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抱犢村的老龍口;全部原創(chuàng)圖片系手機拍攝 如果說馬武寨峽谷一線天是險境,那么,從抱犢村穿越八里溝,那簡直就是仙境了。 先說抱犢村。抱犢村,在八里溝上游,這個只有七戶人家的小山村,隸屬于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xiāng)。村子三面高山陡聳,一面懸崖絕壁。絕壁之下為八里溝景區(qū),屬于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輝縣。三山一崖的地理位置,使抱犢成為了太行山中的世外桃源。村子沒有公路,甚至于沒有馬車道,出村只有絕壁邊上的放羊小道,在崖壁上鑿出一些腳窩,還有1980年代在村南老龍口上百米高的懸崖上安裝的卷揚機。 地處險要、無公路大路可行的抱犢村,卻是景色壯美。因在八里溝景區(qū)之外,未受人為開發(fā)之干擾,保持著原初的地理風貌。其大美景觀福成以為有兩處,一為村西北四公里處的七星巖(潭),一為村東南的老龍口。兩處勝境,無一不是仙都。幾于原汁原味,人煙不聞。 至于八里溝,乃盛名之下也。央視國際頻道連年播放的河南旅游大片,就是以八里溝天河瀑布為亮點的。此地球人都知道,略過再說。 一、夜宿抱犢村 抱犢地勢險絕,少有人來,近年吾中華國運日盛,“吃飽了撐的”驢友頻頻光顧。山村應(yīng)勢家家辦起農(nóng)家樂。 關(guān)于抱犢村名的由來,驢友們一般這樣相傳,說是此村無路,先人只好抱著牛犢、羊崽回村放養(yǎng),故名“”抱犢“。沒有路是事實,抱犢進村也可能。但在福成看來,抱犢村名的由來,或者說抱犢村的歷史,應(yīng)當與馬武有關(guān)。抱犢村與馬武寨相鄰,與”馬武抱犢“這一歷史傳說,有著更加密切的聯(lián)系。沒有東漢名將馬武抱犢的傳奇,也就沒有抱犢村的歷史。 查資料得知,清光緒《陵川縣志》載:“抱犢寨即抱犢山,在馬武寨東南30余里?!倍R武寨,正是馬武生活過的村寨,后人為紀念他,以之賦名。對此,行軍馬武寨:穿越南太行(三)已簡單說過。抱犢村曾隸屬于馬武寨(鄉(xiāng))。兩地村名的關(guān)聯(lián),讓我們可以放棄“抱犢進村”一說。 抱犢村今僅有七戶人家,但據(jù)現(xiàn)存的碑刻及香爐等實物,證明立村歷史并不短,明清時就是一個村莊了。據(jù)村中老人記憶,他們的先祖多來自河南,是躲避中原戰(zhàn)亂或饑荒才進山定居的。 小資料:馬武,字子張,南陽湖陽人也,少時避仇,客居江夏。王莽末,竟陵酉陽三老起兵于郡界,武往從之,從入綠林,遂與漢軍合。為漢朝中興二十八宿名將之一。劉玄稱帝后,馬武官至待郎,和劉秀合兵進攻王尋等,因戰(zhàn)功拜為振威將軍。光武稱帝后,拜武為待中、騎都尉,封山都侯。建武四年,馬武因戰(zhàn)功卓著任捕虜將軍。建武十三年,馬武帶兵屯駐下曲陽,北防匈奴。因衛(wèi)國有功,加封楊虛侯。馬武酷愛喝酒,性格豪放,闊達敢言,卒于永平四年。(《后漢書》卷二十二) 抱犢村的幾戶人家,居住并不分散,均比鄰而居,石頭屋坐東朝向西。后依高山,前臨溪水。全村整個是石頭世界。與雙底村、馬武寨等南太行村寨同又不同。村民自古以來幾乎家家戶戶都是石匠,房屋是石頭、地面是石頭、圍墻是石頭,還有石磨、石凳、石灶、石槽等等。石頭世界的抱犢村,與其它太行山民居不一樣的是,多以灰色小瓦構(gòu)成硬山房頂。 夜宿抱犢村農(nóng)家,十人同寢大通鋪;圖中背影為丹東驢友、此行領(lǐng)隊刺客 在我們之前,有一撥一撥的山友、驢友、攝友來過抱犢村。在整個近一周的穿越行程中,這是我們吃住最清苦的一個落腳地。此前,那一撥撥的行者,據(jù)說比我們更苦。住的吃的,極簡陋。通鋪里,我和刺客分臥門道,依次左為刺客、東北虎、獨行者、一軍,右為安東老王、河莊農(nóng)夫、朝陽的獨龍、平常心。小馬與開心兩位小兄弟,后被調(diào)往另一房間。 我們理解抱犢村的接待條件。對我來說,住簡陋的大通鋪,反而是一種溫暖,是童年的家的記憶。十八歲之前,福成的家,也是這個樣子的。屋子露明的被煙熏得黑漆瞭光的檁與梁,曾是怎樣的溫暖啊。 早晨,仍是五點多起床。早飯是玉米粥、饅頭,就一碗小咸菜。 對于這個晉豫交界、山西晉城市唯一一個未通公路的村莊,我們能要求什么呢? 據(jù)說,某年某日一行人馬,來到抱犢村,屬于不差錢兒的那種,稱什么貴的上什么,都給上齊。飯菜好了,上的是湯、饃、蘑菇、土雞之類。于是土豪大怒,將一桌子飯菜掀翻在地。那山民兩口子蹲在地上嗚嗚直哭。錢是分文不差。問題是心疼啊,他們擔出的,是家中最好的食物。 人生至樸無可求。這里是世外桃園,欲界仙都!求奢華者莫來抱犢村行走。 抱犢村的羊圈在山崖底的洞里。 抱犢村的園墻與民居 抱犢村的主要農(nóng)產(chǎn)品:玉米 一天行程的出發(fā)地:抱犢村農(nóng)家樂,文士們給取了一個高大上的雅名:云居閣。有聯(lián)曰:案山水不覺春秋暗度,居云峰靜觀世事變遷。好聯(lián),有意境。 二、仙境老龍口 老龍口,在抱犢村東南約一華里處。這個地方,雨季必洪流大荒、飛瀑驚魂。臨近,可以看清河流下切所形成的南太行典型地貌。紅巖石的紋理漂亮迷人,崖口風景非人雜車喧處可見。 這里,也是村人運送物資的“路口”,懸崖上裝了個卷揚機,焊了個鐵籠子,說是高程800米,每次可吊運貨物800斤。要買東西,從河南雇三輪車拉進山溝,再從崖底吊上來即可。 我們到這里時,天剛蒙蒙亮。太陽隱在云霧中。老龍口的山神小廟孤自立著。朝云成霞。 老龍口的地貌 太行山的水波紋石,猜想為億萬年前的海底沙灘因地殼運動而化為今之巖層 查資料得知,太行山地區(qū)有25億年以上的地質(zhì)發(fā)展史,具有典型的地臺型地殼結(jié)構(gòu)。太古界為大洋優(yōu)地槽環(huán)境,形成了區(qū)內(nèi)最古老的變質(zhì)巖系結(jié)晶基底;從中元古界濱海環(huán)境到古生界典型的陸表海環(huán)境,均為穩(wěn)定的地臺發(fā)展階段,形成了巨厚的陸源碎屑一碳酸鹽巖沉積蓋層。 四姐弟:左起為藍天、平安、一軍、小龍女 三、禮拜“觀音巖” 圖為觀音巖,也稱山體觀音,是八里溝的標志景點之一。背景猜為太行主峰玉皇峰。(網(wǎng)絡(luò)圖片) 出老龍口,沿絕壁邊的臺地小徑行走,還算舒服。不過,也得備加小心,若不留神,落入深谷可不是好玩的。一種行去,我們所遇第一個景觀,就是觀音巖。在觀音巖的西南,一座大山高聳,那便是福成所猜想的太行山主峰玉皇峰。 左有觀音,右見玉皇。其景其相,奈何神界! 回望來時崖上路,再觀頭頂山外山。參見下列圖片: 行程中的太行地貌及小路;身在其中無法拍到,權(quán)引用一幅網(wǎng)絡(luò)圖片,感謝原創(chuàng)者 早晨七八點鐘,玉皇峰上云霧繚繞。驢友紫露兒說,如登上那山峰,也就能夠著天了! 見到玉皇峰,便意味著我們快走到八里溝景區(qū)的核心區(qū)。 八里溝,在太行山南麓的深山區(qū)在,距新鄉(xiāng)五十公里,輝縣二十五公里。其景區(qū)內(nèi)四峰羅列(睡美人峰、鳳凰峰、佛掌峰、獅子峰),五嶺環(huán)抱(指外圍的關(guān)山、老爺頂、九蓮山、抱犢山和玉屏山)。這里是豫晉交界,海拔在 300米至 1700米落差。典型的南太行風光。吾中華太行山龍脈及山水精華。譽為“太行之魂、中華風骨”并不為過。 遠處的玉皇峰并不在景區(qū)內(nèi),但在景區(qū)可見 觀音巖,從哪個角度看都像是觀音拜佛,觀音“胸前”的樹叢樹,遠看像極了觀音寶瓶中的鮮花;大自然以它神奇的、無所不在的手,創(chuàng)造出了人類難以企及的大美。 可惜我們此時此地有霧。拍不到精美的圖片。 大家紛紛在這兒左拜觀音、右敬玉皇的觀景臺上留影??鞓返萌缤裣梢话?。圖中人物為寬甸驢友紫露兒 四、又遇一線天 八里溝景區(qū)圖示 一路行至叫董家寨(飯店)的地方(也是觀光電梯的乘座地點),我們?nèi)娜吮謨陕贰?/div> 從老龍口至八里溝,有二條路。一條是從老龍口右拐,沿崖邊小路抵達八里溝景區(qū)。一是左行沿公路從北往南繞景區(qū)游覽,到點將臺東200米處,下天梯進入景區(qū)(玉皇宮附近)。我們走的是崖邊小路,直到觀光電梯上面的董家寨(見上圖示)。 在董家寨和觀光電梯處,路又分為二:一路西行至紅石河景區(qū),從上面觀賞天河瀑布,一路南下一線天,至天河瀑布下面。我和丹東的幾位驢友走的是一線天路線。 八里溝的一線天,其實原來也是很險要的地方。景區(qū)為安全起見安上了欄干與鐵鏈,雖險無險。一線天也有瀑布,只是枯水期水量不大。 下一線天;圖中人物為東港驢友一軍 資料:八里溝的一線天,處在兩道山峰的夾縫處。兩旁陡崖如削,頭頂為一線青天,發(fā)育形成于12億年前的中元古代,巖石中發(fā)育的裂隙在流水浸蝕和冬季晝夜溫差的而形成的冰劈作用下不斷加深加寬,最后因為重力及震動的作用下,巨大的巖塊沿裂縫脫離山體,便形成一線天景觀。又叫“一線雄關(guān)”、“長天一線”。 現(xiàn)在,景區(qū)開發(fā),一側(cè)巖壁安了觀光電梯,下面的平地建有停車場等服務(wù)設(shè)施。于自然風光而言,是一種損害。類似的無奈,全國此類事甚多。嘆。 一線天谷底的水潭 五、觀天河瀑布 天河瀑布,應(yīng)當是今人取的名字,原稱八里溝瀑布的吧?今人都太有文化,所以名雅而實俗。這兒,早在遠古時期就是共工氏等原始部落的重要活動區(qū)域。五六千年前,共工氏部落所見的,與我們今天所見的,肯定是不一樣的大瀑布。 在福成之前,前來觀看此大瀑布者,人眾無數(shù)。魏晉以來,好山樂水者尋幽,文人雅士探勝,來此一游者不勝枚舉。諸如竹林七賢(魏晉)、王勃(唐初),邵庸、范成大、陸游(宋),元好問(金),牛守貞(元)等。他們都在這今稱天河瀑布的奇景前,睜大了或好奇、或驚異、或狂喜的眼睛。 海跋 1700米,落差 200米(實際可能不到,但無礙),這兩個數(shù)字可以概括天河瀑布的鬼斧神工。瀑布最上方,為紅石河,河水瀉下太行的臺地,形成飛瀑。用什么來形容這眼前的壯麗美景?。炕啬c蕩氣。氣壯山河。都不成。 手機在手,拍吧??墒?,無論如何也拍不出所見的大瀑布的氣勢。拍不出。 瀑布太高了,近了拍不到全景;遠了,拍不到它雄壯的水魂。 更可惜的是,景區(qū)的過度建筑,破壞了大瀑布的原生態(tài)。對于這樣的大自然景觀,我們,智慧的生命物種,是該朝圣的啊??墒?,我們來了,圣境在哪兒。一條道路直修到大瀑布下,瀑布的水潭筑成堤壩,有甚者,在瀑布下修了一道水簾洞! 哦,大瀑布不是任人擺弄的玩藝兒。相信有一天,當我們再長大些,必拆除那些人為的設(shè)施或建筑物,還大自然不可剝奪的尊嚴! 惟有自然,方為最美。 小資料:紅石河是太行天河瀑布的發(fā)源地。由于其位于海拔1100米以上的太行山上,所以又稱“天河”。其河床的石頭均為罕見的紅色石板,故名“紅石河”。 從大瀑布一路走下,還是懷念抱犢村。因為,抱犢村不是景區(qū),沒有開發(fā)成景區(qū)。 中午。在景區(qū)的小飯館里,吃了頓大餐。兩菜一湯。然后,步行下山,趕到景區(qū)大門外的松樹坪村。 此篇結(jié)束,下一篇:翻上錫崖溝 |
|
來自: 安東老王 > 《16穿越南太行(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