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今天就是我們今年的冬至節(jié)氣了,這一天可不是普通的一天,古人對冬至是非常重視的!它被當作一個很大的節(jié)日而存在,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比藗冋J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 從漢代以來,每次冬至朝廷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熱鬧程度不亞于過年。 而對于愛好愛生的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冬至是養(yǎng)生的大好時機,可以說是一年中最最重要的養(yǎng)生節(jié)日!為什么這么說呢?下面我們慢慢討論! 古語有云:“冬至陰極一陽生,艾灸任脈正當時!”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冬至是陰陽轉折的時期,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這就是“陰極而生陽”。 《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币馑际钦f,從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陽氣漸升,陰氣漸降—— 正符合艾灸升陽、驅寒的屬性,所以冬至到立春這45天,是艾灸者最最重要的養(yǎng)生時期!冬至這一天,也是一年中最最重要的養(yǎng)生節(jié)日! 正所謂萬病皆損于陽氣,而冬至初生的陽氣顯得很是寶貴,需得以艾灸而鎖陽氣! 冬至及冬至過后,最適合艾灸以驅寒補陽。尤其體寒的女性更適合艾灸,不僅能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理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等婦科,還能排毒養(yǎng)顏,改善寒性體質(zhì)。 經(jīng)常會有灸友問什么時候時候艾灸,我會說,節(jié)令之時就很適合艾灸!因為節(jié)令之時天地之氣震蕩,需艾灸以穩(wěn)固人體陰陽平衡,陽虛則補陽,陰虛則滋陰。 比如冬至這一節(jié)氣,天氣冷到極時,陽氣開始上升,此時艾灸可補充陽氣,增加人體免疫力,隨自然界陽氣的提升,天人合一,起到強身健體的功能。 這個時候特別適合艾灸任脈,因為任脈為陰經(jīng)之海,正好對應冬至【陰極生陽】的天地變化,妙用有兩個:一個是可以滋陰促進生陽,再一個是可以祛除陰中之寒,尤其是適合體寒女性,及反復感冒、平素虛弱多病而體質(zhì)偏寒者艾灸,可獲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是幾個比較適合冬至艾灸的任脈穴位: 防霧霾,前天介紹過,這里就不加贅述了,它是人體氣機出入的通道,防治呼吸道疾病首選穴位! 中脘是胃之募穴,具有和胃利濕的作用;本穴又是“八會穴”之一,即“腑會中脘”,是治療脾胃疾病最常用穴之一。如果你的中脘有壓痛感,而且還有反酸的現(xiàn)象,那可能就是脾胃功能有一定的問題。 中脘在胃的中部,占據(jù)了胃的主體部分,因此對于脾胃疾病的治療效果是最好的。所以理所當然地成為脾胃病的常用穴。 刺激中脘穴之后,胃的蠕動會增強,表現(xiàn)為幽門開放,胃下緣輕度升高。而且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使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增強。胃調(diào)好了,春節(jié)才能吃好喝好。 神闕穴是最適合艾灸的穴位,它的耐熱性非常好,可以承受更多的熱量。當我們艾灸神闕穴時,可將初生之陽堅固在體內(nèi),慢慢生發(fā)生長,為體所用。 神闕位置在臍窩正中,該穴位于人體的腹中部,臍中央。神闕穴的位置就是肚臍,而肚臍位于人體“黃金分割點”上,是調(diào)整人體功能最佳作用點。 神闕是氣和,氣舍,氣具之穴。神闕是任脈在此會和,此穴為任脈上部經(jīng)脈氣血的重要來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溝通上下之功效。 神闕穴還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沖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接人體先天與后天之養(yǎng)生要穴。歌曰:“常灸神闕穴,萬病自會滅?!?/span> 而且灸神闕還可以治療胃腸疾病,婦科疾病,生殖系統(tǒng)和泌尿系統(tǒng)的疾病,所以陽虛體質(zhì)灸神闕可以很快得到改善。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小腸之氣結聚此穴并經(jīng)此穴輸轉至皮部。它為先天之氣海,是養(yǎng)生吐納吸氣凝神的地方。古人稱為人身元陰元陽交關之處;老子稱之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關元穴位于神闕下三寸,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等作用。凡元氣虧損均可艾灸此穴,并有很好療效?,F(xiàn)代研究證實,艾灸關元穴還可以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從而達到強身固體作用。 關元穴有十大妙用! 1、強壯穴:作為保健強身長壽穴,用灸法。 2、 診生死:用指頭按穴,如果指下感到無力空空,離手時,穴凹無彈力,胸下堅硬如石頭,大限已到,活不久。 3、助孕:子宮虛寒不孕者,要常灸此穴。 4、補腎虛:臍下腎間之氣藏于此穴。腎虛而腰酸或陽痿者,用灸法。 5、治痛經(jīng):冰品引發(fā)的痛經(jīng),熱敷或灸此穴。 6、治虛喘:喘哮發(fā)作面色蒼白,用灸法,特效。 7、治小腸病:因為小腸募穴,所以治小腸各種疾病。 8、治糖尿?。簭娔I可緩解糖尿病并發(fā)癥,需配合足三里、三陰交穴。 9、治排尿不順:灸后尿排順,也可以用拍法,五指并攏空拍,一次連續(xù)拍108下效果最好。 10、治各種血癥:本穴為血液循環(huán)的強壯刺激點,又為先天氣海,元陰元陽在此交會,虛癥用灸,平時多揉按拍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 以上穴位艾灸方法:手持艾條懸灸或者艾灸盒灸,天突穴艾灸15-20分鐘,其它每穴艾灸30-40分鐘。 餃子也叫做:祛寒嬌耳湯 冬至吃餃子是一種習俗,是一種形式感,更是一種緬懷,因為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是為了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yī)?!睎|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yī)。后毅然辭官回鄉(xiāng),為鄉(xiāng)鄰治病。其返鄉(xiāng)之時,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兩岸鄉(xiāng)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y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yī)治凍瘡。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體內(nèi)寒氣散去,兩耳發(fā)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
|
來自: 培訓班背包 > 《針灸 刮痧 撥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