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畫中,“虛”就是畫幅上的空白,“實”即是畫幅上的畫材。虛實與疏密是有區(qū)別的,往往有人把它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也有的說疏處空白多些,密處空白少些,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來,山水畫中對虛實講得多些,花卉中對疏密講得多些。如畫蘭竹,必須要有線條的疏密交叉關系(系指蘭葉和竹干線條交錯,不是指整張畫的疏密),如下圖。
中國畫的布置有虛有實,極為注意,西畫不大談這個問題,往往布置滿幅,都是實的。虛者空也,就是畫幅上的空白,空白搞不好,實處也搞不好,空白搞得好實處就能好,所以中國畫對虛實問題十分重視。老子說:“知白守黑”,就是說黑從白現(xiàn),深知白處才能處理好黑處。然而一般人只注意在畫面上擺實,不知道怎么布虛。實際上擺實就是布虛,布虛就是擺實。 任何一樣東西,放在空間都不可能沒有環(huán)境背景的,西洋的繪畫根據(jù)自然存在的規(guī)律表現(xiàn)于畫面上,所以總是布實的。然而中國畫卻根據(jù)眼睛視覺的能量來畫畫的,因為眼睛看東西,必須聽腦子的命令,腦子命令看某物,就注意某物,腦子命令看某物的某點,就注意某點,其它就不注意了。譬如我們看一個人的臉,就忘掉了身體,看到鼻子,就會忽視嘴,不可能如攝影機一樣,在視域的范圍內(nèi)絲毫不會遺漏。這就是《論語》中所寫道的“心不在焉視而不見”的這個道理,不是限于眼睛看東西的能量嗎?中國人作畫就是視而不見作根據(jù)的。視而不見就無物可畫。無物可畫,就是空白。有了空白,也即是有了可不必注意的地方,那么主體就更注目和突出。這就是以虛顯實的虛實問題。至于如何布好空白,就必須進一步研究虛和實的問題,其中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