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8至20日,第六屆“人教杯”語文教師與作家同行──文學作品解讀與教學觀摩研討會在江西九江召開;地點在九江市的星子縣。 此次會議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會議邀請了包括舒婷、曹文軒、梁衡、趙麗宏、王充閭、劉慈欣、杜衛(wèi)東等在內(nèi)的十多位全國知名作家參會。他們的作品都曾入選過人教版中學語文教科書或配套讀物,有些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材中的經(jīng)典。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名一線語文教師和語文教研員參加了會議。 2012年6月份,人教社中語室主任王本華老師打電話來,請我在此次活動中講授著名作家曹文軒的《孤獨之旅》。 這是從曹文軒的小說《草房子》中節(jié)選的課文,篇幅很長,約4000字。 暑假中,在一個陌生的小縣,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語文同仁,代表人教社,甚至代表中學語文界,講一位特別有名的作家的作品,作家本人就在近在咫尺的地方聽課,然后他還要評課;講課時還要面對許多到會作家的睽睽眾目,特別是還有梁衡先生、舒婷女士、趙麗宏先生在場,還有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巢宗祺先生到會;且我又將是第一個登臺講課——這個壓力,不知道有多大了。 我開始研讀課文,開始收集資料,開始了我的極為精細、深入的備課歷程。 我閱讀了曹文軒的大量作品:《草房子》、《小說門》、《青銅葵花》、《根鳥》、《紅瓦》、《天瓢》等。 我閱讀了關于欣賞曹文軒作品的大量學術文獻:《曹文軒兒童小說風景描寫研究》、《曹文軒純美小說的語言藝術》、《論風景描寫在曹文軒兒童小說中的作用》、《曹文軒成長小說鄉(xiāng)土抒情的美學風格》、《論曹文軒成長小說中的流浪情結(jié)》、《論曹文軒小說中的自然主題》、《淺論曹文軒小說的畫面描寫藝術》…… 我做了很多讀書筆記。 如曹文軒的經(jīng)典語錄: 寫作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但美的力量更巨大。 未經(jīng)凝視的世界是毫無意義的。 離開風景,一個人的行為是不可能得到圓滿的解釋的。要告訴孩子,風景描寫是寫作的基本訓練。 書呈現(xiàn)了不同時空里的不同經(jīng)驗。你只須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你可憐的生活圈域,而走入一個無邊的世界。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只要不將書丟掉,就一切都不會丟掉。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成為強者。 面對苦難,我們應抱有感恩之心。 所有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要經(jīng)受苦難的磨煉。 由于我們忽視了苦難的必然性,忽視了苦難對于我們生命的價值,忽視了我們在面對苦難時候的風度,忽視了我們對苦難的哲理性的理解,因此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只能毫無風度地叫苦連天。 美的力量不亞于思想。 我所講的苦難教育也好,審美教育也好,情感教育也好,就是讓他們慢慢通過看文學作品,來得到一點熏染,使我們這些理念多少得到一點落實。 真正的男子漢是非常有情感的。 如關于曹文軒小說中“風景描寫”的論述: 水意象:曹文軒小說中的“水”的性格是比較安靜的。這個平原水鄉(xiāng)的背景似乎給作品定下了一個基調(diào):優(yōu)美而非壯美。 陽光意象:在作者筆下陽光意象也多次出現(xiàn)在文中主要起到一種調(diào)節(jié)和控制作用。沒有光,就沒有顏色的變化??傊?,陽光的在場,定下了作品的色彩:明亮而純凈。 花草樹木意象:一幅優(yōu)美秀麗的風景畫缺少不了花草樹木的點綴,而如此的花草樹木仿佛是風景的“精神”,它們是生長著、變化著、更新著的生命。當讀者觸目皆是滔滔流動的河水,純凈幽雅的陽光,蔥籠鮮活的花草樹木,感受主要是對自然的禮贊、感動。 水、陽光、花草樹木這三類意象的描寫,為作品形成優(yōu)美、明凈、清麗的意境奠定了基調(diào),但通讀曹文軒先生的作品就會發(fā)現(xiàn)作品的字里行間處有時會滲透一種憂傷。感覺是沉重的。 如有關文獻中對曹文軒作品的評價: 作者塑造了許多面對人生挫折、困厄而不低頭的人物形象。寫了困境中奮斗的精神,寫了在患難中不斷提升不斷超越的心靈境界。 曹文軒先生曾經(jīng)說過:“我甚至想把苦難和痛苦看成是美麗的東西。正是他們的存在,才鍛煉和強化了人的生命。正是它們的存在,才使人領略到了生活的情趣和一種徹頭徹尾的幸福感?!?nbsp; 他的眾多文本中雖然有苦難有悲劇感,但悲憫與憂郁、憂傷是有節(jié)制的。 理性與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才是小說真正感動人的精神力量。這種情調(diào)感染到環(huán)境描寫的效果,那就是讀者在分享人物艱難奮斗之后的喜悅時,更深層次地讀懂了文字中的風景,從而超越平淡的、一般意義上的欣賞。同時,小說中的人物在經(jīng)歷磨難后,發(fā)現(xiàn)世界更美麗了。 《草房子》中蔣一輪和戀人錯過了,在現(xiàn)實的無奈中,只好坐在田埂上吹吹笛子;人物是無奈的,作者卻寫了田野里的大好春光:“滿地的紫云英蓬蓬勃勃地生長,在大地上堆起厚厚的綠色”,“一串串淡紫色的小花,正向四下里散發(fā)著甜絲絲的氣味”,這使讀者明顯感受到了風景對于人的撫慰意義。 曹文軒先生的小說創(chuàng)造了自然風景與人的感情、心靈和諧共生的意境,這是作者在創(chuàng)作情感上傾向于古典美學精神的表現(xiàn),是曹文軒先生小說風景描寫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 …… 我編寫了課文的“細讀指南”: 《孤獨之旅》:文學的美感,內(nèi)容的美感,章法的美感,手法的美感。 從小說技法的審美來看,有如下方面的表達技法需要欣賞。 第一類:背景設置(環(huán)境描寫)、場景安排(環(huán)境描寫)、視角運用、情節(jié)設置。 第二類:懸念、伏筆、照應、線索。 第三類:文中波瀾、情景渲染、襯托或映襯、穿插手法、情節(jié)節(jié)奏、內(nèi)容詳略。 第四類:象征——“鴨”的描寫的線索作用與象征意義。 第五類:詩意小段的敘述方式、畫面描繪的精彩筆墨。 第六類:提煉作品中寫“孤獨”的技法。 細讀并筆記的主要內(nèi)容有: 語言卡片:字形,字音,雅詞,精美的疊詞句,準確運用動詞的句子,自然環(huán)境描寫句。 句段品味:10處。 課文賞析:短文一篇。 景物描寫的作用專題欣賞:短文一篇課文中“鴨”的描寫課文輯錄一則。 很有意思的是課文中“鴨”的描寫: 鴨群在船前形成一個倒置的扇面形,奮力向前推進,同時,造成了一個扇面形水流。每只鴨子本身,又有著自己用身體分開的小扇面形水流。它們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織成了似乎很有規(guī)律性的花紋。無論是小扇面形水流,還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勻的、永恒的水聲。 (這里寫的是:離開了家鄉(xiāng),出發(fā)了。) 鴨們不管。它們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們永遠的故鄉(xiāng)。它們開始覓食。覓食之后,忽然有了興致,就朝著這片天空叫上幾聲。沒有其他聲音,天地又如此空曠,因此,這叫聲既顯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奮。 (這里寫的是:遠行,到了遼闊而陌生的地方,點示故事的場景。) 鴨們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們才忽然覺得自己已成了無家的漂游者了。它們將主人的船團團圍住,唯恐自己與這只惟一的使它們感到還有依托的小船分開。它們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覺絕不讓主人操心的樣子。有時,它們會將頭從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還在船上,才又將頭重新插回翅膀里。 (這里寫的是:流浪的感覺,顯現(xiàn)“孤獨”。) 鴨子在這里長得飛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鴨子的樣子。當它們?nèi)扛≡谒嫔蠒r,居然已經(jīng)是一大片了。 (這里寫是的:時間在流逝,隨遇而安。) 那十幾只受了驚的鴨,居然寸步不離地挨著主人蹲了下來。 (這里寫的是:經(jīng)受磨難之后的寧靜。) 鴨們也長大了,長成了真正的鴨。它們的羽毛開始變得鮮亮,并且變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潑進了。公鴨們變得更加漂亮,深淺不一樣的藍羽、紫羽,在陽光下猶如軟緞一樣閃閃發(fā)光。 (這里寫的是:鴨們,杜小康,長大了,成熟了?!傍啞钡木€索,貫串全文。) 我寫下了我的“備課日記”: 從8月7日起,我就真正進入了備課階段。 8月7日:下載資料,在網(wǎng)上看電影《紅房子》。寫出給人教社的教學簡案。 8月8日:研讀教材,聽我自己原來的評課錄音,尋求關于本課教學創(chuàng)意的思想火花。并寫下了“教學創(chuàng)意”: 課型:小說閱讀課 課時:一節(jié) 教學創(chuàng)意:文意把握,片段細讀 創(chuàng)意說明:本課為長篇小說的節(jié)選,近4000字的篇幅,如果單單朗讀一遍,也大約需要18分鐘,難以在一個課時里進行有效的教學,所以運用“長文短教”的教材處理技法,在大體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行片段細讀,深入課文,品析人物,賞析語言文字表達的妙處。并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形成比較雅致的以學生為主的課堂研讀活動。 8月9日:下載大量與作者與課文有關的論文資料,閱讀論文資料,做閱讀筆記。 結(jié)合本課教學而言,曹文軒的兩句話最重要: 面對苦難,我們應抱有感恩之心。 我所講的苦難教育也好,審美教育也好,情感教育也好,就是讓他們慢慢通過看文學作品,來得到一點熏染,使我們的這種理念多少得到一點落實。 這兩句話給我以啟示:這個課的教學創(chuàng)意一定要以簡馭繁,設計活動,直擊根本。 在文獻資料閱讀的收獲方面,有一句話非常重要: 更深層次地讀懂文字中的風景,從而超越平淡的、一般意義上的欣賞。 這句話啟示了我的課堂教學重點的切入口。 我想,《孤獨之旅》的教學創(chuàng)意還可以是: 引導學生感受苦難 (穿插曹文軒的語錄) 引導學生感受美的力量 (穿插曹文軒的語錄) 8月10日,第一件事: 凌晨兩點左右突然醒來,繼續(xù)著夢中的思考:這個課,鋪墊與交代要到位,要多用幾張PPT進行背景解說,包括杜小康當時是多大年齡的孩子都要說清楚。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即“文意把握”的教學很難設計,可以有如下方法: (1)一句話概說課文:《孤獨之旅》寫了這樣一個故事 (2)一句話概說人物:杜小康是這樣一個孩子 (3)一句話闡釋標題:利用課文內(nèi)容闡釋“孤獨之旅”的含義 (4)一句話品析課文:我看《孤獨之旅》對“孤獨”的描寫。 以上4種方法中,適合于在九江市的一個鎮(zhèn)上運用的,可能是一、二兩種??赡苁堑谝环N方法為最好。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即“選點精讀”的教學,也有幾種視點很集中的教法: (1)切入到描寫“暴風雨”的部分,進行文學欣賞。 (2)切入到“課文中的景物描寫欣賞”這個點,進行文學欣賞。 (3)切入到幾個“微型話題”之中,進行文學欣賞。 以上三種方法之中,從教材處理深入、到位的角度來看,可能還是第一種最為穩(wěn)妥。它可以組織起角度豐富的學生訓練活動。 8月10日,第二件事:瀏覽曹文軒的《小說門》。 這真是一本好書。 做了不少的摘記。 8月10日,第三件事:下載了曹文軒的一些經(jīng)典語錄。 8月11日: 早起繼續(xù)完成《孤獨之旅》教學用的PPT。 清晨7點基本上完成。 全課分為兩個教學步驟:文意把握,專題賞析。 專題賞析的內(nèi)容是:《孤獨之旅》中“風景描寫”的作用。 這是我第一次設計初中的“專題”欣賞課。 8月12日: 人教社胡曉老師來短信說,學生只能是七年級將要升到八年級的學生,而不是按教材要求讓新的九年級的學生來上課。 說九江的教研員在外地,目前無法解決“新的九年級學生”這個問題。 于是我開始考慮在新八年級方便易行而又能夠表現(xiàn)出深度的教學方案。 8月15日繼續(xù)鉆研《孤獨之旅》,修改教學設計及PPT。 8月16日: 準備好了第二套方案,這是為新八上的學生準備的方案。 環(huán)節(jié)一:文意把握,話題:說說“孤獨之旅”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環(huán)節(jié)二:片段賞析,重點欣賞課文高潮部分“景物描寫”的表達作用。話題:賞析景物描寫片段,分析它好在哪里,有什么樣的表達作用。 接著,又準備了第三套方案:概括情節(jié)訓練;評說人物訓練;品詞論句訓練。 可以說,此時的教學設計,已經(jīng)非常穩(wěn)妥,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上課,都已經(jīng)是萬無一失的了。 2012年8月18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屆‘人教杯’語文教師與作家同行——文學作品解讀與教學觀摩研討會”在九江市星子縣龍灣溫泉賓館錦繡廳進行。 上午8點半,開幕式。 到會的作家有:梁衡、曹文軒,舒婷,趙麗宏,王宏甲、葉廷芳等,還有巢宗祺先生,還有人教社的羅社長、王本華等。 上午的活動是兩個講座。 巢宗祺 《新課標的修訂與解讀》,曹文軒 《文學意義的闡釋》。 中午1點35,星子縣的30位學生到達會場,就坐,靜靜讀書;我靜立一旁,對學生不鼓勵、不交代、不要求。 兩點過5分,我的《孤獨之旅》開講。 曹文軒坐在第一排首席的位子上聽課,坐他旁邊的是人教社王本華。 課的推進順利。 第一個教學活動將學生深深地引入了課文: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說“孤獨之旅”中“旅”字的含義。 第二個教學活動繼續(xù)深入:概說“孤獨之旅”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第三個教學活動進一步深化與美化:課文寫景狀物精彩片段賞析。 精讀的就是下面的片段,它至少有8個方面的美點: 那天,是他們離家以來所遇到的一個最惡劣的天氣。一早上,天就陰沉下來。天黑,河水也黑,蘆葦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覺得風也是黑的。臨近中午時,雷聲已如萬輛戰(zhàn)車從天邊滾動過來,過不一會,暴風雨就歇斯底里地開始了,頓時,天昏地暗,仿佛世紀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風聲和千萬支蘆葦被風撅斷的咔嚓聲。 每個活動都有小結(jié),都有學生的課堂閱讀筆記。 課中三次穿插曹文軒語錄,形成美妙的節(jié)奏。 這個課大約上了52分鐘。 然后王君教學梁衡先生的《夏感》,梁衡先生坐在我旁邊,專心聽課。 王君的課上完之后,我說課,曹文軒評課。 曹文軒的評課非常精彩,對《孤獨之旅》的教學大加贊賞,說非常同意我的教學處理,頗帶感慨地說我對他有透徹的了解。 會議進行到了下午6點。 下午的活動,因為我的《孤獨之旅》的教學與曹文軒對教學的評點而讓所有的參會者激動。 大家說,這種精彩的“華山論劍”幾十年才遇到一次。 這是人教社60年來第一次舉辦的語文教師作家同行的活動。 這一天,我講了《孤獨之旅》,它是我的第164個新課。 一個在壓力極大的場面下首講的一個新課。 早上6點起床,中午沒有休息,晚上接待、說話,接著去溫泉,直到晚上11點回來。 這一天,18個小時沒有休息。 王君的課講完,是我的說課。我在說到下面內(nèi)容時,曹文軒點頭贊許: 《孤獨之旅》長文短教的第二個突破點,應該定位在小說的高潮部分。這一部分又和第一個突破點中的鴨群是有著密切關聯(lián)的。這樣的選點不突兀,是一種有層次,有節(jié)奏的推進。老師可以這樣引入:讓我們在對鴨群描寫的基礎上來欣賞課文的一個重要片段吧:暴風雨之夜。 這一段里的每一句話都有表現(xiàn)力?!耙惶煸缟希炀完幊料聛?。天黑了,河水也黑了,蘆葦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覺得風也是黑的。”這個地方一朗讀,感覺就出來了。反復強調(diào)“黑”,為什么?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渲染,是為后面人物的困難和成長作鋪墊。 《孤獨之旅》小說高潮部分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好看,老師隨便抓一抓,都能找到與主題相符的素材,能表現(xiàn)人物成長的素材。比如杜小康的哭,就是耐人尋味的。杜小康醒來的時候“他哭了起來,但并不是悲哀。他說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想哭?!苯酉聛硐肟蘖擞譀]有哭這個細節(jié)也值得品味:“望著異鄉(xiāng)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親,想起許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沒有哭,他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nbsp; “鴨們也長大了,長成了真正的鴨?!币粋€“也”字,能不能品出含義?也是可以的。 …… 我的說課完畢,曹文軒走上講臺,評點我的《孤獨之旅》的教學。 他評課時比較激動,大約激情地講了20分鐘。從評課講到了教學,講到了文學,我的錄音筆開著,錄下了他的講話。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剛才跟余老師握了一下手,因為我特別感激他對《孤獨之旅》的解讀。他剛才在解讀過程中,我一邊聽,一邊暗暗得意我居然寫了這么好的一個東西。早一天看到他講,我就早一天高看我一眼,可惜有一點遲了。 我特別佩服他掌握場面的能力,因為大家都知道那些學生并不是他的學生,是臨時抽來的學生;萍水相逢,之前也沒有任何的交流,也沒有什么照應,他很快就把那些孩子完全控制在他手里。他讓我想到了一個指揮一個樂隊,這個樂隊從來沒有和他配合過,他就憑他的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很快就把這個樂隊變成他自己的樂隊。整個從頭到尾,我認為演奏得非常好。雖然他手里并沒有拿指揮棒,但是我們?nèi)匀豢梢钥吹胶诠?、長笛、鋼琴應拍開始,讓我領略到了中小學語文教師之美。這是我的第二個感受。 另外,感謝余老師在講這篇課文的時候,對這篇課文周邊資料的掌握。他知道的東西太多太多了,為什么他能夠把后面的課文講得那么透徹,那么的準確,他一定在之前廣泛地了解了我的作品,同時了解了我的文學思想。這一點是非常非常清楚的。另外,我剛才跟余老師說,你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在臺上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風范,儒雅、淡定,那種不慌不忙的、非常好的節(jié)奏的把握,所有的這一切都讓我非常地贊賞。我想,如果孩子們能有這樣的一個語文老師,真是他們一生的幸福。 我很少用這樣的贊美字詞去評價講公開課的老師。因為我一年要聽十堂到二十堂的語文公開課,由于我常常去學校,學校就安排一個節(jié)目——讓他們的語文老師講課。 那么,他教學的方法,我感興趣的,是他的細讀,我特別喜歡聽那種咬文嚼字的語文課。因為,在我看來,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我們語文老師都應該知道。一個字,一個詞,絕對不是無緣無故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實際上都代表著一種存在狀態(tài)。你總要去仔細地琢磨那個詞,你才能發(fā)現(xiàn)那個詞后面藏著的意義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他一開始就帶領學生去解讀那個“旅”字,理解這個“旅”字本身在整個作品中的意思,理解這個字后面的東西。大家知道捷克斯洛伐克有個后來流亡到法國的作家米蘭·昆德拉。米蘭·昆德拉的寫作是非常簡單的。其實他每一部小說不用費太多的心思,只是去琢磨一個詞,或者是兩個詞。比如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整部小說其實就寫的那個字“輕”?!恫恍唷氛麄€小說就是寫得那個詞“不朽”。注意我們在聽語文課時,一定要注意到的是對字詞特別生動的解讀,因為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當它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絕對不是無緣無故的。那是人類認識到一個狀態(tài)之后,才出來的一個字,才能出來的那個詞。語文課上那樣一種咬文嚼字的講法,其實我非常地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