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羅氏南遷路線考
羅國為楚所滅,已入戰(zhàn)國,為楚所迫,一徙枝江,二徙長沙。三遷豫章,已入漢世。生息繁茂,且已分宗,因國滅于楚,子孫失封,分散于江漢之間,或在襄潭,故不只有豫章之盛也,然襄潭支宗,分布西鄂,豫章支宗則向南遷。地理環(huán)境較優(yōu),子孫尤盛,為南遷之源。茲分述下。
一、羅凌甫一遷于枝江(前366年)
羅國遷國記載見《羅氏世本序》,云:“周桓王二十年,楚以伐絞之后,分師涉于彭、羅,欲伐之,……明年,楚屈瑕帥師伐羅?!_逐襲擊瑕師,敗之荒谷”是歲,羅自宜城徙國枝江,避楚難也?!奔粗复舜芜w國而言。
按《左傳》,桓公亦記此事,即魯桓公十三年前(699),楚莊王假道以伐勛、絞二國戰(zhàn)于蒲騷,勝之,羅算楚兵,楚子遂虎視漢東。因是有并吞之意,使屈瑕,斗廉領(lǐng)兵伐羅,屈瑕狃于蒲騷之役,持勇自用,輕視羅為小國,兵渡鄢水,行列不整,且不設(shè)備,于是羅師郭伯嘉與班公商議,會南蠻人盧戎國之軍于鄢水,合兵攻擊,遂大敗楚師,屈瑕羞歸楚國,奔至荒谷林中,自縊而死。原文云:“桓公十二年,伐絞之役,楚師分涉于彭。羅人欲伐之,使伯嘉諜之,三巡,數(shù)亡?;腹?,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及鄢,亂次以濟。遂無次,且不設(shè)備。及羅,羅與盧戎兩軍之,大敗之。莫敖縊于荒谷,群帥囚于冶侖以聽刑?!笨膳c《羅氏世本序》相比較。知“世本序”謂“是歲,羅自宜城徙國枝江,未為《左傳》所記。
楚報荒谷之恥,是載于《羅國一世始祖鄶公世系》(見《江西羅氏大成譜》)24世萬通公時,云:“定王己巳年(前592),楚報荒谷之恥,滅其國。公遂出亡下邑,避隱襄陽黃龍洞金瓜圩,山林草野居焉?!谑疑⑻?,長子蒼噩失國,逃鄙西,合家一十九口,被楚所殺……蒼噩次子,隨父隱金瓜圩……27世利達逃散川上……28世世正隱衡川鐵爐門……29世學(xué)……隱逸山林,茅屋蓬戶”。30世羅程政時期,周弱秦強,即已進入戰(zhàn)國時期,有才,但隱居楚南鴻洞。今地名羅鴻洞。子凌甫,顯王時(前334一前321年)佐秦,封益伯侯,即《左傳》稱:“周末徙枝江”。修《家乘》,即分《羅氏歷史文物匯篇》中的羅乘《凌甫公初輯族譜序》。(該序疑后人改過)
羅凌甫事?lián)顿?、羅、傅聯(lián)宗大族譜》載稱:“恨羅國被楚所滅,計能滅楚者秦也,故事于秦,至周顯王三年(前366),秦奉獻公爵于上卿,封隴西地為公采邑,公不受,懇秦助兵復(fù)國,自楚滅羅至此二百三十年,始克恢復(fù)故物,后見羅國在宜城山中偏僻,乃遷于南郡枝江,今荊南道枝江縣有羅國之故址?!?
而另一說則認(rèn)為遷枝江在楚文王時,《漢書》注長沙國應(yīng)劭曰:“楚文王徙羅子自枝江居此?!奔催w楚文王時已有遷枝江之事。故凌甫復(fù)國時,枝江已有羅國故址可依。
按1998年修訂《大埔羅氏族譜》中《羅氏世系溯源及播遷概況》一文,亦主此說,該文記稱:“楚武王強迫羅人從宜川城遷往丹陽附近之枝江,為楚國修筑新都丹陽城廓;未幾楚文王復(fù)丹陽遷都郢,離羅遺民住地枝江較近,……復(fù)迫彼等遷至汨羅,稱長沙國。”此說似由應(yīng)劭之說伸引而成。
后,三世守隴(以羅匡正為第一代計,守隴為33代,凌甫孫)即率家屬28人,由枝江遷長沙,《羅姓始祖凌甫公自周以來歷代譜系》云:“慎靚王元年(前320),辛丑,領(lǐng)家屬二十八口,由枝江再遷長沙,聞長沙府湘陰縣東北六十里,亦有羅國城遺跡。殆遷而再遷者歟,今人相傳羅姓望出長沙者,此也?!撕箝L房茂峻承襲“羅候”至秦始皇二十六年統(tǒng)一天下,廢封建而為郡縣,國乃亡?!?
該“譜系”記凌甫公六世羅科屏“仕秦卑都守,歷宮御史中丞,七世長孫羅廷榮“仕四川成都太守,轉(zhuǎn)拜御史中丞(始皇九年,前238),八世長孫復(fù)任“二世胡亥間,升光祿大夫,官至參軍,轉(zhuǎn)拜進爵舍人?!本攀谰S翰秦二世“職掌九卿,曰號九卿公。”十世君用“仕常德府武陵縣令(秦末)……生三子:珍、珠、玨?!闭渲?,徙居衡州府,珠之后徙居豫章,玨之后未詳,女一日娘。即后代均襲凌甫公地位而成望族。
長沙羅氏由十一世羅珠遷江西而分支。且羅珠一系子孫昌盛,而留長沙一系,世稱“襄潭”即襄州及潭州,多分布于湖北、湖南,而南下一支東入江西,即為入粵之源。故“襄潭”一支,據(jù)佚名《羅氏世譜序》云:“至周莊王八年(前689),楚文王貲亦徙丹陽,都枝江,號曰丹陽。于是羅又去枝江,徙于長沙之湘陰,東北六十里有羅故城,其水日羅汭,今楚人謂之汨羅江,故子孫從其國名為氏?!敝敝翝h初立長沙國,仍存羅縣,可見長沙有羅國歷史較長,或凌甫遷枝江時,長沙已有楚文王遷羅子立國于長沙也。
長沙一支按《羅氏世本序》云:“其在襄潭,有羅懷為漢梁王相,后有蒙,仕蜀至廣漢太守,蒙后有憲,當(dāng)晉時,以守巴東有功,封西鄂候?!睎|出一支,入豫章,為入粵一系之祖。
按《羅族考源》以祝融為一世祖計,則匡正立羅國已為61世,凌甫復(fù)國南遷枝江為91世.孫守隴徙居長沙為93世,由長沙分豫章為羅珠。第101世,入漢代了。
如以黃帝為第一世(如《賴、羅、傅聯(lián)宗大族譜》、《廣東豫章書院志》等),則至羅匡正之羅國為65世。至凌甫復(fù)國枝江為95世,至守隴遷長沙為97世,至珠遷豫章為105世。
三、羅珠三遷由長沙至南昌(豫章)(前192年)
《江西羅氏大成譜》載《分遷豫章郡第一世》文稱:“始祖羅公,諱珠……君用公次子,鄶公(匡正)41世孫,原籍湖廣長沙府、瀏陽縣,東鄉(xiāng)、純江人?!奔从砷L沙羅君用分出的次子。但《譜系溯源》稱:
“公為武陵縣令君用之遺孤。”君用有三子,和子珍,后代遷衡州府,仍以隴西郡;珠之后,徙居豫章西山,后分豫州郡;玨為三子,后代不詳(按大成譜)。但按《大族譜》則珠為“羅氏公譜”中“第40世,天朝公,直翰林學(xué)士,生子珠?!?
又云:“第41世祖珠,字靈知,號還謨,別號懷漢,高祖時為治粟內(nèi)史,奉口鎮(zhèn)守楚北九江郡?;莸蹠r,官大司農(nóng)令,并相國大夫,奉命遂代武將灌嬰,帶兵三千,來江右繼筑新城,環(huán)十里,辟六門,告成。國助寶鈔五千貫,糧田二千頃。由長沙遷豫章西山,居豫章溝?!?
《廣東羅氏豫章書院志》中,更述“治粟內(nèi)史至惠帝改稱“大司農(nóng)”,《羅族考源》更記“珠生六子?!薄督髁_氏大成譜》記《分遷豫章郡第一世》中更述及“因剛直不容于朝及后出守豫章溝時,蔓植松柏,以示已節(jié),也傳今羅漢柏、羅漢松,即公遺名……明萬歷間,南昌縣柏林,置祭田一百卅八號,屋二所,柴山一處,以及因地數(shù)段,俱坐落槽坊。其槽坊均系子孫耕種。立戶名羅柏宗戶,完稅納條兌,除完兌外,余祖仍還柏林宗祠……生子六:居厚、宣禮、子成、知正、祗德、成通,俱傅祖妣所生也?!?
又云:“一漢高祖時,穎陰侯灌嬰定九江郡,始筑省城十里許,辟六門。至惠帝三年(前192年),大農(nóng)來守是邦,始畢其功。郡人張文獻德之,祀于北山下?!?
又云:“一世傳羅為豫章,蓋祖懷漢(珠字)于漢時居豫章溝,因筑城之功未畢,公偕郡人張文獻、妹婿石固,繼其功,無民勞怨,恪守城廓,遂家其地,手植豫章樹(今樟樹)①于庭前,戊午七年(前183),避諸呂亂,隱于紅崖,景帝二年,薨其地,丁亥三年(按景帝二年為前公元155年,三年為前154年)吳王反,景帝命太尉周亞夫滅之。亞夫請建置,以九江郡有新城,系灌嬰公之所封,大司農(nóng)珠公所筑,因大農(nóng)植有豫章,隸十八邑,請定為郡。”
按漢高祖即帝位前即命灌嬰渡江掠吳地。《漢書.灌嬰傳》:
“渡江,破吳郡長吳下,得定吳、豫章,會稽郡,還定淮北?!碑?dāng)時江南郡地?zé)o城,故灌嬰下江南時,即擇南昌地建城,為平一說豫樹與樟樹不同吳越之地的依據(jù),未成北歸。羅珠復(fù)筑,南昌負(fù)江(贛江)臨湖(鄱陽),南朝雷次宗已說:“咽握荊淮,翼蔽吳越”,唐王勃亦說:“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縣定南昌即此意,為漢豫章郡首縣。故名灌嬰城或灌城,地即今南昌城東南面,地方志載有十里八十四步周長,六門(南門、松陽、西為卑門、昌門、東北為東門、北門),考古證據(jù)為高大夯筑土城。地今稱湖坊鄉(xiāng),故羅珠史跡可信,宋蘇軾有傳,珠亦有留《誡子孫訓(xùn)》。司馬光有“像贊”。
羅珠六子:居厚官集賢院景靈宮大學(xué)士,轉(zhuǎn)太尉,為用兵丞相,蔭襲大司農(nóng);次宣禮,詔書臺宗正殿大學(xué)士,授中書令;三子成為集賢院大學(xué)士;四知正,官同上,五祗德同上,濠州路官政,(據(jù)《羅氏大族譜》)故后世有說為官者多宗豫章,即因羅珠世代為官,又有六子,故子孫昌盛,為官分散四方。為豫章一支獨秀原因,清廣東羅氏族譜亦因名為《廣東羅氏豫章書院志》,即可為證。
計南昌一脈分派按外省族譜已知有下列各支。分支遍我國東南各省。大致如下:
1.由南昌北支入安徽(安慶一合肥一宿縣入山東曲阜一濟南)。
2.東北支:南昌一武漢一信陽一許昌一安陽一石家莊一保定一北京。
3.東北支:南昌一上饒一玉山一杭山一紹興。
4.東南支:南昌一臨川一寧化一連城一福州,中途由寧化分支沿汀江由上杭一永定一大埔一興寧。
5.南支:(1)永豐——吉安——贛縣 贛州——南雄
(2)臨川——南城——廣昌
從上可見入南雄是由南昌分兩支南下,一由永豐南下,一由臨川分派南下,同匯贛州,再過嶺入粵之南雄。
但如詳細(xì)分析則更復(fù)雜,即入粵之先,還有曲折的遷徙過程,如入粵前先遷河南省許昌,再直行入粵的。有先入福建寧化,再此南入粵的,還有由贛縣東北入寧化,再南入粵的等等?,F(xiàn)只談由南昌入南雄一支情況。
四、羅景顯四遷由南昌遷河南祥符縣(566年)
羅珠子孫在南昌立業(yè)后,各代子孫,不停地外遷各省,因為官者多,故每外遷遠地。如15世(羅凌甫為一世計起)羅誠任廣西諫議大夫(《廣西省志》)、18世羅葉鎮(zhèn)守郁林,20世羅季實子孫遷居山東,時入晉初,29世羅智友任福建延平府學(xué)政等等。至30世羅誠中(即羅誠忠)任江西建昌府軍參政、中散大夫,時入梁世。33世羅元朗,陳時遷山東濟陽府,歷城縣居焉。34世,為唐河南陜州道行軍總營,死葬長安,名世推,字士信。子羅通,名志為,字照,因避難改為通,世傳“羅通掃北”即他??梢姎v代子孫分支甚廣。
其中30世羅誠忠一支,生三子,長景顯,次景哲,三景章。景顯因任何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47歲時,由南昌遷汴州河南祥符縣尚德里,時陳文帝天康一年丙戌。生萬賢、萬儒,(據(jù)《廣東羅氏豫章書院志》)初官時為33歲(固始縣)??梢娋帮@一家是定居河南省了。是為31世。子萬賢于梁大同二年(536)任開封府。茲將有關(guān)景顯世系比較列下。
1.按《廣東羅氏豫章書院志》中《羅姓始租凌甫公自周漢來歷代譜系》中所記。
以羅乘(凌甫)為始祖一世計:
羅誠中 30世 羅景顯 31世
羅景哲 31世
2.按《江西羅氏大成譜》中《分遷豫章郡第一世》中所載:
以羅珠為始祖一世計:
羅誠中 20世 羅景彥 21世
羅景哲 21世
3.按《羅氏考源》中以祝融為一世祖計:
羅誠忠 1 1 8世 羅子元 119世
4.按《羅氏大族譜》中所記。
以羅匡正為第一世祖計:
羅誠忠 58世 羅子元 59世
5.按《大埔羅氏族譜》(1998年修本)中:
以羅珠為一世計:
羅成中20世景顯 景朗 21世
景哲 景章
由32世萬賢歷梁、陳、隋至唐咸通四年(863)遷江西吉安前,凡十三世。情況如下:
32世羅萬賢,536年生,任開封府,生元佑、元杰。(梁代)
33世元佐,564年生,生世隆、世昌、世興三子。(陳代)
34世羅昌,606年生,子:志安、志泰(隋代)。
35世志安,625年生,子:環(huán)、瓊(唐代)。
36世環(huán),647年生,子:有學(xué)、有道、有德(唐)。
37世有道,680年生,子:恒(唐高宗)。
38世恒,701年生,子二:宏政、宏猷(唐)。
39世猷,723年生,子:紹剛。(唐)
40世紹剛,745年生,子:周匱。(唐)
41世周匱,767年生,子三:儀英、儀真、儀像(唐)。
42世儀英,788年生,子三:天推、天垂、天橋。(唐)
43天推,810年生,子:崧。(唐)
44世崧,831年生,子:寅。(唐)。
45世祖寅遷江西吉水縣。以上世系次序是凌甫一系計,即以凌甫為第一世算起。羅珠為十一世,(按《廣東羅氏豫章書院志》)
五、羅寅五遷由祥符里遷江西吉水縣(863年)
據(jù)《廣東羅氏豫章書院志》中《續(xù)源流考》文,羅氏45世羅寅,字寅菴,生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丁卯,唐憲宗咸通四年(863),癸未,由尚德里遷回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仙井鄉(xiāng),五年(864)甲申,十八歲,生子袍。
羅袍為46世(以凌甫為第一世計),字德稱。生于唐憲宗咸通五年(864),甲申,唐禧宗文德元年(888),戊申,二十五歲,官都御史參軍,輔夫政,兼左丞相。配九妻:蕭、呂、李、邱、黃、杜、劉、朱、吳氏。生十四子:仁通、羲通、禮通、智通、遠通、近通、應(yīng)通、達通、勝通、明通、中通、安通、漢通、臣通。
羅袍發(fā)跡后,掌握軍權(quán),即由吉水縣仙井鄉(xiāng)遷居撫州府,是為六遷。時為文德元年,即羅袍長大至25歲,即遷臨川,居吉水縣20幾年。
六、羅袍六遷由吉水縣遷撫州府(888年)
羅寅45世遷居吉水后,生下羅袍,袍長大后,25歲即官都御史參軍,即由吉水縣仙井鄉(xiāng)遷居撫州府、臨川縣、安寧里居。后再遷建昌府、南城縣、磁龜居住,終葬撫州府,宜黃縣、崇賢鄉(xiāng),十一都,黃坡、象山。
羅袍為凌甫46世孫。隨父居吉水只20年。
據(jù)《東莞槎滘羅氏族譜》,羅袍稱“羅抱”,謂:“抱公隱于江西撫州府臨川縣滕溪鄉(xiāng),娶九妻,生十四子?!奔礊橥穗[之策而遷居者。因亂世為官至不易也?!杜_山海晏羅氏家譜》云:“一世,彥懷翁(即彥環(huán)),承遠翁(即應(yīng)通)之子……翁之太祖西山翁(即羅寅)與其少子遷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定籍為豫章?!奔粗?7世羅寅偕羅抱由河南開封遷吉水縣事,亦為避禍之措施也。其后抱公再遷撫州府臨川縣也。
七、羅應(yīng)通七遷由臨川縣遷回祥符縣尚德里(925年)
《槎滘羅氏族譜》云:“抱公……生十四子,俱“通”字派,分居各省各府州縣,有孫彥環(huán)公,乃應(yīng)通公長子?!睉?yīng)通為羅袍第七子。
47世孫為羅袍七子應(yīng)通。應(yīng)通生于唐熙宗天佐二年(905)乙丑,后唐莊宗同光三年(925)乙酉,二十一歲,由江西臨川縣安寧里又迂回祥符縣尚德里,配王氏,生子:環(huán)、瑋、是為七遷。以作宦游。
遷回開封原因即以此時宋室將興,故不用南遷避禍,反而北遷以求發(fā)展,例如他的長子羅彥環(huán)即為一例,《槎滘羅氏族譜》云:“有孫彥環(huán)公乃應(yīng)通公長子,佐宋太祖開國功臣?!凹纯芍边w時為家族發(fā)展需要而進行的。
按彥環(huán)子孫為官者亦不少,如其子元祜(49世孫),即為一例,年少即加封為建國大將軍,詔封世襲錦衣衛(wèi)之職。
彥環(huán),一作彥懷或彥環(huán),疑皆一人,因所記事相同也,各譜抄錄時手文之誤。
八、羅彥環(huán)八遷由符祥上德里入南雄珠璣巷(960年)
按《廣東羅氏豫章書院志》云: “四八世,環(huán)祖,字彥環(huán)原名“環(huán)”,
(別譜有作環(huán)或環(huán)、懁),名威,號寶北,別字南莊,生于后晉高祖石敬堂帝天福元年(936年)丙申,至后漢帝劉成祐乾祐三年(950年),庚戌,十五歲。同趙匡胤、張光遠三人,同侍后周郭威,打爛御勾欄,踢死美女,后漢隱帝劉成祜訪捉不獲。后三人同侍后周郭威,世宗柴榮帝顯德元年(954年)甲寅,官御前校尉少卿。后因陳橋驛安寨,眾皆大變,彥威抽氣挺劍,厲聲不允者斬,高呼百官皆復(fù)。宋太祖匡胤登位,建隆元年(960年)庚申,官御前忠勇太尉翊郎。由河南尚德里,遷廣東南雄府保昌縣牛田坊珠璣巷沙水村。配趙、朱氏,公二十九歲,生元祜。七代羅貴,遷南方作始祖。”但《槎滘羅氏族譜》作乾德二年(964)甲子。
此條未說明南遷原因,幸而在《槎滘羅氏族譜》記稱“有故”。原文云:“應(yīng)兆……官至忠翊郎,授御前干辦,從太祖渡江討叛之后,于乾德二年甲子,有故,自祥符上德里徙于廣東南雄府始興縣牛田坊沙水村珠璣巷辟為居,時年已二十七,乃生先祖元祜父子,并力恢張?zhí)脴?gòu)?!边@里“有故”是指與丞相王薄等有隙,自行退隱南邊之意,但《臺山海晏羅氏家譜》所記略有不同,記為“于乾德二年,有故,遂隨翁(承遠)遷居南雄府……父子二人,創(chuàng)立堂構(gòu),辟土居焉?!奔凑f應(yīng)兆是同父一起遷居的。應(yīng)兆父為應(yīng)通長子,故同他歸隱之心一致的。應(yīng)兆順父意避居南疆,示不為國用,專心經(jīng)營家園也。
總之,羅氏自羅國亡滅開始,其族人南遷部分,歷八遷而入南雄珠璣巷者,得總結(jié)如下:
1.羅國滅于楚莊王后,子孫四散,前366年,羅凌甫復(fù)國枝江為一遷。
2.凌甫孫羅守隴遷家于長沙為二遷,時為前320年。
3.凌甫十一世孫羅珠由長沙遷南昌(豫章)于前192年為三遷。
4.凌甫三十世孫羅景顯由南昌遷河南祥符縣于566年為四遷。
5.凌甫四十五世孫羅寅由祥符縣上德里于863年遷吉水縣為五遷。
6.凌甫四十五世孫羅寅由吉水縣遷撫州臨川縣安寧里于888年為六遷。
7.凌甫四十七世孫羅應(yīng)通由臨川縣遷回祥符縣于925年,為七遷。
8.凌甫四十八世羅彥環(huán)(懷、環(huán))由祥符縣上德里于964年遷南雄珠璣巷為八遷。
(以上據(jù)《廣東羅氏豫章書院志》)
按應(yīng)兆據(jù)《康樂譜》云是本名寶兆,因舊譜紙爛字跡不明,錯抄成“應(yīng)”的?!堕断V》則說“原字寶兆,字應(yīng)北”。而以上所本皆多出自香港羅氏宗親會出版《豫章羅氏源流考》一書,但書中多錯字,故應(yīng)加注意?!犊禈纷V》云:“南雄始祖系寶兆,今廣東岡州葫底譜載應(yīng)兆者,乃年遠譜爛誤寫矣,通譜兆并為一也。”
第三章 世居(七代)珠璣巷之羅氏
一、梅嶺驛道與珠璣巷
珠璣巷是一條唐代以來的南北交通古驛上的一個小鎮(zhèn),這個小鎮(zhèn)起源于有一條寬而直的街道,長達1500米,寬近5米,現(xiàn)代是由卵石鋪砌成路面的大道,在南雄城北約9公里,并伸延入群山之中,通去梅嶺。古稱“梅關(guān)驛道”,為中原與廣州交通最主要的道路,筆者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梅嶺仍然是一條繁榮的商路,江西南下土特產(chǎn)和北運的洋雜貨,敵偽區(qū)和內(nèi)陸重要商品交流孔道,故很繁忙,擔(dān)夫一幫幫地挑貨過嶺,珠璣巷就是必經(jīng)之道。沿途還很熱鬧。如由珠璣巷北行即入山區(qū),距珠璣巷9公里處又有中站,即大余縣至南雄的中間宿站之意。古名梅鋗城,漢將梅鋗設(shè)關(guān)固守①,商道發(fā)展后,成為客商宿站,故名。其北即為小嶺,今鎮(zhèn)政府在此,有如沙水巡司與珠璣巷關(guān)系,一政一商,與珠璣巷同為三日圩,珠璣巷為三、六、九,小嶺圩為一、四、七,使商販能日日趕及,場貿(mào)易之故。街道也是河卵石砌路面大路,今稱梅嶺鎮(zhèn)。再上山路9公里,即到古關(guān)梅關(guān)。其嶺名大庾嶺。今公路只到梅關(guān),即轉(zhuǎn)向小梅關(guān)過嶺入大余。因上嶺太陡之故。
按梅鍋為番君別將,番君項羽封為衡山王,都邾(江夏),后又奪其地,改名番君,劉邦為帝,詔封長沙王,故梅鋗得地湞水?!缎抡Z·人語》云:“項羽封鋗為臺候,食臺以南諸邑……其后沛公……復(fù)封鋗為廣德十萬戶”《吳越春秋》亦記:“闔閭子孫避越嶺外,筑南武城,后楚滅越,越王子孫,避入始興?!泵峰伡丛酵踝訉O一支,《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地傳》云:“傳聞越王子孫在丹陽皋鄉(xiāng),更姓梅,梅里是也。”即指此支。臺嶺即梅嶺,已分演成公路邊的中站,和仍應(yīng)名梅鋗城(在北)的中站,和以宿站(唐代以后)為主的中站圩三部組成,筆者曾找漢跡二次,終不獲。但據(jù)《直隸南雄州志》(清道光)云:“周末越人徙此。”亦持此說。古代帶貨物過嶺,由大庾縣上嶺30里,下關(guān)至珠璣巷再走50里,正好一日腳程,故珠璣巷成為驛站。但一遇事阻,如大雨或起程時間不早,則每天黑過關(guān),交通不便,故必要有中站作為補充宿站,以利休息和補充過嶺工作。故雖名中站,實為小鎮(zhèn),人口千人以上。舊傳臺城實明建遞軍所址。
梅關(guān)故名“秦關(guān)”,即秦時開辟入粵新道一支。說唐張九齡開是修建此道,以利交通,不是新建,而是擴大修平,適應(yīng)當(dāng)時南北運轉(zhuǎn)量大的需要。稱梅關(guān)一說是因梅鋗建關(guān)于此得名,其實梅鎘建關(guān)是在中站梅鋗城處①,一名臺關(guān),以梅封臺得名。后人沿山廣種梅樹,故俗稱紅梅嶺。按秦軍南下,按《淮南子·人間訓(xùn)》為50萬,分五支,一支為即:“一軍守南野之界”。南野即南壄,說文:“野”即“壄”通“埜”,為漢代豫章郡末縣,埜為密林山地,可見當(dāng)日南埜縣是個山林邊區(qū),與今天光禿情況不同。此縣已入南雄盆地范圍,不以大庾為界了。故秦建南海郡,即要開新道通粵,《史記·兩粵傳》云:“南海辟遠,恐盜兵侵此,吾欲興兵絕新道……囂死,佗即移檄告橫浦、陽山、湟溪關(guān)?!边@里的“新道”據(jù)師古證日:“秦所開越道也?!边@些新開的通粵大道當(dāng)為入侵南越地的通路,必以上述三關(guān)為主要關(guān)隘,作為攻防重地,其中陽山關(guān)在連江上游陽山縣,湟溪關(guān)在湟溪,今連江入北江口處??梢娳w佗封的關(guān)口也是秦軍南下的新道。故漢武帝滅南越也走這二條新道的。橫浦關(guān)舊說在大庾嶺上,即今梅關(guān),近不少學(xué)者視為水關(guān),即沿峽谷口設(shè)關(guān)(見梁國昭等教授),故橫浦關(guān)在墨江入湞江處,并已有發(fā)現(xiàn)1000米。秦漢城址,北、西臨江、東南有濠溝為護,城內(nèi)有4米望臺,故樓船將軍于南雄盆地伐林造船,故一軍最早攻下番禺。而學(xué)者多謂其實橫浦關(guān)為湞江水系之源頭。墨江地處始興縣城,從清化上游北注湞江。即上說不當(dāng)。而今南雄凌江,亦有楊歷水之稱。在大庾山區(qū)公路亦通楊歷巖,皆傳說為漢武樓船將軍楊仆經(jīng)過之地。即指楊仆一軍以南雄盆地為聚軍集糧造船(樓船)南下?lián)c。故漢代南荃縣管轄至此。和漢桂陽轄下至曲江縣相鄰。湞江在始興南雄間即一片山地所隔,湞水一入南雄即豁然開朗,土地平曠,為粵北山區(qū)一天然盆地,歷來戰(zhàn)爭不到的避難良區(qū)。故名雄州(南漢名此),宋才稱南雄,以別于北方雄州同名也(971),故南雄置縣遲到唐代才建為湞昌縣的。而珠璣巷因早已為南北通途,故成巷早在唐代已出名,歷史已記?!缎抡Z.地語》:“珠璣巷得名始于唐張昌,昌之先,為南雄敬宗巷孝義門人(按此處屈翁用南雄敬宗巷是后人用語,唐時為湞昌縣(684),梁、陳為安遠,前至三國為始興縣地(263)),其始祖轍,生子興,七世同居,敬宗寶歷元年(825),朝聞其孝義,賜興珠璣絳環(huán)以旌之。避敬宗廟謚,因改所居為珠璣巷?!?
南雄一名據(jù)《輿地紀(jì)勝》:
“蓋以其控軛群蠻,襟令兩粵,杰峙于一隅”而得稱。的確,《方輿紀(jì)要》亦說:“州以雄名者,蓋控帶群蠻,總匯百越,嶺南氣息,仰此一州。”歷代大亂,少擾南雄,如吳征兵于越,越妻送夫,止于仁化夫溪,起陸30里,至于城口,趙佗建以防漢(筆者考察多次,古書所記為“城”,不確,只一城關(guān),有如梅關(guān),閉關(guān)路斷而已)。下汝城即有船可上長沙,故不接南雄;此處為丘陵谷地,無城,《新語》只說“筑城以壯橫浦?!焙影病度驶h志》亦只說:“城北尚存,勒‘古秦城’三字,1945年筆者所見,只一溫泉及城關(guān),并無住民的城廂可見,只有城門一座而已。至秦時,梅鍋經(jīng)營臺嶺,以保子孫(他是越后代),可見南雄為避禍之所;再至東漢馬援征交趾,動員湘桂、粵西兵力,不擾南雄;降至?xí)x代,盧循北上亦不擾南雄,晉代韶關(guān)不少晉墓磚刻文與廣州相類,表示為一和平安定商業(yè)興隆之地的吉祥語,計由三國建為始興(263),表示吳國開辟南疆之意,到梁、陳更名安遠縣和郡,表示六朝北人南遷,安置于此,由縣而立郡,即日趨重要了。入隋更改入南海郡轄地,表示經(jīng)濟開發(fā)。唐黃巢起義,亦由桂、湘,不擾南雄,北宋末,金人追隆祜太后至贛州,當(dāng)時估計過嶺避難仕人不少。如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紹興三年(1133)三月癸未年:“時中原士大夫避難者多在嶺南,上數(shù)詔有司給其廩祿?!钡o江府許中卻不給。說:“中言;”本路(廣南東、西路)諸州賦入微薄,諸禁案寄居官毋得居沿邊十三州郡,見寓者,皆徙之,仍毋給其祿?!笨梢娔闲鬯螘r仍為仕人避難之區(qū)。
但是由于唐開嶺道,又成南北交通要途,故珠璣巷由村成鎮(zhèn),如唐代仍稱敬宗里,入宋即設(shè)沙水驛(1208—1224)。商戶達1000家以上,今成珠璣鎮(zhèn)所在。建治于沙水圩。境內(nèi)如牛田坊即有58村之多。今天全鎮(zhèn)人口達3.2萬,面積為179平方公里。珠璣古巷已成省游覽點,建設(shè)一新。文化淀積又可見于珠璣話的形成。唐開嶺道是在開元四年(716),相張九齡《開鑿大庾嶺路序》云:“先天二載,龍集癸丑,我皇帝御宇之明年也。理內(nèi)及外,窮幽極遠,日月普燭,舟車遠行,無不求其所寧,易其所弊者也。初,嶺東路廢,人苦峻極,行徑寅緣,數(shù)里重林之表,飛梁嶪栽(栽字上面加上邊旁‘山’),千丈層崖之半,顛躋用惕,漸絕其元。故以載則曾不容軌,以運則負(fù)之以背,而海外諸國,日以通商,齒、革、羽毛之殷,魚鹽蜃蛤之利,上足以備府庫之用,下足以贍江淮之求,而粵人綿力薄財,夫負(fù)妻戴,勞亦久矣!不虞一朝而見恤者也。不有圣政,其何臻茲乎?開元四載(716),冬十有一日,俾使臣左拾遺內(nèi)供奉張九齡,飲冰載懷(有作矢懷),執(zhí)藝是度,緣蹬道,披灌叢,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險之故,歲已農(nóng)隙,人斯于來,役匪逾時,成者不日則已,坦坦而方五軌,闐闐而走四通,轉(zhuǎn)輸不以告勞。高深為之失險,于是乎,鋸耳貫胸之類,殊琛絕贐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砥,寧與夫越裳白雉之時,尉佗翠鳥之獻,語重九譯,數(shù)上千雙,若斯而已哉。幾趣徒役者,聚而議曰:慮始者,功百而變常;樂成者,利十而易業(yè)。一隅何幸,二者盡就,況啟而未通,通而未有。斯事之盛,皆我國家玄澤寢遠,絕垠胥泊,古所不載,寧可默而無述也?盍刊石立紀(jì),以貽來裔,是以追之琢之,樹之不朽”《張曲江集,卷十一》。
按此文,則有下列可注意,非通路始使路成北南通衢也,列如下:
1.此路修通乃利用農(nóng)閑時期搶修。
2.此路是修險、筑平,故費時不多。
3. 修路是因當(dāng)日唐代外海交通,商業(yè)繁榮所需,而道路失修,不利交通之故。
4.此路當(dāng)日是京師,江淮廣大地區(qū)要求大量舶來品內(nèi)輸而引起修路。
5.這條路早已有之,長期失修,為行者所苦,有必要修筑。
從地理位置看,梅嶺關(guān)是雄關(guān),西側(cè)峭壁高而東側(cè)低,兩山之間為一峽谷,沿古生代變質(zhì)石英砂巖所成,裂隙多,故在此山峽辟開筑路,是最有利地點,故防御能力比東面小梅關(guān),仁化城口關(guān)要強,如城口關(guān),關(guān)西側(cè)崗高數(shù)十米,坡度不陡。梅關(guān)則兩側(cè)峭峻,計自大余(南安)過嶺入南雄城120華里,為一天腳程,如有宿有息,則此為過嶺捷徑也。今關(guān)樓及磚切路是宋建(1063),東西橫截峽口,高5.8米,寬6米,關(guān)JJ兩3.55米,內(nèi)寬3米,南北厚5.5米。城上關(guān)樓已毀,只余痕跡,向北門上有“南粵雄關(guān)”石刻,南門有“嶺南第一關(guān)”匾額,用磚石結(jié)砌向成,關(guān)口路面亦如之,免雨季泥濘之苦。關(guān)口外有碑,上書“梅嶺”二字,字徑達1.1米??梢娒逢P(guān)宋、明也修過的。即古來為南北通道之一。中站以下田地漸多,南山水可行舟和竹排了。
二、古巷“珠璣巷”即唐敬宗巷地
據(jù)陳摩人等教授研究,張家世系見于《新會清河族譜》,譜中記有《嚳祖遺言》:“古岡州全紫廂韓屋橋張嚳,始系南雄敬宗巷孝義門,唐進士張轍翁之玄孫也。七世同居,不異房屋,寶慶元年(825),國聞孝義,賜珠璣絳環(huán)高祖興。后因避敬宗廟號,改敬宗巷為珠璣巷,”并記張興世系:
1.興子三:迪、原、盛;2.原子一:昶;3.昶子三:廷澤、廷范、廷彥;4.廷澤子一:嚳,嚳與二叔廷范辭官居岡州,買韓屋橋韓文英屋三座居住。子三:榮(915生)、華(917生)、昌(919生)。
七代同居據(jù)陳摩人等查證新會《張氏族譜序》、《開平鄉(xiāng)土志》,張昌為張九齡十四代裔孫,“七代同居”計如下:
1.張轍,唐進士,第八世;
2.張興,第九世;
3.張迪、張原、張盛,第十世;
4.張眾(昶),第十一世;
5.張廷澤、延范、延釋(廷彥),第十二世:
6.張嚳,第十三世;
7.張榮、張華、張昌,第十四世。
十四世張昌即今天稱“張昌故居”一代。有學(xué)者認(rèn)為應(yīng)稱“張興故居”為宜,因家業(yè)由張興而興,獲朝廷賜珠璣條環(huán),并改敬宗巷為珠璣巷之始祖云。故珠璣巷唐前已有之。
如是,珠璣巷始于唐825年,張興始名。
張氏入南雄五世祖張綱(據(jù)《南雄族譜》記為隸英),六世名和岱、七世張行、八世張徹.九世為張興,故如表揚張興為“七世同居”則十世以后,已見分派,不宜列入“七代同屋”之孝行者矣,如此只能得5—9世共5世同居,又缺了兩代,或張興有子而張綱有父同來。
此外,沿驛仍有唐代器物發(fā)現(xiàn),亦證此道之古也。如羅田即發(fā)現(xiàn)唐代銅鏡,即為一例。宋代文物,今上羅田村東南仍有殘存廢塔,據(jù)考證為殘存宋塔,現(xiàn)只存4層。
珠璣巷內(nèi)古跡仍存元代石塔,1945年筆者查訪時尚斜放四石柱路亭角上,古井口出露(口寬1華尺),今復(fù)置古井口上(相傳胡妃投井死此),為七層八角形花崗巖刻佛像塔,原石刻出(實心),高3.5米,底層刻有“南雄同知孫朝列重立,元至正庚寅孟冬記”字樣,為我省唯一有記元塔。1—4層塔身刻浮雕佛像,第五層卻呈橢園形,六、七層呈柱形,塔頂呈葫蘆形,現(xiàn)已重建塔亭保護,列為省重點文物單位。距宋亡33年。
珠璣巷古代經(jīng)濟繁榮還表現(xiàn)在成鎮(zhèn)早在北宋,稱“沙角鎮(zhèn)”,按唐、宋立鎮(zhèn),條件有三,一為人口眾多,二為有錢糧征收,三是位當(dāng)要沖,可見珠璣巷入宋已達此要求。文化上亦已有沙水寺的建立。而珠璣話的形成,更顯示珠璣巷已在文化上已有所淀積,在距縣城只有約9公里地,即能形成與南雄城關(guān)話不同珠璣話,顯示珠璣不只是經(jīng)濟中心,而更一文化中心,有千年時間始能淀積而成。故在文人記述中,也可為證,如宋余靖《武溪集》:
“沿汴絕淮,由堰道入漕渠,溯大江,渡梅嶺,下湞水,至南海之東西江者,唯九十里馬上之役,余皆籬工楫人之勞,全家坐而至萬里。故之嶠南雖三道,下湞水者十七八焉?!?
但此種情況是全國經(jīng)濟中區(qū)轉(zhuǎn)遷的影響,漢時南北交通,自京師西安,出兩湖,以瀟、湘i!水入粵之廣信,再以合浦、徐聞為外港。但漢以后,京師東遷于洛陽、開封,南下主要城市,亦由廣信而東遷廣州,故京廣一路亦東移至洛陽開封入淮,出豫章,過嶺,由湞水而下廣州了這是和全國經(jīng)濟區(qū)東移有關(guān),并非梅嶺開道所致。
珠璣巷之興隆當(dāng)與梅嶺道繁榮有關(guān),但珠璣興起則與其本身的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關(guān)系至大。其驛站和設(shè)鎮(zhèn)之重要與當(dāng)時行政上規(guī)劃有關(guān)。而規(guī)劃選定珠璣亦與其所處環(huán)境有關(guān)。今珠璣巷外,即一片翠綠田疇,農(nóng)地大片,顯示珠璣農(nóng)業(yè)的興旺,這是成鎮(zhèn)立巡司的基本條件。因人口集中,圩日上萬人的供應(yīng),不能靠外地運來,故珠璣四周農(nóng)業(yè)興盛,至關(guān)重要。如即在山區(qū)中站也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肥沃沖積平原,闊處達1000米,這是沿石灰?guī)r溶蝕出來的谷地,故沿途有鐘鼓巖、金龜石、-5套石等峰林石山排列成帶,長10公里。沿南山水兩岸的沖積平原也是南雄盆地中主要沖積平原。計由大庾嶺流下山溝,平行流入湞江的小河即5—6條之多,古代梅嶺是林區(qū),水量充足,沙水驛即可行舟。不似今天要在山溪上游沖積平原建成水庫,淹沒平原水田,并引入珠璣鎮(zhèn)河岸兩側(cè)臺地,灌溉田地。如橫江、羅田水庫等。臺地由紅色巖層(白堊紀(jì)地層,產(chǎn)恐龍化石及恐龍蛋)所成,含鈣質(zhì)的泥質(zhì)頁巖,易風(fēng)化成肥沃土壤,最宜黃煙、銀杏、風(fēng)栗、番薯、大豆、西瓜、花生,較高山丘則有利于油茶、松、杉和毛竹的生長。這里河谷、臺地、低丘、低山的層狀分布地勢,向北大庾嶺升高,成立體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格局,使珠璣巷得成農(nóng)業(yè)沖心地區(qū),為珠璣鎮(zhèn)工商發(fā)展服務(wù)。在古代山林未伐,更多鳥獸、木材,故成為各地仕人避難隱居地點。如珠璣巷羅氏家族,即在此地開家立業(yè),賣田甚廣,今天仍保留有“上羅田”、“羅田”和羅氏興建的水陂頭水利措施,如“羅陂”等地名存在,據(jù)各地族譜,不少記載當(dāng)時定居珠璣,每因“山水之美”,即可以開家發(fā)業(yè)之地。不單是羅家一族也。如新會蘋崗《宋氏族譜序》云:“諱開字,字肇雄,號庚鋒者……孝宗時,隨其父蒞任廣東保昌縣署,日與士大夫游,悅其地山水之清秀與風(fēng)俗之勤儉,爰卜筑珠璣巷內(nèi),以長育子孫。”故只憑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性,即可吸引移民遷入。遠在廣州后代也每遷回祖居。族譜記其祖遷入最早,有花縣平山《江氏族譜序》記其祖于西晉末已遷入。故一般自南雄遷出之氏族,多是已居珠璣巷七八代人,不獨羅貴一家也。
故郝玉麟《廣東通志·古跡》記有沙水驛在沙水鎮(zhèn),宋嘉定四年,知州鄒孟卿漢節(jié)亭改建,十三年知州孫宣修,保昌令傳烈記等語,可見珠璣巷或早在漢時已為民居點了。
新編《南雄縣志》1996年版亦稱:
“梅鋗城,位于南雄城北25公里的梅嶺鎮(zhèn)中站村,該城座北向南,總面積約3.2萬方米,梅關(guān)古道穿其中?!庇址Q:“尚存城基長約25米,用青灰色磨石疊砌筑成……城北墻腳下有東漢墓?!卑础吨彪`南雄州志》:“越王腧零陵往南海,越人梅鋗從,至梅嶺家焉?!币饧粗复恕0磯簴|漢墓,顯非漢跡,而歷代建置,此城明代為遞軍所,故由南安與南雄兩府合建,清代仍名“紅梅巡檢司,建署其中(1737)。但說明梅嶺驛道之重要性,設(shè)軍駐守。
漢京西安,東漢遷洛陽沿淮下江,再溯贛水過嶺,較沿西漢入湘古道為近,六朝都南京入粵更以梅嶺道為主。716年張九齡鑿開嶺道,長20丈,高10多丈,即沿山坳擴大過嶺路面,并種植梅、松(如1063年即再補種),修路1446年大修嶺道90余里,古松夾道,清代名為“官道虬松”勝景,明代沿道開街七條(珠璣、石塘、里東、靈潭、中站、火逕、小嶺(今梅嶺鎮(zhèn)),以應(yīng)日行數(shù)千挑夫、行客之需。
三、世居珠璣巷羅氏六代情況
按《槎滘羅氏族譜》(暨南大學(xué)羅晃潮教授藏本)載乾隆丁亥十三世孫羅大超《重修家譜小序》中有云雍正時先兄卻非至撫州任職,過豫章,因得《江南古譜》,即編錄“羅氏遠早源派”一節(jié),記如下:
1.彥壤(與豫章書院志稱環(huán)不同):
“原名環(huán),原字寶兆,字應(yīng)兆,乃通應(yīng)公長子,侍都御史,諱袍,字德稱。公之孫,袍公隱居江南撫州府臨川縣滕溪鄉(xiāng)。袍公娶九妻,生十四子。俱通字派,分居各省各府州縣。公分自河南汴州,乃南雄珠璣始祖,佐太祖開國功臣。子一:元祐?!?
“元祐:初授鎮(zhèn)海大將軍,敕授鎮(zhèn)國大將軍,子:文達、文啟。”
“文達:國子監(jiān)助教。一子:純福?!?
“文啟:歲貢生。二子:純義、純德?!?
“純福:二子:大隆、大昌?!?
2.《槎滘羅氏族譜》又載“南雄府六代”一節(jié),錄如下:
“自應(yīng)兆祖乃于乾德二年遷南雄府,貴祖紹興元年南遷,共計二百四十余年?!?
“應(yīng)兆祖乃于乾德二年(964)甲子,自祥符上德里徙居南雄府,開六代之始祖也?!?
“元祜祖,應(yīng)兆公之子。文達祖,元祐公長子;文啟祖,元祐公次子,純福祖,文達公子;純義祖,文啟公長子;純德祖,文啟公次子。大隆祖,純福公長子,大昌祖純福公次子。維統(tǒng)祖,純義公子;維業(yè)祖,純德公長子,維基祖,純德公次子;士杰祖,大隆公長子,士良祖,大隆公次子,士忠祖,大隆公三子;弘舉祖,大昌公長子,弘達祖,大昌公次子,夢禎祖,維統(tǒng)公長子;夢祥祖,維統(tǒng)公次子;錦章祖,維業(yè)公長子;錦文祖,維業(yè)公次子;錦源祖,維業(yè)公三子;富祖,維基公長子,貴祖,維基公次子。字天爵,號琴軒,配妣金氏、田氏,自南雄府南遷,奠居葫底里。開我后人億萬世之始祖也?!?
以上記應(yīng)兆祖在珠璣巷居四代,未有外遷記述。第五代開始,已有南遷,如純福次子大昌之孫,即向南遷入南海,為湖涌羅姓始祖,與羅貴為同時南遷的堂兄弟。上紀(jì)漏“錦衣祖一代”,錦衣是維基祖獨子名錦衣,錦衣生二子,才是富和貴,貴為維基之孫,屬七世。(據(jù)22世孫羅晃潮教授注)。
茲列表明之:
1士良一賀純福公長子大隆一2士杰一貢、賞3士忠一贄、賢純福公次子大昌一1弘舉一賡、賀(原字上面三個‘力’下面一個‘貝’)2弘達一賓純義公派:維統(tǒng)一1夢禎一寶、實2夢祥一貫純德公長子維業(yè)一1錦章一贊2錦文一資、質(zhì)(資花縣擢桂坊寶鴨湖祖,質(zhì)肇慶府開平縣河村祖)3錦源一貞(貞為南海羅村祖)純德公次子維基一1.富(錦衣世襲錦衣衛(wèi),富南雄府庠生)2.貴(字天爵,號琴軒,原名以達,南雄府廩生,祖主奉葫底本源堂。九子:清 之、慎之、輝之、光之、 曦之、溫之、淳之、紹 之、信之)(據(jù)近人羅晃潮教授指出維基生錦衣,錦衣生富、貴,此處有誤)
3.有關(guān)開支立業(yè)記述。
(1)據(jù)《番禺康樂羅氏族譜》載入南雄一世彥環(huán)(即瓌),補充如下:
“官拜御前校尉少卿,至宗訓(xùn)太子幼年,初登龍位,時恭帝元年(960年)庚申,匡胤出師征蠻,兵至汴城,今河南開封府也。城東北外四十里,土名陳橋驛安寨,眾皆大變,擁匡胤入宮,責(zé)丞相王薄草詔,不允;又責(zé)范質(zhì),不允、彥怒氣挺劍,厲聲日:“不允者斬?!睍r王薄草詔天下,范質(zhì)高呼,百官皆優(yōu)。是年宋太祖趙匡胤登位,建隆元年(960年)庚申,官拜御前忠勇太尉忠翊郎。自從宋太祖渡江討叛之后,與丞相王薄,范質(zhì)等憶見復(fù)周舊跡,稍有形跡,屢求遷徙,時宋太祖匡胤乾德二年(964年)甲子,由河南開封府祥符縣尚德里,遷于廣東南雄府保昌縣牛田坊沙水村,辟土為田,作宅居住,配妣趙氏,誥封溫恭慈淑夫人;次配朱氏,誥封恭惠慈孝夫人,是年二十九歲,生一子,名元祐。父子二人,并力恢張,開傳七代,至貴祖又徙南方作祖也。彥璋祖、彥瑨祖,仍住河南開封祥符縣尚德里。”
又說: “應(yīng)通三子,次季兩男(即指彥璋、彥瑁)仍在河南開封府祥符縣而居?!?
康樂譜與《臺山那馬羅氏家譜》所載不同,那馬譜把應(yīng)兆列為彥瓌子,應(yīng)兆生子元。又與《廣東羅氏豫章書院志》載錦裳公生子:貴、賚、實、貫、寶不同。實、寶為夢禎所生,貫?zāi)藟粝橹印?
康樂譜又稱:“瓌祖生于后晉高祖石敬堂帝天福元年(936)丙申?!?
(2)據(jù)《書院志》①記二世元祐祖情況如下:
“字平穩(wěn),生于宋匡青乾德二年(964)甲子。宋太祖開寶五年(972)壬甲,九歲,詔封蔭襲父基鎮(zhèn)海將軍。宋太祖匡二帝興國五年
①《書院志》即《廣東羅氏豫章書院志》簡稱。(980)庚辰,十七歲,加封鎮(zhèn)國大將軍,詔封世襲錦衣衛(wèi)之職。配湛氏,王氏夫人,生二子:文達、文啟。”
《康樂譜》①則“二帝”改為“羲帝”, “錦衣衛(wèi)”改稱“錦衣侍衛(wèi)”。又“配妣湛氏,誥封懿德夫人;次配誥封賢孝夫人?!?
(3)三世文達祖按《康樂譜》云:“號南興,生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乙酉,南雄府附生,兼授世襲錦衣衛(wèi)之職,配妣霍氏,生二子:一純福、二純綠?!?
三世文啟,號云客,號南莊,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辛卯。南雄府學(xué)廩生,任福建興化府蒲田縣教諭。配妣區(qū)氏孺人,生二子:一純德、一純義。
(4)四世純福祖,據(jù)《康樂譜》云:“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已酉。配妣袁氏。授世襲錦衣衛(wèi)之職。生二子:一大昌、二大隆?!?
四世純祿祖據(jù)《康樂譜》:“生于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壬子。”
四世純德祖據(jù)《康樂譜》:“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癸丑。配姆袁氏,生二子:名( ①《康樂譜》即《番禺康樂羅氏族譜》此譜較佳,故用為主。)維業(yè)、維基。”
四世純義祖據(jù)《康樂譜》:“生于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戊午。子一:名維統(tǒng)?!?
(5)五世大昌祖據(jù)《康樂譜》: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癸酉。生子二:一宏舉、一宏遠。
五世大隆祖據(jù)《康樂譜》:“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乙亥,生三子:一仕杰、二仕良、三仕忠。”
五世維業(yè)按《康樂譜》:“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辛未,授世襲錦衣衛(wèi)之職。生三子:一錦章、二錦文、三錦元?!?
五世維基按《康樂譜》:“字仕廣,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甲戌。南雄府學(xué)廩生,任福建福州府、古田縣宣教儒林郎。配妣龔氏,誥封淑德宜人。生一子:錦裳?!?
五世維統(tǒng)祖按《康樂譜》:“生于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壬午,生二子:一夢禎、二夢祥?!?
(6)六世宏舉祖按《康樂譜》:“生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乙未,生子二:一賡、二脅?!?
六世宏遠祖《康樂譜》:“生于宋仁宗嘉祜三年(1058)戊戌。子一,名賓?!?
六世仕杰《康樂譜》:“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乙亥,生子二:一貢、二賞?!?
六世仕良按《康樂譜》:“生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壬寅。生一子,名賀。”
六世仕忠按《康樂譜》:“生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生二子,一贄,二賢?!?
六世錦章祖按《康樂譜》:“名蓋,生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甲午,南雄府學(xué)廩生,舉進士,任廣西制付史。生子二:一資、一質(zhì)。”
六世錦文祖按《康樂譜》:“生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丁酉。生一子:名贊。”
六世錦元祖按《康樂譜》:“生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辛丑。生二子:一貞、一貸?!?
六世錦裳祖按《康樂譜》:“字經(jīng)世,生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甲午。官授世襲錦衣衛(wèi)之職。配妣溫氏恭人,生二子:一貴、一賚。又生一女,適梁門,婿名國,字喬輝,系南雄府廩生,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戊戌科進士,任兵部職方司。”
按《書院志》則說溫氏生子五人即: “貴、賚、實、貫、寶”本書不從此說。
六世夢禎祖按《康樂譜》:“生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甲辰。生二子:一賁,一寶?!?
六世夢祥祖按《康樂譜》:“生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生一子:名貫。”
(7)七世賡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戊午?!?
七世協(xié)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癸亥?!?
七世賓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丙寅?!?
七世貢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庚申?!?
七世賞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甲子?!?
七世賀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丁卯?!?
七世賚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戊辰。”
七世贄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哲宗元 四年(1089)己巳?!?
七世賢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哲宗元 八年(1093)癸酉?!?
七世資祖按《康樂譜》云:“字耀桂,生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甲子,甲午科舉人,乙未進士,生三子:一錦、二章、三岳。二孫,一思本,二思修。徙居廣州府番禺縣而居之?!?
七世賚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哲宗元 三年(1088)戊辰,子孫徙居廣東肇慶府、開平縣平山村而居之?!?
七世贊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哲宗元 二年(1087)丁卯。生一子,名逮,住順德縣大良而居之?!?
七世貞祖按《康樂譜》云:“字貞夫,號梅石,生于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乙丑。后子孫徙居廣州府南??h羅村,鵝湖鄉(xiāng)而居之?!?
七世貸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哲宗元 三年(1088)戊辰,子孫徙居,未見開載。”
七世貴祖按《康樂譜》云:“字以達,別字天爵,號琴軒,生于宋哲宗元祜元年(1086)丙寅。系南雄府學(xué)廩生,贈吏部尚書,兼授世襲錦衣衛(wèi)之職。配妣南雄金氏,生五子,一清之,二慎之,三輝之,四光之,五曦之。金氏卒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己酉,安葬珠璣蜜筒山,是年八月下浣,時有皇妃,貌美性淫,匿在珠璣巷,黃貯萬納為寵婦,改名張氏,無人知覺。于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冬月,時因家人劉莊,背離逃走,揚泄機密。于宋高宗紹興元年辛亥正月十六日(1131),在珠璣巷起程,三月十六日,至岡州大良地面。幸遇土人龔應(yīng)達接待數(shù)天,會同赴縣立籍繳引。蒙準(zhǔn)批增立圖甲,以定戶籍,開辟新土,結(jié)草為屋,種蔬日食,隨時度日,父子努力恢張。公是年四十六歲,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辛亥八月十六日,又娶岡州田氏,生四子,名溫之、淳之、紹之、信之。共生九人,建造泥屋,兩進五間,橫過十間。另四廊坐癸向丁,兼子午三分,住岡州大良古葫甲,今新會蓢底也。田氏大婆與貴祖合葬鳳果山,土名蟻仔岡,坐艮向坤兼寅申,向西海為明堂,向?qū)Π度萆綖楹蟀?,后倚西樵山為屏障,附近草尾大江圩為來龍脈,坐落三水縣鳳果村前山,名蟻仔岡。本山泥墳三個,上護領(lǐng)一字灰沙基,下兩層灰沙園臺包金兜唇也,新會葫底祖祠,坐乙向辛兼卯酉之原。村前琴軒公之堵墓,乃坐乙向辛兼卯酉,土名鳳眼岡,乃葬牙發(fā)指甲衫各物也?;鹜∝敚?、田二位恭人,共生九子,四十七孫,十一位仕郎。”《書院志》云有育子良之。
七世賚祖按《康樂譜》云:“字以富,別字財廣,號淡軒,生于宋哲宗元祜七年(1092)壬申。南雄府學(xué)士,徙居廣東南??h湖涌紫洞鄉(xiāng)而居之?!堕稖蜃V》以賚為羅貴長兄。
七世實祖據(jù)《康樂譜》云:“生于宋哲宗元祐年(1086)丙寅。生三子:一震之,二良之,三朗之。惟三祖住址,未見開載。”
七世寶祖按《康樂譜》云: “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生一子:名諒之,徙居何處,未見開載。”
七世貫祖按《康樂譜》云:“生于宋哲宗紹圣三年(1096)丙子?!?
(8)羅貴南遷前入廣子孫情況。
羅貴是約同鄉(xiāng)里97人,一起南遷而著名,但在羅貴南遷前,即羅氏珠璣巷本家,亦已有不少同輩或長輩南遷,舉列如下:
①《康樂譜》載羅袍九妻十四子,其中七子應(yīng)通,八子達通后代皆有子孫入廣。
②上譜還載羅袍(抱)第八子羅達通祖第三子羅芰由宜黃遷廣州肇慶府高要縣,裔孫羅孟郊遷興寧縣(嘉應(yīng)州)。
③《康樂譜》還記載與羅貴同輩的兄弟亦有自行南遷的記載。如記羅貴堂兄乙未進士(1115年)羅資徙居廣州府番禺縣居住。羅資親弟羅質(zhì)子孫亦有徙廣東肇慶府開平縣平山村居住。羅質(zhì)堂兄羅貞子孫亦分支廣州府南海縣羅村,鵝湖鄉(xiāng)居住。羅貴弟羅賚亦遷南??h湖涌紫洞鄉(xiāng)居住等等。
因此.羅貴對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認(rèn)識已有一定的基礎(chǔ)的,即本家已早有南遷移民在番禺、南海、肇慶一帶居住,對當(dāng)?shù)厍闆r亦有所了解,故南遷時,雖然時間上匆忙,但是并非全無接應(yīng)親朋戚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