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春傷秋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墨客繞不過去的一道坎,露水和落在草上的春雨,也往往都是借景抒情的唯美意象。而無論夏春秋冬,但凡遍地冷露,露水盈盈,都會勾起詩人們的無限詩情。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zhuǎn),一氣呵成。懷鄉(xiāng)思親之情凄楚哀感,濃重悲涼。 《池上》 【唐】白居易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涼風習習,晨露清冷,蘭花凋零,荷葉雖殘破依然帶綠的寥落景象,正在無聲地訴說著寒露的到來。酒意初醒,如果這是真的,天地之間的變化真讓人如夢初醒。 《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宋】柳永 望處雨收云斷, 憑欄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輕、萍花漸老, 月露冷、梧葉飄黃。 遺情傷。 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灑會, 幾孤風月,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信, 指暮天、空識歸航。 黯相望。 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秋景蕭疏,花老,梧葉黃,煙水茫茫,故人不見,悲秋傷離之感充盈心頭;斜陽已盡,無人與我立黃昏,用孤雁哀鳴,來襯托自己的 羈旅之苦和孤獨悵惘,可謂妙合無垠,聲情凄婉。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桂花怡人,絲絲寒意,望月興嘆,展現(xiàn)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梧桐是雨天黃昏的哀惋凄迷,是秋天的蕭瑟清冷,是月色寒風里的惆悵。但此時此刻凄美的不只是一層秋雨一層涼,更是詩人因與朋友聚散無常的哀怨與悲涼。 《野有蔓草》 詩經(jīng)·國風·鄭風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田野郊外,草蔓露濃。一對青年男女不期而遇,情長意濃,自然結(jié)合,表現(xiàn)出內(nèi)心的無限喜悅。 《齋心》 【唐】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朦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 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朝飲花露,夜臥松下”字字都在表達著詩人舉世皆濁,唯我獨清的孤高自足于風霜之際的人生境界。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後應(yīng)不復(fù)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雖然描寫的是在秋風瑟瑟的空樓中,衣著單薄的妙齡少婦幻想著如意郎君能來陪伴她共度歡顏。實則是詩人借女子的閨怨表達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的壯志難酬。 《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唐】韓翃 城中金絡(luò)騎,出餞沈東陽。 九月寒露白,六關(guān)秋草黃。 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草黃葉落,冷露蒼茫,秋天本就是充滿著衰敗與凋零之感。而今詩人卻要在此情此景之下送別友人,天涯路遠,濃濃的不舍也只能化在烈酒中,道一聲珍重,來日再相逢。 《秋日望西陽》 【唐】劉滄 古木蒼苔墜幾層,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黃河水,銅雀臺西武帝陵。 風入蒹葭秋色動,雨余楊柳暮煙凝。 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 古木蒼臺,蒹葭風動,楊柳暮煙的秋日蕭瑟是詩人年華已逝的寫照;露濕野花,露重壓枝,更是詩人年老方得志,卻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愁苦郁悶的象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