是演了場“換湯不換藥”的喜劇。 就這樣,在中國南北,在上世紀80年代初,出現了兩個因決定中國農村經濟體制走向而按紅手印的典型——分田到戶的典型小崗村和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的周家莊。 30多年過去了,小崗村和周家莊誰的路子對, 時間和實踐己給出了歷史性的回答! 幾十年來,周家莊始終堅持統一土地經營,統一集中勞動,統一計分標準,統一年終分紅,實行合作社、生產隊兩級所有、鄉(xiāng)統一核算管理體制,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更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當初雷金河的保證書中“社員的收入可以高于分包到戶的農民”的保證,不是“可以”,而是確確實實做到了,周家莊鄉(xiāng)群眾的收入遠遠高出周圍的鄉(xiāng)村,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不是一年、兩年做到了,而是年年如此,并且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 2009年,部分媒體報道了一件新鮮事:《我國僅存人民公社年底分紅 金額太大找警察護駕》,報道了周家莊鄉(xiāng)年底分紅,人均6000元,因金額過大,動用警力保駕。 熟悉當年人民公社體制的人,都知道年底分紅是怎么回事。這是按一年勞動工分乘以工值,去掉一切實物分配折款、再生產費用、集體提留等項支出的凈現金收入。 人均6000元,這是2009年的分紅水平。到現在呢?截止到2016年底,全社工農業(yè)總收入107406萬元,純收入26060萬元,納稅2960萬元,集體公共積累累計余額59886萬元。人均純收入19085元,人均現金分配11916元。與1978年相比,工農業(yè)總收入增長216倍,公共積累累計增長119倍,社員生活水平增長153倍。 從1982年起,合作社陸續(xù)為全社社員實行了12項福利。全鄉(xiāng)進行了高標準規(guī)劃設計,統一建起了住宅樓房。建設了農民文化宮、農民影劇院、圖書閱覽室、崗前綜合培訓中心和農民樂園,對全鄉(xiāng)所有街道進行了水泥硬化、綠化、亮化和凈化。 我去時特別訪問了幾個在景區(qū)內服務的男女社員,有看門的、賣雜貨的、飯廳服務員、景區(qū)保潔員, 他們有的己退休還在繼續(xù)干著,他們都在掙工分,每天掙7至10分不等。2015年年底,10個工分可分80元。 問題是他們的基本生活用品吃的糧油、住的樓房、用的水電等都是分配的,上所、上學、生老病死都有集體保障。60歲后退休,退休待遇並不比城里的一般工人差。 小崗村則是另一番景象,直到2004年還在溫飽線上徘徊,只是省財政廳的干部沈浩去當了第一書記后,才通過財政大量撥款把小崗村的基礎設施搞得“現代化” 了起來,但多是中看不中用,直到2015年,村干部的工資還靠上級財政撥款,成了扶不起來的劉阿斗,讓上級騎虎難下。 兩個三十年農村中的周家莊和小崗村的風雨歷程告訴我們:群眾是有先進、中間和落后之分的,群眾利益是有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分的。落后群眾的意見往往只顧個人利益和眼前利益。共產黨走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如果只從群眾的個人利益和眼前利益出發(fā),必然會作了落后群眾的尾巴,引導社會倒退,失去自己的先進性。上世紀80年代初我黨強行推行大包干,就是作了落后群眾的尾巴,導致了我國農村農業(yè)社會的倒退。 現在是到了把周家莊、華西村、南街村等堅持走集體道路的村莊和小崗村的真象昭告天下的時候了,是執(zhí)政者、廣大農民和農村干部覺醒的時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