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五臟的寒熱虛實,皆可以四逆散合方(小編做了思維導圖)

 zyh3080 2018-07-20

早上讀文章,晚上看評論。


中醫(yī)書友會第175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yī)人成長


I導讀這四逆散作為臨床最常用的方子之一,在治療各種兼夾氣郁的疾病上,往往能合方使用。王付老師這篇文章,很好的總結了各個臟腑兼夾四逆散證時的疾病的合方使用。小編特意做了思維導圖,希望能給大家理解有幫助。(編輯/居業(yè))

四逆散合方辨治雜病的思路與方法

作者/王付


張仲景的四逆散雖是辨治氣郁證的重要基礎方,但因其組成用藥的特殊性而主導其辨治病證并不局限于氣郁證,臨證若能合理運用四逆散合方,常常能辨治諸多常見病、多發(fā)病及疑難雜病,故本文試圖通過探討其辨治思路與方法,以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 解讀方藥


用藥如用兵,用方如遣將;方以藥成,藥以組方,藥有個性,方有共性;認識方藥共性務必從藥用個性詮釋用藥要點,深入剖析藥用配伍之間的內在多種復雜及演變雙重關系,還要重點研究用量主導方效,亦即治病用方欲取得最佳療效,忽視藥與藥之間任何一個方面都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


一、詮釋用藥要點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實降泄?jié)釟?;芍藥補血斂肝,柔肝緩急;甘草益氣和中緩急。


二、剖析方藥配伍


柴胡與枳實相須配伍,柴胡理氣偏于升舉,枳實理氣偏于降泄。柴胡與芍藥相反相畏配伍,相反者,柴胡疏肝解郁,芍藥收斂肝氣;相畏者,芍藥制約柴胡疏泄傷正,柴胡制約芍藥收斂留邪。芍藥與甘草相使配伍,益氣補血,柔肝緩急。柴胡與甘草相反相畏配伍,甘草益氣制約柴胡疏肝傷氣。


三、權衡用量比例


柴胡與枳實用量比例為1:1,提示疏散與降泄間的用量關系,以治肝郁;


柴胡與芍藥用量比例為1:1,提示疏散與收斂間的用量關系,以治肝急;


芍藥與甘草用量比例為1:1,提示收斂與益氣間的用量關系;


柴胡與甘草用量比例為1:1,提示疏散與益氣間的用量關系。


同時方中用藥4味,疏肝藥1味如柴胡12g,斂肝藥1味如芍藥12g,降氣藥1味如枳實12g,益氣藥1味如甘草12g,其用量比例為相等,從用量分析方藥主治,病為肝氣郁滯證,或肝脾氣郁證。


  • 合方思路


一、氣郁證心病證


心主血,血之運行憑借心氣溫煦推動;心主神明,神明主內外以固藏統(tǒng)領;肝氣通于心,肝氣疏泄條達則心氣調和。辨治心病證既可單獨存在,又可與氣郁并存,無論先起氣郁,還是先因于心,只要病變及癥狀表現為心病證與氣郁證相兼,對此既要治心又要治郁。



(1)氣郁證與心熱證


氣機郁滯,郁而化熱;心為陽臟,陽主溫煦,陽太過而為熱,熱太過而為邪熱,邪熱在心而演變?yōu)樾臒嶙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心熱證,如心煩,或心痛,失眠,舌質紅,苔薄黃,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心熱證。


可選用四逆散與梔子豉湯合方:梔子14g,香豉10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梔子豉湯清瀉心熱,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2)氣郁證與心陽虛證


心為陽臟,陽主溫煦,陽不足而為寒,寒太過而為寒邪,寒邪在心而演變?yōu)樾年柼撟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心陽虛證,如心悸,或心痛,手足不溫,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弱,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心陽虛證。


可選用桂枝加附子湯與四逆散合方:桂枝9g,生姜9g,大棗12枚,附子5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桂枝加附子湯溫補心陽,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3)氣郁證與心血虛證


心主血,血主滋養(yǎng),心血旺則神清氣爽;氣機郁滯,氣不化血,則可演變?yōu)樾难撟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心血虛證,如心悸,失眠,多夢,健忘,舌質淡,苔薄白,脈弱,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心血虛證。


可選用酸棗仁湯與四逆散合方:酸棗仁48g,知母6g,茯苓6g,川芎6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酸棗仁湯養(yǎng)血安神,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4)氣郁證與心陰虛證


心主血,血可化陰,陰主滋潤,心陰虛而不制陽,陽亢而為熱,以此可演變?yōu)殛幪搩葻嶙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心陰虛證,如心煩,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心陰虛證。


可選用百合地黃湯、芍藥甘草湯與四逆散合方:百合14g,生地黃50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24g,炙甘草24g,方以百合地黃湯和芍藥甘草湯滋補心陰,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二、氣郁證與肝病證


肝主疏泄條達,以氣機調暢為用;肝氣只宜疏泄,不可郁滯,郁滯則諸病叢生;治肝必治氣,肝氣調和則諸病可愈。



(1)氣郁證與肝熱證


肝為陽臟而體陰,陽化生于陰,陽太過而為熱,熱太過而為邪熱,邪熱在肝可演變?yōu)楦螣嶙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肝熱證,如情緒急躁,或情緒低落,脅痛,頭痛,目赤,耳腫,舌質紅,苔黃,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肝熱證。


可選用梔子柏皮湯與四逆散合方:梔子15g,黃柏6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梔子柏皮湯清瀉肝熱,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2)氣郁證與肝寒證


肝為陽臟而體陰,陽主溫煦,陽不足而為寒,寒太過而為寒邪,寒邪在肝可演變?yōu)楦魏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肝寒證,如脅痛,或脹痛,頭痛,舌質淡,苔薄白,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肝寒證。


可選用吳茱萸湯與四逆散合方:吳茱萸24g,人參9g,生姜18g,大棗12枚,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吳茱萸湯溫肝散寒,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3)氣郁證與肝血虛證


肝藏血,血主滋養(yǎng),肝血旺則神安魂舍;氣機郁滯,氣不化血,則可演變?yōu)楦窝撟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肝血虛證,如頭暈目眩,失眠,多夢,指甲凹陷,舌質淡,苔薄白,脈弱,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肝血虛證。


可選用膠艾湯與四逆散合方:川芎6g,阿膠6g,炙甘草12g,艾葉9g,當歸9g,白芍12g,干地黃18g,柴胡12g,枳實12g,方以膠艾湯滋補肝血,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4)氣郁證與肝陰虛證


肝體陰而用陽,陰主滋潤,肝陰虛而不制陽,陽亢而為熱,以此可演變?yōu)殛幪搩葻嶙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肝陰虛證,如脅痛,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證。


可選用百合雞子黃湯和芍藥甘草湯與四逆散合方:百合14g,雞子黃1枚,柴胡12g,枳實12g,白芍24g,炙甘草24g,方以百合雞子湯和芍藥甘草湯合方滋補肝陰,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三、氣郁證與脾胃病證


脾氣主升,胃氣主降,脾升胃降,納運有常;脾胃失和,氣機郁滯,諸病變生。氣機郁滯,脾胃不得升降而郁滯。



(1)氣郁證與脾胃郁熱證


胃為陽,脾為陰,陰不制陽而為熱,或外邪侵襲而化熱,邪熱在脾胃可演變?yōu)槠⑽赣魺嶙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脾胃郁熱證,如胃脘不適,心下灼熱,或燒心,牙痛,舌質紅,苔黃,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脾胃郁熱證。


可選用瀉心湯和梔子厚樸湯與四逆散合方:大黃6g,黃連3g,黃芩3g,梔子14g,厚樸12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以瀉心湯和梔子厚樸湯清瀉脾胃郁熱,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2)氣郁證與脾胃虛寒證


胃為陽,脾為陰,陽不制陰而為寒,或外邪侵襲而化寒,寒邪在脾胃可演變?yōu)槠⑽柑摵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伴有脾胃虛寒證,如胃痛,怕冷,手足不溫,舌質淡,苔薄白,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脾胃虛寒證。


可選用理中丸與四逆散合方:人參9g,白術9g,干姜9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理中丸溫補脾胃,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3)氣郁證與脾胃氣陰兩虛證


氣虛而不行,陰虛而不滋,病變既有氣虛又有陰虛,可演變?yōu)槠⑽笟怅巸商撟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脾胃氣陰兩虛證,如胃痛,不思飲食,倦怠乏力,口干咽燥,五心煩熱,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脾胃氣陰兩虛證。


可選用麥門冬湯與四逆散合方:麥冬16g,半夏24g,人參9g,粳米9g,生姜9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大棗12枚,炙甘草12g,方以麥門冬湯滋補脾胃氣陰,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四、氣都證與肺病證


肺主氣,氣主升降;肺氣失和,濁氣壅滯,升降失司,則可演變?yōu)闅鈾C郁滯。



(1)氣郁證與肺熱證


邪熱侵襲,或熱從內生,熱蘊于肺,可演變?yōu)榉螣嶙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肺熱證,如咳嗽,或氣喘,或黃痰,舌質紅,苔黃,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肺熱證。


可選用澤漆湯與四逆散合方:半夏12 g,紫參15g,澤漆15g,生姜15g,白前15g,黃芩、人參、桂枝各9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澤漆湯清降肺熱,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2)氣郁證與肺寒證


寒邪侵襲,或寒從內生,寒襲于肺,可演變?yōu)榉魏C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肺寒證,如咳嗽,或氣喘,痰多色白,舌質淡,苔薄白,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肺寒證。


可選用小青龍湯與四逆散合方:麻黃9g,桂枝9g,細辛9g,干姜9g,半夏12g,五味子12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 g,炙甘草12g,方以小青龍湯溫肺散寒,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3)氣郁證與肺陰虛證


熱病傷肺,陰津被灼,或陰虧于內;又因氣機不利,郁而不暢,以此可演變?yōu)闅庥糇C與肺陰虛證。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肺陰虛證,如咳嗽,或氣喘,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肺陰虛證。


可選用百合知母湯和百合地黃湯與四逆散合方:百合14g,知母9g,生地黃50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百合知母湯清滋肺陰,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4)氣郁證與肺氣陰兩虛證


氣虛無以化陰,或陰虛無以化氣,以此可演變?yōu)榉螝怅巸商摚灰驓庥舨换?,又可加劇陰津虧虛,進而演變?yōu)闅庥糇C與肺氣陰兩虛證。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肺氣陰兩虛證,如咳嗽,或氣喘,五心煩熱,倦怠乏力,舌質淡紅,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肺氣陰兩虛證。


可選用麥門冬湯與四逆散合方:麥冬16g,半夏24g,人參9g,粳米9g,大棗12枚,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麥門冬湯益氣滋陰,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五、氣郁證與腎病證


腎氣司陰陽,氣能固攝與接納;氣機郁滯,影響腎氣接納,以此可演變?yōu)闅庥糇C與腎病證。



(1)氣郁證與腎虛不固證


腎氣虛而不固,虛而不運以為郁,以此可演變?yōu)闅庥糇C與腎虛不固證,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腎虛不固證,如遺精滑泄,夜間尿多,或小便失禁,腰酸腿軟,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腎氣不固證。


可選用天雄散與四逆散合方:天雄9g,白術24g,桂枝18g,龍骨9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天雄散溫腎固納,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2)氣郁證與腎陽虛證


陽虛氣弱,虛而生寒,弱而不行,不行生郁,或氣機不利而為郁,以此可演變?yōu)闅庥糇C與腎陽虛證。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腎陽虛證,如遺精滑泄,小便量多,怕冷,手足不溫,舌質淡,苔薄白,脈弱,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腎陽虛證。


可選用茯苓四逆湯與四逆散合方:生附子5g,干姜5g,茯苓12g,人參3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茯苓四逆湯溫補腎陽,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3)氣郁證與腎陰虛證


氣郁化熱而傷陰,則可演變?yōu)闅庥糇C與腎陰虛證,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腎陰虛證,如腰酸腿軟,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腎陰虛證。


可選用百合地黃湯和百合雞子湯與四逆散合方:百合28g,生地黃50g,雞子黃1枚,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百合地黃湯和百合雞子湯合方滋補腎陰,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4)氣郁證與腎陰陽俱虛證


陰陽俱虛,氣機因虛而為郁,或氣郁而又傷腎之陰陽,以此可演變?yōu)闅庥糇C與腎陰陽俱虛證,病變及癥狀表現為氣郁證伴有腎陰陽俱虛證,如腰酸腿軟,五心煩熱,或手足不溫,怕冷或怕熱,倦怠乏力,舌質淡紅,對此既要治氣郁證又要治腎陰陽俱虛證。


可選用腎氣丸與四逆散合方:干地黃24g,山藥12g,山茱萸12g,茯苓9g,澤瀉9g,牡丹皮9g,附子3g,桂枝3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炙甘草12g,方以腎氣丸滋補腎陰,溫補腎陽,以四逆散調理氣機。



  • 醫(yī)案助讀


(1)圍絕經期綜合征


曹某,女,51歲,河南鄭州人,有2年圍絕經期綜合征病史,近因病證加重前來診治,刻診:腰酸膝軟,兩足冰涼,心胸煩熱因情緒異常加重,月經量少鮮紅,自汗,盜汗,倦怠乏力,口渴欲飲,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辨為腎陰陽俱虛證與氣郁證,治當理氣解郁,滋補陰陽,給予腎氣丸與四逆散合方加味:


生地黃24g,山藥12g,山茱萸12g,茯苓10g,澤瀉10g,牡丹皮12g,附子3g,桂枝3g,柴胡12g,枳實12g,白芍12g,水牛角30g,炙甘草12g,6劑。第1次煎35 min,第2次煎30min,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天分3服。


二診:腰酸膝軟好轉,心胸煩熱減輕,以前方6劑;


三診:兩足冰涼減輕,出汗減少,以前方6劑;


四診:口渴基本消除,以前方6劑;


五診;諸證減輕,以前方6劑之后,以前方變湯劑為散劑,每次10g,每日分3服,治療3個月,隨訪1年,一切尚好。


用方體會:根據腰酸、兩足冰涼辨為陽虛,再根據心胸煩熱、盜汗辨為陰虛,因倦怠乏力辨為氣虛,又因情緒異常加重辨為氣郁,更因月經量少鮮紅辨為血熱,以此辨為腎陰陽俱虛與氣郁證;方以腎氣丸滋補腎陰,溫補腎陽,以四逆散調理氣機,加水牛角清熱涼血。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其效。


(2)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


司某,男,63歲,河南鄭州人,有10年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心肌缺血病史,近因心悸、頭暈加重前來診治,刻診:心悸(脈搏52次/min),胸悶,心痛,頭暈目眩,暈厥因情緒異常誘發(fā),倦怠乏力,怕冷,氣短,舌質淡,苔薄白,脈弱;辨為心陽虛證與氣郁證,治當溫補心陽,理氣解郁,給予桂枝加附子湯與四逆散古方加味:


桂枝10g,生姜10g,大棗12枚,附子5g,柴胡12g,枳實12 g,白芍12g,炙甘草12g,紅參10g,薤白24g,全瓜蔞24g,白酒10mL。6劑,第1次35min,第2次煎30min,合并藥液,每日1劑,每天分3服;


二診:心悸減輕,以前方6劑;


三診:胸悶好轉,以前方6劑;


四診:心悸緩解(脈搏56次/min),以前方6劑;


五診:怕冷基本解除,以前方6劑;


六診:心悸、胸悶止(脈搏62次/min),以前方6劑。之后,以前方治療60余劑,諸證悉除;隨訪1年,一切尚好。


用方體會:根據心悸、怕冷辨為心陽虛,再根據胸悶、情緒異常誘發(fā)辨為氣郁,因氣短、脈弱辨為氣虛,以此辨為心陽虛弱證與氣郁證;方以桂枝加附子湯溫補心陽,以四逆散調理氣機,加紅參補益心氣,薤白、全瓜蔞寬胸行氣通陽,白酒行氣理血解郁。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其效。




I 版權聲明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