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八寶鐵頭功,又名羅漢鐵頭功。功深者頭可撞斷石碑,將鐵棍擊彎而頭顱絲毫不損。 一、童子拜佛 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腳尖稍里扣,足趾抓地,雙手由體側(cè)上舉至頭項上方后即下落于胸前,雙手掌并攏合十,指尖高與下頦骨平齊,口眼微閉,舌頭輕舐上腭。意守臍下丹田處1~3分鐘,隨即開始調(diào)息,用順呼吸法,鼻呼鼻吸,先呼后吸。吸氣時腹部自然凸起,收提睪丸和肛門。呼氣時則稍收腹,同時松肛和睪丸。吸氣時要均勻緩慢,同時意想天上日月星之精華從頭頂百會穴及雙手勞宮穴源源不斷地注入丹田處,待氣剛吸滿,口腔喉頭配合,像吞咽食物一樣吞入一口氣,用意將氣持續(xù)引入下腹,使下腹部更加充實飽滿。在吸氣的同時,雙掌以拇指為圓心,隨吸氣動作分別緩慢地向左右方向同時各轉(zhuǎn)動90度。呼氣時,舌尖放平,雙掌隨呼氣動作緩慢并攏合十。如此反復(fù)練習(xí),每次練功時間不能少于30分鐘。 二、金剛舉鼎 兩腿屈膝下蹲成騎馬樁,足趾抓地,如樹生根,雙目怒視前方,舌尖緊舐上腭,雙手抱拳于兩側(cè)腰際,拳心向上。采用逆式呼吸法,鼻吸口呼。吸氣時胸部自然挺起,腹部內(nèi)收,同時雙拳變掌,掌心相對,指尖朝上,然后將全身之氣力集中于雙手,雙手如負千斤重物,由兩側(cè)腰際緩慢向頭頂上方托舉,同時意領(lǐng)丹田之氣上達于頭頂百會穴,兩眼隨雙手上瞪。雙手上舉至頭頂上方后,即緩慢下落,同時呼氣。呼氣時,舌尖放平,并將氣從口向外猛噴而出。噴氣畢,全身放松,但頭部項舉千斤重物之意不可放松。此式共作49次。 三、羅漢抱肚 身正直,雙腳橫開與肩同寬,雙手抱拳于兩側(cè)腰際,拳心向上,舌尖緊舐上腭,兩眼怒視前方。采用逆式呼吸,鼻吸口呼。先用嘴盡量呼出一大口氣,然后以鼻吸氣,收腹,提睪,氣力上頂百會。在吸氣的同時,兩手猛然上提至雙側(cè)耳旁,拳心向后,拳眼分向左右,雙足尖踮起,然后身體迅速下蹲成騎馬樁,雙拳變掌向下撞擊小腹丹田處,同時“嘿”地發(fā)喊噴氣,緊縮肛門,氣從神闕迸發(fā)而出,并鼓腹抵抗雙掌的擊打。先從丹田處開始排打,然后逐漸向四周擴展排打至全腹,1月之后即以掌側(cè)換為拳面排打,最后易為以拳輪排打,直至以拳猛力擊打腹部的任何部位均無疼痛感時,則改為用木棍排打。 四、金童擊鼓 身正直,兩腳橫開與肩同寬,雙足尖稍里扣,十趾抓地如樹生根,兩眼平視,舌尖緊舐上腭。左手叉于左腰際上,右手持木板(或棍)一條。采用順式呼吸,鼻吸口呼。先吸氣,以意領(lǐng)丹田之氣上達頭頂百會穴后,右手持木板(或棍)由輕至重地拍打頭頂部,同時呼氣并發(fā)“嘿”聲。每次拍打至頭頂部出現(xiàn)熱、脹、麻感時為宜。 五、金剛撞鐘 練功前先取四方形紗紙一張(約50×50cm),固定在與練功者頸部平齊之墻上。練功時,身直立,兩手叉腰。將丹田之氣運至頭頂部后,練功者分別以自己頭頂部、額部、后枕部以及頭部兩側(cè)等部位,由輕至重地撞擊墻上紗紙中央。此式的練功次數(shù)及時間不拘,以每日能將紗紙撞擊至破爛穿孔為度。次日練功時再另換新的紗紙。 練功時要持續(xù)意想有千斤重物壓于頭頂上,可以加強意守頭頂百會穴,促使習(xí)者早日收到意領(lǐng)內(nèi)氣上達頭部的功效。練童子拜佛時,要求用意不用力;練金剛舉鼎、羅漢抱肚、金童擊鼓、金剛撞鐘時則要求努力用勁,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勁到勢到。 |
|
來自: 慈悲誠意 > 《武術(shù)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