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是陜西的簡稱,但“陜”這個地方卻不在陜西,而在河南。在今河南的地盤上,因?yàn)楫?dāng)年在有號稱人門、鬼門、神門的三門峽上修建了一座水庫,而從洛陽分置出一個地級市來,市的名字就叫“三門峽”。三門峽市的所在地其實(shí)是在以前陜縣境內(nèi),這里是以前陜州治所之所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陜州還是一個地區(qū),后被并入洛陽,三門峽市成立時又從洛陽分出,所謂“陜”指的就是這里。 據(jù)說,“陜”在遠(yuǎn)古的時候叫“夾方”。此地南有伏牛山,北有中條山,又有波濤洶涌的黃河流過。所以,“夾方”的意思大概就是被兩面夾住的地方吧。周滅商而得天下后,按文王演易的思路,將“夾方”合二為一,成為一個“陜”字,此地以后就被叫做“陜”了。 “陜”這個地方具有黃土高原一些典型的地貌特征,這里分布著一些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高地,大至幾十平方公里,小至幾平方公里。黃土地區(qū)這種四邊陡,頂上平的的臺狀特殊地貌,叫做“塬”。盡管隨著水土流失的不斷加劇,塬的面積在以驚人的速度縮小,但在今陜縣境內(nèi),還有東凡塬、張村塬、張汴塬等塬。其中的張汴塬,就是歷史上的“陜塬”。 陜塬世傳為周、召二公“分陜而治”之地。據(jù)《括地志》記載:“陜塬,甘棠西南也,分陜以塬為界。自陜而東,周公主之;自陜而西,召公主之?!睋?jù)說,輔佐周成王的周公和召公曾在塬上立了“分陜石”,今三門峽市文物陳列館里還存有一柱形界石,叫做“分陜石柱”,也叫“周召分界石”。今陜西的名稱就是由此而來,所以,陜西不是“陜”,而是實(shí)實(shí)在在的“陜塬之西”。 “陜”是八百里秦川的東門戶,因地勢險(xiǎn)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嫡親建立諸侯國,虢國是武王叔父的封國。虢國軍事力量強(qiáng)大,頗受周王室器重,對周王朝的興起、發(fā)展和衰落都有重大影響。虢國原封寶雞,后遷于陜,是為東虢,國都上陽在今三門峽市東南李家窯一帶。虢國一向維護(hù)周王室的正統(tǒng)地位,于是與逐漸強(qiáng)盛起來的晉國產(chǎn)生了矛盾。公元前655年,晉國用計(jì)借道虞國出兵,滅掉了虢國,回師途中順道滅了虞國。“假虞滅虢”、“唇亡齒寒”的典故即由此而來。 虢國墓地位于今三門峽市區(qū)上村嶺上,是我國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處規(guī)模宏大、等級齊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時期大型邦國公墓,出土有青銅器、玉器等精美文物近3萬件。特別是號稱“中華第一劍”的玉柄銅芯鐵劍的出土,更是把我國的冶鐵史向前提了近200年。在已發(fā)掘的國君虢季及其夫人、太子墓中,發(fā)現(xiàn)了全國最早、最大的地下車馬軍陣。這里如今已建成了遺址博物館,除陳列出土的精美文物外,還原狀展出了這幾座大墓及陪葬車馬坑。 發(fā)生在此地的另一個著名事件是春秋時期的“秦晉崤之戰(zhàn)”。自中原入關(guān)中的崤函古道有南北兩條:南道出洛陽經(jīng)宜陽、洛寧、雁翎關(guān)到陜州;北路出洛陽經(jīng)新安、澠池、硤石關(guān)到陜州。兩條路在陜州交會,經(jīng)函谷關(guān)入秦。崤陵正處在從關(guān)中到中原的咽喉要沖上。《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記載:“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fēng)雨也。”崤陵之南陵緊扼雁翎關(guān),北陵俯視硤石關(guān),山高壕深,地勢險(xiǎn)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628年,偷襲鄭國不成而順道滅了滑的秦軍在回師途中在崤陵遭到晉軍與姜戎的伏擊,“匹馬只輪無返者”。這就有歷史上有名的“崤之戰(zhàn)”。 “五一”前夕,我去了趟陜縣。在陜塬上行走,那些歷史上著名戰(zhàn)役所留下的痕跡已基本蕩然無存。但在陜塬上,我卻有幸看到了一種奇異的民居形式——地坑院?!吧宪灰娙?,見樹不見村,入村不見房,平地炊煙起,雞犬聲忽聞?!闭怯傻乜釉航M成的村落的寫照。 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黃土地上挖一個六七米深,邊長10到12米的正方形或長方形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8到12孔窯洞,窯院一角的一孔窯洞挖出一個斜向彎道通向地面,作為居民出人院子的門洞。門洞正對的窯洞是長輩居住的正窯即主窯,左右為側(cè)窯。不同的窯洞有不同的功用,分別用于起居、存儲及作為廚房、牲畜圈、茅廁等。建造地坑院時,人們會按“風(fēng)水流脈”確定地坑的四個正面朝向,依主窯所處位置朝向的不同,分為“東震宅”、“西兌宅”?!澳想x宅”、“北坎宅”四種。 地坑院又叫天井院,人們一般都會在天井里種上兩棵樹,一般是桐樹、梨樹各一棵,偶爾有種棗樹的。之所以種兩棵樹,是因?yàn)榉N樹多了會影響院內(nèi)的采光,而院內(nèi)只種一棵樹,就成了“困”,不吉利。很多地坑院里還種有蔬菜和花卉,富有濃郁的農(nóng)家情調(diào)。地坑院里還有一個6米左右的滲井,主要用來積蓄雨水并解決雨水倒灌的問題。有一些地坑院的四周砌有三四十厘米高的攔馬墻(又名女兒墻),一方面防止下雨時雨水灌入院里,一方面考慮兒童和夜里出行人的安全,還可以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 冬暖夏涼,造價(jià)低廉,是地坑院公認(rèn)的優(yōu)點(diǎn)。但更多的人卻因其采光不好,通風(fēng)不暢,占地較多而逐漸在地面建房居住。如今,這種被國內(nèi)外游人稱為“建筑奇跡”、中國北方“地下四合院”的地坑院正面臨消失的危險(xiǎn)。也許將來留下來的只是專門保護(hù)起來供參觀的民俗博物館。 在陜之塬,曾經(jīng)有過金戈鐵馬,也曾經(jīng)存在過如此奇特的民居,它已經(jīng)消失的和正在消失的一切,是那么讓我們留戀緬懷!
|
|