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給大家講了桂枝湯,今天開始給大家講一下桂枝湯的變法,關于桂枝湯的變法有二十多個,我們先看看和我們筋傷疾病相關的一個變法。我們先看看條文:“太陽病,項背強幾幾者,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項背疼痛僵緊的癥狀是我們見得最多的,這是頸椎問題;頸椎病我們現代醫(yī)學雖然分了不少證型(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脊髓型、食管型、混合型)。但我們作為中醫(yī)人,不要被這些所謂的證型限制,看病要用中醫(yī)思維。為什么我們要用中醫(yī)思維呢?因為中醫(yī)思維是宏觀思維,而現代醫(yī)學以微觀思維為主,今天我們不去討論宏觀與微觀的問題。
我們看這個條文,里面提到項背強幾幾,這項背強幾幾,就是頸部僵硬疼痛,不舒服的感覺,這種情況是怎么形成的呢?反汗出惡風者;汗出,惡風;前面我們說過這汗出惡風,是營衛(wèi)不和的表現。是衛(wèi)陽虛,不能固澀陰液,陰液流失的一種表現。而陰液流失會出現什么情況呢?陰液流失,我們的肌肉筋膜就會失去濡養(yǎng),就會出現攣縮,攣縮就會出現局部僵緊不舒服的表現。這個陽氣虛,衛(wèi)陽虛,首先表現在什么地方呢?我們衛(wèi)陽,是從頭部向下敷布的,出現問題首先表現就是頭項部,衛(wèi)氣虛,首先的表現就是頭疼,項僵。衛(wèi)氣虛,不能固澀津液,首先的表現是全身有自汗的現象。進一步加重,就是頭頸不舒服,再進一步就是胸腰疼痛,這是層次問題。我們看問題,一個病機,雖然有不少癥狀,而這些癥狀就歸于一個病因。我們抓住這個因,這個病機就可以了,只是他的病情程度不同而已。不要局限于不同癥狀,度的問題。就比如水,我們假定能夠流動的水是常態(tài)。那么?我們的熱度高于水的常態(tài)的時候,水就會變成氣,這個氣我們看不見,但存在。低于水的溫度,就會變成霜,變成冰,水,霜,冰-----主要成分都是H?O。程度不同而已。我們只是看引起不同變化的因。水,霜,雪,冰,就是陽氣逐漸下降的一個表現而已,我們抓住這個陽不足就可以了,其他的就是度的問題?;氐角懊娴脑掝}:我們營衛(wèi)不和,一樣會有不同的表現,而其主要原因就是衛(wèi)氣虛不能固澀津液。而我們營衛(wèi)不和的根是什么呢?我們前面也說過,營衛(wèi)不和是標,它的本,它的根是脾胃不和,脾不能正常為胃行津液上奉。一部傷寒論,看透了,就是一個脾胃問題。我們常常講扶陽,實際這個陽指的也就是我們中焦的陽,胃陽。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陽的標在衛(wèi),本在胃,根在腎(腎為胃關)。今天不講太多,后面會逐漸給大家普及這些知識。大家應該都清楚,感冒是我們疾病中最輕微的,而人一旦感冒,雖然有發(fā)燒、咳嗽、噴嚏等等表現,而其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表現,飲食不佳。沒有那個感冒了,還特別能吃的吧?你們有那個感冒了還胃口更好的?有沒有?沒吧,反正我沒看見過。所以我們生病啊,就是胃的問題。首先是胃氣不和(微微有點功能障礙了)。衛(wèi)氣不和,衛(wèi)陽的生成就會不足,衛(wèi)陽不足,衛(wèi)外就乏力,津液就會流失,津液流失,進一步加重就會出現肌肉筋膜的攣縮,這種情況我們就用桂枝湯加葛根就可以了。
葛根,教材講的是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我現在很少用教材的理路,喜歡看出處。我們來看看《本經》關于葛根的描述:葛根,味甘,性平,無毒。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這里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大家記住這個作用,其他的都好辦了。哪一個作用呢?起陰氣--我們人體,陰精要上奉,要上行,要走表。陰精不能正常上奉,就會口干想喝水(消渴);在表之陰精不足,就會出現高熱;這嘔吐,主要表現是津液不足的干嘔,諸痹;痹,不通之意。津液不足,則氣血循行障礙,動力不足,而為痹。葛根的主要作用就是起陰氣。這里的陰氣,就是正常的精氣,大家不要理解為濁陰,濁陰不是正常的陰氣(精氣)。而精氣要上行,必須要靠陽氣的升騰,所以教材里面叫升舉陽氣。至于教材里面提到過一個作用,止瀉,為什么葛根有止瀉的作用呢?我們的津液不能正常上行,就會下走,下走的津液不是正常的精氣,叫濁陰。濁陰下走腸間就會出現腹痛腹瀉的情況。我們經方有一個方子,葛根芩連湯就是治療下利腹瀉的方子,其中葛根的主要作用就是將濁陰轉化為正常的陰精上奉,來解決腹瀉的問題。而歸于根本,就是一句“起陰氣”。
葛根為什么可以透疹呢?這個疹?大家可以看看周圍的人,不論是濕疹還是麻疹,或者蕁麻疹,皮膚出現疹的,大都是紅紅的,這個疹主要因素是什么呢?疹大多歸于濕。濕,水顯為濕。也就是津液集聚,這里的津液不是正常的津液,正常津液是會流動的,現在這個津液聚集于皮膚與肌肉之間,而為濕。這個濕是濁陰。而皮膚為什么會紅呢?就是有郁熱,濕郁化熱,熱再蒸濕,濕動就會外出而為疹,其主要原因就是濁陰。我們用葛根,就是化濁陰為正常的陰氣(陰精)。自然就可以解決這個疹的問題。解諸毒:這個我們要活看。這個毒,首先傷的就是我們的胃氣,葛根可以扶助胃氣,胃氣強自然可以將毒物自然排除體外。這個和我們的甘草類似,甘草可以解毒,其主要原因也是調胃氣。 桂枝加葛根湯組方:葛根四兩 桂枝二兩 白芍二兩 炙甘草二兩 大棗12枚 生姜三兩。這里桂枝和芍藥的量,比桂枝湯里面要少一點,為什么這兩味藥要少一點呢?因為這桂枝加葛根湯的表現比桂枝湯證的津液丟失要嚴重一點,加了葛根,減桂枝芍藥的量,經方一兩,大概15g多一點點,我臨床折中取一兩對應10g。
舉一個案例吧:記得有一個患者,頸部不適有兩年了,背部沉重而冷,雙肩也感覺沉重,由于感冒導致病情加重,在床上翻身都感覺困難,來找我看病的時候,除了這些癥狀以外,伴隨有前額頭痛,打噴嚏,流清涕,微微惡寒,無汗,脈有點沉,苔白。頸部不適兩年,病情時間比較久,屬于津液丟失不能濡養(yǎng)經筋的表現。頸肩沉重而冷,冷--衛(wèi)陽虛不能溫煦的表現。前額--陽明所屬(葛根是陽明藥,陽明胃,前額頭痛用葛根)。這個頭痛,中醫(yī)按部位有一定的劃分:頭枕頭痛為太陽;前額頭痛為陽明;兩側頭痛為少陽;巔頂頭痛為厥陰;頭部空痛為少陰;整個頭部悶痛(昏而沉重的感覺)為太陰。雖然這個患者沒汗,但他有打噴嚏,流鼻涕的表現,還是一個營衛(wèi)不和的表現。脈有沉象--津液不足的表現。我就用了桂枝加葛根湯原方。葛根40g桂枝20g白芍20g大棗12枚 炙甘草20g 生姜30g,先吃了兩付;兩付后不打噴嚏,不流清鼻子了,頭也不痛了,身上頸肩沉重的感覺減半;這個時候患者又給我說了一個表現;他說最近一年偶爾會有一個干嘔的表現,我又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加了法半夏30g,三副。三副后癥狀進一步改善,頸肩沉重減輕大半。后原方繼續(xù)鞏固了5付,痊愈。 桂枝加葛根湯,在《金匱要略》里面可以治療柔痙。這痙,就是肌肉筋膜痙攣的一種表現,分剛痙和柔痙,柔痙就是津液丟失,不能正常濡養(yǎng)肌肉筋膜的表現。今天不拓展去講,今后會講,大家知道津液丟失而導致身體不適,用桂枝加葛根湯就可以。當然,這津液丟失,也有度的問題,栝樓桂枝湯也是治療這津液丟失而導致的柔痙的,栝樓桂枝湯就是桂枝湯加瓜蔞,這個方子治療的津液丟失比桂枝加葛根湯要輕微一點。而治療痙的,剛痙的一個方子,葛根湯。這葛根湯,和桂枝加葛根湯只有一味藥的差別,桂枝加葛根湯加一味藥,麻黃,就是葛根湯。葛根湯治療的主要表現,也是頸部僵硬疼痛,不同的癥狀就是無汗。這葛根湯和桂枝加葛根湯,雖然一味藥的區(qū)別,但針對的情況不同,哪里不同呢?葛根湯針對的情況無汗,無汗而頸部僵硬,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衛(wèi)氣強,閉塞汗孔,津液不能正常向外排泄,津液聚集于皮膚與肌肉之間,導致局部張力過大。
同樣是頸部疼痛,這桂枝加葛根湯和葛根湯的適應證有什么區(qū)別呢?他們的主要表現差異在哪里?其一、葛根湯適應證病情時間短,發(fā)病急。桂枝加葛根湯適應證病情時間長,發(fā)病緩。其二、葛根湯適應疼痛劇烈的,頸部活動嚴重受限的。桂枝加葛根湯適合于頸部患者自覺不舒服的表現,主要以頸部酸沉為主。其三,葛根湯適合于頸部輕輕一揉,局部皮膚就紅紅的情況。而桂枝加葛根湯的適應癥的患者自覺頸部越揉越舒服,揉很長時間皮膚也沒紅的這種情況。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加麻黃三兩就是葛根湯;對于麻黃,我臨床除了高熱(風寒導致的)用過30g,平時也沒用這么大的量,這葛根湯,除了治療頸部疼痛以外,還可以治療外感高熱。感受寒邪引起的高熱。我以前用過原方治療高燒40°的。這冬季的感冒,常常有一種表現,眼睛紅紅的,眼皮泡泡的,全身酸痛感覺繩子把身體捆綁著一樣,噴嚏聲音很大,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衛(wèi)氣太強,津液不能正常外排,沖刺于皮膚與肌肉之間,所以會看見面部浮腫,眼皮最明顯。這眼皮,我們也叫眼袋,眼袋在中醫(yī)五輪學說中歸于脾,五輪學說就是眼部的一個全息。眼袋為脾,眼白為肺,眼角為心,黒珠為肝,瞳仁為腎。既然叫五輪,每一個都對應一個輪?!拔遢唽W說”即瞳仁屬腎,稱為水輪;黑睛屬肝,稱為風輪;兩眥血絡屬心,稱為血輪;白睛屬肺,稱為氣輪;眼瞼屬脾,稱為肉輪。這五輪學說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了解,有助于你們臨床診斷。眼袋腫,屬于脾,說明脾不能正常運行津液,津液集聚的表現,多表現為濕。如果眼袋腫而黒,特別是女性,眼袋微微腫而色黒,這黒在中醫(yī)中代表水濕,女生眼袋黒,絕對白帶異常。眼白為肺,眼白紅,肺熱無疑。眼角為心,眼角紅心火重。其他的大家可以類推,不一一去講。
那么這高熱,身如繩困的情況,我們就可以用葛根湯原方去治療,當然也可以用麻黃湯,關于麻黃湯,今后講麻黃湯的時候再細講,因為麻黃可以發(fā)汗,可以外排津液,這里外排的是聚集于皮下的濁陰,濁陰排泄以后,全身的癥狀自然會立即改善,常常高熱身體沉重的一劑而解,今天的課就講這么多,大家多復習幾遍。 主講:《一謙閣》創(chuàng)始人 王家祥 文字整理:《一謙閣》入室弟子 許祥英 |
|
來自: xyf4345 > 《中醫(y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