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學名:Velarifictorus micado 形態(tài)特征:體小型,體長約13-18mm,全身黑褐色。頭大,頂部寬圓,具黃色縱紋,前胸背板橫方,具淡黃色斑紋。雄蟲前翅長達腹端,具發(fā)音器。雌蟲產(chǎn)卵管長。 “二尾子”、“三尾子”不僅是我們對蟋蟀的統(tǒng)稱,更解釋了它們的性別,因雄性腹部末端具兩根尾須,所以稱之為“二尾子”,雌性除了尾須外還擁有長長的產(chǎn)卵針,像第三條“尾巴”,所以稱之為“三尾子”。美妙的樂章來自“二尾子”,它們的前翅基部具音齒、音銼等結(jié)構,能摩擦發(fā)聲;“三尾子”翅結(jié)構簡單,不能發(fā)音,但擁有良好的聽力,它們“耳朵”長在前足脛節(jié)基部,循聲來跟雄性約會。 拉丁學名:Anoplophora chinensis 形態(tài)特征:體中型,體長約35-45mm;通體亮黑色,觸角長,多超過體長,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中瘤明顯,側(cè)刺突粗壯。鞘翅散生較多白色斑點,基部具明顯顆粒。 天牛因其幼蟲孵化后會咀嚼進入樹干,上下啃食造成一條條貫通的通道,嚴重破壞樹木,所以有“鋸樹郎”之稱。上海常見的天牛有桃紅頸天牛、桑黃星天牛、中華薄翅天牛、云斑白條天牛等等。 拉丁學名:Tenodera sinensis 形態(tài)特征:體大型,體長約75-120mm,雌性明顯大于雄性,體綠色或褐色;頭三角形,復眼明顯;前胸背板狹長,足細長,前足捕捉足,前胸及前翅帶有少許紫色斑紋。 螳螂“細腰肥臀”有魔鬼身材之稱。從發(fā)達的咀嚼式口器及靈敏的“螳螂拳”不難看出它們是兇猛的捕食者,可以靠具刺的捕捉足牢牢捉住獵物。雌性螳螂有“食夫”的現(xiàn)象,會在交配中把雄性吃掉,這樣可以節(jié)省大量尋找食物的成本,而雄螳螂并非心甘情愿被吃掉。上海地區(qū)常見的螳螂種類還有狹翅大刀螳、棕靜螳、廣斧螳等。 拉丁學名:Holotrichia parallela 形態(tài)特征:體中小型,體長約17—22 mm,體紅褐色或黑色,被淡藍灰色粉狀閃光薄層;鞘翅具隆起帶,刻點粗大,小盾片半圓形;雄蟲生殖板鈍圓,雌蟲略尖。 金龜子即我們常說的“金烏蟲”,多具金屬光澤,有閃亮的外表,幼蟲蠐螬,多棲息于地下取食植物根莖或腐殖質(zhì),成蟲羽化出土后以植物葉片或樹汁為食,有趨光性,因撞墻落地,故有“瞎撞子”之稱。 拉丁學名:Curtos costipennis 形態(tài)特征:體小型,體長約5-8mm,體橙黃色,頭部、翅端及足黑色。復眼發(fā)達,腹部末端具發(fā)光器,雄性有兩節(jié)發(fā)光器,雌性一節(jié)。雌雄均具翅。 螢火蟲因其腹部末端具發(fā)光器而聞名。點點螢光點綴夜空,草叢里一明一滅,太奇妙了。螢火蟲是夜間利用視覺的高手。它們利用亮光“燈語”相互交流著,來尋找配偶,和同伴溝通,同時也警告其他生物:我可難吃了,別來招惹我。 |
|
來自: cxag > 《花鳥動植物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