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 四 代 之 緣 》 東 京 都 豊 島 區(qū) 北 大 塚 【串駒 本店】 KUSHIKOMA
【串駒 本店】創(chuàng)業(yè)於1980年。最初只是隨處可見的一般居酒屋。大林先生開始醉心於清酒,是因為認識了以前在池袋的一間當地酒專賣店「甲州屋」的店主。 他初次在那裡嚐過新鮮上市的無過濾生原酒之後,便深深被這種清酒味道打動,從此便暢遊於清酒的世界,而串駒的舊店鋪位於現址斜對面,為了妥善貯存清酒(特別是生酒),他改裝了舊店鋪,並引進了當時居酒屋業(yè)界還沒普遍使用的清酒專用凍櫃設備(裝修訂製模式)。在八十年代來說,這可說是很昂貴的投資呢!
大林先生是那種只要聽到朋友介紹有好的酒造,便會立刻動身前往一窺探勘的人。在那個年代裡,沒有互聯網,雜誌的清酒介紹亦較少,資訊不像現在那麼發(fā)達,推廣當地酒造的代理商也很少,所以他靠自己的雙腳,幾乎走遍了全國的酒造,拜訪杜氏、藏元,聆聽他們對於釀酒的想法,再將孕育出這支酒的風土人貌以故事說給客人知道,也因為這樣,許多酒藏也成為他的好朋友,遇有新作品,都會拿給他試味,以作修正參考。 漫漫地,無論顧客或同業(yè),都愛來跟他談天、喝酒取經,向他學習清酒的最新資訊,而「串駒」也漸漸地成長,最後成為東京供應名牌酒的居酒屋之先驅。
十四代姻緣 山形縣高木酒造的鉻柄「十四代」可說是引發(fā)了近代日本酒界的一個風潮時代。 許多人知道東京的「赤鬼」,是酒徒可以相宜地品飲「十四代」作品的好地方。但鮮有人知道,「串駒」裡高檔酒的銘柄可真不少,而有能力提供「十四代」作品之多,更是其他居酒屋不能相比的,原因正是因為大林禎先生。當時只屬山形縣地酒的「十四代」新品,最後能成功推銷出各縣,為人所熟悉,大林先生也出了不少努力。
高木酒造已有400餘年歷史,但十四代的歷史並不算久,十四代出世之前,高木酒造也並非一座無名小酒廠,高木家舊時的當家酒款「朝日鷹」便是一款頗具名聲的好酒。 於90年代,日本的泡沫經濟爆破,高木酒造也進入衰落期。高木顕統先生開始接捧打理高木酒造,在當時的杜氏退休後,高木酒造無力再聘請新的釀酒師。面對無人主持釀酒的窘境,高木先生決定潛心研究釀酒技術,在經營酒廠的同時兼任釀酒師。在以「淡麗辛口」(輕盈、米香濃郁)風格為主的新潟酒盛行之時,高木卻銳意生產果香充沛,口感圓潤豐滿的大吟釀清酒,以創(chuàng)新的思維釀制出新系列,並取名「十四代」,(因為他的父親,即當任蔵主高木辰五郎先生,為家族的第十四代傳人,高木顕統先生便以此為里程碑的紀念。) 由於大林先生當時已經是清酒界的顯赫人物,所以高木顯統先生親自帶著這款新釀的酒,到「串駒本店」給大林先生品嚐及尋求他的意見。
大林先生試過這款酒以後,對它的品質和口味評價極高,並認定這款酒定會廣受歡迎。 除此之外,大林先生也積極地向酒界朋友推薦,以行動支持高木酒造。因此,「十四代」受到電視和雜誌的爭相報導,迅速躍升為清酒業(yè)界的話題新星。 (雖然當時市場流行淡麗派的清酒,但也許消費者已開始厭倦市場上不斷重複相同的味道了。)
那時,大林先生正好跟「十四代」碰上。 大林太太憶述,當年大林先生肯定這絕對將會是清酒界新世代的代表性銘柄,所以經常給其他人介紹這銘柄,而「十四代」往後的成功,現正已經是大家熟知歷史了。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高木酒造的產品被抄賣得如何火熱,甚或大林先生的不幸離世,高木對串駒的供貨量也從來不缺,也許這印證了大林先生的眼光及日本傳統社會那感恩確幸的心。
酒仙英雄 此外,不僅是大塚區(qū)的居酒屋同業(yè),大林先生也一直努力地支持著整個清酒業(yè)界。假如有酒造當年釀造的酒不甚理想,他也會像往年一樣進貨。不計盈虧,總希望幫助酒造和蔵人們渡過難關。 東京居酒屋和酒販店的前輩們憶述,大林禎先生認為,居酒屋的料理跟酒還不錯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跟誰在一起喝。所以他很重視客人的心情和店內的氣氛,只要店員都懂得關注這些環(huán)節(jié),就算是小店,也自然會吸引到客人。而如果沒有大林先生,清酒業(yè)界不會有現在的發(fā)展。所以,當時個個也稱呼大林先生為「酒仙英雄」。
所以,他的侍酒之道,到今天也被承傳下來,串駒的店員在待酒時也會為客人簡單介紹所點酒品的資訊,碰到有興趣深入了解的,他們甚至會為您說說釀酒師的逸事和酒的釀造環(huán)境,或把酒的味道特色傳達給客人。 時至今日,我每次到訪,仍然看見 大林雪江 女士管理著「串駒本店」大大小小的事務,繁忙中不見慌亂、從容間透發(fā)絲絲貴氣,永遠梳理燙貼的在店裏打點。她當中的堅持,可以印證不管是那個行業(yè),成功總沒有僥倖。
也許每個行業(yè)也需要一些英雄、人物,令業(yè)界備受矚目、迎難發(fā)展、創(chuàng)出新天。這樣的人物,我有幸,曾在「串駒本店」碰到了!
|
|
來自: Tiffany_Yau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