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曼哈頓的街道命名是采取坐標(biāo)方式,南北為大道(Avenue),東西為街(Street),大道的編號1到12,街的編號最大是242,也有一些是不編號有名稱的。以紐約最著名的第五大道(Fifth Avenue)為界,將曼哈頓分為東區(qū)和西區(qū)。北部是“上城”,第59街以北;南部是“下城”,第23街以南;23街和59街中間的部分稱作“中城”(midtown)。
我們從49街步行到59街,到中央公園動(dòng)物園門口返回,在第五大道的馬路兩邊做了一個(gè)店鋪徒步游,走的就是中城。 起點(diǎn)和終點(diǎn)都是49街的洛克菲勒中心,由于颶風(fēng)影響烏云壓城,洛克菲勒中心的登頂取消,于是第五大道的第一站便是正在開始做禮拜的圣巴特里爵主教座堂(St. Patrick's Cathedral)。
據(jù)資料記載,圣巴特里爵主教座堂是一座新哥德式天主教教堂,是天主教紐約總教區(qū)的主教座堂以及本堂區(qū)圣堂,能容納2,200人,位于曼哈頓中城50街和51街之間的第五大道東側(cè),面對洛克菲勒中心。座堂最早始建于1810年,1868年重建,1878年完工。1927—1931年座堂大修 。1976年12月8日,主教座堂被列為國家歷史地標(biāo)。主教座堂在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評選的150座美國最喜愛建筑中排名第11位。
圣巴特里爵主教座堂的位置
尖頂高100米,在曼哈頓的摩天大樓群里很不起眼,與歐洲教堂那種高聳入云的景觀完全不一樣。 教堂里正在準(zhǔn)備開始做禮拜我們繞著教堂座椅的外側(cè)走一圈,觀賞拼合成完整壁畫的彩色玻璃窗。 歐洲教堂的古老彩色玻璃是一塊玻璃一幅小畫,這里的一塊玻璃是整幅大畫的一部分,拼合成一幅大畫。資料介紹是由沙特爾、伯明罕和波士頓的藝術(shù)家制作的。 各位圣人的祭壇,資料說有蒂芙尼珠寶公司的作品。后面的小禮拜堂 紅衣主教們在后臺準(zhǔn)備 排著隊(duì)走上臺 我們繞回前面,能看見祭壇前的紅衣主教。禮拜儀式開始,兩側(cè)一排排的大型液晶屏轉(zhuǎn)播前面的圣歌,很好聽,忙著錄像,卻忘了拍幾張照片。現(xiàn)在視頻放不上來,只好從錄像里剪輯兩幅。
這種場面,適合錄像而不太適合拍照,這位女士的天籟之音可惜在博客中無法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