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惟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民眾饑不飽食,是因為管理者稅收過多過高,造成的民眾生存的艱難;民眾之所以難以自理,是因為管理者人為造事,所以難于管理;民眾所以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是因為管理者過于追求奢侈的生活,使民眾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所以只有不以自身生活為重、為榮,不造事擾民的管理者比那些自以為是,自以為高貴 的管理者聰明的太多啦。 官為舟,民為水;民為邦本,食為民天。國無民國無人輔,民無食民無以為生。古之道理人人懂得,所以說:大道就在生活之中。管理者自以為是,不能夠體恤百姓,為追求自己的功名及滿足自己奢侈的物質生活,巧立名目施行過多的苛捐雜稅、章程條例、法規(guī)刑罰,使民每日處于應對直到無以應對、無可奈何的程度,于是民眾就會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當民眾不滿統(tǒng)治者的行為而將生死置之度外、產(chǎn)生抗亂之心時,統(tǒng)治者要想治理好其基業(yè),實在是太難了。所以賢明的統(tǒng)治者體恤民情,以民眾滿足生活為己任;無為而治,以民眾生活自由幸福為宗旨;不滋事擾民,不追求個人的物質享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行為比之那些自以為是,只為滿足個人私欲,自認高貴,貪圖個人享樂的人高明的多呀。 萬事萬物都由道生。治國此理,治理其他一切也都是這個道理。所有的統(tǒng)治者、管理者都要在自己的管理范圍行使‘仁慈’的管理方法,讓所有被管理者處于衣食無憂、自由、安定、寧靜的生活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基業(yè)安穩(wěn)牢固。就養(yǎng)生而言:心為身之君主,心無妄念,五臟六腑安之又安,血脈暢通,身體康健。反之,心有雜念,五臟六腑欲念肆起,勾心斗角,必導致河車運轉不暢,經(jīng)絡血脈郁堵為常,從此周身就不得安寧。 |
|
來自: 如冰釋水 > 《道德經(jīng)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