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北京南城人,是我最大的驕傲! 雖然我們打小兒被開玩笑說:“窮崇文,破宣武”,這是一句早年間形容南城這兩個行政區(qū)域的話。沒錯,北京的南城由于歷史的原因,有著老舍先生筆下的《龍須溝》,有著“好人不去”的天橋兒,有著殺人的刑場“菜市口”,更有著“八大胡同”這樣的風(fēng)化場所。 不過,也正因為這里凝聚了三教九流,匯聚了五行八作,才形成了那被人津津樂道的南城文化,才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樂天奮進(jìn)的南城人! 隨著明朝對于北京外城的擴(kuò)建,加之清朝時期的滿漢分居制度。北京前三門外的這片區(qū)域,相對于北城(前三門以北)來說有著自己的發(fā)展軌跡,形成了別具一格卻又充滿京味的南城文化! 南城 南城,胡同曲徑幽深,或蜿蜒曲折,或交錯縱橫。它們也許并不寬闊,也許并不起眼,可不經(jīng)意間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小院兒住過清朝的維新名臣,那個小院住過民國的文學(xué)巨匠,這條胡同是菊壇名伶演出后晚歸的小路,那所會館是革命先輩聚會的場地。 南城,有著北京城最早的CBD——大柵欄,有著北京乃至全國馳名的老字號,有著不勝枚舉的會館,有著盛極一時的戲曲科班,曲藝社團(tuán)。 我是南城人 南城人,大都不是很富裕,祖輩兒居住在并不寬敞的大雜院里,可這里的人守規(guī)矩,辦事有禮兒有面兒,局氣仗義。算不上大富大貴,可講究的是憑本事吃飯,從小父親就教育我:“人叫人千聲不語,貨叫人點首自來”! 南城人,有一種關(guān)系走的很近,那就是街坊。大雜院里,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借顆蔥那幾頭蒜,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兒了。張家的老太太病了,對門李家的人一準(zhǔn)兒過去幫忙!老王家要是聘閨女,趙大媽比自己閨女出門子還上心。 南城人,你看著大大咧咧,一雙懶漢鞋,一大把兒缸子濃茶,穿個挎欄背心胡同里一出現(xiàn),再普通不過。可你別深聊,深聊起來,大到國際局勢,小到晚上這芝麻醬面怎么做。那絕對說的條條是道,而且不是人云亦云,里面必有自己的見解和感悟,你就聽吧,還真不比百家講壇的教授次! 如果你是南城人,你一定喝過磁器口的豆汁,吃過牛街的年糕。 如果你是南城人,你一定去過天壇的回音壁,滑過陶然亭的大雪山。 如果你是南城人,你一定在大北照相館拍過照片,六必居買過醬菜。 如果你是南城人,你一定記得工人俱樂部的演出,大觀樓里的電影。 如果你是南城人,你一定知道兩廣路上有個三里河,珠市口大街上有個過街樓。 南城,現(xiàn)在胡同拆了很多很多,大雜院推了很多很多,很多老街坊搬得天各一方。很多南城人無論搬到了那里,都依然說自己是南城的。現(xiàn)在宣武沒了,崇文沒了,我們這些北京南城土著只能看著身份證上的那行字。 但這并不是空作懷念。 甭管什么時候,北京南城人都是那么有里有面兒, 北京人的范兒都不會改,北京爺們兒的勁兒更不能變! 也許在外人眼里,北京早已經(jīng)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 但在北京人眼中,南城的人、南城的景、依然是老北京最初的模樣。 同時也是北京京味兒最濃的地方,是北京最有人情味兒的地方! 身為北京南城人,是一種驕傲! 在北京, 有一種情懷屬于南城, 有一種文化屬于南城, 有一種記憶屬于南城, 同樣有一群人屬于南城, 他們守住了北京人最后的尊嚴(yán) 他們就是“南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